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82章

作者:虚空圣堂

  “最近都在忙什么呢?”

  李奇维说道,“我专门去拜访开尔文勋爵和瑞利勋爵,感谢他们在封爵上对我的支持。”

  威尔逊顿时苦着脸,“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封爵啊?那是我做梦都不敢做到的事情,竟然被你得到了,我真羡慕啊。”

  李奇维拍拍他的后背,安慰他,“嗐,没啥用,就是一张纸而已,不说封地了,连钱都没有。”

  威尔逊无语,“老大,你就知足吧,伱可是清国人啊。”

  “真给你封块领地,你会成为全英国人的公敌,恐怕到时候你都不敢要了。”

  李奇维笑笑不说话,那可说不定,也许未来英国会求着给自己封地。

  威尔逊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咧嘴笑道:“布鲁斯,你得振作起来喽,不能让人看扁了。”

  “现在外界都在传,你得完诺奖,被封爵后,就开始骄傲了,没新的学术成果了。”

  “已经一年半没有突破了,马上就要到两年半了,那可是一个不详的数字,有莫名的力量。”

  李奇维脑门冒出黑线,鸡.不.嫉妒的人无处不在啊。

  自己才一年多没成果,怎么就变成骄傲自满了。

  看来,是时候给你们这些黑子一点小小的震撼了。

  瑞士,苏黎世大学。

  如今的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大学可是名人了,全校师生都知道他的名字。

  因为他有一位挚友,对方是第一届物理诺奖得主。

  而他自己又是瑞士专利局的工作人员,待遇好,工作轻松,惹得无数同学羡慕。

  真实历史上,1900年毕业后的爱因斯坦活的非常艰辛,毕业就失业.

  不仅找不到工作,还没有瑞士国籍,属于“黑户”。

  而且想申请几所大学攻读博士,全部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最后实在找不到工作的他,甚至还去中学当过老师。

  对他而言,那是一段至暗的时刻,卑微如蝼蚁。

  直到2年后,他经过格罗斯曼的介绍,去瑞士专利局工作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然后,接下来就是爱因斯坦一路开挂,直到封神的岁月。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化神先化凡吧。

  只有先体验作为凡人最真实、最艰难的生活状态,才能大彻大悟。

  于1905年,蜕凡化神,完成生命境界的跃迁。

  然而,因为李奇维的到来,如今的爱因斯坦早已摆脱生活的窘迫。

  但是却面临了新的考验,凡人的考验。

  实验室内,爱因斯坦的导师,克莱纳教授虽然脸上平静,但语气却有点不善。

  “爱因斯坦,你的这篇论文初稿《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我粗略看了,我个人认为价值不大。”

  “虽然你根据糖溶液的粘度和扩散率,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但是却与真实值差了三倍。”

  “如果用这种理论去计算分子的半径,我想会存在问题。”

  “所以,这篇论文如果是你的博士论文,那么我的评价是不合格。”

  呼!

  爱因斯坦有点局促,他没想到在青年学者会议上被大家夸赞的论文,却被自己的导师贬的一文不值。

  不过这不是克莱纳教授存心刁难,而是当时会议上的人,不可能像克莱纳一样对文章很熟悉,他们只是对这个方法感兴趣而已。

  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也确实被导师克莱纳退回过。

  那时候瑞士的大学比较奇怪。

  爱因斯坦的本科学校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如果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就得往其他学校申请。

  他申请的就是苏黎世大学,而且他经常不去实验室,因为与导师三观不合。

  克莱纳是实验派,他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去搞理论研究。

  可是爱因斯坦天生就是理论物理学家,他的大脑就是最精密的实验室,所有实验都是思想实验!

  让他穿上白大褂,去做各种物理实验,会让他无比难受。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诚恳而坚定地问道:“教授,你认为我的论文该如何改进。”

  克莱纳看着他,说道:“爱因斯坦,我说话可能直了一点,希望你不要介意。”

  “如果你是因为你的好友布鲁斯·李,从而喜欢理论物理,我认为你需要认真考虑一下。”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纯理论研究的。”

  “他的天才程度,不是我们普通物理学者可以想象的。”

  “你把他当成偶像崇拜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去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

  “你看你的本科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不就是非常好的研究范例吗?”

  爱因斯坦听完克莱纳的话后,身体颤抖,他没有责怪自己的导师。

  因为周围的学生都是这样看他的,虽然大家很羡慕他,但都是认为他沾了布鲁斯·李的光。

  人是复杂的动物,尤其是思想最为复杂。

  同学们私下也会议论,要不是爱因斯坦和布鲁斯·李认识的早,恐怕也不会运气这么好。

  因为光电效应的论文,就被瑞士政府特批了入籍申请,节省了多少功夫。

  现在的爱因斯坦毕竟还只是一个小年轻,只有23岁。

  面临非议,他远远做不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此时格罗斯曼也不在身边,那家伙跑去德国哥廷根大学读数学博士了,导师是大名鼎鼎的希尔伯特。

  不知道他是咋混上的,因为一开始他找的导师是法国数学家庞加莱,不过没有通过大神的考核。

  两位好友都不在身边,爱因斯坦只能独自默默承受这份压力,历练凡人之劫难。

  此时,他想到了布鲁斯·李,又想起两年前的那个下午。

  街道上的匆匆相遇和寒暄,仿佛命中注定一般。

  他喜欢布鲁斯·李的笑容,纯真灿烂,能融化一切,不带有任何偏见。

  对方明明已经取得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成就,对待自己和其他人却依旧如初,从不倨傲炫耀。

  而且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甚至在公开场合力挺。

  这份魄力,这份赤子之心,深深感动着自己。

  爱因斯坦莞尔一笑,内心终于解开心结。

  就连伟大如布鲁斯·李,都要面对无数人,嘲讽他的出身,嘲讽他的国家。

  自己这一点小小的挫折和非议,又算的了什么呢?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把相对论的论文写出来。

  然后心里默默说道:布鲁斯,这一次,我不要躲在你的脚步之后,我要和你并肩前行!

  克莱纳导师看着爱因斯坦的表情不停变换,还以为自己的话有点重了。

  他刚想开口,就看到对方突然抬头挺胸,眼神中好似迸发出万丈霞光,刺的他目眩神迷。

  爱因斯坦语气平静地说道:“好的,克莱纳教授,我知道了。”

  短短一句普通的话。

  却如平地惊雷!

  炸的克莱纳脑袋空白。

  他一生中唯一名垂青史的机会,就这样溜走了。

  高潮即将来临!

第111章 狭相!千呼万唤始出来!

  接下来一段日子,李奇维的小团队开始疯狂学习。

  何育杰三人在精心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

  第一次正式写论文,让三人感觉到非常神圣,一词一句都要反复推敲。

  其中徐启泰做的是实验方向,为此李奇维还特意允许他去卡文迪许做实验。

  当然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指导之下。

  另外两人都是做的理论方向,倒是经常跑去图书馆查文献。

  李奇维在论文上没有帮助三人,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

  虽然三人的论文在自己看来很浅显,但是这种系统的思考方式弥足珍贵,也是学者的必经之路。

  新来的胡喜忠和盛景然,也逐渐找到了节奏,按照李奇维的指点,开始自己的工作。

  李奇维把胡喜忠介绍给了蔡司在英国的代表,特雷弗。

  他表明胡喜忠是自己的代表,负责后续与蔡司的合作事宜。

  几句话交谈后,特雷弗不敢小觑这个中年人,对方是有十几年的实战经验的。

  李奇维让胡喜忠以参观学习的名义,对施耐德、雷诺、斯柯达、克虏伯等公司进行拜访,了解他们的业务。

  至于盛景然,则被他安排到荷兰,先跟着杰拉德,研究高科技公司的投资融资需求和方式。

  顺便学习一些专业名词,如果连高科技的基本概念都不懂,以后也没法投资。

  而且以后就是盛景然负责专利的分红等财务事项,李奇维自己总算抽出身来了。

  并且他还把氟利昂等一些其他专利,全部转给盛景然,让对方找到合适的公司,去谈合作。

  未来几人在英国大手大脚的优渥生活,就靠盛景然去想办法赚钱了。

  至于王路遥则整体嚷嚷着无聊,李奇维心思一动,干脆让小魔女负责之前计划的陶瓷厂好了。

  陶瓷厂本来就是为了打铀矿的主意,反正也不是为了赚钱,随便王路遥怎么糟蹋。

  只要最后能把矿石运回国内就行。

  而且王路遥家里就是做的陶瓷生意,从小耳濡目染,应该也能很快上手。

  她完李奇维的决定后,非常开心,现在已经盘算要赚大钱了。

  在李奇维的建议下,王路遥准备先办一个贸易公司,专门打通国内和英国的陶瓷贸易。

  因为如果要办厂,最好还是在国内,不然很难操作。

  至于陶瓷,当然就从她老爹那里获取,相当于为家族开辟一个外海市场。

  为此,王路遥只要有时间,就会请教经验丰富的盛景然和胡喜忠。

  如何开公司、如何谈判等等。

  当然,大部分时间她都见不到,因为二人现在忙得要死,经常得出差。

  李奇维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无心之举,竟然在未来造就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商业女王。

  李三终于能够放松神经了,因为他发现最近监视家里的人突然就消失了。

  他打听后才知道,原来罗福玉三年期满,已经被调回大清国内了,恐怕是要回去升官了。

  所以他的手下自然也就跟着回去了。

  这让所有人大舒一口气,以后出门终于不用再小心翼翼了。

  甚至就连塞西尔那个纨绔三代,在自己首相爷爷的警告下,也不敢招惹李奇维了。

  其实在李奇维获得诺奖,名震天下后,两人的所有阴谋诡计都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