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一个不小心就是外交事故,处理不好,政治生涯直接结束。
“罗大使,还不进来吃饭吗?伱可是主人啊,你不动,我们也不好意思动啊。”
罗福玉没有在乎李奇维言语的不礼貌,平复了心情后,这才落座。
虽然是一张圆桌,但李奇维和罗福玉还是坐在了所谓的主位。
冯金、李三、威尔逊三人在坐在另一边,在那默默吃着各种美食。
李三每介绍一样,威尔逊就发出一声惊呼。
清炖肥鸭、桂花鱼翅、特色炒鸡、羊肉豆腐.
李奇维笑道:“罗大使,不用管威尔逊博士,他的性格自在惯了,也不懂华夏的用餐礼仪。”
“你我二人,机会难得,不如好好畅聊一番。”
“他乡遇故知,人生一大喜事啊。”说着,他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然后大呼:“过瘾啊,还是华夏的烈酒才对我的口味。”
“自从来到英国后,罗大使,不怕你笑话,我都没吃过一顿好饭,没喝过一次好酒。”
“真是想念家乡的味道啊!”
“今天,还得感谢您的邀请,我才能大饱口福。”
罗福玉面带微笑,也不生气他不敬自己,只顾自饮,道:“贤侄既然想念家里,待学成归国后,便可发挥所学,报效祖国。”
“他日有幸面见天子,赐你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我听闻,贤侄在格物之道上,成绩不菲,就连洋人都夸赞,我大清地大物博,所以能人辈出。”
“如今得见,奇维你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实乃我大清钟灵毓秀之精华也。”
李奇维闻言哈哈大笑,“罗大使,真是好文采啊。如此大才,却被发配来当大使,可见朝廷用人不善啊。”
罗福玉脸色顿时阴沉,目光阴鸷地看着李奇维。
冯金更是想要站起来,却被罗福玉眼神止住,李三则不慌不忙地吃着烧鸡,津津有味。
威尔逊听不懂汉语,反正只要不吵起来,都没他的事,于是继续猛吃。
罗福玉假装语重心长地说道:“奇维贤侄,你年龄小,还不懂祸从口出的道理,对朝廷可不能不敬啊。”
“将来你做了大清的官,就会明白,为官不易,小心谨慎才能活的更久。”
“越是聪明的人,往往越愚蠢,以为凭借个人的天赋才情,就能改变大势。”
李奇维又喝了一杯,道:“我还年轻,喜欢的就是不敬天不敬地,我只敬畏自然科学技术,敬畏真正的力量。”
“因为虚假的力量,终究会被揭穿,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房间内那些苟且之人行的苟且之事,就会暴露在所有人的视野下。”
“原来,不过如此而已。”
此时,罗福玉已经完全断定,李奇维和目前大清内那些呼吁改革之人,基本是同类人了。
他们目无王法,企图颠覆大清,就像英国一样,把王室当作吉祥物。
这要是搁在以前,那都是杀头诛九族的大罪。
然而,现在自己的面前就坐着一位这样的叛逆,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贤侄,你喝多了,有些话还是不能说的。”
“你虽然远在海外天边,但是家里人,你总得考虑下吧。”
李奇维忽然眼露精光,直视罗福玉,“罗大使说笑了,我可什么都没说。朝廷再不讲道理,也不可能无端给人治罪吧?”
罗福玉轻笑一声,岔开话题,“前几日,我从国内得到消息,李中堂终日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竟不幸染疾,卧床不起。”
“他老人家实乃我大清之定海神针,如今病入膏肓,口不能语,我心甚痛啊!”
说罢,他还假惺惺地举杯面向东方,情深意切,遥表敬意。
李奇维神色微动,他知道李大人今年11月份就会病逝。
满清对他,死后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老妖婆曾称赞他为“再造玄黄之人”,视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及“匡济艰难,辑和中外”之人。
李奇维从来不评价历史人物,只是客观地分析他们的功和过。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李大人去世后,自己的家族该怎么办。
没有了强力人物的支持,一个经商家族的命运是十分凄惨的。
如今也只能靠大哥,在军中的人脉关系,支撑一二。
所以暂时,李奇维不会和满清立刻撕破脸皮。
他会先虚与委蛇,暗中积蓄力量,做一些看似对大清有益,实则釜底抽薪偷梁换柱之举。
等待时机,谋定而动。
于是,李奇维假装配合着,神色激动,“我也敬一杯老大人,希望他老人家能平安度过此劫,为我华夏,再续辉煌。”
罗福玉听到华夏,而不是大清,轻哼一声,心想就让你先蹦跶一时。
饭吃到这里,双方基本都已经摸清对方的底细了。
于是,李奇维不再客气,起身准备走了。
罗福玉也没有挽留,静静地看着三人离开大使馆。
街道上,李奇维问道:“威尔逊,吃的怎么样?”
威尔逊道:“鸿门宴的饭菜太好吃了,下次我还想吃鸿门宴。”
“哈哈哈”李奇维和李三大笑。
接下来,老虚准备改变文风,写爽一点。
第88章 诺奖定!天下惊!
从驻英大使馆回来后,李奇维虽然表面脸色平静,但是内心却有了一丝紧迫感。
罗福玉不是想象中的酒囊饭袋,而是老谋深算之辈。
他会隐藏在暗处,一旦自己表现出虚弱,对方就会发出致命一击。
而他的背后,更是站着庆亲王,那是整个满清最顶端的人物。
李家纵然再富,在真正的掌权者面前也是蝼蚁。
何况还是没有法律可言的封建王朝。
在这个时代,千万不能对狗鞑子满清抱有任何幻想。
它们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一旦李大人的庇护不再,那么某些人就会如嗜血的鲨鱼一般,疯狂撕咬。
仅凭李家现在的地位,还有他大哥二哥的身份,恐怕撑不了太久。
因此,李奇维也在思考对策,他得尽快给自己一个身份。
最好能让满清投鼠忌器,不敢随意揉捏。
就在李奇维为未来的发展担忧时,命运的齿轮也终于转到最重要的时刻。
10月10日上午九点半,瑞典皇家科学院大礼堂内。
近百名院士齐聚一堂,身着得体的礼服,三三两两随意闲聊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色。
今天是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的秘密投票日。
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哪怕在场的人再德高望重,此刻也不免激动起来。
因为从今天开始,他们的决定将会彻底改变科学界的未来,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至高荣誉奖项。
现在,礼堂内的所有院士,都将对委员会提交上来的最终候选人做出选择。
他们手里都有各奖项委员会整理的,最终候选人的综合性科学报告。
方便各位院士进行理性而客观的思考,给出最合理的评价。
他们有以下四种选择:
1、同意。即认可物理委员会和化学委员会提交的最终候选人名单。
2、提议其他的候选人成为获奖者。每次诺奖的候选人数量不固定,院士有权进行当场提名。
3、弃权。
4、建议该年度不授奖。即认为包括最终候选人在内的,所有候选人的成果,都不值得获奖。当然了,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在投票结果被统计出来后,今年的物理诺奖和化学诺奖,才算真正确定。
此刻,礼堂内的演讲台上,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奥德纳神采奕奕,中气十足,开口说道:
“各位,今天的投票结果,是注定要载入科学史的伟大事件。”
“请各位院士保持对科学的纯粹,遵守诺贝尔先生的遗嘱,不夹杂任何个人感情在内,对最终候选人的成就进行投票。”
“下面我首先公布,诺贝尔化学奖的最终候选人,他就是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他在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方面做了先驱性的工作。”
“在原子理论及分子理论领域,他的研究成果是继道尔顿以来,理论化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
“现在,请各位投票选择!”
奥德纳说完后,在场的所有院士都开始行动,有的在翻阅资料,有的已经在纸上写上结果。
大约十五分钟后,所有人已经投票完毕。
奥德纳示意工作人员,上前收取所有的结果,确保没有遗漏,哪怕是弃权票,也得写在纸上。
接着,奥德纳声音更加兴奋,说道:“接下来,我公布,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最终候选人。”
“入选的工作成果有两项,共三人。”
“第一份成果是X射线,最终候选人是慕尼黑大学教授,威廉·康拉德·伦琴。”
“他发现的X射线,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研究的新篇章,并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第二份成果是量子论,最终候选人有两位,分别是普鲁士科学院院士马克斯·普朗克、剑桥大学博士生,奇维·李。”
“他们两人在量子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将推动经典物理学正式迈向现代物理学,彻底开启物理新时代。”
“现在,请各位投票选择。”
嗡!
和化学奖不同,物理学奖的举荐和甄选过程更长、更缜密。
因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之首,它的影响力远远高于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
物理诺奖堪称诺奖之首!
因此,当奥德纳正式公布三人的名字后,即便在场的众位院士,刚刚看过了资料。
但还是忍不住震撼!
不是伦琴,不是普朗克,而是李奇维。
一个只有21岁的清国人,现在竟然要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种东方与西方、文明与愚昧、科学与国家的矛盾交织,让任何一个人的心绪都波涛汹涌。
所有的院士都百感交集,他们和物理委员会的五人一样,心灵经受着莫大的考验。
一时间,大礼堂内的气氛变得沉重肃穆。
今天的结果必将震惊世界!
院士毕竟是院士,一旦他们抛开脑中的复杂情绪,就会专心评估最终候选人的成就。
量子论就仿佛一轮太阳,驱散了物理学上空的阴霾。
它能得奖,实至名归!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