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184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甚至于嬴政都已经将此人与军中的蒙恬王翦等人对比起来,不过最终还是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勇猛什么的。

  武安君白起难道就不厉害了吗?

  可终归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力量,才让人安心!

  辛弃疾再强,那也是宋朝的辛弃疾!

  大汉。

  北境之上,霍去病将军策马游荡在草原之上。

  夜色下,身后的无数将士们发出了欢呼。

  毕竟天幕上都说了,那辛弃疾是词中之龙,就连名字都与他们的主将有着渊源!

  更何况主将的名号竟然传遍了后世。

  霍去病此刻心情也是大好。

  刚打了胜仗不说,这天幕上竟然还给出了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不过……

  霍去病却是露出了微微的遗憾,天幕上早就已经为这位名将划好了结局。

  一个带着满腔热血而死亡的将军,怎能不然人遗憾呢?

  而那句弹幕更是直接戳中了霍去病的下怀。

  是啊,自己何其幸运竟然得到当今陛下的赏识?

  而那位,看起来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大宋。

  青年辛弃疾刚刚将叛徒张国安捉拿回营,此刻看着天幕上的画面,却只是嘴角疯狂抽搐。

  而身后的诸多士兵,更是一个个都憋不住笑意。

  不是,这天幕是认真的吗?

  我辛弃疾虽然是武将,粗犷了一些!

  但,你也不能把我画成土匪吧!

第228章 怀才不遇?奸臣污蔑!霍去病:这哪是跌宕起伏?简直是惨到家了!

  【在这之后,辛弃疾正式进入了宋朝的官场生涯之中,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被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

  【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但均未被宋高宗采纳,他感到非常郁闷。】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常有而高宗不常有!》

  《毕竟是完颜构这祸害,没把辛弃疾杀了我都感谢他八辈祖宗!》

  《明明有好几个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全部都被赵构这家伙错过了!》

  《但凡霍去病遇见的是一个明主,封狼居胥的事他未必就做不到!》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块璞玉全被狗贼赵构给浪费了!》

  万朝天幕之下,无数怀才不遇的文人在此刻都感受到了辛弃疾的绝望。

  他们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就是那万中无一的千里马。无一不再为遇不见伯乐而失落。

  而诸朝君王将相们则是一阵沉默。

  怀才不遇?

  自古哪个读书人不说自己怀才不遇,可就凭他们那几斤几两,够得上吗?

  别的不说。

  只要能有眼前这位词中之龙八分才干,早就成为一国栋梁。

  大唐。

  诗仙李白望着天幕上的画面,心中压抑再也无法自拔。

  要知道他这一生最遗憾的便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心中的政治抱负虽然远大,却始终无法施展。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

  李白忽然仰天大笑了一声。

  方才所言句句都是他心中的肺腑之言。

  他虽是文人,却也有一颗报效朝廷的心思。

  当初的李白正是怀着雄心壮志仗剑远游,出川来到中原的。

  在走遍千山万水后,李白觉得自己有经时济世的才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曾把自己比作终将要展翅高飞的大鹏,高调彰显了自己的青云之志。

  更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诗句表明心迹。

  在李白看来,自己胸有大略绝不会久居人下。

  当年他到京城后,文名大燥,也确实得到了当今陛下的召见,被收揽在朝廷做了御用文人。

  可惜陛下并不重用他,只让他写写诗而已。

  李白就此觉得怀才不遇,屡屡诉诸诗文,感觉有才难遇识才人,苦闷不堪。

  但此刻。

  望着那辛弃疾的过往之后,李白也触动了起来。

  李白心中泛起无数自信。

  当今陛下若闻天幕,定然会想到他李太白!

  假如自己能坐到当朝宰相的位置,大唐之昌盛必当永世传承!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句诗,便是此刻他心中的真实写照。

  可这时的李白并不知道。

  他所谓的政治抱负,他的这些理想,尤其是贤相、纵横家的理想对李白来说基本上是虚幻的理想!

  他是一名伟大的诗人,青莲居士,诗仙李白!

  北宋。

  太祖皇帝赵匡胤也是直接收回了视线。

  实在是没眼看啊!

  这后世的子孙们不成器也就算了,错过一个岳飞也就算了,连辛弃疾也错过了?

  他此刻多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他没那个实力。

  而后世子孙明明有机会,竟然被自己徒徒浪费!

  一念及此,赵匡胤心中郁闷越发膨胀起来,生出生出了几分欲哭无泪的茫然。

  后世儿孙不要的,能不能给他分几个啊!

  另一时空中,范仲淹也生出了些感触。

  他这前半生简直就是一部升贬史。

  虽然进入了官场,可是升一阵就被贬,贬一阵又被升,结果用不了几年又被贬了。

  虽然在宋朝被贬也不是什么太丢人的事。

  尤其是范仲淹自己觉得,自己那是敢于抗争、为民请命!

  哪怕被贬,也是当今陛下受到了蒙蔽!

  但谁不想走上一条和平的仕途呢?

  谁不愿意自己能坐到高位呢?

  尤其是范仲淹,他心中的理想远远没有得到完成,胸腑之中的才能更是没有展示的机会!

  虽然谈不上怀才不遇,可其中郁闷却是无二!

  南宋。

  亲眼看见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过程后,少年辛弃疾更是直接就愣住了。

  一腔热血瞬间化作了冰冷。

  什么情况?

  难道自己的抱负始终得不到施展吗?

  ……

  【辛弃疾一生写了许多爱国抒怀的词,他既有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也不乏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坚决信仰,更有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

  【正因为其性格使然,他的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

  【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孝宗本人是有北伐收复故土之志的,但限于对高宗要尽“孝道”的愚忠,谨守高宗的“议和路线”,偏安一方,所以抗金复土仍无希望。辛弃疾等一般抗战派,仍然不得伸展宏图大志。】

  【宋淳熙四年至六年,辛弃疾此刻已经是人到中年,这个时候的他,开始在仕途上奋进。在此期间也先后与范成大等南宋四大诗人交友往来,遍游渚宫,使辛弃疾的词创作达到高峰。】

  【而辛弃疾虽然在文学方面造诣颇丰,但是他在仕途上经常遭到保守派的弹劾,不得不过起隐居生活。】

  《前有怀才不遇,好不容易终于有了大展宏图的希望,又被奸臣所害!》

  《辛稼轩的一生果然称得上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我就想不通了,宋朝为什么会专门出一下不做实事的文人,自己不做事也就算了,还把那些干实事的官员给想发设法弄下台?》

  《还是武将的影响力不够啊,不然辛稼轩要是能过得了心头那一关,直接将军权掌控!》

  《辛弃疾不太可能,但岳飞是真的可以考虑,他身上明明有军权傍身,当初要是直接无视赵构的十二道金牌令箭,一切就都变了!》

  大汉。

  霍去病看着辛弃疾这坎坷的一生直接就傻眼了。

  你管这叫做跌宕起伏?

  怀才不遇也就算了,好不容易有了点机会还遭奸人弹劾!

  这哪是跌宕起伏?简直就是惨到家了!

第229章 从热血沸腾到满腔遗憾!赵匡胤无能狂怒:挨骂别带上我啊!

  万朝文人们看着这辛弃疾的一生也是满是同情起来。

  知道这位一生悲惨,可谁能想到,竟然惨到了这种地步?

  好不容易找到了大施拳脚的机会啊!

  眼看理想与抱负终于有机会实现,谁能想到会被那些奸臣给弹劾了?

  别说当事人了,就连他们这些看官都有些忍不住了。

  而无数心怀踌躇的观众们,却在看见那些弹幕的建议后生出了不同的心思。

  大唐。

  汾阳王郭子仪本来就处于纠结之中。

  那什么郭汾阳争夺家业的话题,实在太过敏感。

  哪怕宫中还没传出什么风声,但他却已经先生出了几分忧虑。

  假若朝廷下旨,要将他视为叛贼……

  到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不如,趁现在手中还有些许兵马,为自己留个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