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75章

作者:虚空圣堂

  这一下,可把众人惊的缓不过神来,已经呆滞了。

  李伯开喃喃道:“封爵?这怎么可能?三弟他是清国人啊,英国人愿意给他封爵?”

  “老天爷,就连湖广总督张之洞大人,他也没有爵位啊。”

  “现在国内看到洋人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要是看见英国的爵士,那还了得?”

  李仲星兴奋道:“三弟也太恐怖了,他提出的物理理论,难道就如此重要吗?”

  “爵位和爵位也是不同的,英国现在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它的爵位与其他国家的不可同日而语。”

  “要是三弟真能获封,那确实可以在大清横着走了。”

  “至于爵位大小,反而不重要了,反正大清都不敢得罪。”

  “我的顶头上司,广东布政使大人见到三弟,恐怕也得以礼相待吧。”

  叶桂珍此时则是眼中含笑,她不在乎什么荣华富贵,只要儿子们都能平平安安就好。

  一家人,就在这喜庆的气氛中,不停地谈论着李奇维,房间内充满欢声笑语。

  另一边,同样有人在讨论李奇维,不过却是偷偷摸摸进行,生怕泄露消息。

  河南,开封,回銮行宫内。

  慈禧在八国联军入侵后,带着光绪仓皇逃窜至西安。

  如今战争结束,她又大摇大摆地回京师了,没有了威胁,老妖婆自然又开始享受起来。

  途径河南时,当地官员为了拍她马屁,修建了豪华的行宫,只为伺候好她。

  因为慈禧住的不舒服,有人就得倒霉。

  比如潼关县令夏良,就是因为准备的住宿条件不达标,被慈禧革职。

  她觉得自己马上又要掌权了,所以淫威日盛。

  而且沿途还搜刮当地官绅富商的财产,等到回京时,足足有三千辆装满金银珠宝的马车。

  老妖婆的奢侈和狠毒,可见一斑。

  不过,光绪就没那么好命了,依然被严加看管,衣食住行都被监视着,没有半分自由。

  现在,他正在自己简陋的寝宫内,和荣禄君臣谈心。

  荣禄虽然是慈禧的人,但对光绪同情至深,实在不忍心看到堂堂大清国的皇帝,如此凄惨的待遇。

  “陛下,这是关于李奇维最新的报纸。”

  “他在瑞典国,被瑞典国王亲自授予奖项,还与其握手,可见受宠之深。”

  “这小子简直吃里扒外,他是我大清国的子民,竟然被洋人的国王以礼相待,眼里还有没有大清。”

  光绪早已从震惊中缓过来,两个月前,李奇维还只是名动西方,现在竟然和国王握手了。

  他搞不清楚西方的各种事情,但也知道瑞典国王之尊贵。

  这种存在,都愿意降低身份,与大清口中的“匠人”谈笑风生。

  那些格物人才怎么可能不死心塌地,难怪人家有长枪大炮啊。

  “哎,可惜我大清笼络不到此等人才啊。”

  荣禄一听,惊的连忙道:“陛下,奴才以死进谏,恳请陛下慎言啊。”

  光绪嗤笑一声,“怎么,荣禄大人,你要去和太后邀功吗?”

  听到如此诛心之言,荣禄再也忍不住,扑通跪倒,声泪俱下,“陛下所言,奴才虽万死不敢啊。”

  “西洋诸国,体制与我大清大相径庭,不可照搬全抄,而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

  “不然,李奇维就算深得陛下厚爱,位至中枢,他又如何能一扫乾坤,革除积弊。”

  “奴才恳请陛下三思啊!”

  光绪轻叹一声,疲惫地说道:“爱卿起来吧,我也只是一时气话。”

  听到如此肺腑真挚之言,饶是荣禄一副铁石心肠,此刻也被融化。

  这是皇帝把他当成心腹,才会这样直言不讳。

  光绪又问道:“爱卿,伱觉得如果我只让李奇维改革教育和科技,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受到的阻力会有多大?”

  荣禄思考了一会,说道:“奴才认为,可徐徐图之。”

  “如今督办政务处新立,正是需要广纳人才的时候,可以此为由头,招李奇维入内。”

  “使其以副职之位,负责全国学校之事务。”

  “月前山东大学堂设立,其首任校长就是实业家周学熙。”

  “或可让李奇维统筹兼任,观其手段能力,再堪大用,切不可急。”

  原来清朝因为八国联军带来的巨大打击,被迫实施新政。

  就在今年4月21日,清廷设立了督办政务处,作为新政的中枢办事机构。

  负责办理全国学校、科举、吏治、财政、军政、商务、邦交等事务。

  督办政务处集结了一批实权人物,如:奕劻、李鸿章、荣禄、王文韶、鹿传霖等人。

  在它的推动下,清朝的新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也算做出了一些成就,比如各大学堂的设立等。

  光绪闻言轻轻点头,“爱卿所言,果然是老成持重之语。”

  “我担心,李奇维会不会认为官卑职小,听说此人极为高傲,颇有点读书人的傲气。”

  荣禄内心感叹,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确实滋味不好受。

  大清也是衰落了啊。

  区区一个匠人,要是放在前朝那会儿,让他做什么就得老老实实做什么,还敢讨价还价。

  “陛下放心,那李奇维再惊才绝艳,也不过一草民尔。”

  “蒙受浩荡皇恩,他诚惶诚恐还来不及,绝对不敢挑三拣四。”

  光绪轻轻点头,然后看向远方,心中有火焰在复燃。

第103章 归国计划,二女谈心

  李奇维不知道,自己被瑞典国王授奖这件事,在有心人眼里到底是多么震惊的新闻。

  万里之外的清朝,他的名字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连续吃了那么多次败仗,清朝在世界的地位一落千丈,连带着百姓也都憋屈至极。

  现在,他的事迹正鼓舞着无数热血青年,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呼百应,浩浩荡荡。

  临近西方历法的新年,李奇维最近去实验室的次数也少了。

  因为汤姆逊要求实验室众人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到来。

  在西方,圣诞节比新年元旦更重要,几乎就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是西方各国的法定节假日。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会在12月25日这一天举办宴会,互赠礼物等。

  还有神秘的圣诞老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给孩子们带去各种新奇的礼物。

  国家也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全民一起狂欢。

  至于12月24日晚,则称为平安夜。

  在圣诞节前夕,家人们会提前团聚在一起,举行庆祝活动,唱歌、跳舞、讲故事等等。

  如今,李奇维也入乡随俗,在平安夜的晚上,给众人准备了丰厚的美食。

  不是英国美食,而是他和香岚共同下厨,做的各种华夏佳肴。

  李奇维这一手直接把香岚给惊住了,“少爷,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饭的呀?”

  在她的印象里,自己少爷五谷不分,怎么可能对烧火做饭如此精通。

  李奇维刮下她的鼻子笑道:“我偷学的,实在受不了英国的食物水平,感觉还比不上我们唐朝时期呢。”

  尤其是那道英国名菜“仰望星空派”,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英国那么发达,做的菜却那么难吃,洋鬼子的口腔忍耐力是真的强啊

  李奇维前世住的是豪华单人间,连厨房都有,平时没事就自己下厨,自然练就一手好厨艺。

  等到李奇维和香岚把各种菜品端上后,顿时引起众人的惊呼。

  王路遥不敢相信,质疑道:“哇,奇维哥哥,这些都是你做的吗?不会都是香岚帮你的吧。”

  李奇维笑笑不说话,香岚连忙解释:“路遥姐,这些都是少爷一个人做的,我只不过给他打个下手而已。”

  王路遥两眼放光,立马说道:“太好了,以后奇维哥哥就能天天做饭给我吃了。”

  说的众人都跟着笑了。

  李奇维坐下后,看了一眼众人,王路遥、香岚、李三、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

  他的心中百感交集,他们每个人都是因为信任自己,所以才愿意跟在自己身边。

  哪怕这样需要和家人分离,饱受相思之苦,但依然无怨无悔。

  想到这里,他就特别感动,胸中有股暖流划过。

  李奇维举起酒杯,眼神依次与几人对视,豪情万丈:“来,让我们共同举杯,以洋人的圣诞节代替春节。”

  “希望到明年年底,都能一切顺利,到时候,我带伱们一起回国!”

  “哇!”几人全都无比兴奋,尤其是李三和香岚,更是眼中微红,鼻子酸酸的。

  李奇维看的十分心疼,他自己没什么感觉,但是两人就不同了,他们已经四五年没有回家了。

  王路遥把他们主仆三人的感情看在眼里,尤其是香岚,她的心中暗暗做出了决定。

  李奇维之所以决定明年年底回去,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一是担心时间太长,众人容易情绪出问题。

  二是他也要亲自回去看一看,国内到底是什么情况,自己的计划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最后则是和家族摊牌,阐明自己的未来规划,希望家族以后能无条件支持他。

  他在华夏应该待不了太久,就会再次返回英国。

  这时,徐启泰看气氛有点悲伤,于是想调和一下,他搞笑地说道:“李大哥,我们明年能顺利毕业吗?”

  何育杰和夏元瑮也跟着点头,他们也想知道。

  虽然现在剑桥大学的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因为三人经过了李奇维的题海战术洗礼,再去看其他教材,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毫不谦虚地说,他们三已经学的差不多了。

  但是剑桥大学这么著名的学府,能随便让人提前毕业吗?

  李奇维看出了他们的担心,笑道:“放心,我都和三一学院院长桑德斯说好了,只要你们能通过毕业答辩,绝对允许你们毕业。”

  “副校长卡德维尔那里,我也打点好了。”

  “至于论文,我想以你们现在的水平,应该不是难事吧。”

  三人都自信地笑了。

  他们现在的知识储备量,已经碾压了学校的同龄人。

  而且又不需要像李奇维那样,一出手就是惊天动地的论文。

  接着,几人不停地喝酒,尤其是李奇维,喝的最多,很快就有点微醺了。

  他在王路遥和香岚的搀扶下,晃晃悠悠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嘴里还不停念叨,“放放心,我没醉。”

  王路遥把李奇维放在床上后,然后拉着香岚在书桌前坐下。

  “香岚,你有想过以后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