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541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就连做鸭多年的鸭四都佩服不已。】

  看到这里,古人初始的轻慢渐渐被这天幕中所展示画面所勾起的食欲所取代!

  古人们看得如痴如醉,不由自主地咽着口水!

  那烤鸭色泽金黄,肥瘦分明!

  光是看着就能想象出那酥脆的鸭皮和鲜嫩的肉质!

  香气渐渐充盈在古人们的想象之中,不少人已经开始坐立难安!

  馋啊!

  光看这个画面就馋的不行!

  那个皮,什么都不蘸都香!

  “这么好的手艺!这手要是长在我身上就好了!”

  “原来烤鸭之道,竟有如此多的讲究!”

  “看来咱们平日里吃的,都是粗糙货色啊!”

  “唉,早知该吃了晚饭再看!”

  “莫说馋哭小孩了,便是我这把年纪,也快要按捺不住了!”

  ……

  东坡居士摸着微微发福的肚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上的画面。

  世间美食,自己向来都是略知一二,今日倒是让这烤鸭的手艺给惊着了。

  瞧那鸭皮金黄,裹着晶莹剔透的油脂,不由得让人食指大动啊!

  往日里那些寻常烤鸭,与眼前这般精妙的手艺相比,着实是差了几分火候。

  看着那肥瘦相间的鸭肉,东坡不由得暗自思忖。

  这烹饪之道,倒与作诗写文颇有几分相通之处。

  正如诗文讲究意境,这烤鸭也是讲究火候。

  诗词忌讳平淡,这鸭肉自然也要荤素调和。

  那炉火的掌控,火候的拿捏,更是与诗词的韵律一般,都要恰到好处。

  瞧那厨艺精湛的模样,莫说是寻常百姓,便是御厨也未必能有这般功底。

  这等手艺,倒是值得一试。

  平日里写诗作画已是熟稔,这烤鸭的手艺想来也不过是火候的拿捏罢了,待回去定要钻研一番。

  若是能琢磨出几分火候,说不定还能写出一篇《论烤鸭》来,也不枉在这美食一道上费些心思。

  但是光看这天幕上的画面,想必烤鸭的滋味,怕是比自己平日里研究的东坡肉还要来得精妙几分。

  罢了罢了,今日既见如此美味,若是不亲自尝试一番,岂不是辜负了这一身才学?

  待明日便去寻些新鲜鸭肉来,定要将这烤鸭的滋味给参透了才是。

  ……

  乾隆年间位面。

  袁枚正用手捂着胸口,暗自感叹这烤鸭的精妙之处。

  世间美食虽多,但能将一只普通的鸭子做到如此境界,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那肥瘦比例的把控,火候的拿捏,无一不是极致的讲究,这等手艺,不愧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肴!

  看看那鸭皮!

  油脂晶莹剔透,这般卖相,怕是连自己精心研究的菜肴也要逊色三分。

  平日里写了许多吃食的文章,今日倒是被这烤鸭给上了一课。

  这烹饪之道,当真是无穷尽也,便是穷尽一生,也难以窥其全貌。

  若是能将这般手艺记录下来,也好为《随园食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烹饪之道,讲究的就是这一个“精“字,若是能将这烤鸭的精髓领悟透彻,说不定还能创新出几分滋味来。

  这等美味,若是不能亲自尝试一番,岂不是辜负了这一番机缘?

  待明日定要请几位知交好友来府上,一同研究这烤鸭的做法。

  美食本就该与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况且有了这些饕餮之士的品鉴,定能让这道菜更臻完美!

  ……

  另一个位面,乾隆端坐在那里,眉头微蹙,细细端详着天幕上的情景。

  堂堂大清御厨,竟比不上这小小手艺,着实让人有些不快!

  不过这烤鸭的做法,倒是颇具匠心。

  这等手艺,若是能为朕所用,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朕虽贵为天子,但对美食向来都是推崇备至,这烤鸭的做法,倒是值得让御厨们好好学习一番。

  不过这等手艺若是传入宫中,定要加以改良才是!

  寻常百姓的口味,如何能与天家相比?

  这火候再精进三分,香料再增添几味,想必更能彰显皇家气象!

  说不定还能将这道菜改良成专供天家享用的御膳,也算是为大清皇室增添一道美味佳肴!

  天子悄悄吞咽了一下口水,又强自稳住威仪。

  这等小事,原不该让朕亲自过问,但这烤鸭的确勾起了几分兴致!

  待明日早朝过后,定要召几位御厨来问個明白!

第736章 名场面:礼部侍郎劝慰!朱元璋:讲屁话没有用,让你也节哀!

  若是他们学不会这般手艺,朕就亲自指点一二,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烹饪之道!

  就算是民间小技,经过朕的改良,也定能成为一道举世无双的佳肴!

  【而在这部电视剧里面,这皇上朱元璋也是非常懂得感同身受的。】

  【太子逝世,礼部侍郎礼貌安慰。】

  【“请陛下节哀珍重!节哀珍重啊!”】

  【皇上当即回怼!】

  【“你说的容易,你又没死儿子!”】

  【紧接着,朱元璋的小脾气就上来了!】

  【“来人呐!传朕的旨意,将礼部侍郎的儿子赐死!”】

  【说完这句话,皇帝一下子就舒服多了。】

  【爽快许多的朱元璋,对身边太监轻飘飘来一句:“传膳!”】

  【虽然听起来好像有点大病,但他可是朱元璋哎!】

  古人们看到这一幕,先是一阵惊愕,继而忍俊不禁。

  这位皇帝的脾性当真是妙不可言!

  这种独特的感同身受之法,虽说荒唐,却又让人莫名解气是怎么回事?

  那些衙门里当差的人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冷汗,暗自庆幸自己不是那位礼部侍郎,不过平时对自己的主子,还是得谨慎说话才行!

  倒是一些平民百姓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这等做派虽然蛮横,却也直白爽利!

  不过这皇帝的性子也忒直白了。

  真实的朱元璋,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不过看着任性妄为的做派,好像也真的只有那位开国皇帝才能说得出做得到了。

  “这才叫做感同身受,不愧是朱重八!”

  “礼部侍郎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下可真是体会到什么叫做节哀珍重了。”

  “早知如此,就该闭嘴装哑巴。”

  “这位侍郎真惨哦,因为一句话就搭上了儿子。”

  ……

  明朝位面。

  本尊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直接一脸懵逼,满头问号!

  朱元璋瞪大眼睛死死盯着天幕,脸色逐渐阴沉!

  这是何等荒谬的事!

  这般胡编乱造,简直是对天子威仪的严重亵渎!

  朕向来爱民如子,虽然性格直率了些,但也不至于如此荒唐!

  朕乃是皇帝,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万民生计,岂能因一时意气就随意处置大臣子嗣。

  胡说八道,都是胡说八道!

  这些个戏子,怎敢如此编排朕的形象!

  朕虽出身贫寒,但早已洗去市井气息,岂会做出这等任性妄为之事?!

  难道在后人眼里,朕就只剩下这般粗鄙之相?

  这戏文编排得也太不讲究了,竟敢将堂堂天子塑造成一个喜怒无常的市井之徒。

  左右瞧瞧,看看这些人竟还笑得如此开怀!

  若是让这些荒诞的说法流传开来,岂不是要让后人都以为朕是个不讲理的昏君?

  哼,这些個不学无术的编戏之人,若是放在朕的年代,定要好好惩戒一番!

  一个个全部都诛九族!

  不!邻居也都鲨啦!

  ……

  唐朝位面。

  太宗天子李世民看得连连颔首,嘴角难掩笑意。

  这朱元璋当真有趣,倒是个性情中人。

  天子本就该恩威并施,这般处置虽显得霸道了些,但却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的明理之道。

  那礼部侍郎不懂察言观色,空口说些场面话,这等惩戒倒也算是给群臣一个警示。

  这等任性妄为的手段,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身为帝王,有时就该如此雷厉风行,也好让那些只会说些冠冕堂皇之言的臣子长长记性。

  不过这等任性的性格,在治国理政上怕是要吃些亏的。

  虽说这般做派让人觉得痛快,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这朱元璋倒是有几分真性情,这种直来直往的手段,倒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治政之道啊。

  就是不太可取罢了!

  ……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这一幕,不由得苦笑连连。

  这礼部侍郎的儿子当真是无妄之灾,平白遭了无辜。

  做儿子的也着实倒霉,父亲一句话不对,就要搭上性命,这运道也太差了些。

  若是让朕来说,这等无辜之人,实在不该受此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