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第122章

作者:狐狸困困

  【“通过科举考试。”】

  【“也就是通过了而已。”】

  【“怎么可能会有普通人家出身的学子,将头名的位置也给夺取了啊?!”】

  【看着这科举的排名。】

  【许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哪怕是对朝廷非常信任的百姓,心中也对这名单产生了些许怀疑。】

  【“因为。”】

  【“对于不少人来说。”】

  【“那曾经存在的世家,即便是已经消失了,可依然有烙印留在他们心里。”】

  【“所以无论是什么事情,曾经世家出身、寒门出身的学子夺取头名,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普通人想要抢占,在他们看来依然是天方夜谭!”】

  【陈怀信很清楚,为何百姓会产生这样的质疑。】

  【简单来说。】

  【明面上的世家门阀被踏平了,但是百姓心里的高山还没有消失!】

  【他们在提到这些消失的权贵时,依然还是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而如今这科举考试,不仅有黎民百姓通过了,还压过了曾经的世家子弟一头,哪怕是百姓自己,都感觉有些难以接受!】

  【“幸好。”】

  【“陛下亲自考察了学子们。”】

  【“还采取了让所有人都能信服的方式。”】

  【“不然只是百姓的质疑,就足以令我们头疼了。”】

  【首辅笑着的说道。】

  【这次的考察,包括那些学子自己,都认可了最终排名。】

  【没办法。】

  【表现得好就是好。】

  【表现得差就是差。】

  【无法再用评判者的观念不同作为理由!】

  【而当那考察的过程,被公布在报纸之上,就连参加了考核的学子,都站出来说话之后,民间的质疑声总算是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

  【便是那对于第一名的追捧!】

  【黎民百姓出身的学子,在陛下与众臣的注视下,将世家子弟的风头给抢占过去,这对他们来说可是极大的激励!】

  【就连那迷信世家权贵的想法,那心中没有消失的高山与成见,也都慢慢的出现了裂缝!】

  【“假以时日。”】

  【“百姓将不再认为。”】

  【“只有世家出身的才能夺得头名,普通人也一样能够登上顶峰!”】

  【陈怀信期待着这样的未来。】

  【而在听到首辅询问。】

  【这样的考察方法。】

  【能否继续使用后。】

  【陈怀信思索了一下,便开口说道:“若是合适的话,自然可以使用,以它作为当面考察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的分辨学子的能力高低。”】

  【他当然知道,这个考察方法发展下去,未来也会成为类似八股文一样的东西,就怎样表现,应该说什么话,应该要怎么做,都会被研究出相关的套路。】

  【可那毕竟是以后,就现在来看,它就是最合适分辨,学子能力高低的方法!】

  【没必要因为以后的事情,现在就直接因噎废食,毕竟若是僵化了,再进行改革就好了。】

  【“只要。”】

  【“未来的后人。”】

  【“能够坚定不移的……变革!”】

  ……

  【月底。】

  【长安城更是热闹非凡。】

  【大街小巷都挤满了人。】

  【而且。】

  【由于科举所带来的影响。】

  【不少百姓还对即将参加运动会的、曾经的世家子弟们、进行了评头论足!】

  【“我们黎民百姓出身的学子,都能够在文举上压他们一头。”】

  【“那运动会这方面,想要战胜他们,应该也能够做得到吧?”】

  【“这还真不一定,穷文富武,他们从小吃的喝的,都是我们见都没见过的,我们现在也就是吃饱了几年,想要在运动上超过他们,还是有些困难的。”】

  【“那看来只能等以后,才有这个机会了吧。”】

  【“等等!你们在瞎扯什么的,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世家!哪里还有什么家族子弟!所有人都是我大煜的百姓,不要说这些不利于团结的话!”】

  【“……”】

  【听到这样说。】

  【旁边的所有人都用古怪的眼神看着那人。】

  【虽然。】

  【话的确是这样说。】

  【煜国的世家早在开国之初,就已经被陛下所踏平了。】

  【但是仍然有世家子弟,能够在这些大难之中苟活下来,而且他们也没有做什么违法之事,就算是陛下也不可能,随便找个理由就将其消灭。】

  【更别说,建国十年,曾经的世家虽然消失了,可也有一些新兴的权贵出现,哪怕因为陛下的原因,所有人都缩着脑袋生活,不敢有任何的高调行为。】

  【可存在就是存在,不是所谓的不去讨论,不是所谓的捂嘴巴,它就不存在了一样!】

  【这些百姓懒得理会那人,而是继续讨论着,那即将要开始的运动会。】

  【当然。】

  【在运动会的决赛开始之前。】

  【最关键与最重要的。】

  【自然是煜国的阅兵仪式!】

  【尤其是。】

  【在临近开始的前几天。】

  【长安城外时常能够看见,整齐威武的军队,正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阅兵的训练。】

  【这不仅让百姓心血澎湃,恨不得当场就去报名参军,以希望加入到这次的阅兵之中,也让那些小国的使者们,打心底的感到恐惧!】

  【“煜国之军,绝非吾等国家所能够匹敌的,必须要老老实实,不能有任何的异心!”】

  【这些使者不止一次的将所见所闻,快速的传回自己的国家之中,甚至还让自家陛下,继续给煜国送来奇珍异宝,以争取成为表现最好的狗!】

  【而也在万民的期待之下。】

  【那时间也总算是来到了九月份。】

  【阅兵,开始!!!】

第131章 阅兵!军演!运动会!准备登岛!(6K)

  【靖平十年,九月。】

  【阅兵开始。】

  【每当军队从城门口出现,沿着长安主街道而行的时候。】

  【周围密密麻麻站满的百姓,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自从年初的雪灾之后。】

  【自从报纸的宣传之后。】

  【煜国百姓对于军队的看法,已经与前朝截然不同了!】

  【“如今的他们。”】

  【“不会再畏惧军队。”】

  【“不会再害怕军队。”】

  【“更不会在见到军队之后,就立刻躲藏起来不敢出现。”】

  【“虽然跟脑海中的知识里,那军民鱼水情还差得很远。”】

  【“但至少也算是个很难得的进步了!”】

  【陈怀信看着这一幕,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微笑。】

  【那被印刻在百姓骨子里,士卒等同于披上官皮的强盗的印象,已经被他给一点一点的抹除了。】

  【当然。】

  【这不仅仅是他的功劳。】

  【那些将军们对于士卒的管理,士卒们对于百姓的保护,也是维持这份信任与感激的关键。】

  【若是照这样发展下去。】

  【以后那知识里所描述的事情。】

  【说不定真有可能会变为现实!】

  【“只是不知道。”】

  【“我能否见到这一天。”】

  【陈怀信这样想了想,又很快摇了摇头。】

  【无论是否有见到这一天的机会,但只要努力不去辜负百姓的信任,那也算是足够了。】

  【而在百姓欢呼着的时候。】

  【跟陈怀信一同站在城墙上,看着阅兵进行着的姬长薇,以及首辅等一大批臣子,此时脸上也同样满是激动。】

  【或者说。】

  【他们都没有想到。】

  【自己居然还会有着激动的一天!】

  【“哪怕是经历过再多事情。”】

  【“哪怕是自以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可是。”】

  【“当看到军队的经过。”】

  【“当听到百姓的呐喊。”】

  【“还是让人难以扼制内心的兴奋啊!”】

  【首辅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那声音满满的都是感慨。】

  【他本以为。】

  【自己会跟平时一样,冷静的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理智的审视着发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