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第114章

作者:狐狸困困

  “不,不,不是这个……”姬长薇摆手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姬长兮很没有耐心,她直接凑到这六皇妹耳边,小声说道:“不是这个?那就是抢你的丈夫了?这也没事,等到以后你们真正的入洞房,我帮他在后面推,自愿做小的,可以了吧。”

  这番话顿时让十三岁的姬长薇脸色通红,她想开口解释,然而姬长兮已经回到了自己姐姐的身旁。

  “只不过。”

  “这现实之中。”

  “以后谁是大的还说不定呢。”

  “十三岁的小姑娘,除了可可爱爱之外,还有什么呢?”

  ……

  【靖平十年,六月。】

  【由于运动会的火热。】

  【各地的税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涨幅。】

  【户部尚书笑得合不拢嘴。】

  【就连海军将军申请的,建造宝船的奏折,也被他毫不犹豫的呈交了上去。】

  【“宝船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它大啊!”】

  【“到时候所能够运输回来的白银也会更多。”】

  【“我煜国没这个可不行!”】

  【户部尚书很清楚,什么叫做高投入高回报,哪怕现在的煜国海船,已经能够被称之为巨船,可是在那图纸上的宝船面前,依然还是小了不少。】

  【陈怀信自然也没有拒绝,那海军的建造宝船的想法,现在的煜国造船厂,已经能够开始尝试,将那宝船建造出来了。】

  【“就连姬长兮心心念念的风帆战列舰,或许也能够一试了!”】

  【陈怀信心中想着。】

  【不过。】

  【他还是打算等到姬长兮生育后,再跟她讨论这件事,不然她连书都不写,用换脑子为借口,跑去造船厂弄风帆战列舰,那可就麻烦了。】

  【而就在他通过海军的提案后。】

  【那首辅所递交的奏折。】

  【却让他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要放开……舆论的掌控吗?”】

第127章 火绳枪!兵发日本!(4K)

  【如今。】

  【煜国对于舆论的掌控。】

  【完全是基于报纸宣传。】

  【可以说。】

  【这数年时间里。】

  【他们依靠一张又一张的报纸,让百姓打心底愿意相信朝廷。】

  【这虽然也跟试验田有关,但报纸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到了现在。】

  【无论是听到什么离谱的消息,百姓也不会像是以往那样,传播各种流言蜚语,反而会打开报纸,让自己的孩子读一读,那新闻上的真相是什么。】

  【“只要掌控报纸宣传。”】

  【“只要不打破百姓的信任。”】

  【“那朝廷对于舆论的掌握。”】

  【“就不可能被任何风言风语所动摇!”】

  【“哪怕是那名为读书人的喉舌,也影响不了煜国的根基!”】

  【陈怀信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对于报纸会极为看重。】

  【由内阁乃至是他这个皇帝,亲自所把控的报纸宣传,是煜国最为重要的武器之一,也是不允许他人触及的领域!】

  【而那最近所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掌控着舆论宣传,能够给煜国带来多大的好处,像是雪灾,若非报纸的存在,根本就无法竖立起典型,也无法将这灾难转变为上下一心的凝聚力。】

  【甚至。】

  【那灾后的处理会比现在要麻烦无数倍!】

  【但是。】

  【现在。】

  【首辅所递交上来的奏折,却是跟这报纸有关的!】

  【“各地城池所举办的运动会,也希望有个更好的宣传之法。”】

  【“虽然当地官府采取了各种方式,来让获胜者的名字响彻当地。”】

  【“但是他们总感觉……好像还缺少了点什么。”】

  【首辅复述着各地官员的想法。】

  【而陈怀信看着那奏折,也大概能猜出来所缺少的是什么。】

  【“被报纸刊登名字的认可与表彰!”】

  【“不会被他人所怀疑的获胜事迹!”】

  【“全城百姓都会讨论的巨大名声!”】

  【这是除了报纸之外,无论哪种宣传方式,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哪怕所有人都很清楚,若是能够在长安城的决赛中获胜,必然可以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那报纸上!】

  【可是。】

  【长安太远。】

  【煜国太大。】

  【强劲的对手数不胜数。】

  【想要让报纸上出现自己的名字,可谓是难上加难,几乎等同于不可能!】

  【“但是。”】

  【“如果我们本地也能有一份报纸。”】

  【“那就再好不过了!”】

  【“哪怕比不过朝廷所发行的。”】

  【“但至少能够让当地人知晓。”】

  【“也算是勉强弥补那缺少的部分了。”】

  【这是一些人心中的想法。】

  【而对于当地的官府来说,他们自然也知道,报纸究竟多么重要,就像是运动会这种契机,若是能够更好的宣传,也能更大程度的提升百姓的热情。】

  【甚至。】

  【平日里。】

  【一些好人好事、一些特殊之事、一些当地的判罚结果,也可以依靠报纸,来告知更多的百姓,让更多的百姓知晓,最近又发生什么,而官府又做了什么。】

  【哪怕——这影响力仅限于本地!】

  【“也就是说。”】

  【“他们想要创办本地的报纸。”】

  【“而且并非像是朝廷报纸这样,所宣传的都是各种大小政策,或者是重要的新闻,而是一些本地相关的,乃至是鸡毛蒜皮的事情。”】

  【首辅将那结论给说出来。】

  【在他看来。】

  【这个提议倒也不错。】

  【因为朝廷的报纸,不可能将全国上下所有事情,都事无巨细的刊登上去。】

  【很多地方城池所发生的大事,放在全国根本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他们自然更关心自己身边发生了什么。】

  【但是他也知道。】

  【这个事情不是自己所能够决定的。】

  【毕竟这可是将完全属于朝廷舆论掌控,下放到了各个城池的官府之中!】

  【“哪怕陛下不同意,也是很正常的。”】

  【首辅在心中想道。】

  【他很清楚陛下对于舆论掌控的要求,他静静的等待着陛下的答复。】

  【而陈怀信则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他当然清楚。】

  【各城池创办本地的报纸,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好处。】

  【“但是。”】

  【“这很可能会动摇朝廷的公信力!”】

  【“让百姓难以像现在这样、百分之百的相信报纸!”】

  【陈怀信也知晓这其中的弊端。】

  【而那知识里,各种跟报纸新闻有关的词语,二流报纸,新闻学魅力时刻,学新闻学的,等等相关的信息,涌现在他的脑海中。】

  【“哪怕初期。”】

  【“我们能够监督得了各个城池报纸的情况。”】

  【“那些最初的编撰者也必然有着文人节操。”】

  【“可是等到以后……”】

  【想到这里。】

  【陈怀信忽然反应过来。】

  【他其实并不需要考虑那么久远,也没必要因为这点缺陷,而选择因噎废食,他所需要保证的,是属于内阁的发行的报纸,有着绝对的可信度!】

  【至于以后?】

  【“恐怕。”】

  【“那个时候。”】

  【“舆论的阵地……就不只是报纸了!”】

  【看着等待的首辅。】

  【陈怀信给出了同意的答复。】

  【“组建人员专门负责检查内容,来保证各城池的报纸的可信度,若是在这舆论方面出现什么问题,就由当地官府来承担责任!”】

  【陈怀信还是给了些许限制。】

  【如今这个时代,由朝廷所给出的警告,对当地还是有着很大的威慑力的。】

  【首辅也立刻点了点头。】

  【“臣,遵旨!”】

  ……

  金銮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