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145章

作者:无垠石

  突然间,毫无征兆地,一阵极其强烈的震动感宛如汹涌的海涛一般席卷而来。

  城墙上的倭寇们瞬间像是狂风中的残叶一般,东倒西歪,根本无法保持平衡,狼狈不堪地挣扎著想要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一声震耳欲聋、犹如九天惊雷骤然炸响的巨响声,在众人耳畔轰然响起。

  这声巨响太过震撼,以至于许多人顿觉头晕目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开始天旋地转起来。

  再看那坚不可摧的城墙,此刻竟然硬生生地被炸开了一道巨大无比的口子,就像一个狰狞可怖的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

  而那厚重坚固的城门,则早已不知去向,消失在了这片混乱与烟尘之中。

  滚滚浓烟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一般弥漫开来,呛人的硝烟味充斥著每一寸空气。

  同时,一声声凄厉的惨叫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令人毛骨悚然。

  原本固若金汤的防线如今已变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拥挤的城门后,此时全部都是残肢断臂,血点斑斑。

  城门失守,对于倭寇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只要李承乾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果断发动全面总攻,那么倭寇们苦心经营的城防优势必将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快!动作快点!赶紧驻守,把缺口给我堵上!”

  巨势德多见状,惊恐万分地嘶喊起来。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宛如天塌。

  “这……这难道就是传言中唐军的破城神器吗?”

  毛野稚子则是呆立原地,双眼直勾勾地盯著那道触目惊心的巨大缺口,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失神的状态。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恐惧之色,这种恐惧甚至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次直面死亡时所感受到的恐惧。

  没有什么比希望破灭,更让人绝望了。

  出人意料的是。

  李承乾并没有下令发起进攻,而是在远处观望著倭寇们手忙脚乱。

  程名振单骑走出,进入到了倭军的射程之内。

  巨势德看不清来意,没有让人射箭,抬起右手,制止住了弓箭手。

  李承干的操作让他们都无从猜测。

  为何会放著大好时机不进攻。

  如果在倭军还处于慌乱之际,就发动了总攻,巨势德多觉得自己是多半会守不住。

  程名振行至城下,目视著被炸出的大缺口。

  此时,那里也已经站满了倭寇,一个个手持长矛,组建成了一道人墙。

  可以看出,他们均是表现出了不安和焦急。

  程名振接著便抬眼,看向了城头上的巨势德多。

  “我们太子殿下说了,三日之后,不投降,便屠城,此次前来,一是为了送毛野将军一程,以彰显我大唐之礼仪,二是告诉你们,我们要破城易如反掌,并不是在危言耸听,以展现我大唐之恩威。”

  传话完毕,程名振便转身离去。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虽然付出了百人为代价,但是这是值得的。

  若是方才就进攻,在倭寇们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进行拼死抵抗。

  唐军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届时,上野城就会变成一座血城。

  唐军到时候也不一定还有再战之力。

  要知道,现在的上野城聚集了倭国的一半战力,军民达到了将近二十万之众。

  想要武力攻占,还是极为的困难。

  在求生欲的刺激下,这些装备奇差、战斗素养低下的倭寇也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极为可能会导致李承乾在这里翻船。

  但是现在却不同,上野城被炸开的城洞,就如同魔咒,在逐渐的吞噬著倭寇们的信念。

  让他们心生恐惧。

  就是在告知他们,唐军能够破城,三日之后,几为就是他们的末日。

  不安、绝望等诸多的负面情绪已然在上野城中传染。

  也是在逐渐的瓦解著他们好不容易凝结出来的战力。

  杀人诛心就是如此。

  长时间的恐惧,都极有可能让上野城之中发生哗变。

  目的达到之后,李承乾则又领军退去。

  他知道,如此的兴师动众,必定不会无功。

  “唐军这是干嘛?就这样退去了吗?或者还有其他的阴谋?”

  毛野稚子颤声的说道,总觉得事情不会如此的简单。

  “李承乾此人,太于可怕了,他虽退去,但我们的军心也如同这上野城一般,出现了缺口,有可能会因此一击即溃。”

  巨势德多扭头看了看,丧失了斗志的军卒们,局势比他想像到的还要严重。

  就是他们这样的高级将领,也失去了唐军一战的信心。

  这一声炮响,不仅摧毁了他们坚固的城墙,也摧毁了他们的自信。

  未战先怯,大败之兆。

  “巨势将军,我们是退、是战、还是降呢?”

  毛野稚子问道,在这样的危机之下,必须要尽快的拿出方案来。

  “退,我们又能退到哪里去呢?战,我们如今的士气,能战过吗?降,李承乾不会坑杀吗?”

  巨势德多反问道,内心同样的纠结无比。

  “这…!”

  毛野稚子被问倒了,上野城,可算是皇城最后的一道防线了,再退到话,就只能退到海中去喂鱼了。

第204章 受降上野城

  退不能退,战亦战不过,投降又没有保障。

  这就是倭寇面对的窘境,好像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巨势德多的一个命令,就事关十数万军民的性命了。

  三天的时间,肯定是知会不了孝德天皇了,李承乾把时间都算计好了。

  “以你们之见,李承乾此人如何,我们率领全城投降,有几分把握能被赦免?”

  巨势德多看向了两个常败将军,毛野稚子和安昙比罗夫。

  以前他觉得这两人是浪费米饭,但是现在交战下来,他也是其中的一员。

  “李承乾此人,反复无常,阴狠狡诈,不可信之,但是到了此等关头,也只能赌上一赌了。”

  毛野稚子回道,倭寇已经别无选择了。

  反抗的话,战败就一定会被屠杀。

  而投降的话,还是极有可能得以保全。

  毕竟,兵事已来,坑杀战俘者,还是少之又少。

  除非是在万不已的情况下,才会有将领愿意背负上这样的一个坑杀战俘的骂名。

  “让城中工匠先将这缺口堵上,以免唐军偷袭。”

  巨势德多的目光,一直都未曾离开过那被炸毁的城段。

  李承乾就像是天眷之人,会拥有这样可以开山裂石的神器。

  这也更让他生出了一股无力感。

  李承乾军,从各个方面都碾压了他们。

  很难想像,当这样的神物在人群之中炸开的时候,又会是何等景象。

  军工建造,倭国落后的太多了。

  “另外,传令各部将领,来城府议事。”

  现在,巨势德多又多了几条投降的理由了。

  李承乾有这样的神物在手,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半天之前,他还觉得可以与李承乾军碰上一碰。

  但是当土炸药这不知名状之物,出现在了眼前,目睹了这等杀伤力,那侥幸心的心理也被掐灭。

  这种东西,鬼知道李承乾有多少呢。

  就算不多,在交战正酣之时,突然在身边炸起几下,也是极大的打击士气。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极大的讲究兵势和士气。

  翌日。

  毛野稚子再次作为使者,出使唐军。

  “看来,上野城的守将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李承乾于中军大营处,接见了毛野稚子。

  “希望太子殿下也以上天有好生之德为念,宽恕上野城内的军民。”

  “这是我们上野城守将巨势德多的请降书。”

  毛野稚子恭敬的将布卷举过了自己的头顶,缓步上前。

  李承乾未语,只是默默的接过了毛野稚子手中的请降书。

  摊开一看,均是用汉字书写的。

  “你们倒真的识趣,无条件投降。”

  为了活命,倭寇们的姿势放的很低。

  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能屈能伸,保持火种,才能东山再起。

  “不知道,太子殿下准备何时入城,又该如何进行受降仪式呢?”

  毛野稚子躬身问道,此时的他,保持著一个臣子的模样。

  可能在很多的唐人看来,倭寇没有骨气。

  但是李承乾却能从中嗅到一丝危险的味道。

  倭寇一直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不要脸、没有骨气,喜欢依附强者。

  但这却也让倭寇立于了巨人的肩膀上,一直与时俱进,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之中。

  这是他们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在没有强大到足够的程度,他就是如此依附。

  但是当他完成了超越之时,就会展现出无比狠辣的手段,屠杀、或是奴役其他种族。

  识时务者为俊杰,用在倭寇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抛开其他不说,李承乾也不得不承认倭寇真的很优秀。

  就是在这样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让其经过历代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的帝国。

  如果能有更好的资源环境,其高度,则难以想像。

  留不得。

  如此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且还包藏祸心的民族,必须要铲除。

  不然,将是其他民族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