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122章

作者:姜阿山小树

  “此次就劳烦你上一封奏章,以晋王、秦王擅自离京为由,参他们一本。”

  朱棣微微一怔,道:“以脚程来算,二哥和三哥应该还没有走很远。”

  “此时带人快马加鞭,前往拦截,或许还拦得上他们。”

  朱允熥却是摇了摇头,道:“他们两人既然决意要走,必定早做了准备。”

  “我们的马快,他们的马也不会慢。”

  “此时去追,也未必能追得上。”

  “就算追上,也无非是将其斥责一顿而已。”

  “说到底,我终究是他们的侄子,又能因此事将两个叔叔如何呢?”

  “何况,此时他们都还可以用北元南侵的事当借口。”

  派别人去追是没有用的。

  必须得自己亲自去追。

  但即使是朱允熥去,也不一定能拦得下来。

  秦王和晋王一定要强行回去,他难道还能杀了两人不成?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他们离开。”

  “你再以此为由,去参他们两人。”

  “我会上奏,请皇爷爷念在骨肉至亲,念在他们亦是为国护疆心切的份上,才被人蒙骗。”

  “请皇爷爷对他们从轻发落。”

  朱允熥的眼前,浮现那日老朱教导的话。

  对他的那些叔叔们,就要让他们犯一些事,再好好敲打,而后施恩挽救,如此他们便只能乖乖听命了。

  这也是便宜父亲朱标驾驭弟弟们的手段。

  弟弟们犯错,哥哥维护弟弟,兄友弟恭。

  自此弟弟们对他便不得不服。

  晋王朱棡绝对想不到,自己苦心造诣才想出来的破解朱允熥办军事学院的法子,竟会将自己给套进去!

  这才叫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却搬起石头,砸到自己脚了!

  朱棣听到他的话,顿时瞪大了眼睛。

  怎么我去做恶人,好人却让你来做了呢?

  旋即便明白了过来,笑道:“你如此年少,便有这番心机手段,无怪父皇要你来执掌大明江山。”

  “那叔叔我这便回去写奏章,今日便请求入宫面见父皇。”

  说毕,匆匆离去。

  待朱棣走后,朱允熥才吩咐杨士奇道:“你立即以本王的名义,向朝廷各部发令,告诉他们,北元即将大举南侵是假消息,让他们都不必惊慌。”

  “同时,令在京的功臣勋贵及都督武将,皆不得擅自离京。”

  杨士奇仍有些犹豫,道:“殿下当真要如此做吗?万一殿下的判断失误,北元真的南侵……”

  即使北元南侵没有给大明造成重大损失,边关守将们挡住了北元的进攻。

  可朱充熥将统兵大将都留在金陵城内的行为,仍然会引起大量的非议。

  反之,闻迅便立即离京的秦王和晋王,则会收到赞誉声一片。

  朱允熥打断他道:“绝无可能出错!”

  杨士奇见他说得如此肯定,也就不再多言,拱了拱手,当即离去。

  场中只剩下姚广孝一人。

  老和尚正闭目作深思状。

  朱允熥笑问道:“道衍大师还有什么事吗?”

  姚广孝佛眸轻抬,道:“后天便是大明军事学院正式开学的日子,可据贫僧所知,梁国公蓝玉还没有来找过殿下,请求拜师。”

  听他一提起此事,朱允熥的脸色骤然沉了下去。

  也不知道蓝玉最近又是哪一点想不通了,竟一直没有来找他。

  王弼等人还关在监狱中,这恐怕便是蓝玉的心结了。

  “明日是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前的最后一天,也是公开登报的最后时间。”

  姚广孝道:“若要拜师,今日已经是最后期限,如此才来得及在明日见报。”

  “若贫僧所料不差,蓝玉今日必定前来找殿下。”

  朱允熥望向他道:“大师就不必绕弯子了,有话直说便可。”

  “阿弥陀佛!”姚广孝念了一声佛号,道:“吴王殿下既然用贫僧,那贫僧自当挑起重担。”

  “蓝玉此人,带兵多年,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

  “他在军中的威望甚高,又自以为自己功劳大,桀骜不驯。”

  “对殿下而言,蓝玉还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姚广孝缓缓道:“殿下若不立为储君,则陛下必杀蓝玉。”

  “反过来说,蓝玉若是被杀,则殿下必然不会成为储君。”

  “当日在朝堂上,正是蓝玉一番慷慨陈辞,又趁机道出了殿下父亲故太子在世时所说过的话。”

  “再加上殿下那一哭,才使得陛下改变心意,不再想立献王为储君,而要将大明江山托付殿下。”

  “在蓝玉眼中,自己有拥立之功。”

  “若非是他,殿下便没有今日。”

  “殿下应该对他投桃报李。”

  朱允熥听他说着,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蓝玉这样的性格和臭脾气,难怪会在历史上落得那样的下场。

  还真是取死有道。

  可自己偏偏还不太好对其严惩。

  一方面是双方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正如老和尚所言,蓝玉现在与他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蓝玉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可手底下的王弼等人却被关进了大狱。

  朱允熥明明已经监国,手握大权,偏偏对此事不闻不问。

  他心中憋着一口气,故而才一直没有主动找朱允熥来拜师。

  “大师这么说,莫非是有助本王驾驭蓝玉的法子?”朱允熥笑问道。

  “正是!”老和尚笑呵呵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幅卷轴。

  ……

第112章 震慑与收服,熬鹰之道!

  朱允熥不由笑问道:“这是何物?”

  姚广孝朗声道:“凭借此物,便可令蓝玉从此乖乖听话。”

  “至于该如何使用,以殿下的聪慧,也无须贫僧多言。”

  他的话音方落,外面便有人前来禀报,梁国公蓝玉求见。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眼瞅着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在即,蓝玉终于坐不住了。

  朱允熥吩咐道:“就说本王正在处理公务,还请梁国公在外面暂候。”

  姚广孝摸了摸胡须,微微点头,道:“贫僧还有事要处理,就先行告辞了。”

  说毕,转身离去。

  朱允熥这才打开老和尚给的卷轴。

  只见上面第一行便写着“洪武十九年八月初七日,梁国公义子郑秋,霸占应天府溧阳县张四良田一百二十余亩。”

  他的瞳孔顿时微微缩了缩,又接着往后看。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初五日,梁国公义子屈圩,与人因口争之争而大打出手,当场将一名王姓男子之腿打断。”

  “洪武二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梁国公义子敖野,强抢民女柳氏为妾,柳氏家人去县衙告状,县令因畏惧而梁国公权势而从中调解,柳氏家人被迫撤诉。”

  ……

  上面一桩桩,一件件,记载的都是蓝玉的部下以及他收的那些义子所行的不法之事。

  蓝玉素来狂妄自大,桀骜不驯。

  而那些拜他为义子的人,又哪里是什么好家伙呢!

  平日里打架斗殴,欺男霸女,横行乡里,都只是等闲常事。

  仗着蓝玉义子这个身份,只要不碰上太大太硬的铁板,一般而言,也没人敢将他们怎么样。

  最后大多数都是不了了之。

  姚广孝管着《大明日报》,也借此组建了“探听司”。

  这些事情,自然便都是探听司的人打探出来的。

  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可以说非常详尽。

  用此来挟持蓝玉,令他俯首听话,倒确实是不错的主意。

  探听司成立的时间还不长,竟能打探出如此之多的消息,也足见姚广孝的能力非同一般了。

  朱允熥脸色阴晴变幻不定,将卷轴上面记载的内容,全部细细看了一遍,才唤来人道:“让梁国公进来见本王。”

  少顷,蓝玉从外面走了进来,向朱允熥行礼道:“参见吴王殿下!”

  朱允熥淡淡一笑,道:“舅姥爷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呢?”

  蓝玉拱手道:“我今日前来,是想求吴王殿下,放过定远侯王弼等人。”

  “那舅佬爷可找错了人!”朱允熥笑道:“王弼等人的案子,皇爷爷已经下过旨了,由黄子澄主审。”

  “舅姥爷要救人,应该去找他才对。”

  “我如今虽是监国,却也不能改变皇爷爷的成旨。”

  蓝玉的脸色顿时微微一变,沉声道:“殿下,王弼等人毕竟是因前来救我而获罪。”

  “若是不能将他们救出来,我心里难安。”

  “黄子澄那个家伙,领了圣旨后,却一直拖着案子不审,这算什么事?”

  “如今,他们的家人,都在盼望着他们能早日出狱。”

  “军中的将士,也希望看将军们早日走出大牢。”

  “案子就这样一直拖着,总不是办法。”

  “我每日一想到这群老兄弟们还在牢狱里面吃苦受罪,便觉得心如刀绞,寝食难安。”

  “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他们能早日出狱。”

  “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动静。”

  “案子连审都不审了。”

  “我想请殿下为我做主,为关押在狱中的兄弟们做主,责令黄子澄早日审清此案,还王弼等兄弟清白。”

  朱允熥脸上笑容消失,抬头望着蓝玉,冷冷道:“王弼等人,手持兵刃,聚众围攻本王,本王没有请皇爷爷将他们全部处死,便已是仁至义尽。”

  “凭什么要本王为他们做主呢?”

  此言一出,蓝玉脸上瞬间尽展惊恐之色。

上一篇:红楼大忽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