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270章

作者:吴未的书

  李宗仁摇了摇头,第一时间出声否定道:“这样的打法太冒险了,稍微出了一点的差池,五战区手上能调动的部队就没了。”

  打牌先出王炸,自然会把对面打懵逼。

  可要是不能够奠定胜利,那这个王炸先出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虽然我对击溃、歼灭第五师团一部主力的前景不甚乐观,但对于当下的战略态势而言,已经是最佳选择了。”

  “中策,便是以五十九军增援临沂方向,以攻势作战牵制日寇进攻的部分兵力,减轻三军团的正面防守压力,以目前得到的情报以及战略态势来看的话日寇方面似乎并没有大规模进攻的打算。

  即便付出不小的牺牲,也可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

  李宗仁闻言频频点头:“不错,那下策呢?”

  “下策就是坐视三军团、二十二集团军被日寇击溃全歼。

  虽然同样可以达到争取时间之目的,只是五战区的部队,在此战之后势必会离心离德。

  不仅仅会不服从李长官的指挥,对于中央方面也不会再有丝毫的信任”

  李宗仁感慨万千,点了点头。

  他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示意楚云飞坐到一旁。

  “云飞这点你说的不错,委员长虽然改变了此前一心想要消耗杂牌军的想法,但信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

  李宗仁语气平淡,而且语速较慢,声音虽然低沉,但十分有力,直入人心。

  “我承认,中央军不管是训练,还是作战意志相对而言都比较强,但杂牌军毕竟也是国民革命军的作战序列,也是我中国的国防力量。

  我们绝不能够坐视他们被日军消灭..否则,我以及委员长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成为罪人,遭受唾骂。”

  楚云飞沉默着,没有直接表态,微微颔首,接着道:“若临沂危急,云飞自当率部前往支援”

  “你不担心麾下的部队打光了,无法向百川兄,乃至向委员长交代吗?”

  楚云飞摇了摇头:“身位一名军人,自然不怕死,我们既然愿意出晋作战,自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们当为山西人争气,为中国军人添光彩,是我们358旅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任务。”

  身上肩负着三晋父老的期望,整个五战区。

  就他们一支精锐,一支王牌部队。

  不指望358旅,难道指望别人吗?

  若是在茶楼之中讨论起来这样的问题。

  有民众疑问:为什么会指望一支旅级作战部队。

  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的告诉他:“358旅是战区直属作战部队,是王牌部队,是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作战序列之中首支,也是唯一一支授予飞虎荣誉旗的作战部队!”

  其实这就足以说明了一切。

  全歼了一一八联队,常凯申除了嘉奖、补给兵员、装备之外。

  其他什么都没有表态..

  他们打的不好吗?

  不是。

  而是常凯申不愿意表态。

  否则,仗都打完了十二天了,最起码该有个章程出来。

  “若是所有将领,均有云飞你这样的觉悟,就好了。”

  无私无我,又具备足够的指挥才能和操守,兼具人格魅力。

  最重要的是年轻。

  肩负民族大义的楚云飞,李宗仁仿佛看到他的未来。

  片刻之后,他当即起身:“云飞,你先回去等消息,我立即向委员长汇报情况..”

  “若第十师团发起攻击,或可直接抽调汤军团长所部前来支援。”

  楚云飞朗声建议道:“此前我与汤军团长在阳泉一地,其所部一师之兵力便可以抗击日寇四十旅团之进攻,所部战斗力之强横,亦是中央军之前列,若有汤部助阵,此次滕县亦或是临沂之战,我军必可获胜!”

  ①:华中派遣军的组建时间是2月14,书中略晚。

第184章 赌一手! (求订阅)

  汤恩伯..

  李宗仁心绪复杂。

  汤恩伯所部的战斗力方面自然是没的说。

  作为常凯申的嫡系部队之一。

  汤恩伯早在前来徐州之前,已经面见了常凯申。

  并且将自己的顾虑告知。

  李宗仁若是指挥不力,导致他的部队白白牺牲。

  就会出现一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常凯申一手培养起来的部队,就会只剩下不到五万人。

  这点人还想当委员长?

  汤恩伯所部不能蒙受较大损失。

  这是常凯申与汤恩伯的共识。

  李宗仁自然是心里有数的。

  楚云飞在这个时候提起。

  实际上也在暗自表明态度。

  我楚云飞在面对汤恩伯和常凯申的时候。

  跟你李宗仁是一条心。

  为国家、卫民族,为百姓,我可以,乃至愿意率部牺牲。

  但我也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之所以上中下三策之中。

  都没有提及汤恩伯的根本原因。

  就在于,楚云飞不适合拟定这样的作战计划。

  他建言献策,只能够从李宗仁能够直接指挥的部队之中挑选。

  而不是向李宗仁建议让他把汤恩伯麾下的绝对主力五十二军调过来,和他一起先干掉坂本支队。

  这种建议。

  或许不可以称之为建议。

  简直就是在给李宗仁上眼药。

  李宗仁脚步微顿,停留不到两秒钟再度迈步向前。

  楚云飞知道..这件事大概率能成。

  这是当下他能够想到的最优解了。

  金陵、淞沪撤下来的部队整编调整才刚进行不到三个月,这样的部队拉过来打仗。

  那不是战斗,完全就是在送命。

  说起来。

  兰封会战之中,中央军各部的表现也可以用丢脸来形容。

  其本质,也是书中一直强调的。

  中下层军官牺牲较大,有经验的老兵损失较多。

  部队的战斗力下降也是难以避免。

  楚云飞一个穿越者都无法短时间解决这样的问题。

  其煽动蝴蝶翅膀在二战区搞的三个新编步兵团,不也牺牲了一半..

  苦一苦汤恩伯,骂名(猜忌)李宗仁来背!

  武汉。

  常凯申看到李宗仁发来的电报之后,不由得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从李宗仁发来的电报之中所描述的作战计划来看。

  李宗仁同样主张以攻代守。

  一众高级将领被召集到了一起。

  李宗仁的作战计划也在白崇禧的讲解之下,算是十分的明朗。

  以汤恩伯所部精锐第五十二军关麟征所部,并五十九军、三军团,合力出击临沂方向,聚歼第五师团之坂本支队主力。

  以楚云飞所部358旅并一二二师366旅,驻防平邑一线,阻击第十师团之援军。

  趁日军主力尚未南下之际。

  以打日寇一个时间差,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为后续的作战奠定优势基础。

  “诸位尽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陈辞修在常凯申的示意之下,第一个开口:“委座,这个作战计划充满了激进和冒险我们无法判断日寇第十四师团什么时间南下,也无法判断日寇的援军什么时候抵达。

  假设,此次作战计划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我们在北路也仅仅只是歼灭了日寇的五千到八千人的兵力,而他们依旧有后备作战兵力七万人。

  对于小鬼子而言,实在是不痛不痒。

  而我军在临沂一线的守军,仅有不到三万人,这还是算上张自忠所部五十九军的情况。

  我认为,一旦此次歼灭战损耗过多,反而不利于临沂之防御作战。”

  常凯申点了点头:“辞修,你的意见呢?”

  陈辞修迈步走到了众人面前,接过了白健生递过来的指挥棒。

  “临沂以南多山地地形,临沂周边地区,虽然不利于防守,但日寇也难以展开,临沂有坚城之利,可据城野战,与日寇展开拉锯作战依托有利山地地形,节节抗击,缓慢向后退却。”

  “既能够达到为武汉、大后方争取时间的战略目的,亦能够达到消耗日寇有生力量之战术目标。”

  陈辞修说完之后看向了参会的众人。

  一众高级将领纷纷表态。

  “五十九军此前在小蚌埠镇之战表现抢眼,五十一军于军长也曾称赞五十九军之战斗力”

  “自古以来便有哀兵必胜的说法,荩臣老弟和他的部队可当大任。”

  “或可调汤部疾驰增援打日寇一个出其不意,诸位,可不要忘记,楚云飞所部也在徐州一地,此前二人在阳泉大捷之中勉力奋战,同心戮力。”

  常凯申听着陈辞修的建议不得不说,心动了。

  打日寇一个出其不意的先手。

  阳泉大捷

  其实质上是打了个时间差。

  日寇得到的情报显示楚云飞所部正在寿阳前往盂县阻击的路上。

  而其突然出现在阳泉之后,配合一百二十二师发动的猛攻,更是将日寇击溃,乃至全歼了七十八联队。

  若是汤恩伯所部能够秘密前往临沂前线,突然之间参加临沂之战。

  势必能够打日军一个出其不意,乃至取得更大之战果。

  顺着这个思路,常凯申甚至觉得。

  以自己麾下之嫡系汤恩伯军团、以及楚云飞所部两人合力。

  完全可以击溃日寇的第十师团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