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97章

作者:虚空圣堂

  他的情商简直和他的智商一样高。

第222章 天才?只是见到布鲁斯教授的门槛而已

  当李奇维表明他的态度后,在场的大佬们都感到很欣慰。

  经典物理学在面对新发现时,虽然表现的无可奈何,但其却是新理论的基础。

  它的地位永远不会被替代。

  于是接下来,众多大佬们开始对现代物理学的内容进行讨论。

  他们被李奇维总结的内容感到震撼,有许多问题想要搞清楚。

  这时,伦琴说道:“布鲁斯,你为什么能确定X射线是从原子中产生的。”

  “目前X射线到底是什么,还没有研究清楚,你又通过什么证据去判断呢。”

  李奇维闻言笑了笑。

  他当然知道X射线的产生,是因为高速运动的电子,在撞击金属物质时,突然减速,损失的动能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去。

  这些释放的光子就形成了X射线。

  高速电子与金属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

  它既会和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碰撞,也会和内部的原子核发生作用。

  这两个过程都会产生X射线。

  不过现在,X射线是电磁波还是物质都没搞清楚,他当然不能直接这样说。

  “自从贝克勒尔首次发现铀盐具有放射性后,居里夫人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镭和钋。”

  “但是不管哪种放射性元素,它们的放射性都只有三种。”

  “卢瑟福教授已经确定了,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其中α射线的本质是氦离子,β射线的本质是电子。”

  “而γ射线的本质还不清楚,卢瑟福教授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听到这里,居里夫人和卢瑟福都微微点头。

  居里夫人自从发现镭和钋的放射性后,就一直致力于提纯镭,使用它的放射性用于医疗领域,研究其对人体的作用。

  这也跟居里夫人是女性有关。

  当她知道元素发出的放射线能治疗疾病时,首先想的是如何治疗更多的人和疾病。

  真实历史上,居里夫人在战争期间,对医疗救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卢瑟福则更关注放射性的机理,去寻找其他的放射性元素,对它们进行研究。

  二者对放射性的研究侧重点不一样。

  一个研究应用,一个研究机理。

  “而且我们现在知道了阴极射线的本质也是电子流。”

  “所以,X射线的产生机理,就是电子与金属靶材的相互作用。”

  伦琴点头,他当年发现X射线的契机,正是在研究阴极射线。

  只不过当时恰好阴极射线撞击在了金属上,从而被他发现了X射线。

  “根据我的行星模型,原子内部存在原子核和电子,其余空间是一片空白虚无。”

  “因此,我认为,打出的电子,一定是进入了金属原子的内部,和原子核或者电子发生了某种作用。”

  “从而产生了X射线。”

  “当然,X射线到底是什么,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几年前我们国王学院的巴克拉教授和布拉格教授,曾对X射线的本质,爆发了一场争论。”

  “说实话,我是支持巴克拉的。”

  “他对X射线的散射和偏振研究,对我有很大启发。”

  这时,伦琴教授笑道:“之前你们来德国访学时,那次见面我也对巴克拉印象深刻,小伙子很不错。”

  李奇维说道:“教授,我的说法大部分源自我的物理直觉。”

  “最终结果,肯定要通过实验验证。”

  伦琴微笑着很满意,现在对X射线的研究非常火热,这也让他成为很多人拜访的对象。

  作为X射线的发现者,他比任何人都想知道这个东西的本质,这样他的研究生涯就圆满了。

  卢瑟福忽然接着说道:“布鲁斯,我记得在欧洲放射学会议上,伱说过γ射线也是电磁波吧?”

  “你目前有什么证据吗?”

  李奇维坦然道:“我没有证据。”

  “我知道目前物理学家研究各种射线的手段就是,让X射线或者γ射线与不同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然后研究作用后的射线有什么变化,或者物质本身有什么变化。”

  “但是这种方法,目前缺少一个理论进行解释,很多现象可能会被忽略。”

  在场的大佬们纷纷点头。

  李奇维的说法非常深刻,一般人根本听不懂他的意思是什么。

  其实就是实验物理超越了理论物理。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论支持,有些特殊的现象,会被当成误差或者不重要的细节,被实验者忽略。

  这就要考验实验者的物理直觉了。

  像赫兹发现光电效应、伦琴发现X射线,都属于超强物理直觉的典范。

  他们没有放过一个看似普通或者不好解释的现象,而是如实记录,再慢慢分析。

  李奇维在后世当博士生时,经常遇到师弟师妹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或者实验数据很奇怪时。

  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理论有可能错了,而是自己的实验错了。

  要么是材料不对,要么是仪器没有调整。

  总之,一定首先认为错在自己。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他们所谓的研究,其实不是研究,而是理论指导下的验证研究。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是没办法的事情。

  读研读博的压力下,没有谁能够有闲情逸致去研究新的东西。

  真正的学术研究是一种奢侈品。

  这时,主持人洛伦兹忽然问道:“布鲁斯,我有一个疑问。”

  “刚刚你在演讲中说到,目前光谱学的最大问题是,为什么元素的发射光谱是分立的,而不是连续的。”

  “而塞曼效应说的是元素发射的光谱在磁场中会分裂,一条谱线变成三条。”

  “我的电子论可以解释塞曼效应,但为什么不能解释分立现象呢?”

  李奇维听完问题,哭笑不得,这是您老人家的理论啊,你干嘛要问我。

  “洛伦兹教授,你的电子论确实是经典物理学的巅峰。”

  “用经典物理学的知识,逻辑自恰地解释了现代物理学的内容。”

  “但恕我直言,我认为你的电子论其实是更深层次理论的表象。”

  “就好像牛顿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下的近似。”

  轰!

  李奇维话音刚落,场内又是一阵惊讶声。

  洛伦兹是何许人也。

  第二届物理诺奖得主,经典物理学的集大成者。

  就连普朗克、伦琴等人也对他敬佩有加。

  而现在,李奇维竟然直接否定了电子论的成就。

  洛伦兹本人也是一阵恍惚。

  要是其他人这样说,他只会以为对方是跳梁小丑。

  但李奇维不一样。

  他既然敢开口,那就一定有理由,哪怕理由是直觉。

  很多铁一样的事实告诉了所有物理学家一个道理:

  某种程度上而言,布鲁斯的直觉甚至比实验还要可靠。

  由此可见,大家对于李奇维的膜拜。

  而现在,李奇维又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电子论的不足。

  哪怕这是一个得过物理诺奖的理论,他都毫不在意。

  如果电子论是错的,那么诺奖委员会那帮人会怎么想。

  这脸打的也太疼了。

  洛伦兹心中感叹:布鲁斯啊,布鲁斯,你是和经典物理学有仇吗?

  牛顿、开尔文、我,经典物理学家都被你给否定了一遍。

  我看你小子就是来捣乱的。

  “布鲁斯,难道你有什么证据吗?”

  “莫非使用你的量子论才能解释元素光谱分立问题?”

  李奇维很想说一句:恭喜你,答对了。

  不过,他自然要照顾老前辈的感受。

  “我最近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既然元素会发出辐射,那为什么不直接研究原子。”

  “我想把量子的概念,引入原子中。”

  “我准备把这个课题交给玻尔去做。”

  一旁正在疯狂记录的玻尔,忽然一惊。

  什么情况,我没听错吧。

  布鲁斯教授马上要给我课题了?

  玻尔整个人都开始激动起来。

  今天的会议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之前他在哥本哈根大学硕士毕业时,导师夸他的论文很不错。

  玻尔那时候感觉很骄傲,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聪明绝顶。

  然而今天的这场会议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大佬们的每一句话都让玻尔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只够保持浮在海面不下沉而已,想要真正遨游,还差的远呢。

  尤其是布鲁斯教授,那更是他需要仰望的。

  玻尔心想,天才算什么,天才只是见到布鲁斯教授的门槛而已。

  能与布鲁斯教授交谈一个小时,就能让一个天才吹嘘一辈子了。

  而现在,对方要给自己一个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