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第21章

作者:狐狸困困

  【“修建学校并且免费让孩童读书。”】

  【“而且还提供午餐吸引他们前来。”】

  【“长久下去。”】

  【“国库是难以维持的!”】

  【户部尚书这样对陈怀信说道。】

  【他是前承的户部郎中,在几乎所有户部的同僚,全都被冤句军杀个精光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有资格投降的。】

  【而在陈怀信发现,他是由于不懂官场之道,被打压到清水衙门,但自身能力还是过硬的时候。】

  【他便没有任何犹豫,将这人提拔为了户部尚书。】

  【毕竟他的手下实在是太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了!】

  【而这人也没有让他失望,很快便让户部恢复正常运转,只是这次听到他的安排后,才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无论是修建学校,还是提供食物。”】

  【“这都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陛下。”】

  【“现天下尚定,百废俱兴。”】

  【“不如先将此事延后,等民生恢复了,国库真正充裕了,再重提此议?”】

  【户部尚书小心翼翼的看着陈怀信。】

  【他在前承时虽然坐清水衙门,但也是知道,由于女帝经常对外征战,导致国库基本处于亏空状态,以至于很多事情都不能做。】

  【那前承的揭竿而起,也与这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天下刚刚太平,他也侥幸成为户部尚书,可不希望煜国又因为国库没钱,而导致各地民不聊生啊!】

  【但陈怀信在听到他的话后,那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微笑。】

  【“其实。”】

  【“修建学校。”】

  【“也是为了恢复民生呀!”】

第21章 飞起来了

  修建学校是为了恢复民生?!

  当听到这番话后。

  金銮殿中的众臣顿时愣住了。

  不知为何。

  在看了鉴天镜推演的陈怀信的未来后。

  他们困惑与不解的情况变得多了很多。

  先前推演金榜之人的未来时。

  哪怕是坚持了足足五年的何万林,也只是让他们沉默了许久。

  可陈怀信所做的种种事情,却每一次都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而这次。

  陈怀信所说的话。

  更是让不少大臣的脸上流露出惊愕的神色!

  “修建学校还能恢复民生?”

  “这难道不是劳民伤财吗?”

  “陈怀信在军事方面天赋不错,哪怕是大军行进也能做好后勤,但是关于民生方面,他不过是在乱来罢了!”

  “……”

  不少臣子忍不住开口议论了起来。

  哪怕先前被陈怀信打了脸,可那或多或少都是跟军事方面有关的,哪怕是靖平阁与靖灵殿,也能够看做是军事方面的延伸!

  至于最开始在冤句县外的篝火前,所讲述的关于大承宝钞的事情,也只是为了勾起乡勇军的怒火!

  如今。

  陈怀信是第一次真正的治理国家!

  而那想法与手段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小孩子在胡闹!

  他们身为文官或许不太懂军事,但是还能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吗?

  至少他们从未见过,有谁像是陈怀信这样恢复民生的!

  所以。

  这次。

  他们必不可能再被打脸!

  “韦尚书。”

  “您也是户部尚书。”

  “您觉得陈怀信的想法如何呢?”

  兴许是为了得到更多人的赞同,有文官将视线投向了户部尚书韦泰和。

  韦泰和老神在在,并没有说话,而旁边的户部侍郎牧修齐,顿时明白,自己的上官不想表露出太强烈的倾向,避免发生什么尴尬之事,所以他主动站出来接话道。

  “陈怀信很适合从军,因为他在那方面确实有天赋。”

  “但是治理国家、恢复民生、并非是行军打仗那么简单。”

  “他若是听从我承国户部郎中的建议,倒是能够让那煜国坚持久一点。”

  “可若是继续独断专行,不管不顾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谓的恢复民生之事。”

  “那煜国距离遍地烽火也只是时间问题!”

  户部侍郎牧修齐的话语很是自信。

  他看起来是承认了陈怀信在军事上的能力,但那其实是在为了顺带贬低武将而已!

  那在军事上有着天赋、甚至卫国公还想要亲自教导的人才、在他们文官里甚至还不如户部中坐清水衙门的郎中!

  至于那行军打仗,更是不如治理国家困难!

  而武将们虽然耿直,但也并非是傻子!

  在听到牧修齐这样说后,那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姬长灵更是直接开口说道:“牧侍郎,话别说得太满,有没有可能,是你的水平还不足以理解陈怀信的能力呢。”

  “确实,就像是先前你们都未曾发现,那大承宝钞存在有这么大的隐患!”

  “连韦尚书都没敢开口说话,你一个侍郎也敢妄下定论?!”

  “……”

  有着姬长灵的开头。

  其他武将自然也纷纷跟上。

  牧修齐不敢得罪姬长灵,他只能冷哼一声,露出一副不屑与你们争吵的模样。

  但皇长女姬长宁却摇着头说道:“恢复民生,应当是减轻赋税,减少徭役,休养生息等等,修建学校为大兴土木,可不是什么好想法。”

  “公主殿下说得对!”

  “而且那陈怀信不仅没有让将士卸甲归田,看样子还准备发起对蛮夷的战争,这番种种下来,只会让那新王朝崩溃得更快,让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

  在看到姬长宁站出来后,那些文官仿佛像是有了主心骨,也纷纷开口应和。

  这并非是姬长宁所想,她只是单纯的将陈怀信的想法,与那常用的恢复民生的方法进行对比,并不是为了给文官撑腰。

  她轻启朱唇,想要再说些什么。

  但许久没说过话的五皇女姬长清,却在此时开口说道:“陈怀信的想法肯定没错的!他可是诗词双绝呢!”

  

  听到这话。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不想再争吵下去了。

  他们的讨论至少看起来是有理有据的,而姬长清却是直接无脑的相信陈怀信,无论陈怀信做什么,在她看来都是正确的!

  与其再说下去。

  还不如继续看那推演呢。

  两边偃旗息鼓,目光看向鉴天镜。

  而那关于未来的推演仍未结束。

  【在听到了陈怀信的话后。】

  【户部尚书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的目光看向陈怀信,似乎是在询问着,陛下你确定自己没有说错?!】

  【“修建学校是为了恢复民生?”】

  【“这可是要在煜国各地都进行的工程呀!”】

  【“在建国初期便大兴土木。”】

  【“陛下是嫌煜国太长久了?”】

  【户部尚书满肚子的困惑。】

  【他想着如何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来劝阻陈怀信的这个想法。】

  【但陈怀信似乎是看出了他在想些什么,笑着摇摇头,道:“你就按照我的计划推进即可,反正现在的国库尚有余存,若是实在不行,再中断便好了。”】

  【看到陈怀信那副坚决的模样,户部尚书也知晓劝说无效,只能点着头,但心中却微微叹了口气。】

  【靖平一年,十月。】

  【由于踏平了许多世家豪族,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陈怀信在短时间之内,并不用担心国库亏空的问题,这也让他有许多想法,能够没有太大压力的去实现。】

  【像是修建学校,便是以工代赈恢复民生经济的其中一环,除此之外,他还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安排人手去丈量田亩,清点全国上下的人口。】

  【“只有知晓煜国的具体情况。”】

  【“才能更好的进行发展!”】

  【陈怀信很清楚这个道理。】

  【不过。】

  【就在他思考,针对军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是脱产军队还是军屯制度的时候,有人忽然前来汇报。】

  【“陛下,我等在长安城中发现了前朝公主!”】

  【“嗯?长安城内竟然还有前朝公主?你们是如何发现的?”】

  【“是因为……她飞起来了。”】

  【“???”】

第22章 真的正常吗

  【前朝公主飞起来了?!】

  【听到这句话后。】

  【陈怀信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惊愕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