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97章

作者:无垠石

  看著冯立远去的背影,薛万彻深深地叹了口气。

  “可惜了,太子既然有反意,岂会没有准备,你们还想在此掀起风浪,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不及时离去,怕是要埋骨于此了。”

  他心中明白,此次政变成功与否,难以预料。选择置身事外,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况且他如今有这样的机会。

  “高延寿将军,太子李承乾无道,屠戮高句丽皇室,废宗灭庙,你们就此罢休,没有了半点血性了吗?”

  在盖牟城中,韦玄贞以处理军务为由,私下会见了高延寿。

  驻跸山一战后,高延寿率领部下投降大唐。

  而李?,为了稳定高句丽的民心和军心,并未对高延寿严惩,反而让他带领原部人马驻守盖牟城。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高延寿怒不可遏,投降大唐实属无奈之举,他只是不忍看著部下惨死在唐军铁蹄之下。

  又怎会心甘情愿。

  “我的意思很明显,如今太子殿下不给你们这些大家族活路,难道你们就坐以待毙吗?”

  韦玄贞一脸不屑地说道。

  “啪!”

  高延寿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无法宣泄内心的怨气。

  他们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你如果就是为了来奚落我等的落魄,就请回吧。”

  高惠真在一边,也十分不善的开口道。

  “两位怕是误会了什么,我来此,可不是为了奚落你等,而是为你们感到不值,以两位的声望,如今只要振臂一呼,那些被压迫门阀肯定也会立即响应,复国也不是不可能。”

  韦玄贞抛出了诱饵,一下子两人被镇住了。

  “如今,太子李承乾便在辽城,若是两位能擒拿下李承乾,何愁不能光复高句丽呢?”

  为了自家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根本就不值一提。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鼓动高句丽旧时势力谋反。

  “我们既然已经投靠大唐,便已经是唐臣,绝无二心,高句丽已经是过去了。”

  高惠真警惕道,韦玄贞是何来意,他们并不清楚,并不排除,这也是李承干的手段,就是想要给他们设置陷阱。

  “两位无需担心,我们都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李承乾,有些事,我们不方便做,而你们与李承乾有国破家恨之仇,做起来,就不会引人注意,例如,光复高句丽,诛杀大唐太子等等。”

  韦玄贞不紧不慢的说著,如此大的诱惑,又是投其所好,这高延寿、高惠真必能为己所用。

  “如果你们还有光复高句丽的雄心,我们倒是也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

  韦玄贞是要鼓动高句丽动乱,分散李承干的军力。

  高延寿、高惠真一齐望向了韦玄贞,似乎在问,他凭的是什么?

  又想看出韦玄贞话中的真假。

  “你们不必怀疑,假以时日,若是李承乾登大唐帝位,他亦是会像对待你们这样,对付我大唐的氏族门阀,所以我们也不想其能登帝位,就是如此的简单。”

  “所以,你们就想借助我们之手,除去太子李承乾。”

  高延寿信了几分,对于大唐的政治斗争,他也是早有耳闻。

  “也不能如此说,我们是互利不是吗?你们复国,我等也除去了心头之患。”韦玄贞回道。

  “我看未必吧,太子李承乾若是死于我们之手,大唐皇帝肯定会将怒火倾泄在我们的身上,到时候,别说复国,苟延残喘都不能做到了。”

  高惠真则摇了摇头,相比于之前,他们的实力弱的可不只是一星半点,很多的将士,都被唐军打出了心理阴影。

  “不会,如今太子李承乾已经有了反心,与陛下离心离德,李承乾妄图自立,此时不发难,诸位还想等到什么时候呢?”

  韦玄贞进一步游说。

  朝堂施加压力、军中执权、策反高句丽降兵,在各大氏族的合力之下,均已经完成。

第158章 门阀氏族再次暴动,欲夺军权

  很快,在韦玄贞的解释下,高延寿、高惠真也逐渐放下了戒心,他们和韦玄贞一拍即合,开始谋划一场巨大的阴谋。

  与此同时,整个辽东地区都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仿佛预示著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不久之后,高延寿高举复国大旗,呼吁高句丽昔日的权贵们起来反抗。他声称要恢复高句丽的荣耀,并推翻唐朝的统治。

  由于此前李承乾对贵族的打击力度过大,许多人心中不满却又无法表达出来。现在,他们看到了机会,纷纷响应高延寿的号召。一时间,高句丽境内战火纷飞,战争再次爆发。

  “此乃军营重地,未经许可闯入者,格杀勿论!”

  右卫领军的营门外,一群身披重甲的精锐士兵,无视军卒的阻拦,强行闯入营地。

  “退后!我们是禁军,正在执行任务,所有无关人员立刻离开此地!”

  冯立带领众人鱼贯而入,直奔中军大帐。

  “你便是右领大将军薛仁贵!”

  冯立掀开营帐,目视帐中的白袍将领道。

  “本将正是右领大将军!”

  薛仁贵正色道,这些人身著禁卫军甲胄,让营中的诸多将领都心生忌惮之色。

  “薛仁贵,你可知罪?”

  冯立质问道,在其语言落下之时,几员禁卫军已经欺身上前。

  “薛仁贵为右领军大将军,治军无方,导致高延寿诸将反叛,现在立即革除右领大将军之位,押解回京,按罪处罚。”

  “你是何人,本将为军中大将,岂能是你一句话便能革除的。”

  薛仁贵喝斥一声,无数的军卒涌动而来,将禁卫羽林军团团围住。

  “薛仁贵你难不成想要谋反不成,你可知道,冯立将军的身份。”

  韦玄贞冷哼一声,薛仁贵一个落魄寒门,何德何能能统帅一军,无数将领,均是不信服其领导。

  没有任何的根基,所以也便成为了他们的首个发难目标。

  “冯立将军,乃是禁卫统领,受命于陛下,所行之事,亦代表著陛下之旨意,还不跪下认罪。”

  韦玄贞哪怕是身陷重围之中,依然还是闲庭信步,以势压人。

  “敢问冯将军,可有军令?”

  薛仁贵并不任何慌张,从容问道。

  “本将俸的是陛下的口谕,有便宜行事之权,薛仁贵你治军不善,导致高句丽军卒反叛,其罪甚大,来人,给本将军擒下这罪将。”

  冯立欲要快刀斩乱麻,接管军权,分化李承干的权力,之后再平叛高句丽反叛。

  当然,他们是以高句丽为棋盘,不是真的想让高延寿复国,只是加以利用罢了。

  “我看谁敢!”

  薛仁贵双掌一推,将上前而来的几员禁卫军横击倒飞而出。

  “薛仁贵,你敢抗旨,来人,给我就地格杀!”

  韦玄贞大手一挥,禁卫军士利剑出鞘,狭窄的营帐内,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刀光剑影闪耀,血花绽放,染红了营帐。

  薛仁贵毫发无损,但是从百军之中挑选而出的羽林禁卫,却倒下了数人。

  “假传旨意,欲谋夺军权,谋杀本大将军,你们果真是好胆识,来人,全部收押,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薛仁贵杀意外溢,高喝的声音传遍整个军营。

  “薛仁贵不遵陛下旨意,领军谋反,诸将随本将诛杀叛乱。”

  冯立同时也发出了号召,刹那间,军营之中那些氏族将领一同领兵涌来,出现了两个阵营,相互对峙著。

  对于今天的发难,氏族门阀早也就做好了准备了。

  如果不能顺利扣押薛仁贵你,那便只能通过发动兵势来掌控整个右领军了。

  “诛杀叛乱!”

  整个军营乱成了一片,蓄谋已久,哪怕是薛仁贵得到了李承干的提醒,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发生了大动乱。

  薛仁贵面色阴沉似水,没有想到,在自己的管辖之下,还有这样多不听其将令的士卒。

  他是有些战功,但是终究还是寒门出身,在以门阀出士的背景之下,他如何能服众。

  要知道,之前这个位置,可是名声赫赫的张士贵和薛万彻。

  威望和军功都是众望所归,不是这初入茅庐的小将能比拟的。

  只见薛仁贵手持那杆战枪,身形快如闪电般地朝著冯立攻划而去。战枪舞动之间,枪花旋转,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带著凌厉的气息,径直刺向了冯立的面门之前。

  此刻,薛仁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擒拿敌首,尽快稳定住军心。

  而另一边,冯立见到薛仁贵的攻击,却并没有丝毫慌乱。他身为禁卫军统领,武艺高强,自然不会轻易被这样的气势唬住。

  只见他手中的利剑一横,挡在了自己身前,准备迎接薛仁贵的进攻。

  然而,就在冯立的利剑与薛仁贵的战枪接触的瞬间,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战枪上载来。冯立只觉得手臂一阵酸麻,手中的宝剑竟然直接脱手而出。

  紧接著,他的肩膀一沉,整个人不由自主地跪立在地。薛仁贵的战枪已经抵在了他的脖子之上,枪尖闪烁著寒光,让人心生寒意。

  仅仅一招,薛仁贵就成功制服了冯立。

  “住手!“薛仁贵大喝一声,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中回荡。

  “薛仁贵,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挟持禁军统领!“韦玄贞怒骂道,但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在他的示意下,周围的将士们纷纷开始行动,逐渐对薛仁贵形成包围之势。

  然而,薛仁贵丝毫不畏惧韦玄贞的威胁。他深知,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大声喊道:“全军听令,韦玄贞发动军变,企图谋权,罪不可赦,杀无赦!“

  说完,薛仁贵一脚将冯立踢倒在地,然后身形一闪,如同一头猛虎般向著韦玄贞扑去。

  两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仅仅相隔了数米而已。

  “挡住他!“韦玄贞面色大变,惊恐地喊道。

  此时,薛仁贵在军中以勇猛著称的名声早已传遍,几乎没有人敢于上前阻挡他,除了韦玄贞身边的那些亲信士兵。

  只见薛仁贵手中的战枪猛地横扫而出,枪影如闪电般划过,瞬间将前方的兵卒纷纷击倒在地。

  接著,他的手掌迅速化爪,一把抓住了韦玄贞,将他高高举过头顶,悬在半空中。同时,他的战枪笔直地竖起,锋利的枪尖准确无误地对准了韦玄贞的喉咙。

第159章 收网

  “贼首已经被擒,尔等若是继续执迷不悟,军法从事。”

  随著薛仁贵的一声大喝,他的威严震慑住了整个军营。许多将士们开始犹豫不决,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此时,韦玄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妙,但他仍然强装镇定,试图用言语来挽回局面:“薛仁贵,你竟敢以下犯上,不听旨意,还胆敢擒拿禁卫统领,这等同于谋反啊!你们这些将士难道也想跟著他一起造反吗?”

  他的话好像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在这时,从四面八方传来了讨伐的声音:“众将士,随我平叛,诛杀叛贼薛仁贵。”

  底层的将士,并不知谁是叛乱,只能跟随自己的上级而行动。

  薛仁贵当即成为了众矢之的,陷入到了绝对的被动之中。

  “将军,全军哗变,局势已经不可控制了,快走!”

  几员亲兵拉住薛仁贵的身子,面露焦急之色,想要往外撤离而去。

  而此时的薛仁贵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甘。他看著周围混乱的局面,心中充满了愤怒。

  然而,面对如此失控的局势,他是无法掌控的,只能听从亲兵们的建议,暂时撤离。

  在整个右军大乱之际,李承乾却显得异常的平静。他静静地坐在一处营帐内,眼神中闪烁著深邃的光芒,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武行,让不良人动手!”

  李承乾走出营帐,语气坚定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