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61章

作者:无垠石

  隋朝末期动乱之时,高句丽率军杀入中原地区,见人就杀,将百姓的人头筑成了京观。

  以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仇。

  可以说,中原王朝和高句丽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

  而此时李?的命令,就是屠城。

  陆军长远奔驰而来,后勤补给本来就跟不上了。

  如果留这些俘虏在,那就是多了吃粮的口子,不杀,放了出去,之后就是敌人。

  唯有全部斩尽,才能解决后患。

  闻此一言,将士们的士气高涨。

  在攻打坚城之时,很多统帅为了激励将士们的战意,也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说白了,古时军队就是国家成立的土匪队伍,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头。

  兵者,不可轻言。

  天还未亮,四万多大唐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扶余城,牛羊粮草也被尽数占有。

  “休整一天,后天出发,攻打玄菟城。”

  李?入了城中的城府,对著将领又下了命令。

  他深知兵贵神速,如今大军已经深入高句丽境内,却尚未被高句丽军方察觉。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本将率领本部将士围攻玄菟城,张士贵,你则领一万军士,前去攻打新城。玄菟城被围,新城和盖牟城必定会出兵救援,到时候城防空虚,你见机行事。”

  李?指著摆在桌上的地图,详细地向将领们下达指令。

  玄菟城、新城和盖牟城呈三角之势,彼此相互呼应,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一旦其中一城受到攻击,其他两座城池便会迅速出兵支援,形成协同作战的局面。

  这种布局充分展现了高句丽人的军事智慧,使得他们能够在战争中保持强大的防御能力。

  此外,这些城池的建造也充满了战略考量,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天险来增强防御力。

  城墙高耸厚实,城门紧闭,城外设有陷阱和障碍物,让敌人难以攻破。同时,城内储备充足的粮食和武器,确保守军能够长期坚守。

  每一座城池都犹如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让高句丽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

  玄菟城不是石头城,而是如同中原建筑那样的砖石城,创建于平原之上,视野开阔,想要夜间偷袭,肯定也是行不通。

  只能采取正常的攻城,攻城可不是一蹴而就,快则十天,慢则是几个月都攻不破。

  玄菟城立于浑水之边,而新城和盖牟城则创建在对岸的高山之上,进退自如。

  而唐军要想攻打新城和盖牟城,则又需要有船只。

  从各种的布局来说,想要攻打下高句丽的一座城池,可远比攻打中原的城池要难。

  你有时候,不得不承认高句丽的顽强和军事智慧。

  能让天策上将、大唐名将李?、李道宗、薛万彻和长孙无忌这些人折戟沉沙,不是没有原因的。

  “诺!”

  张士贵领命,他比薛万彻更加的沉稳。

  若不是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李?也不敢随便打出薛万彻这张奇牌。

  而且薛万彻还很居功自傲,一旦功劳大了,李?都有可能指挥不动。

  至此,对于高句丽的战争已经是全面发动,南北钳制,让高句丽腹背受敌。

  这几天有些忙,过几天后,会把这几天欠的补上,未来几天只能两更4k了。

第103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新罗的尚州边境之上,新罗举全国之兵临近,将之前被百济占领的城池在二天之内全部收回。

  裴行俭的军事才能,得到的金庾信和金春秋的信任。

  这两位可以认为是新罗的左右仆射,监察百官,在新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此时却是恭敬的站在裴行俭的身边,对于裴行俭可是言听计从。

  “裴将军,百济国主扶余义慈亲率十万军立于边境之上,准备与我军决一死战,不如贵军是否已经发动了攻击呢?”

  金庾信小心的问道。

  新罗敢破釜沉舟,举全国之兵攻打百济,是因为看到了希望。

  有十万唐军协助,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百济的军队都被调到了东部,本将以为,水军也已经行动了,而我们的目的,就是在这里,把百济的主力拖在这里。”

  裴行俭敷衍道。

  “金庾信听令,本将命令你带领本部一万人马向南原京进发,逼百济军到平地上来决战。”

  “金春秋听令,本将命令你带三万军士向中原京进攻,消耗百济主力,本将领大军压后,伺机冲破百济中军大营,斩杀扶余义慈。”

  裴行俭又指了指地图上的两处标点道。

  战术没有丝毫问题,但是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新罗全面对战百济主力,那么你们唐军在干嘛呢?

  不应该是等唐军取得了胜利,趁著百济军回援之时,再发动攻击吗?

  “裴将军,如此和百济军一战的话,我新罗肯定也会损失重大。”

  金庾信不甘心般的说道,这样的短兵相接,纵使胜了,也会是惨胜。

  裴行俭嘴角上扬:“两位将军,莫不是想要我唐军打头阵吗?可不要忘记了,是你们新罗请求我大唐援助的,如果两位将军,觉得本将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的,本将现在就可以退走,交出指挥权。”

  “裴将军,不要误会,我们听命行事,立即领兵出战。”

  没有金庾信讨价还价的任何地步。

  大唐要是撂了挑子,他们不仅打不过百济和高句丽,还会遭到大唐厌恶,那样才是致命的。

  京原之上,数万人展开了阵形,一眼望不到边际,密密麻麻。

  “国主,请下令吧,我愿意领军一万,破杀新罗于京原。”

  一个光头大汉走了出来,他是和尚,同时也是百济的大将——道琛。

  “对,新罗不过就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如今他们举国之力,要想和我们决战,那便成全他们就是了。”

  百济的另外一员大将鬼室福信也是战意昂扬,之前的对战之中,把新罗打的节节败退,已经把他们打出了自信。

  道琛和鬼室福信是绝对有实力的将领,就是他们两个联合,才让苏定方不得不退出百济的。

  自从他们眼前的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去世之后,百济的政权就落在了他们两人的手中。

  最后两人相互争权,才让新罗得了便宜。

  至于百济之地,在苏定方攻占之时,确实是想把它纳入大唐的国土之中,但是后来百济反叛,复了国。

  刘仁轨最后把百济打残打服,让它臣服在大唐下,把百济当做了附属之国,更多的划分给了新罗。

  隔海而治,鞭长莫及,吸收了前次的教训,并不要它这样的贫瘠之地。

  毕竟东突厥那么大的地区,说不要就不要。

  “新罗此次发兵,很不同寻常,一战而定国运。”

  扶余义慈摇了摇头,占据城池,没有妄图发动攻击,他看不清新罗的意图。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现在是一战而定,百济也有可能会失败的风险。

  “新罗确实怪异,他们并没有朝我们的坚城攻杀而来,而是要杀入到我们百济的内陆,现在国内的防御无比的薄弱,要是让他们就这样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鬼室福信提醒道。

  这不管新罗打著什么鬼主意,他们必须出城拦截。

  “出兵!”

  扶余义慈也别无选择。

  让道琛和鬼室福信各领二万精兵去拦截,不挡,他们真的会进去,烧杀抢掠更不用多说了。

  裴行俭立于高山之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俯视著下方广阔无垠的平原。不出他所料,百济果然还是派出了军队。

  将在谋,而不在勇。

  此时此刻,裴行俭的统领气势愈发强大,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人望而生畏。

  微风拂过,他手中长枪的红缨轻轻飘动,仿佛在诉说著底下战斗的惨烈与血腥。

  淡淡的血腥味从远方飘来,刺激著人们的嗅觉,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两军交锋,瞬间便陷入了混战。战场上没有丝毫技巧可言,只有生与死的较量。

  前方的战士成片地倒下,鲜血流淌成河,染红了大地。两军彻底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战士们只能拼命杀敌,或者等待敌人的屠杀。

  混乱、厮杀,这便是战争本来的面目。

  在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强弱之别。唯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弱者注定成为牺牲品。

  “骑兵出列,击敌右翼!”裴行俭脸色平静,下达了命令。

  随著他的一声令下,一千多精锐骑兵从山谷中呼啸而出,冲向敌军右翼。他们挥舞著战刀,喊杀声震天动地,想要一举冲垮百济的防线。

  然而,就在这时,百济一方也迅速做出反应。一支精锐骑兵部队从侧翼杀出。

  迎著新罗军的冲锋而来,试图截断其的攻势。双方骑兵如两股洪流般相撞,迸发出激烈的血花。

  随之裴行俭的命令不断下发,一支又一支军队投入到了战场之上,直到把所有人投入了才肯罢休。

  战争就是绞肉机,越滚越大,二十万军士全部战于一起,这样的情况,也已经不是裴行俭能控制的了。

  现在看的是哪一方的毅力更大了,这场战役,裴行俭就不是为了胜而战。

  他此时就如同一个旁观者,平静看著染红的大地。

  血地越大,那么来年草木的生长也会越来越茂盛。

  总是也要有牺牲的话。

  那宁愿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将士。

第104章 裴行俭主导的厮杀

  原京之上,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两队人马交织,彻底的厮杀在了一起。

  双方的人数旗鼓相当,所有的底牌都已全部打出。

  “裴将军,可还有援军?”

  金庾信一身染血,从战阵之上退了下来,脸色苍白,脚步虚浮。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下。他艰难地跑到了裴行俭的面前,急切地问道。

  此时,双方军士已经拼杀了一整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但却没有人敢后退一步。因为他们知道,擅自撤退不是被对方掩杀,自己也会被军法从事。

  杀到了这样的地步,双方的主帅都不敢轻易下令撤退。谁先下令,谁就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兵力已经全部投入,没有了援军。”

  裴行俭冷漠的声音响起,他的目光始终盯著战场,仿佛对金庾信的询问毫不在意。

  听到这句话,金庾信一下就瘫坐在地,满脸绝望。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身体软绵绵的,再也提不起一丝力气。

  他呆呆地望著山下染血的大地,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这场战争让他们付出了太多,大量的年轻男子丧生。

  此刻,金庾信心如刀绞,一个大将军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知道,此战过后,新罗将遭受重创,需要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战争就是如此,打了这一仗,新罗才会有未来,不然只能让人宰割。”

  裴行俭说道,如果不是他们的到来,新罗也不会好上很多。

  负罪感什么的,肯定是没有了。

  战争这不过是权谋的一种体现形式罢了。

  金庾信眼神坚定上了几分,撑起身体,他要继续战斗,为守护新罗而战。

  “新罗帅营在上面,大家随我一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