从江湖开始,肝成武道真君 第201章

作者:真没醉

  临阳郡主吐了一下舌头,点头应允:“知道了。”

  说罢,临阳郡主感慨道:“也不知道乐乐在宛州过的好不好。”

  杨贵妃声音顿时就冷了下来:“临阳,你要称陛下,就算他此生永不回中州,你也得称他陛下!”

  “这次与兖州红眉叛军一战,虽然我们也没有讨到甜头,但宛州的形势好了不少,也许陛下......真有龙归中州的一天!”

  ......

  三日后,宁江城外。

  方宣和前往中州的事情,很快龙鲸军中高层尽数知晓。

  海州刚刚拿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但是方宣决定前往中州,所有人心中都是高兴的。

  因为此行,方宣是去武庙!

  天下武者尽数向往之地。

  码头上,方礼和浦安渝代表两家,来为方宣送行。

  此外,海州除郑家之外的其他家族,家主也都亲自前来送行。

  “阿哥,我等你回家!”

  方礼站在方宣的身边,知道方宣此行,都是为了自己和方岚,临别之时,一个读书人竟然也说不出更多煽情的话语。

  短短几个字,是心中最真切的想法,更是对阿哥唯一的要求。

  方宣拍了拍方礼的肩膀,自己这个弟弟,越来越担得住事了,为此方宣心中很是欣慰,“那红玉的使用方法还记得吗?不要担心符玉不够用,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安全,明白吗?”

  方礼抿了抿嘴唇,认真点了点头。

  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清晨,有人远行,有人在家时刻等待。

  方岚眼眶早已经湿润了,冲上前死死的抱住自己的阿兄,“阿兄,你一定要平安归来,一定要!”

  方宣面带微笑,揉了揉少女脑袋,“从小就喜欢哭鼻子,现在都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还这样。”

  方岚撅着嘴,脸上强装着笑容,泪珠却如同珍珠一般不断的落下。

  方宣心中自然明白,在海州能够建立那样一座商会,曾经那个黝黑黑的姑娘,早已经可以担当重任了,这份温柔,仅会留给自己罢了!

  郑川悄然地送上一枚符剑,说道:“这是郑家传了几百年的宝器,当配你这样真正的天骄!去了武庙好好修炼,我期待你抵达武道之巅的那一天!”

  郑家的传家宝......带着感激,方宣接过符剑,抱拳道:“多谢郑家主,我走以后,小礼和小岚就拜托你了!”

  郑川拱手,同时微笑地看着方礼和郑安颜:“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能让自己的好女婿受伤不成!”

  方宣和众人一一告别。

  登上船,杨帆而去。

  方宣站在甲板上眺望,目光掠过人群,远处,水猴子、一线天、司空啸、宁观海......

  .......

  小寒,寒风刺骨,河面上千帆过尽。

  方宣站在甲板上眺望,看着一艘艘商船远远航行,风帆鼓胀胀的撑到了极致,恍惚间回到了平江县的那段岁月。

  不过那个时候,方宣在帮派还只是一个泼皮,倒也没有时间看江面上的如此雪景。

  “远行途中,少了她......倒是有些无趣。”方宣一边感慨,脑海中出现浦安渝的那张秀美脸庞。

  虽说浦安渝喜欢折腾,话匣子打开就像织机一般,叽叽个不停。

  心里这么想着,方宣盘腿坐在甲板,拿着郑川送的传家宝端详起来。

  项介拿着两壶酒走了过来,将一壶酒放到方宣的面前,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方宣刚准备将符剑收起来,项介平静说道:“一把上古符剑,可惜灵气已经消散殆尽了,否则也算是一把品秩不错的灵器了!”

  方宣问道:“何解?”

  “世间武者武器,宝器可分七品,内蕴灵气的宝器,机缘巧合之下也可进阶灵器,同样以七品分别,在这之上,便是传说中的魂器。”

  “只是对于我们武者来说,当以自身身躯强大为主,武器为辅,各种杂七杂八的技法则是不入流。”

  项介又指了指方宣手中的符剑,“这把符剑很有年头了,估计整个海州,很难找出第二个能够认出它跟脚的人,只是其中灵气消散殆尽,已然和宝器无异,着实让人心疼......”

  方宣皱了皱眉头,也是第一次听到对武器的区分,心中也多了些许兴致。

  想到自己身后背负的黑色重剑,方宣猜测这把剑或许也是一件灵器,只是品秩并不高。

  似乎看出了方宣心中所想,项介指着重剑无锋,“可否让我一观?”

  方宣将重剑递给项介。

  项介端详了片刻,也不由得赞叹起来:“以龙鳞锻造剑身,剑芯是一条成年龙筋,若是其中龙气能够彻底激活,也当得起四品灵器了!”

  方宣大感意外,没想到第五青月随便给自己的一柄重剑,竟然如此珍贵!

  但是想到对方那强横的身躯,哪怕是传说中的魂器,在第五青月手中也只会吃灰!

  方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开始淬炼龙鳞。

  之后,项介离开了甲板,或是观望海面,或是低头沉思着什么。

  慢慢的,方宣发现项介特别喜欢喝酒,腰间的那个酒葫芦终不离身。

  方宣继续在甲板上淬炼龙鳞,项介独自饮酒赏景,往往一坐就是一天。

  有天临近中午,方宣看到项介又一次喝完酒,向着天空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

  经过几天观察,这似乎是项介的独特习惯。

  方宣散去全身的劲气,起身向着项介走去:“项兄很爱饮酒?”

  项介愣了一下,转过身看了方宣一眼,笑道:“并非如此,只是仰慕的一位前辈,是一名真正的酒中之仙!”

  方宣默默点了点头。

  停顿片刻,寒风拂面的项介轻声道:“他可真是一位真正的武者,我能有他那样洒脱,也不枉此生了。

  只是自从他做了守壁者,再也无法一睹他的风采了!”

  方宣静静地听着项介独自感慨,注意到一个新的词汇,疑惑道:“守壁者?”

  沉默片刻,项介轻轻的拍了拍方宣的肩膀,“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九州不过尔尔。”

  说完之后,看到方宣眼中浓郁的好奇,项介又淡淡的摇头道:“这些你以后都会知道的!”

第278章 武庙,上境,塑像

  大船在海中前行,激起一阵浪涛。

  一晃三天过去,水路走的还算安稳,这种大型商船一般不会遇到水匪,再加上寒冬,就算是水匪也不愿冒险。

  不过有件事让方宣有些苦恼,寒冬腊月,海面上风浪较小,再加上如此大的商船,行动极为缓慢。

  十日之后,海面上初见陆地,码头上人影攒动。

  进了中州地界,方宣和项介两人改骑马前行,花费了半月,一座比海州任何一座城都要宽广数倍不止的巍峨城池终于涌入视线,整座城显现出一种古朴气息,隐隐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人顿觉压抑。

  方宣自平江县一路走来,去过最大的城池便是冀州的龙城,可龙城与眼前城池相比,相形见绌。

  城门处把守森严,都不用任何手段,也能够感受到城中浓郁的劲气。

  这就是大阳王朝的国都,曾经九州尽在其管辖之下。

  进入城中,随处可见高贵华丽的车辇,无不展现着他们的地位。

  经过一处酒肆,一阵吵闹场引起了方宣的注意,一人一马停下驻足观看。

  一个穿着破烂的老头,被几个奴仆追着打,身后一个贵族模样的少年,边看边乐。

  这种事情,在平江县方宣也不是没见过。

  让方宣意外的是,纵然是在这大阳国都,百姓们的漠视,让人心中一寒。

  百姓冷漠无情,贵族视百姓生命如草芥。

  如此情景,大阳王朝怎会不亡!

  项介以为方宣要管,一旁淡淡道:“这种事情,在这个巨大的国都中,每天能发生几百起,你是管不过来的。”

  方宣同样淡淡的说道:“这九州天下,确实该换天了!”

  说罢,方宣扯动缰绳,默默走开。

  那老者的惨叫,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国都确实很大,半个时辰之后,两人还未到达武庙。

  方宣翻身下马,牵着缰绳,不紧不慢的走在街上。

  眼看着方宣对武庙并不急切,项介提醒道:“前面不远处就是武庙了。”

  方宣反而摆了摆手,“第一次来这大阳国都,该好好看看此地的风土人情,以便日后接管九州天下。

  武庙之事......不着急!”

  就算是项介这样平静的性子,此时嘴角也不由得抽了抽。

  就在这时,迎面走来一名光脚僧人,从两人身边擦肩而过。

  方宣并未在意,乱世之中,百姓神佛信奉少了许多,但和尚道人并不少见。

  反倒是项介脸色有些微变,沉默片刻后对方宣说道:“改日我领你去武庙,这段时间你在城中多逛逛。”

  一句歉意的话都未开口,项介已经驭马消失在街道上。

  方宣看着项介远去的身影,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怪人”。

  接下来的几日,方宣在附近找了一间客栈,白天出去逛街,晚上淬炼龙鳞。

  方宣所在的客栈不远就有酒肆青楼,还有梵音袅袅的寺庙,两者若近若远,仿佛相隔两个时空。

  酒肆青楼夜夜人声鼎沸,整条大街都流淌着浓郁的脂粉气,在这乱世之中,这种地方反而生意最为火爆。

  纵然每日银钱源源不断,那些青楼女子却个个神色憔悴。

  千金春宵,好像是跟老天爷借来的钱,总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还回去。

  距离青楼最近的一座寺庙名叫白河寺,方宣对僧人说不上抵触,但也不怎么亲近。

  这日,方宣刚刚经过白河寺,寺中走出一名光脚僧人,朝着方宣招了招手。

  方宣觉得这僧人似乎在哪里见过,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白河寺的香客并不多,寺内香火稀疏,在这个时期,还能来寺院进香的,多是世家大族的女眷。

  跟着光脚老僧来到一座便殿,在老僧的示意下,方宣坐在一个蒲团上。

  老僧开口,就好像是方宣曾经的一位挚友,笑问道:“大奸之人,能否作出名垂青史的好诗?”

  方宣并不懂诗词,想了想点头:“应该能!”

  “一个诗词大家,有没有暗中见不得人的勾当?”

  “有!”

  方宣并不知道老僧为何如此发问,只是凭着感觉回答。

  老僧笑道:“施主颇有佛性,这王朝迭替,因果轮回,皆有两面性,为民开创万世太平是好事。”

  方宣听的云遮雾绕,有些疑惑的看着老僧。

  老僧微笑道:“你在好奇,我们曾经并未相见,今日又为何坐在此地,说着很奇怪的话。”

  方宣不置可否。

  老僧哈哈大笑:“说什么不重要,我们有没有见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见过了。”

  “末法时代,天下之人,如旱歲之草,润泽之后,又是一片生机。”

  龙福降世,万物渴泽可解!”

  说罢,老僧已然消失在便殿,只留下一阵梵音经久不停。

  三日后,项介寻到方宣。

  方宣也终于见到了武庙的真容。

  即便是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方宣依旧还是感受到了许多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