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238章

作者:吴未的书

  钟志成点了点头。

  对于红党而言,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毕竟边区政府的合法性一直都是动态的。

  比如说陕甘宁边区一直处于合法和不合法的叠加态。

  晋察冀边区,虽然在山城那边备案过,是合法边区政权..但晋绥军和八路军的摩擦也没见少。

  也就晋东南这边消停点

  楚云飞有顾虑也实属正常。

  交代好最关键的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应的改革之后。

  剩下的,一切只需要照搬之前的工作即可。

  征兵、整军、训练、备战,一切照常进行。

  当天晚上。

  楚云飞再度接到了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命令。

  要求他第二天一早便出发南下,前往陕西与其他诸位汇合。

  当天晚上。

  楚云飞一通电话打给了钱伯均、卓天宇等人。

  接着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

  连夜与方立功密谈了两三个小时,嘱托后续建军整编的相应工作。

  并且按照时间点,要求方立功向二战区表态、且申请相应的军备补充。

  这是楚云飞自己总结出来的技巧。

  要装备也不是胡乱要,要看时间点,并且需要上交详细的规划、计划。

  这个时间点,实际上指的是阎老西进口国外先进装备、武器运抵的时间点。

  至于楚云飞为什么这么清楚。

  就是因为之前通过徐次宸递交过一份山西地区武备发展规划。(第三章-山西地区武备发展规划)

  阎老西采纳部分建议。

  对于进口的武器、合同、时间,楚云飞自然是心中有数一清二楚。

  还有很多不错的好东西,例如特制狙击镜、PAK36德国37毫米反坦克炮等等。

  这些以后都是能用得着的。

  等到这些东西一到国内。

  就需要第一时间向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索要。

  不然的话。

  这些装备、武器很有可能就会被补充进其他集团军的队伍之中。

  手心手背都是肉。

  晋绥军各部队都是他麾下的部队。

  阎老西自然不会偏心的太明显。

  要东西也不能乱要。

  需要的是表战略决心,讲使用规划。

  让阎老西知道这些装备需要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哪里的战场上。

  阎老西才会给的心甘情愿。

  次日一早,天才刚微微亮。

  楚云飞便带着孙铭及一个警卫排离开了驻地。

  被他带在身上的,除了一些法币、晋钞之外。

  还有一本《步兵操典》,一本《指挥纲要》。

  除少数几人之外。

  无人知道他的行程。

  而他此行,将会南下前往前往温县。

  渡黄河后,在巩义乘坐前往东进河南开封的列车。

  去参加这场在抗战前期相当重要的高级军官军事会议..

  这章多的两千字算一千月票的加更了喔。

第168章 开封会议名场面,看“脸”的常凯申!(求订阅)

  开封车站。

  楚云飞等人迈步走下了火车。

  见到有人来接。

  索性带着身边的警卫们迈步走了过去。

  开封不是长治。

  作为河南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这里实际上已经被日军渗透成了筛子。

  就连楚云飞下车都需要车站清场,确保安全。

  至于朱绶光、邓晋康等人,自然更不用说。

  “楚长官请..”

  “竺先生请。”

  楚云飞在竺培基陪同下坐上了同行的汽车。

  民国时期的火车舒适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好在他楚云飞出行的规格待遇还算不错。

  这次会议,实质上就是为了整肃军纪,杀了畏战怯战的韩复榘。

  这个韩复榘和阎老西犯一样的毛病。

  在抗战爆发前,乃至七七事变爆发后。

  都第一时间选择和日本人媾和,以求卖国保省,继续当他的SD省主席。

  自己的老上司冯玉祥亲自要求韩复榘派兵北上增援。

  但韩复榘拒不执行,不愿意调动自己的部队,错失良机。

  在此之前。

  卢沟桥事变之后。

  常凯申就十分担忧韩复榘动摇。

  一旦他出了问题,北平的局面就会出现在山东。

  届时,整个华北地区门户大开。

  可如果他坚决抗日,甚至还能够对宋哲元所部产生影响。

  常凯申为了拉拢韩复榘。

  使得韩复榘不直接倒向日本人。

  乃至付出银元数百万。

  副战区副司令长官、以及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位置。

  并且承诺他SD省主席的位置不变。

  然后呢。

  常凯申就收到了相关的情报。

  这个老小子又在和日军秘密谈判。

  在日军并未发起全面战争之前。

  你搞这些常凯申最多骂两句,认为你想要多搞点东西回去。

  通过日本人的压力,赚取更多的利益。

  在韩复榘的角度上来看。

  这确实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它本质上只是个旧军阀而已。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证明韩复榘变节了。

  拒绝日本人以任何的借口进入山东,不管是驻军,还是借道。

  通通不行,但日本人的好处,他也是照单全收。

  炸毁黄河大桥。

  截止到韩复榘被杀之前。

  韩复榘所惦记的也只是手头上的一亩三分地,效仿的也是张作霖这个东北王。

  他想当的是山东王,是土皇帝。

  在这个军阀遍地的年代。

  韩复榘也有自己的气节,他不是什么一黑到底的人。

  韩复榘不喝兵血。

  不置家产。

  名下唯二的两处房产。

  其中一处,还是张小六子赠送的。

  在山东遭受黄河泛滥的危害之后。

  其本人更是组织了灾民拦路截停南京方面的赈灾火车。

  要求南京务必调拨赈灾款,又组织了三十万鲁西受灾民众送往各县未受灾的地区。

  要求各地县城务必代养,称这些是他韩复榘的客人。

  澄清吏治、剿匪禁毒、发展教育方面也确实做了不小贡献。

  韩复榘也知道,即使当下是全国人民一致抗战的情况下。

  常凯申也有着先牺牲掉他的计划。

  所以他选择在夹缝之中求生存。

  不让日本人进山东,也不让中央军进山东。

  在韩复榘丢济南之前。

  李宗仁也曾赴济南与其彻夜畅谈。

  核心观点其实就三点:1,抗战是长期的2,抗战有前途的3,当不得汉奸走狗卖国贼!

  韩复榘听进去了第一个。

  并且与李宗仁产生了分歧和争执。

  他认为,既然抗战是长期的,那么他的部队就不应该在短期内被消耗掉。

  保存实力才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