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圣地师叔祖,女帝为徒仙为奴 第222章

作者:龙秋源

  论辈分,他们得叫千秋师叔。

  并且谷梁渊在他们下山前早有安排,一切事宜以千秋为主。

  如今千秋发话,他们自然不敢不从。

  千秋伸手一挥,大渊地图显于虚空之中。

  千秋屈指一弹,大渊地图之上顿时就出现了两个红点。

  一个在北部,燕国即将攻来的地方。

  一个在剑峡关处。

  剑峡关往东三百里,又有一个国家,名为闻人国。

  这国家也不大,与燕国类似。

  后面也是一个小宗门。

  想了想,千秋又在大渊西南处画了个圈。

  这个地方也有一个小国,名为刘国。

  看着千秋画的三个点,有聪明人已经若有所思。

  千秋缓缓开口:

  “燕国没有理由对我大渊出手,而且虚报这么多人数,很有可能是佯攻!”

  说着,一指地图上的剑峡关: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剑峡关,此乃声东击西之计!”

  “甚至,连刘国也有可能参与其中,三国齐攻,欲灭我大渊。”

  说到这里,千秋语气一转:

  “兵法之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虽然燕国是佯攻,倘若我们不管不问,他们极有可能变假为真,刘国、闻人国亦是如此。”

  众人听着千秋的分析,虽然心中疑惑千秋为何如此笃定,却也没出反对之言,只是静静地听着。

  千秋之所以如此笃定,因为今天的场景,她完全能在谷梁渊赐下的兵书之中找到影子。

  这些兵书,千秋每每读来,都有新的感悟,愈发佩服师尊的智慧。

  千秋继续道:“如果真如我猜测的这般,这三国背后,定然有着一双无形大手在布置着这一切。”

  “空耳何在?”

  千秋忽然点名,却无人应答。

  千秋再次开口:“空耳何在?”

  这一次,内门弟子忽然散开,留出了一片空地,只有留下来了一个身材消瘦的弟子站在原地。

  这弟子,正是空耳。

  空耳似刚反应过来似的,指了指自己:

  “师叔是在叫我?”

  千秋点头:“你去调查一下,及时向我汇报。”

  空耳:“啊?让我到茶树底下睡觉?”

  千秋微微扶额,屈指一弹,一道信息打入了空耳的眉心之中。

  得到了自己的任务,空耳咧嘴一笑:

  “得了,师叔就瞧好吧。”

  言罢,身形消失不见。

  众人看着这一幕,怎么看都觉得不靠谱。

  你让一个聋子去打探消息?

  别人不理解,但千秋有谷梁渊给的信息,深知这些弟子的长处和短板。

  空耳是谷梁渊特别标注的弟子之一,他身具谛听血脉,双耳能听三万里。

  之所以听不见,是因为平常他被这些杂音弄得心烦,封印住了自己的耳朵,不轻易开启。

  暗中打探情报的事,最适合他去干。

第267章 苟德柱做先锋

  待空耳离去,千秋环顾四周,就要再次点将。

  人群之中的苟德柱察觉到千秋的目光,不动声色地退后,将众弟子护在身前。

  我就是来混点气运的,打仗这种事,可别找我。

  以我现在表现出来的筑基初期的修为,应该找不到我吧?

  可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

  “苟德柱。”

  听着千秋平静的声音,苟德柱轻叹了一口气。

  得,还是没躲过。

  无奈之下,向前出列。

  “你领二十名内门弟子,带五千精兵,务必要将燕国大军拦在昌河之外。”

  苟德柱闻言,面露为难之色,拱手道:

  “千秋师叔,我实力低微,只有筑基初期,恐怕难以胜任啊。”

  众人闻言朝平常存在感极低的苟德柱看去。

  嗯,筑基初期,不假。

  千秋面露疑惑:“筑基初期吗?我听师尊说你是……”

  不待千秋说完,苟德柱面色微变。

  他知道,自己瞒得过他人,瞒不过谷梁渊。

  见千秋要把他的底细说出来,他顿时就有点急了。

  行走江湖,不隐藏点境界怎么能行呢。

  要是真实实力被爆出来,这会让他非常没有安全感。

  于是趁千秋话还没说完之时,连忙高声打断:

  “德柱愿往!”

  千秋笑脸盈盈:“师侄不会为难吧?”

  苟德柱连连摇头:“不为难,一点也不为难。”

  “嗯,那你去吧。”

  苟德柱再一抱拳,领命离去。

  千秋继续调兵:“五师弟,你领十名弟子、五千精兵,去防刘国。”

  “四师弟,你领百名结丹弟子、五万精兵,领两艘战舰,去守剑峡关。”

  “一旦闻人国有动作,不等他来攻,领兵东出剑峡关,一路向东打去。”

  “若他没有动作,按兵不动,先解决了燕、刘两国再说。”

  “是!”

  君傲之和东方恒领了命,各自行动去了。

  千秋口中的精兵,正是修行凡人法的士兵。

  这十万士兵本来就是跟着千秋收复大渊身经百战的士兵。

  又在凡人法和太上瑶池两家圣地不计其数的珍宝堆积之下,悉数来到了炼气巅峰。

  道一声精兵,毫不为过!

  炼气巅峰打凡人,那完全是碾压般的存在。

  只是炼气巅峰仿佛是个坎似的,再想往上,就极其困难了。

  大渊五百万人口,无论老幼妇孺,人人修行凡人法,可近两年时间过去,能五气朝元以此筑基的,不足千人。

  当然了,随着时间的增加,突破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但也足可以得见,凡人法入门易,但想要修炼有成,也得需要一定的天赋。

  随着千秋的一道道命令传出,整个大渊都被带动了起来。

  大渊境内的百姓看着来往将士,也知道这是要打仗了。

  可他们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隐隐兴奋,有的甚至三五结队,直接去投军。

  有宋仙儿的呼风唤雨之术,加上其他弟子的相助,千秋治理大渊的这两年,五谷丰登。

  大渊百姓修习凡人法,虽然大部分都是炼气初期,不如军队精兵。

  但也相较于他国百姓,却是个个身强力壮。

  没了生存的压力,一身体力又无处发泄,三天两头就有打架闹事之人。

  如今听闻打仗,强大的体魄给了他们空前的信心,抱着去战场发泄一番,顺便获得军功的心思,便去投了军。

  对此千秋是来者不拒。

  往届扶龙庭,大家都有个潜规则,那就是兵对兵,将对将。

  毕竟那些宗门弟子是来图气运的,而不是图杀业的。

  修行者杀一些凡人没事,但要是杀得多了,业力缠身,对修行不利。

  当然了,实力强横的宗门可用宗门气运将这股业力抵消。

  或者是气运滔天之人,也难以被业力近身。

  可用气运抵消业力,这是一笔极其不划算的买卖,没几个人愿意这么做。

  所以,强横的兵力无论是为了扶龙庭,还是为了未来的运朝做准备,那都是必需的。

  ……

  昌河之畔。

  苟德柱带着十名结丹,五千精兵驻守在昌河上游。

  斜对面不远处,燕国将士正在安营扎寨。

  看着和他们隔河而望的十几名落血宗弟子,有弟子就有些手痒:

  “小小落血宗,宗门内修为最高的也不过是化神而已,也敢跟我们忘情峰唱反调,真是反了他了!”

  此言一出,顿时获得了其他弟子的认可。

  这二十人,都是忘情峰内门弟子。

  未加入忘情峰之前,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各家的纨绔子弟。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虽然在忘情峰待着的这几年,他们的心性好了很多,但骨子里的纨绔之气,却没有根除。

  又有人伸手一翻,取出了一块金灿灿的金砖来。

  金砖之上,隐隐刻着一个德字。

  这德字砖,正是众弟子仿谷梁渊的德字砖所做。

  “峰主说过,对待敌人要以德服人。”

  “他姥姥个七舅母的,苟师兄,让将士们在这守着,咱们去跟他干了吧!”

  苟德柱看着跃跃欲试的几人,面色一黑。

  他们看似在询问自己的意见,却更像是在下达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