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阿山小树
一旁的老朱,目光自始至终都紧紧黏在尚星瑜身上,平日里那威严冷峻、叱咤风云的帝王气场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
此刻的他,就像一位憨厚朴实的乡下老翁,眼神中满是痴迷与温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近乎傻气的笑容。
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沟壑。
可此刻,那些皱纹里似乎都填满了喜悦,他仿若沉浸在一场美轮美奂的梦境之中,不愿醒来。
吉垣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幕,心中却如惊涛骇浪般翻涌。
趁着尚星瑜忙碌、老朱沉醉的当口,他悄然将膳房里的几个小太监拉到墙角,压低声音,再次细细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而,那几个小太监吓得瑟瑟发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愣是没能说出一星半点新线索。
“莫非是新皇见老皇帝在后宫围墙内孤苦伶仃,特意从宫外寻了个与马皇后神似之人,来慰藉老皇帝的寂寥?”
吉垣心底暗自思忖,可这念头刚一冒头,便被他自己迅速掐灭。
虽说内宫与外界并非全然隔绝,消息也能传递进来。
若是这般大事,新皇断无隐瞒之理。
毕竟,平日里老朱因年事已高,视力大不如前,看报纸上的字都极为费劲。
诸多外界呈递的密报,都是吉垣一字一句念给他听的。
若新皇真有此举,自己怎会一无所知?
再者,瞧老皇帝方才初闻消息时,那副愕然无比神情的模样,分明不像是事先知晓内情的样子。
而且,若当真为新皇安排,又何必多此一举,将人藏于箩筐之中偷偷送入?
虽说后宫封禁,却仍留着一条仅供单人通行的狭窄通道。
虽说此通道需经过三道重兵把守、铁锁高悬的大门,可只要新皇一道旨意,开启通道不过是举手之劳。
先前为老朱瞧病的太医,还有侍奉假身沐浴的宫女,不都是这般顺利进宫的么?
进得宫来,许进不许出,也丝毫不影响后宫的封禁。
如此看来,将人装在箩筐里送进来,必不是新皇所为。
可越是这般抽丝剥茧地分析,吉垣心中的不安便愈发浓重。
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背着新皇,将一个与马皇后酷似的女子,神不知鬼不觉地送进老皇帝所居的后宫禁地?
老皇帝不会真的被这女子迷惑了心智吧?
吉垣在老朱身边侍奉多年,深知老皇帝心思缜密、意志坚定,绝非轻易能被蛊惑之人。
在他心中,老皇帝的心智仿若那深不可测的渊海,寻常人等莫说涉足,便是靠近都难。
可今日这一幕,却让他的信念有了一丝动摇。
毕竟,那人可是“马皇后”啊!
多年来,吉垣亲眼目睹老朱与马皇后相濡以沫、携手走过风雨无数岁月。
他太清楚马皇后在老朱心中的分量。
那是重于泰山、无可替代的存在。
哪怕是曾经备受宠爱的故太子朱标,相较之下,在老朱心中的地位都要逊色许多。
朱允熥当年不过是靠着在老朱面前哭诉朱标,凭借朱标生前的几句“遗言”,便成功夺得了储君之位。
足见老朱心中对已故儿子的那份深情厚意,已然渗透到了他对诸事的抉择之中。
那马皇后呢?
而今,这尚星瑜明显是经过精心调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恰到好处地戳中老朱的心窝。
她下厨烙饼这一招,更是直击老朱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回头望去,老朱依旧痴痴地望着尚星瑜,那笑容里满是眷恋与宠溺。
仿若世间万物都已不复存在,唯有眼前这女子能入他的眼、暖他的心。
吉垣见状,心中轻叹一声。
在某些工于心计的世人眼中,一位成熟的帝王,理当是冷酷无情的政治机器。
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皆应为政治权谋服务,为帝国服务。
至于个人的私情私欲,早该在踏上皇位的那一刻,便被弃如敝履。
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尤其是这些白手起家、打下江山的开国皇帝,更是如此。
想当年,他们不过是一群出身草莽的热血豪杰!
若没有那份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如何能聚拢人心,让一众兄弟死心塌地地追随左右,甘愿为其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一路披荆斩棘,打下这一片万里江山?
打江山的将军和谋士,哪个不是火眼金睛的人精?
这份真情实意,岂是能伪装得来的?
稍有虚情假意,便会被众人识破,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故而,但凡开国皇帝,尤其是从草根一步步崛起的,无一不是性情中人。
虽说他们登上皇位后,随着时光流转、局势变幻,与昔日兄弟的情谊或许会悄然改变,可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身份地位不同了,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也大不一样。
但至少,在他们创业之初,那份重情重义的性格是毋庸置疑的。
老朱能在乱世之中赢得众多兄弟的衷心拥护,让他们不惜为其卖命,助他登顶皇位,这足以证明他的为人。
无情无义之辈,注定会被众人唾弃,沦为孤魂野鬼,又怎会有如此多的豪杰甘愿为其赴汤蹈火?
然而,此刻吉垣却深知,老皇帝这重情重义的秉性,或许会成为他致命的弱点。
这凭空出现的“马皇后”,无疑是悬在老皇帝头顶的一把利刃。
那背后进献此女子之人,究竟心怀何种叵测居心?
老皇帝会不会已然陷入了一场精心谋划的圈套之中?
吉垣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
转瞬间,冷汗浸湿了衣衫。
反复权衡之后,他悄然挪动脚步,像一只机敏的狸猫,将身形缓缓隐入其他太监的身后。
趁着众人不备,转头疾行,直奔后宫与外界相通的机关室而去。
此事干系重大,必须尽快禀报新皇!
……
第337章 情报的遗漏!消息!
皇宫。
用过午膳后的朱允熥,身着一袭锦袍,缓缓步入那与后宫有秘密通道相连的院子。
这院子,如今已被他亲赐名“静心斋”,成了朱允熥掌控天下情报的机要之处。
每日午后,他都会准时前来,仔细翻阅锦衣卫密探和检校呈交上来的各类密报。
同时,还会通过笔墨与后宫里的老朱秘密联络,听取他的建议。
毕竟,对如何处理朝堂上的人和事,老朱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此前,朱允熥听取顾盼君的建议,静心斋里悄然多了数十名协助处理情报事项的妙龄少女。
这些少女皆出身清白之家,习文通墨,被选入此处后,人员封禁,不许外出半步。
如此,便也无需担忧她们会走漏半点风声。
朱允熥刚踏入院子,众女便立即纷纷上前行礼。
她们身着统一的淡粉色宫装,发间只点缀着简约的珠翠,却难掩青春朝气。
朱允熥微微抬手,轻轻挥了挥,示意她们免礼。
随后稳步迈入房间,径直朝着屋内那张铺着锦缎坐垫的躺椅走去,安然躺了下去。
众女见状,立刻各司其职,开始悉心侍候。
一名面容姣好、眼眸灵动的少女,双手捧着一盏冒着热气的香茗,莲步轻移至朱允熥身旁,微微屈膝,将茶水恭敬地奉上。
另一位手捧精致点心匣子的少女,也紧跟其后,打开匣子,里面软糯香甜的点心立时散发着诱人气息。
还有几位手脚麻利的,轻柔地为朱允熥脱去外面御寒的衣帽,挂在一旁的雕花衣架上。
紧接着,有人伸出白皙纤细的双手,开始为朱允熥揉肩,力度恰到好处,舒缓着他久坐朝堂的疲惫。
有人握着特制的小锤,节奏均匀地为他锤背,每一下都精准地敲在酸胀之处。
还有人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为他捏腿,手法娴熟,令朱允熥不禁舒服得微微眯起双眼。
与此同时,一位沉稳干练的少女,手捧着今日的情报摘要,静候在旁,待朱允熥稍作休憩,便上前递上。
这一整套流程,众女配合得默契无间,宛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而朱允熥自始至终,只需惬意地躺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
旋即悠然审阅起情报。
不得不说,顾盼君对她们的培训十分到位了。
朱允熥随手缓缓翻阅着锦衣卫密探和检校递上来的情报,目光专注而敏锐。
这些情报大多与探听司得到的如出一辙。
毕竟,二者职能相仿,业务范围基本重合,获取相同的情报倒也不足为奇。
反而是那些相互矛盾的情报,才会瞬间抓住他的心神,引得他特别留意与重视。
这意味着,其中至少有一家情报有误,甚至两家都可能偏离了真相。
或是被人蓄意蒙骗,或是自身出现疏漏,又或是受其他莫名因素干扰。
这也正是他当初分散设立多家情报机构的关键缘由。
唯有如此,方能相互印证,查漏补缺。
不过,大明情报处和军务处的情报处呈递的情报,却有着显著差别。
大明情报处呈上的,清一色是关乎国外的局势动向、风土人情,从异国君王的更迭到边疆部落的迁徙,无所不包。
军务处的情报处,则侧重于监督国内手握重兵的重要军事将领,谨防他们拥兵自重。
同时密切关注国外的军事风云变幻。
可谓内外兼顾,重点各异。
所获情报自然差异极大。
突然,朱允熥的双眸瞳孔微微一缩,如暗夜中敏锐捕捉到猎物踪迹的猎豹。
他的视线定格在一条乍看之下不算太过紧要的情报之上。
“今日清晨,周王殿下悄然离府,前往皇宫东门外,与尚膳监总管孙德英碰面交谈,谈话时刻意避开闲人,故具体谈话内容而知。”
“交谈完毕,周王递与孙德英一箩筐物品,其中所藏何物,眼下尚不明晰。”
在这皇宫内外,无论是锦衣卫密探,还是行事诡秘的检校,亦或是耳目遍布的探听司,也包括那对军事动态格外敏感的军情处,平日里都会暗中打探一些重要人物的行踪举止。
诸如藩王今日在哪条街巷的酒馆畅饮,朝廷中的某位大臣又新纳了一房娇俏小妾,再或是谁家的儿媳妇泼辣凶悍,成了邻里间人见人怕的主儿。
这些琐碎之事,都会上报。
对此,并没有一定的规章。
有时,大臣在自家书房与子嗣密谈要事,也会被详细写进密报之中。
可有时,哪怕大臣家中妻儿离世这般大事,亦不过寥寥数笔带过。
一来,情报人员纵然身怀绝技,却也并非神明,不可能事事尽知。
能探听到何种消息,又在何处碰壁,多数时候,全凭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