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第155章

作者:狐狸困困

  【成立公会。】

  【这是陈怀信以往从未想过的事情。】

  【毕竟。】

  【就煜国的现状来看。】

  【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

  【“公会的诞生。”】

  【“是与生产力有关的。”】

  【“由于工业革命,许多农民离开农业,一股脑的涌进了城市里。”】

  【“但由于工资低廉,工作环境恶劣,单独的被雇佣者,无法对抗雇主。”】

  【“所以他们只能够报团取暖,进而催生出了公会组织。”】

  【陈怀信回想着脑海中的知识。】

  【按理来说。】

  【只是管理商人们的机构。】

  【跟公会也没有太大关系。】

  【他不应该产生成立公会的想法——这至少是以后才该发生的事情!】

  【但是。】

  【陈怀信很清楚。】

  【这机构虽然是管理商人,可也是在将商人们,给整合了起来!】

  【而整合起来的商人,会催发出怎样的未来,陈怀信自然能够才猜到。】

  【“如今。”】

  【“由于商律的支持。”】

  【“由于海贸的繁华。”】

  【“已经让煜国的商业环境,远超于以往的任何朝代。”】

  【“手工业与小商业也不是只有苗头,而是已经在蓬勃发展了。”】

  【陈怀信对于煜国的商业情况,自然还是非常了解的。】

  【而等到管理商人的机构出现。】

  【而等到日本的白银不断涌入煜国。】

  【而等到那金融体系被他改革之后。】

  【那商业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

  【如此一来成立公会就有意义了!】

  【“甚至是。”】

  【“那个主义的萌芽将会出现!”】

  【陈怀信能够看到这样的未来!】

  【对于那个主义,他的第一反应是排斥的,虽然说,比起现在的封建主义,那主义怎么都能被称之为更先进。】

  【而且以煜国如今的国力,以及对于外界的不断扩张,就算是真的有萌芽诞生,也能将很多坏处,给转移到其他的国家。】

  【“可就是因为我们煜国国力强大,能够将出手伸向其他国家,那为何不直接做得更好,非要将排斥的制度拿来使用?!”】

  【陈怀信在心中这样想道。】

  【当然。】

  【他也知道。】

  【现在还不是去思考这些事情的事情,因为那步子实在是迈得太大了,大到就连他都感到害怕!】

  【不过那关于公会的事情,却可以稍微提上议案了。】

  【“如今蓬勃发展的商业,让煜国已经有了雇佣关系的出现。”】

  【“哪怕所涉及的人员与范围很小,大多还是以家庭作坊为单位。”】

  【“但不能因为小,就当做是不存在,而且也能够将它,当做后来的经验。”】

  【陈怀信稍微有了想法。】

  【他知道随着时间的发展,公会是一定是出现的,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历史潮流,哪怕是他所掌控的煜国也是如此。】

  【所以。】

  【提前成立公会。】

  【不仅是因为未雨绸缪,让后来人有经验可以参考。】

  【也是因为能够先给公会打下基调,而不至于成为只能看的样子货。】

  【“毕竟。”】

  【“开国皇帝所定下的基调。”】

  【“哪怕是后来人有改变的想法,也不至于会太过分吧。”】

  【陈怀信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会生出成立公会的想法。】

  【他在思索了很久之后,便将这件事交由首辅来负责。】

  【而首辅虽然有些奇怪,但对陛下的信任,让他只会点头遵从。】

  【“臣,遵旨。”】

  ……

  【靖平十一年,十月。】

  【朝廷同意了管理商人的机构的建立。】

  【这本该是让那些豪商们欣喜的事情。】

  【“毕竟。”】

  【“如此一来。”】

  【“就不需要再担心。”】

  【“会不会有哪个傻逼忽然想要祸害整个商业市场了!”】

  【这是豪商们最初的想法。】

  【然而。】

  【当来自朝廷的警告与敲打,与这个消息一起送达后。】

  【那些豪商不仅没有半点兴奋,反而一个个被吓得脸色惨白。】

  【甚至。】

  【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

  【更是被吓得直接生了大病!】

  【至于那些勉强还能站稳的,则是第一时间找上朝廷,以表自己的忠心。】

  【“我们真的没有别的想法,只想不想让这种事情不再发生!”】

  【“我们对煜国忠心耿耿!”】

  【“我们对陛下只有忠诚!!!”】

  【“……”】

  【这些豪商自然不仅是嘴上说说,他们还想要给朝廷献上财物。】

  【因为这是他们所能够拿得出手,也是唯一知晓免灾的方法了。】

  【不过。】

  【当地的官府不敢收。】

  【他们将这件事层层上报。】

  【首辅在知道豪商们的讨好与求饶后,那脸上依然是那淡漠的神色。】

  【而旁边的户部尚书,则是摇着头说道:“就像是我煜国对周围的小国的态度一样,他们到底做没有做、有没有这样想,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的确是有这种可能性!”】

  【“只要有这种可能性,那被敲打就是他们活该!”】

  【户部尚书自然也是知道了,那些商人们所提交的想法。】

  【毕竟。】

  【那所成立的机构。】

  【可是由吏部、户部、工部一起负责的。】

  【这件事让他对于那些商人,也多了几分的警惕。】

  【而工部尚书在看了那上报的奏折后,则是开口询问道:“那这些商人想要送来的求饶之物,要不要收下?”】

  【“没想到他们还真是蛮富裕的。”】

  【那奏折上所说的东西,不仅是包含了大量的家畜,以及各种羊毛衣羊毛衫羊毛被,还有着许多只存在于海外的稀缺之物。】

  【“看得出来。”】

  【“这些豪商为了求得宽恕。”】

  【“可谓是大出血了。”】

  【工部尚书感慨道。】

  【首辅则是平静的说道:“收,为什么不收,教训他们,跟收他们的东西,没有直接的关系。”】

  【反正等到敲打之后,还要从中挑选一些人,来加入到这新机构里。】

  【这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只会让那些商人感恩戴德,对于现在所献上的这些财物,他们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心疼!】

  【“尤其是这些羊毛制品。”】

  【“正好发放给贫苦百姓。”】

  【“也能让他们更好的度过这个寒冬!”】

  ……

  【同月。】

  【大量和尚出现在了丝绸之路。】

  【由于。】

  【这片地方。】

  【已经有许多城池。】

  【都被煜国骑兵横扫。】

  【对于那些持有煜国通关文牒的和尚。】

  【新的守城之人自然不敢有任何想法。】

  【甚至。】

  【只是听见一句“贫僧从东土大煜而来”。】

  【那些守城之人连通关文牒都不敢看,就直接让这些和尚进入城中了。】

  【这顿时让不少和尚满是遗憾。】

  【“小僧还以为,需要说上一句陛下保佑,才能够进入城池。”】

  【“若是以往,应该真得如此,但是现在,他们已经被我大煜骑兵打怕了,怎么可能还敢像先前那般愚蠢。”】

  【“真是羡慕最先西行的师兄,身后有着大煜骑兵的跟随,在西域简直就是畅通无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