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380章

作者:姜阿山小树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后,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再到新中国成立,社会已经做了漫长时间的思想建设。

  聚集了一大批有共同信仰,志同道合的人。

  可大明面临的是什么情况?

  除了朱允熥自己之外,朝廷的官员,就没有人能理解这一层,更没有人会支持。

  仅靠他一个光杆太孙,就算当了皇帝,那也是行不通的。

  皇帝必须是整个利益阶层的代表,是利益阶层的头,而不能是孤家寡人。

  资本家虽然也很可恶,可相对于封建地主,他们仍然是进步的。

  而且,由于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是自由雇佣关系,不是人身依附关系,国家要限制资本家,打击资本家,其实很容易。

  唯一担心的,只是怕由此而影响经济发展罢了。

  若不是担心这一层,国家收拾资本家,远比收拾封建地主容易。

  即使大明全面进入工业社会,土地也永远是最重要的财富。

  实现人人有地,人人有房,老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不过,股票这一概念,对于老朱来说,还是有些过于复杂了。

  倒不是说,以老朱的聪明,真的就不能理解。

  只是要讲述清楚,需要费很多口舌和时间。

  眼下时间紧迫,朱允熥便没有提及发行股票的事。

  老朱闻言,眼前骤然一亮,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让他们都入股,朝廷的债务负担,也能大大减轻。”

  “还能趁势收回他们的土地。”

  “不错,不错!”

  老朱又向门口望了一眼,那里仍在吵闹不休。

  “你的法子都不错,但这毕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要做成此事,便要向外发动战争。”

  “记住,只要大明在外面不断打胜仗,并且不亏钱,还能源源不断有银子进来。”

  “那不管你做什么事,朝野都很难反对。”

  通过对外扩张来解决内部矛盾?

  老朱不愧是老朱。

  一针见血。

  

  这一条,倒是与朱允熥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而且,大明的工业要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以及大量的原材料。

  这些都需要海外的支持。

  中原大地,虽然地大物博,但其实又是一个资源很贫乏的地区。

  比如说,造轮胎的天然橡胶。

  在石油化工技术还没有被攻克的时,天然橡胶便已广泛运用。

  然而,中原却缺少制作天然橡胶的树木,气候环境也不适合这类树木生长。

  其他的各种资源就更不用说了。

  就是大明之前普遍使用的白银,也极为稀缺。

  严重依赖于从海外流入。

  只不过,封建社会朝廷的管理能力太弱,对于这一点,竟然一无所知。

  每年有多少白银流入,多少白银流出,官府都没有记录,朝廷两眼一抹黑。

  市场就更不用说了。

  大明制造局的技术进步后,大规模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生产的商品,是需要销售出去的。

  相比于大明的国内市场,整个蓝星世界无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皇爷爷,孙儿记住了。”朱允熥嬉笑道:“皇爷爷现在也不反对大明对外开战,征伐海外了?”

  老朱哈哈大笑道:“从前咱不想远征海外,是因为那些地方,隔山隔水,物资运不回来。”

  “大军劳师远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死伤的将士,更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除了让君王得到了一个开疆拓土的好名声之外,一无用处,咱当然反对。”

  “甚至,因为距离太远,驻军费用高昂,防守不易。”

  “纵使打下来之后,用不了多少年,又会丢掉。”

  “死了成千上万的人,费了数不清的财力,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咱当然要反对!”

  “你之前说,从前商周也不过是一隅之地,后来通过分封,不断向外开疆拓土,才有了今日的中原大地。”

  “这的确是向外征战,向外扩张的结果。”

  “要不然,炎黄子孙,恐怕还困守在黄河边上一块不大的土地内,怎么可能有大明今日的万里疆域呢?”

  “可是,你也应该想过,为什么此后的几千年,咱们就没有接着再向外扩张了呢?”

  “还不是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嘛!”

  “往西,是高山,是沙漠,山高路远,万里无人,光是运粮,便极为不易。不毛之地,本身也种不出什么粮食。”

  “往北,是草原,是极寒之地。虽然历朝历代都想征服草原,却始终没有成功,那极寒之地,更是不适合百姓居住。”

  “往南,是蛮荒,是酷暑之地,瘴气遍布,蚊虫横生,大军随时可能爆发瘟疫。”

  “往东,是辽阔无边的茫茫大海,海波险恶,大军出征,稍有不甚,遇上台风,便有全军覆没之忧。”

  “能占的地方,好占的地方,咱们都占了,再往外去扩张,没有用啦!”

  老朱悠悠叹气,旋即笑道: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

  “大明制造局生产了那么多的铁器,数不清的大炮,枪支,火药……”

  “有了这些,咱大明的军队,一定是所向披靡。”

  “咱在申城也看到了,船只能顺利的将海外的白银,粮食运进咱大明。”

  “即使偶有台风,造成的损失,也还在承受的范围内。”

  “那咱为什么还要反对呢?”

  “你就只管手去做吧。”

  朱允熥忙拜道:“多谢皇爷爷!皇爷爷英明!”

  老朱笑道:“你别急着奉承我,接下来,你是准备将藩王都撤了,然后分封海外吧?”

  朱允熥道:“皇爷爷,这可是您当初答应孙儿,只要大军平定了北元,您便同意撤藩。君无戏言。”

  老朱白了他一眼,道:“咱也没有说后悔啊,你急什么。”

  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道:“老三去的地方,应该很凶险吧?”

  朱允熥笑脸顿时一凝,神色微滞道:“皇爷爷,孙儿也是实在没有办法。”

  此事他并没有征得老朱的同意,便擅自作主,此时便唯恐老朱会责怪。

  老朱脸露笑意,和蔼望着他道:“咱知道,咱也没有怪你,这都是老三咎由自取。”

  话虽然这样说,但他脸上的笑容下,其实亦能见一缕担扰与无奈。

  曾经的老三,是他引以为自傲的儿子,大明的晋王。

  为大明镇守边疆,立下赫赫战功。

  可如今……唉,崽大不由父。

  孩子们大了,便有自己的想法,不似小时候那般听话了!

  “皇爷爷,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朱允熥道:“三叔去的地方,固然很遥远,但那里,确实是一块宝地。”

  “若是三叔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将来晋王一脉,必能为大明打下一片广阔的疆域。”

  “三叔的功绩,也会被记载在史册上,永垂不朽!”

  老朱微微点头:“说得好!这才是我朱家子孙应该做的。”

  “让老三去磨练磨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撤藩和分封海外的事,你尽管放手任为,咱是一定会支持你的。”

  说完,老朱又伸手摸了摸朱允熥的头。

  “好了,该问的,该交待的,咱都问了。”

  “国事交付你,其他的事,咱也不想问了。”

  “等一下,你便召一名太医进来。”

  “让他对外宣布,皇帝陛下因病重而驾崩了!”

  “没有传位诏书,也没有遗言。”

  朱允熥一惊:“皇爷爷?”

  老朱笑意盈盈,道:“傻孩子,皇爷爷并不会真的死。”

  “只是和你联手演一场戏罢了!”

  “一场保大明江山安稳无忧的大戏!”

  ……

第301章 祖宗家法,老朱最后的谋划!

  朱允熥怔怔望着老朱,不解其意。

  老朱脸上笑意不减。

  “你若只是想做一世太平天子,那便简单得很,咱也不用操这么多的心。”

  “但自古都是守旧易,变革难。”

  “在咱原来的设想中,朱家后世子孙只要按咱的法子,一字不改地执行,便不会有啥问题。”

  “别的不说,至少能保大明两百多年的江山。”

  老朱言语间充满自信:“咱费尽苦心,编制《皇明祖训》,便为了如此。”

  “能想的,该想的,咱都想了。”

  “呕心沥血,便是我想让后世子孙坐享其成。”

  “但你不是一个安分的主。”

  被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熥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红。

  老朱望着他道:“咱不是怪你。你有才华,有能力,有本事,不甘心只做一个守成之君,这很正常。”

  “咱朱家子孙,就该有这样的志气。”

  “皇爷爷为你感到骄傲!”

  “咱那《皇明祖训》,只会束缚了你。”

  “等你登基称帝,便将它废了吧。”

  朱允熥诧异无比的望向老朱。

上一篇:红楼大忽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