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第398章

作者:一钱青黛

  “外出历练的话,不但可以开拓尔等眼界,还能让尔等熟悉自身功法,朕自然没有阻挠的道理。”

  单纯的苦修,确实是能使得自身修为快速提升。

  但是,这样也及其修士性格大变,或者是心魔丛生。

  只有多多外出历练,在磨炼自身攻伐之术的同时,体位红尘百味,才可使得自身意志越发坚定。

  在未来的修行之途上,百利而无一害。

  比如说现在的瑶池公主,小小年纪就已经经历了数年苦修。

  修为看似提升迅速,但是自身精神意志已经有些偏激。

  尤其是性格,越发的孤僻。

  若非不是自己是她父皇,而且有杨嬛在一旁安慰,早已经变得冷漠、不近人情。

  她这种情况,在修行的间隙必须进行休息或者历练。

  多多和兄弟姐妹们交流,很快变会恢复。

  所以,对于子女们未来外出历练之事,他心里早已有所想法。

  不过现在年纪还小,至少也得等到他们十五岁以后,而且修为都得踏入练气后期之后,才可施行。

  “耶!父皇万岁!”

  琅嬛公主当即兴奋的跳了起来,大喊道:“父皇我早都想出去玩了,可惜母后一直不让我出去,现在好啦,我有了父皇圣旨,母后耶拦不住我啦~!”

  卢琳儿也紧张道:“陛下,真要让孩儿们外出历练吗?”

  郑毅拍了拍她的小手道:“当然了,这也是为了孩儿们的成长。”

  “当然了,朕也有条件。”

  “所有想要申请外出历练者,年纪必须到达十五岁,修为也必须在练气后期,同时也要进行挑战,战胜朕派出去的修士之后,才可外出历练。”

  “同时,外出历练时也不可一人独行,至少也得三人同行!”

  “明白吗?”

  “儿臣等遵旨~!”

第346章 太子的第一次早朝

  正永十六年。

  元月十五日。

  在一年一度的元旦庆典上,正永帝亲自现身,与民同乐。

  是夜,整个京城夜不闭户、灯火通天、通宵达旦欢庆。

  整个京城和百姓,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而在第二日,一道圣旨却是由内阁发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荷天眷佑,君临天下,夙夜忧勤,思弘祖业。皇子承稷,性资英敏,行谊端方,仁孝纯至,夙著德望。今以嫡长之尊,册立为太子,入主东宫。

  太子既立,当以国为重。朕特命太子监国,总理军国大政,务使政通人和,四海升平。太子当敬天法祖,仁民爱物,虚心纳谏,勤勉理政。

  然国之大事,不可无贤良辅佐。徐牧军、郑宗兵、郑宗贤、郑玄岳、李长峰、孔祥思、王安世等,皆忠正之士,才德兼备,朕委以顾命之任。尔等当悉心辅佐太子,恪尽职守,匡正得失,保我江山永固,社稷长安。

  钦此。

  正永十六年,正月十六日。

  这封圣旨,不但册封郑承稷为太子,更是命其监国。

  最主要的是,圣旨的内容中,册封了七位顾命大臣。

  这种命令和配置,完全是先帝在临终前才会发布的圣旨。

  诸多大臣和百姓一脸懵逼。

  昨夜还与民同乐,甚至还听闻一晚上召幸了十余位贵人。

  怎么就一晚上的时间,就要托孤了?

  明明如今的正永帝如今还不到四十岁,正是身强体壮、精力充沛之时。

  自其登基初始,便平定唐王之乱、杨相谋逆,之后更是平定北地之乱、诸王动乱、世家反叛、驱逐武国、开疆拓土等功绩。

  整个人的威望和名气,在整个大虞二十余位皇帝当中,足以排进前三。

  怎么……这就托孤了?!

  这圣旨一下,不知道引起了多少朝廷和民间议论。

  朝中不少忠义之士,甚至猜测,乃是卢家联合徐家囚禁皇帝、把持朝政,不知道引起了多少流言。

  不过不管如何,在圣旨下发之后,整个朝廷便在内阁的引导下,开始逐步朝着郑承稷传达权力。

  太和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荷天眷佑,君临天下,夙夜忧勤,思弘祖业。皇子承稷,性资英敏,行谊端方,仁孝纯至,夙著德望。今以嫡长之尊,册立为太子,入主东宫。”

  一个面色白净,看上去还不到二十岁的俊俏小太监手持圣旨,朗声念道。

  也许是因为紧张,他的语气还有些发抖。

  不过毕竟是通过卢家培养出来的太监,而且自小便与郑承稷长大,关系极好。

  郑承稷穿着明黄色的蟒袍,头戴金冠,威严而庄重,朝着龙椅走去。

  如今的他,还只是太子。

  虽然也能穿明黄色锦袍,但却只能穿蟒袍,而不能穿龙袍。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沉着,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坐在了龙椅……左侧的一个小椅子上。

  这椅子和龙椅十分相似,同样的雕龙画凤。

  但相比较于龙椅,无疑是小了许多。

  他眼神下意识的望了龙椅一眼,不知为何,他觉得那件高大的椅子,还是比这个小椅子更有吸引力。

  不过他心里,很快就想起了母后和舅舅们的提醒,不敢再看。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转身坐在了椅子上。

  大殿之下,文武百官在徐牧军、郑玄岳等人的带领下,纷纷朝着郑承稷行礼。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众卿……平身!”

  郑承稷的声音有些清脆,也有些小声,但以前毕竟是皇子之身,如今更是太子。

  再加上卢家的支持,心里慢慢的稳定了起来。

  宫廷内的气氛庄严肃穆,丝竹乐声悠扬,宫女太监低头肃立,不敢有丝毫懈怠。

  坐在龙椅之下,但依旧能俯瞰下方众人,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和责任感。

  他深知,从这一刻起,他将肩负起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福祉。

  同时,他也父亲手中,获得了大虞朝最大的权利。

  皇权……!

  “谢太子殿下!”

  大臣恭敬,起身行礼。

  此时刚好是卯时,太阳高悬,光芒透过镂空窗棂,洒在郑承稷的身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他下意识朝着远处望去。

  太和殿之外,诸多太监、宫女、侍卫等等分列数排,神情更加恭敬。

  这时候的他,才想起了之前母后等人所说的话。

  “稷儿,等你成为太子之后,就能明白你父皇为何如此受人尊敬。”

  “而你,也将成为我大虞朝最富权力的人,亦是未来的太子……”

  就连舅舅他们,在得知自己将成为太子之后,神情越发的恭敬。

  这时,礼部官员朝着左侧使了个眼色。

  自小便伺候郑承稷的小太监卢心连忙上前一步,再次拿出一个太监,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朝睦仙道,既立太子,以其监国。然国之大事,不可无贤良辅佐。”

  “徐牧军、郑宗兵、郑宗贤、郑玄岳、李长峰、孔祥思、王安世等,皆忠正之士,才德兼备,朕委以顾命之任。尔等当悉心辅佐太子,恪尽职守,匡正得失,保我江山永固,社稷长安。”

  “钦此!”

  徐牧军、郑宗兵、郑玄岳、李长峰、孔祥思、王安世六人纷纷出列,恭敬道:“臣等领旨谢恩!”

  七位顾命大臣,郑宗贤如今还在黑山关驻守,不过在接到命令之后,已经第一时间卸任返回。

  最多半个月,便可回到京城。

  作为大虞皇室中唯一一位先天境强者,郑宗贤的到来,可使得皇室的力量再次加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此情况,卢心再次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徐牧军率先列身道:“太子殿下,如今陛下潜修,命您监国,一切政事将由内阁与您共同商议而定。”

  想起母后的叮嘱,郑承稷连忙道:“徐卿,孤……知道了,父皇在离去前也曾叮嘱过孤,让孤好好向诸位大人们学习。”

  徐牧军点头道:“太子有此心思,无疑是最好的,臣等必会好好辅佐太子殿下,不负陛下所托。”

  郑承稷道:“不知徐卿有何要事禀告?”

  “回太子,当今朝廷大事,都由内阁处理。不过确实有两件事,需陛下您定夺。”

  郑承稷来了兴趣:“何事?”

  “卫国。”

  徐牧军道:“年前,卫王薨逝,其世子却被三王子及其国内权臣逼迫,逃亡至我大虞。”

  “当时陛下下令,由蔡大世大人与曲波将军的第二军入卫平乱。”

  “如今曲波将军的第二军已然踏入卫国境内,连败卫国七路大军,距离卫国首都路程不足百里之地。”

  “如今卫国三王子请降,愿意退出卫王之位,只愿留得家族一命。”

  郑承稷小心问道:“此事……内阁是怎么看的?”

  徐牧军并未说话,郑玄岳上前一步道:“回太子殿下,陛下的主意是……伪卫王大逆不道,僭越称王,不得接受其请降。”

  “其家族一干人等,亦是以叛逆所定,诛灭全族!”

  郑承稷微微点头道:“这样啊,看来父皇的意思是想要扶持卫王世子了?”

  “咳咳……”

  郑玄岳干咳一声,随即道:“太子殿下,曲波将军报告,卫王世子半月前战事顺利时,突发兴趣,前往山间狩猎。”

  “但此时山间风雪密布,卫王世子骏马远超随行侍卫,居然失踪了。”

  “当时大雪封山,军士无法寻找,只能待大雪停歇之后,再行搜索。”

  “最后在一处山坳处找到了卫王世子……但可惜的是,卫王世子已经不幸薨逝。”

  “经过随行军医检验,卫王世子乃是被野猪一类的凶兽捅穿了腹部,流血过多,没有得到及时医治,从而薨逝。”

  “什么?!”

  郑承稷惊讶道:“卫王世子居然也薨逝了?”

  “那父皇为何还要诛灭卫王三王子一族呢?”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卫国后继无人了?”

  他话音落下,整个大殿内却无人回话,全都以一种奇怪的眼神望着他。

  郑承稷当即知晓自己说错话了,下意识的望向了徐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