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第300章

作者:狐狸困困

  【已经是靖平二十七年了!】

  【大煜建国有二十七年了!】

  【对于他们这些权贵来说,活到六七十岁,并非是什么罕见之事,但是对于百姓来说,二十七年的时间,并非那么容易熬过去!】

  【而能够接受报纸,有着阅读报纸习惯的,大多都是在煜国建国后出生的!】

  【他们或多或少,听过前承的事情,可也仅仅是听过而已!】

  【至于那前承宝钞,在他们看来,更是跟故事没什么两样!】

  【商人会担忧,是因为他们跟钱打交道,对这方面会很敏感。】

  【但在百姓看来,煜国跟前承完全不一样,他们对于朝廷的信任,煜国积攒下来的公信力,足以让他们相信,煜国的纸币跟前承的宝钞,绝对不是一回事!】

  【“所以。”】

  【“百姓才会如此容易。”】

  【“就接受了货币改革。”】

  【“我们……”】

  【“绝不能辜负了他们!”】

  【陈怀信深深吸了口气。】

  【百姓的这番信任。】

  【让他感受到了压力,也感到了欣喜!】

  【他依然按部就班的,在朝廷的报纸上解释着,这次的货币改革,其详细与完整的保障,以证明煜国的纸币,绝对不会变得跟前承一样不值钱!】

  【“无论百姓能否看懂,该有的态度绝不能少!”】

  【这是陈怀信的想法。】

  【而这一番流程下去。】

  【商人也不再担忧货币改革,反而更加期待它的到来。】

  【至于百姓。】

  【他们一如既往的相信的朝廷。】

  【他们相信国家是不会欺骗他们的!】

  ……

  金銮殿中。

  那在争论着的官员们。

  忽然全都安静了下来。

  “本来。”

  “吾等还以为。”

  “煜国的货币改革应该会引起民间动荡。”

  “没想到……居然如此简单的就推行了?”

  有臣子满是惊愕的说道。

  而其他官员则是看到了,那些在煜国建立后才出生的百姓,对这个国家是何等的信任!

  这些从小就没怎么挨过饿,从小就在强大国家长大的新一代,自然不会觉得前承的宝钞制度,能够跟大煜的货币改革相提并论!

  既然如此。

  那他们何必要担心呢?

  “听从朝廷的安排。”

  “听从陛下的吩咐。”

  “这就足够了!”

  许多臣子叹了口气。

  这种国民上的差距,也是国力的体现。

  他们将自己的思维,代入那改革之中,自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过。”

  “陈怀信所说的个人崇拜。”

  “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让臣子能够完全信任自己,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轻易而举啊!”

  王千禾看着鉴天镜的推演,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对于货币改革,他几乎没有在意,因为这种必然成功的事情,没什么好分析的。

  但陈怀信对于个人崇拜的看法,却让他心中有多了一个疑惑。

  “为了解决个人崇拜。”

  “甚至打算提早退位!”

  “他这想法……”

  “完全不能理解!”

  王千禾摇摇头。

  但是。

  他的心中。

  却忽然多了几分期待!

  因为若是陈怀信提前退位,将权力完全交给太子。

  “那我们岂不是能够看到,姬长薇殿下的儿子,将会如何执政大煜?!”

  ……

  【靖平二十八年,二月。】

  【经过一年的奔波之后。】

  【最早一批出发的煜军。】

  【终于是抵达了战场的前线。】

  【“以前的时候。”】

  【“这里还是帕提亚帝国的地盘。”】

  【“现在……啧啧。”】

  【领头的将军看着这周围,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

  【当然。】

  【这座荒凉城池。】

  【其实还不是战场。】

  【因为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他们大煜,都只是有些小摩擦,并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冲突。】

  【罗马帝国正在啃食着帕提亚帝国的尸体,只是那看向他们大煜的眼神里,比以前多了几分欲望。】

  【至于那先前签订的条约,在帕提亚帝国倒下后,早就默认作废了!】

  【“将军,那我们先进行驻扎?”】

  【副手在旁边开口说道。】

  【将军同意的点了点头。】

  【他猜测。】

  【短时间内。】

  【罗马应该不会那么急着就找他们麻烦。】

  【这让他们这些先头部队可以先行驻扎。】

  【然而。】

  【让他没能想到的是。】

  【在半个月后的晚上。】

  【罗马居然派士兵前来,询问他们是否见过,一位走丢的传教士。】

  【“这话怎么那么耳熟呢?”】

  【将军看向副将。】

  【副将满脸古怪。】

  【他记得。】

  【在许久以前。】

  【他们煜国……好像也用过同样的借口!】

第203章 最后的精力,必然会有骚乱发生!

  【靖平二十八年,三月。】

  【煜国与罗马的冲突加剧。】

  【因为。】

  【在罗马帝国使用了那个借口后。】

  【煜国将军便顿时明白它的意思。】

  【“当初。”】

  【“我们用这个理由。”】

  【“教训周围那不听话的小国时。”】

  【“你们还在苦苦找寻我大煜呢!”】

  【将军冷呵一声。】

  【哪怕。】

  【现在。】

  【抵达前线的煜军数量。】

  【还远不如罗马的人数。】

  【但是依仗地动山摇之物与热气球,他们依旧能够占住驻地,没有被罗马逼迫得无奈离开。】

  【不过。】

  【将军也发现了。】

  【那地动山摇与热气球。】

  【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

  【给罗马来了一点小小的煜国震撼。】

  【但是。】

  【等见得多后。】

  【罗马的将士也能够保持镇定,依仗军团与人数之优,让最早抵达前线的煜军,处在下风的状态。】

  【这更是让将军感慨,罗马帝国不愧是横扫欧洲的国家,没有被这两个东西就吓到军心溃散,甚至他还注意到,罗马似乎也开始了科技的研究!】

  【因为他已经时不时能够听到,一些不属于煜军使用的爆炸声!】

  【但这并没有让将军担心,只是赞叹罗马的学习能力果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