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第97章

作者:一钱青黛

  郑宗兵还以为郑毅没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有良田一百七十万亩,水田五十万亩,山林三十万亩。”

  我靠……

  他以为这些王爷名下的土地,最多几万亩。

  没想到,居然有将近两百万亩的土地!

  这些土地,足以是南方数个县总土地加起来的数量。

  土地兼并之严重,可见一斑。

  一个意在谋逆的伪燕王,名下都有这么多土地。

  更别说其他宗亲、世家和大官员了。

  大虞民乱,和这群吸食民脂民膏的宗亲、大臣、世家托不了干系!

  百姓没田种,没饭吃,只能去造反了!

  郑毅深吸一口气,压抑着心中的杀意。

  眼前衮衮诸公,全部杀一遍,就能好搜集到足够令大虞所有百姓,一辈子都种不完的地。

  不过郑毅明白,此时的他还不能胡来。

  土地兼并,乃是最根本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不过,他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想法,当即道:

  “宗师规定,藩王就藩之后,只能在其封地内活动,伪燕王哪来的这么多土地,必是强取豪夺!”

  “传朕旨意。”

  郑毅冷漠道:“伪燕名下所有土地,林地分出一半,平均赠予现在正在土地上劳作的佃户!”

  “土地从百姓手中夺得,那么朕就还给他们!”

  “谁若敢继续从这些百姓手中强取豪夺,朕绝不饶恕!”

  一番威胁,整个朝堂上噤若寒蝉,无人敢说话。

  这几年来,大虞天下虽然风雨飘摇,但是正永帝本人却是勤于政事,有中兴之相。

  尤其是先后镇压唐王、杨相、燕王谋逆一事,在军中获有极大威名。

  尤其是灭亡伪燕的神机营,更是郑毅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在场诸公,无人胆敢反对!

  郑宗兵迟疑道:“陛下,一半土地分给泥、分给百姓,那剩下一半呢?”

  “朕自有处置。”

  郑毅冷漠道:“如今民乱沸腾、北有武国入侵,南有南诏国侵犯,朕欲建立军功制,任何军人只要立下大功,便有土地赏赐!”

  “李长峰!”

  兵部尚书李长峰立刻出列道:“臣在。”

  “找人设立好军功制度,分列十二级,每一级都要有相对应的钱财、土地奖赏。”

  李长峰眼神一亮,当即道:“诺!”

  陛下重兵,对于他们来说,实乃大幸!

  想必此事传出去之后,陛下又将获得军方人员支持。

  处理完这些事之后,郑毅正想退朝,谁知崔景浩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启奏。”

  “崔爱卿还有何事?”

第84章 五年计划

  崔景浩道:“微、微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臣请致仕!”

  说着,还跪了下来,声泪俱下道:“陛下,还望陛下看在老臣这么多年来为大虞忠心耿耿的份上,让臣致仕吧……”

  郑毅皱眉,这老头子在威胁我?

  既然你想致仕,那就去吧。

  崔家毕竟是大虞世家旨意,整个朝廷之中,除了崔景浩之外,还有另外好几位五品以上官员。

  他当即道:“崔老为国为民,朕感怀于心。”

  “然这段时间来,有朝臣上书弹劾崔老您收受伪燕贿赂,金银与土地,此事……”

  崔景浩圆目怒瞪:“陛下!此乃血口喷人,老夫何曾收受过伪燕王金银与土地?”

  “朕也相信此事乃捕风捉影,但众口铄金,流言甚啸,恐对崔老不利。”

  “这样。”

  郑毅道:“崔老想要致仕可以,但崔老需要献出一定土地于燕地百姓,想必崔老此举必会得到燕地百姓感恩,不再动乱。”

  “什么?土地!”

  崔景浩愣住了,陛下要什么?居然向他要土地!

  开什么玩笑!

  土地,可是所有世家、朝臣的命根子。

  只要有土地在,就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粮食、钱财。

  土地越光,世家就越兴盛。

  在山野村民当中,谁敢卖族中田地,势必会认为是个败家子!

  “不错。”

  郑毅道:“崔老想要致仕,但又有人上书弹劾崔老,朕实在不知如何处置。”

  “只要崔老拿出一百万亩土地,朕便同意了崔老的致仕请求。”

  “贿赂一事,不会再提!”

  这,是赤裸裸的交易。

  就看崔景浩,该如何做了。

  “什么,一百万亩地!”

  崔景浩又是被吓了一跳。

  他崔家绵延至今三百余年,手中确实有大片良田,但让他一下子拿出一百万亩地来说,那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啊!

  他颤颤巍巍道:“陛、陛下,老、老臣实在拿不出那么多。”

  “要、要不老臣以金银来弥补?”

  “这么多年来,我崔家也有子孙牵扯到了生意之事……”

  “不。”

  郑毅道:“朕只要土地,分给灾民与有功之臣,还望崔老好好想想吧。”

  “好了!”

  他再不给崔景浩讨价还价的机会,道:“崔老年事已高,意在致仕,朕推辞不得,故先撤销崔老内阁辅臣身份。”

  “同时……”

  郑毅环视一圈道:“李长峰入阁。”

  话音刚落,诸多大臣下意识抬头。

  尤其兵部尚书李长峰。

  他若是入阁的话,岂不是说……

  郑毅继续道:“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前往白玉京议事。”

  “其余人等,退朝!”

  “诺!”

  诸多朝臣依次退场,无人敢去搭理如丧考妣的崔景浩。

  他神游天外,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宫门。

  一百万田产?

  真要交出去,那么他们崔家可就废了一大半。

  若是不交的话,陛下追究起与威严联络一事,罪同谋逆啊!

  届时,要的可不是一百万田产,而是整个崔家!

  “老爷……”

  家丁跑了过来,小心翼翼的搀扶起了崔景浩。

  崔景浩突然道:“去,让夫人进宫拜见崔贵妃。就说……老夫病了!”

  家丁眨了眨眼,当即道:“是,老爷!”

  白玉京二楼,七位内阁辅臣、六部尚书都齐聚此地,郑毅坐在龙椅上,挥挥手。

  很快就有几位太监捧着一个木盘,走了进来。

  “诸位爱卿,这是朕做的我大虞王朝未来五年的五年计划表,诸位爱卿可以看看,发表一些意见,查漏补缺。”

  五年计划表?

  那是什么东西?

  陛下又要做什么?

  几个大臣脸色古怪的接了过来,那是十余张纸订制而成的小册子。

  内容很少,但却是触目惊心。

  趁着几位大臣查看的时候,郑毅道:“此计划乃是朕根据如今我大虞朝廷现阶段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的国策,希望未来五年诸位爱卿都能根据此项计划进行安排,圆满完成这些计划。”

  “五年之后,朕自会考察诸项任务完成情况。”

  “五年之后,则是新的阶段,将会商议出新的五年计划!”

  郑毅话音落下,几位朝臣并未说话,都在仔细地观看着手中的小册子。

  他也不着急,挥挥手示意宫女端上来茶水,递给了诸位大臣。

  “大虞王朝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镇压北地乱民,力求三年内镇压,五年内将流民安置……”

  “第二:工部大力发展以红衣大炮、热武器为主的军工产业,招揽五万熟练工人,组建十座大型军工厂……”

  “第三:击退武国入侵军队。”

  “第四:以京城为中心,礼部于每村县建造国立学堂,力求教导适龄孩童入学。”

  “第五:建立‘议罪田’制度,以田代罪,任何人犯下罪责只需缴纳足够田产,便可获得相对应减免。注:杀人、谋逆、谋反等重罪,不在议罪田审核范围内。且议罪田制度,只收取田产,不得收取金银外物。”

  “第六:建立北洋海军……”

  “第七:由礼部建立‘宣传司’,每周由专人印刷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亦可印刷其余内容,宣传朝廷思想……”

  “第八:由太医院、礼部组建‘医学院’,招揽对医学有兴趣学子入学学习,由太医院专人教授,以传播医学……”

  “第九:军功制。所有士兵在获得功劳之后,由工部判定,赠予田产、钱财……”

  “第十:……”

  林林总总共有九项,全都是郑毅根据大虞当前情况以及锦衣卫搜集而来的情报所立。

  其中有些内容异想天开,有些内容则十分适应当天的国情。

  盏茶时间后,郑毅道:“诸位爱卿,有何疑问?”

  这时候,诸位大臣也看完了五年计划内容,面面相觑,脑海中震惊无以复加。

  新晋辅臣,兵部尚书李长峰问道:“陛下,您说要五年内镇压北地乱民,还有击退武国入侵军队,这个该如何镇压,又以谁为主、具体情况如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