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341章

作者:虚空圣堂

  “即便比不上李奇维,我们也要比的过他的弟子们。”

  石原纯和仁科芳雄激动不已,眼中有樱花国人特有的疯狂。

  整个亚洲都沉浸在李奇维的事迹里。

  他赢得了所有西方人的尊重。

  没有人敢因为他的出身而歧视他。

  因为歧视他,就意味着歧视真理。

  这是自诩科学中心的西方人无法接受的。

  但是西方各国则基本更看重会议本身。

  因为他们和李奇维可没有民族共情、命运共情。

  这或许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学术讨论。

  它的意义非比寻常。

  后世著名的美国五星物理评论家麦克阿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用任何语言形容第二届布鲁斯会议都是苍白无力的。”

  “它对科学史及人类史的意义,将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

  “哦,我真希望能生在那个时代,和布鲁斯教授一较高下。”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玻尔此刻感觉全身的细胞都在欢呼。

  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喜悦。

  旁边的奥斯特感慨道:“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盛世啊。”

  “我本以为量子论会议、相对论会议、第一届布鲁斯会议,已经足够惊艳了。”

  “但是和即将到来的第二届布鲁斯会议相比,它们倒显得黯淡无光了。”

  “上帝啊,布鲁斯的自信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

  玻尔抬头看向远方,激动地说道:“这就是导师的性格。”

  “他在学术领域的风格,与日常与人相处简直判若两人。”

  “他温文尔雅,淡定随和,极有绅士风范。”

  “然而,一旦涉及到学术领域,他就仿佛化身为战神一般。”

  “他高大威猛、不容置疑、霸气侧漏、睥睨天下。”

  “他的心像大海一样宽阔,他的志向比天空还要高远。”

  “我甚至怀疑,广义相对论也不是导师的终点。”

  “或者说,比肩牛顿仅仅是他的阶段性目标。”

  “在未来,布鲁斯教授一定会冲刺更高的境界,他要超越牛顿。”

  “成为人类历史中的至高存在!”

  嘶!

  看着玻尔的狂热模样,听着这逆天到极点的言论。

  奥斯特心中骇然,感觉灵魂都在颤栗。

  超越牛顿!

  简直想想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牛顿在物理学及科学史上的地位,经过了几百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种信仰。

  想要超越他,奥斯特的大脑已经无法想象是一种什么情景了。

  尼玛,布鲁斯都已经发表广义相对论了,难道还能再有突破和超越。

  那得是什么样的成果啊!

  物理学界真的还有这样的理论吗?

  “玻尔,你真的觉得布鲁斯教授能够那个有更惊天动地的成果吗?”

  奥斯特最终还没有说出超越牛顿的话。

  玻尔不假思索地说道:“我有强烈的直觉,这一天一定会发生。”

  “你想想,布鲁斯教授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广义相对论这种超越时代的理论。”

  “他今年才32岁,正值人生的巅峰时期,还有几个十年可以利用。”

  “我不相信导师会停滞不前。”

  “说不定,他已经在开始研究更全新的课题了。”

  “真是让我热血沸腾啊。”

  “一开始量子论还能和狭义相对论相提并论。”

  “然而现在,它已经没有资格了。”

  “除非再出现重大的突破。”

  奥斯特已经被震惊的麻木了。

  玻尔说的话,让他感觉这么多年的物理都白学了。

  这师徒俩简直就是物理学界的学术悍匪,完全不讲道理。

  他不敢置信地问道:“玻尔,你说量子论还能再有突破?”

  “它现在难道不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吗?”

  玻尔心情逐渐平复下来,转头看向奥斯特,坚定地说道:“是的。”

  “导师和我说过,他总觉得目前的量子论有点僵硬。”

  “就像是一个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结合出来的怪胎。”

  “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记忆深刻。”

  奥斯特小心地问道:“什么问题?”

  玻尔深吸一口气,似是回忆地说道:“布鲁斯教授问我,有谁见过电子长什么样吗?”

  “为什么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体积极小的球?”

  “甚至它还有所谓的轨道。”

  “这只是我们臆想出来的一种图景而已。”

  “电子真实的样子其实还是未知的。”

  “这种想当然的假设,会破坏一些本质的信息。”

  “他认为,量子论应该和当初的狭义相对论一样。”

  “能从最基本的几个公理出发,自然地推导出各种电子的量子化。”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能假设。”

  “这是他在思考相对论时,得到的一种经验。”

  嘶!

  奥斯特倒吸一口冷气。

  心中震惊的无与伦比。

  他觉得布鲁斯简直就是神人。

  在别人都在感叹量子论已经尽善尽美时,他已经开始研究更底层的原理了。

  甚至准备通过相对论的手段,从几个简单的原理出发,推导出璀璨的量子大厦。

  “这就是他和我们普通人的差距吗?”

  “真是让人绝望啊。”

  玻尔没有回应奥斯特,而是喃喃自语道:

  “第二届量子论会议上,我以为那就是学术的巅峰了。”

  “现在看,难怪导师当时那么随意,他根本就没有把我们所有人放在心上啊。”

  “对他而言,我们不过是做些细枝末节工作的修理工而已。”

  奥斯特听后,久久无语。

  类似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

  不管是物理学界,还是整个科学界,都认为李奇维已经狂妄到没边了。

  他们承认广义相对论确实伟大。

  但是一个人到底要有什么样的自信,敢单挑全世界。

  虽然目前没有人公开宣称自己能看懂广义相对论,但世界上的天才何其之多。

  或许就有那种不出世的天骄,只是不为人所知而已。

  因此,第二届布鲁斯会议,也成为了所有想要扬名立万的人的梦想之会。

  天下英才聚集在一起,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而且距离会议还有接近三个月的时间。

  足以让大佬们对广相有深入的理解了。

  因为李奇维的原因,这一世的广相,其影响力远远超越了真实历史。

  因此,研究它的人要多了无数倍。

  那种只有几个人能看懂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了。

  现在至少得有十几个了

  不管怎么说,第二届布鲁斯会议注定要轰动全球了。

  人们将亲眼见证一位能比肩牛顿的存在,他的风采将会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甚至有人把李奇维比喻为牛顿再世。

  他要跨越时间长河,逆流而上!

  与当世最强天才们一战!

  神威浩荡!

  霸裂星空!

  伦敦国王学院内。

  哈勃满脸崇拜地看着眼前的男人。

  那份会议宣言对他的冲击力之大,简直如天崩地裂一般。

  哈勃本以为自己站在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就已经是巅峰了。

  但与布鲁斯教授一比,根本就是小打小闹。

  布鲁斯教授本人甚至都没有去现场,就已经让一帮天文学大佬们膜拜了。

  不过,也有例外。

  “教授,天文学大会上,有人就对您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仍然可以解释。”

  “只要把太阳自转,其它天体对水星的影响也考虑进去,那么数据就符合了。”

  “当然,这其中的计算很复杂,没有人试过,仅仅是通过逻辑推演。”

  “所以,有的人认为这个证据不足以证明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哈勃说的非常谨慎,他也不知道面前这位听到后会是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