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332章

作者:虚空圣堂

  “如果真的能计算出黑洞对应的解,名震物理学界应该问题不大。”

  “这也算布鲁斯留给你们的机会啊。”

  “我就算了,我数学太差了。”

  莫斯莱等人激动不已。

  乖乖,这要是真算出来了。

  那就相当于黑洞的证明者啊。

  虽然不可能获得诺奖,但绝对是重磅成果,名声大噪。

  几人顿时浮想联翩。

  同时,他们又对布鲁斯教授的随意感到震撼。

  这么重要的成果,只要想办法计算出来就行了。

  在场的人没有谁觉得布鲁斯教授算不出来。

  凭借他的天才,这世上还有办不到的事情吗?

  但对方仅仅因为懒,就把一个成果随意丢出去了。

  “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高尔顿从失落中走出来,重新变得开朗。

  布鲁斯比他强一点,他会不服。

  但当布鲁斯比他强出一个次元时,他只有敬佩。

  高尔顿没有了追赶的心思,于是笑道:

  “我感觉五大预言,随便证明哪一个,都是惊天动地的成果。”

  “而且其中的引力波、宇宙膨胀,我实在不敢想象,这真的可能吗?”

  光线弯曲是在场人接受程度最高的。

  因为它的推导过程是最简单和清晰的,只要有基本的物理知识,就足以理解。

  虽然依然有点绕脑,但是它看起来是最顺理成章的。

  而引力红移、黑洞,这两个预言就有点超出直觉了。

  很难通过大脑想象出来,必须通过具体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至于最后的引力波和宇宙膨胀,那就实在太骇人听闻了。

  广义相对论写的很清楚,虽然引力本身不存在,但是这个概念被布鲁斯保留了下来。

  包括引力场的概念。

  有了这种具象化的概念,对于物理学家处理问题很有帮助。

  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时空怎么可能会泛起涟漪呢?

  就像水一样,一颗石头丢在水里就能产生水波。

  而把一颗太阳丢进空间,或许就能产生引力波。

  这个预言虽然很形象,但是其诡异性超越了人们的知识结构。

  空间,空空如也,它怎么涟漪?

  宇宙膨胀更是五大预言里最夸张的一个。

  卢瑟福实验室的人和李奇维的实验室经常有往来。

  所以高尔顿等人和哈勃也很熟悉。

  因此他们也知道当前天文学的一些基本常识。

  现在天文学家就连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一个银河系都搞不清楚。

  而布鲁斯教授超越了银河系,直接把目光对准了整个宇宙。

  宇宙在膨胀!

  天文学那帮人的震惊样子,高尔顿已经能想象出来了。

  面对他的问题,卢瑟福也只能叹息。

  “可能吗?我也不知道。”

  “只有完全把布鲁斯的论文吃透,才能去考虑他的预言对不对。”

  其他人也不知道,没人敢说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五大预言意味着五大物理学的成果。

  将有五位幸运儿获得。

  而他们的成果,组在一起,都只是布鲁斯教授广相的涟漪而已。

  卢瑟福长叹一声。

  “我不如布鲁斯啊。”

  “仅此一篇论文,除非牛顿、麦克斯韦再世,否则谁都比不上他了。”

  卢瑟福教授的话,让莫斯莱几人震撼无比,热血沸腾。

  那是何等的荣耀啊。

  布鲁斯教授以区区32岁之龄,就登顶物理学界了。

  在他的上方,只有神灵的足迹了。

  虽然之前布鲁斯就一直被称为,所谓的物理当世第一人。

  但那是带有一种起哄的性质。

  因为他既年轻又天赋绝伦,所以大家随口就来了,就和说高尔顿是天才一样。

  而现在,广义相对论一出。

  布鲁斯教授就是毫无争议的当世第一。

  除非牛顿从棺材板里爬出来。

  不过即便真爬出来,那也得比较一番才能分个高下。

  如此逆天的布鲁斯教授,对于所有把他当目标的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奥匈帝国,布拉格。

  爱因斯坦一个人坐在房间内。

  他看着手里的广义相对论,内心的震撼犹如火山爆发一般。

  那是一种对于真理具现化的无限崇拜。

  作为狭义相对论的共同作者,要说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解之深,爱因斯坦恐怕是第一人。

  但正因为理解,他才觉得可怕和不可思议。

  到底要惊才绝艳到何种程度,才能创造出这种理论。

  将整个宇宙的时空和物质,完美地统一在一个公式之中。

  哪怕是上帝亲临,写下的公式也不会更简洁优美了。

  爱因斯坦喃喃自语:

  “布鲁斯,我一直都以你为目标。”

  “现在看,这真是太让人绝望的事情了。”

  虽然他和布鲁斯合作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但是狭相和广相完全不能比。

  狭相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就算他和布鲁斯不发表,再过几年,洛伦兹等大佬肯定也会发表的。

  因为狭相需要用到的知识背景都是现成的。

  只要有人敢于踏出那一步,就和当年布鲁斯提出量子论一样。

  那么狭相的出世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广义相对论不一样。

  这里面涉及到的深邃的物理直觉和思想,以及让人头皮发麻的黎曼几何。

  除了布鲁斯,哪怕再过100年,都不会有物理学家能想出来。

  只有把最顶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合二为一,才有一丝的机会。

  想到这里,爱因斯坦站起身,走到窗前,长叹一声:

  “既生爱,何生李。”

  他已经决定,今天就离开布拉格。

  当初奥匈帝国拉拢他,给他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

  所以他才愿意过来。

  但是目前看,想要跟上主流物理学界,必须去欧洲的中心。

  爱因斯坦决定,他要去德国。

  在那里,他才能继续与物理学最巅峰的天才们交手。

  窝在这里,虽然过的很舒服,但会让他麻木。

  窗外,太阳的光芒照耀世界,温暖着他的脸颊。

  那是广相可以支配的日光,或许光线正弯曲着,好像咧着嘴笑。

  爱因斯坦突然豪情迸发,狂笑一声。

  “不,我绝不认输!”

  “纵然布鲁斯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我相信在未来,物理学还有更大的挑战。”

  “我要超越广义相对论!”

  要是李奇维在这里,一定拍拍爱因斯坦的肩膀,安慰道:

  “别急,爱哥,未来还有四大基本力需要统一呢,你的机会大大滴。”

  ——

  法国,居里夫人带着两个女儿,正在给她们讲广义相对论的内容。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

  然而这就是居里夫人特殊的教育方法。

  这已经不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了。

  而是直接让孩子坐在终点处,嗑着瓜子吃着鸡爪看戏了。

  大女儿伊雷娜今年已经15岁了,继承了居里夫人容貌的她,出落的越发动人。

  常年学习科学的她,有一种别的女孩没有的灵动气息。

  虽然伊雷娜听不懂论文的内容,但是时空弯曲,那种特殊的浪漫,让她心生向往,浮想联翩。

  这个喜欢科学和物理的小女孩,对于广相有某种纯真的喜爱。

  她拉着母亲的手,激动地说道:

  “妈妈,我将来一定要当布鲁斯叔叔的学生,跟着他学习物理。”

  居里夫人摸摸她的头,把她搂在怀里,慈爱地说道:

  “放心吧,你的布鲁斯叔叔已经说了,等你本科毕业,随时都可以去他那里读研究生。”

  “到时候你可不要哭鼻子哦,布鲁斯教授对待学术是很严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