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当汤姆逊、威尔逊师徒正在研究邀请函时,物理学界已经彻底沸腾了。
有人淡定自若,有人遗憾叹气,有人捶胸顿足。
从8月10日开始,不停地有人收到李奇维的邀请函。
然后就在当地引起一阵轰动。
而且这些被邀请的人,确实都是物理学领域的大佬。
从这一点看,李奇维没有破坏自己的规定。
连和他关系最好的威尔逊,他都没有邀请,可见公正性。
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卢瑟福微笑地看着手中的邀请函,眼神中有一丝宠溺。
“布鲁斯啊,布鲁斯,真是有你的。”
“连我都被你的小技巧打动了。”
卢瑟福的学生,德海韦西说道:“教授,您和布鲁斯教授的关系很好啊。”
卢瑟福笑道:“看我这次在会上怎么反驳他,哈哈。”
另一个学生,高尔顿·达尔文也附和道:“真是期待这次会议啊,不知道会产生多少新的研究方向。”
卢瑟福对两人说道:“可以预见的是,本次会议过后,物理学的发展一定会大大加速。”
德国,伦琴和普朗克坐在一起,脸上充满笑意。
“普朗克,你这个学生是真不错呀。”
“很会调动人的情绪。”
“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竟然也感觉到热血沸腾了。”
“我那几个研究生,甚至比我还要激动。”
普朗克说道:“恐怕这次会议过后,我们这些老家伙就要被淘汰了。”
“布鲁斯和我说过,他要划分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他认为经典物理学已经到头了。”
伦琴突然两眼放光,被李奇维的宏大气魄震惊住,“布鲁斯好大的野心啊。”
“他这是要成为牛顿那样的一代大宗师吗?”
“难道他要做那个开启甚至是引领现代物理学的人吗?”
“或许这是一场新老物理学的交接会。”
普朗克满怀希望地看向远方,自己这一生最得意的弟子,他将创造出怎样的辉煌!
法国,居里夫人拿着手里的邀请函,正对着居里先生的照片,向他分享。
“亲爱的,你看布鲁斯又要在物理学界搞大事情了。”
居里先生去世的那一天,让居里夫人感觉五雷轰顶、悲痛欲绝。
前两个月内,她宛如行尸走肉一般,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因过度悲伤而麻木。
后来,是丈夫的博士郎之万,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才让她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如今她接替了自己丈夫的职位,成为了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虽然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但居里夫人从不抱怨,她坚持自己还年轻,有能力挣钱养家。
就连法国政府给她发的抚恤金,她都拒绝了。
但是她毕竟是做物理学研究的,即便是教授,薪水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于是,李奇维出手了。
他让先锋投资集团高薪聘请居里夫人当科学顾问。
如今放射性在产业界应用的非常广泛,镭水、镭奶等东西很受欢迎。
先锋集团也投资了这些产业,反正坑的是外国人。
居里夫人作为放射学领域的先驱,被邀请当顾问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她当然知道这是李奇维的好意,不过却没有拒绝。
因为她认为自己是通过自己的知识获得财富的,而不是嗟来之食。
作为顾问,她每周都得看好几个公司的资料,对其产品进行评估,帮助公司做投资决策。
居里夫人感觉很充实,当然也非常感激李奇维。
如果说郎之万填补了她的精神空虚,那李奇维就是补足了她的物质生活。
这两个男人,对她而言同等重要。
美国,迈克尔逊、密立根相对而坐。
密立根感慨地说道:“没想到布鲁斯竟然还邀请了我。”
“我都没想过自己会被邀请。”
迈克尔逊笑道:“密立根,不要妄自菲薄。”
“你用实验证明了光电效应,还精确测量了电子的电荷。”
“这两个成就,足以让你成为普通物理学家级别。”
“我认为这次会议,布鲁斯邀请人的最低要求应该就是普通物理学家级别。”
密立根点点头,目前邀请函还未全部发完,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这时,迈克尔逊继续说道:“哎,我很担忧啊,整个美国只有你和我二人得到了邀请。”
“可见我国在物理学领域的地位是多低。”
“密立根,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你要多多注意研究生的培养。”
“你看看布鲁斯,一口气竟然直接招了7个博士生。”
“我甚至都怀疑他有没有那么多课题。”
密立根笑道:“布鲁斯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相对论、量子论、原子研究。”
“我认为他肯定有很多新的想法。”
“这一次会议,正好探探他的底。”
“我总感觉他深藏不露。”
迈克尔逊点点头,他心里始终考虑的是美国物理学的未来。
荷兰的洛伦兹、英国的瑞利勋爵、法国的李普曼,三位诺奖大佬,也都感受到了李奇维的满满诚意。
尤其是李普曼(
当时的对方还只是一个初露锋芒的物理新人,如今却成长为了物理学巨擘。
他的一言一行,都能搅动物理学的风云。
除了以上这些诺奖大佬们,还有不少物理学家也陆续收到了邀请函。
他们就好像被选中的孩子,异常兴奋。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悲。
瑞士,克莱纳和爱因斯坦坐在一起。
“爱因斯坦,你就代老师去好好参加这场会议吧。”
“当初是我看走眼了啊。”
“我向你道歉。”
爱因斯坦不是当年的年轻气盛了,他已经变得成熟。
他连忙站起来,说道:“老师,你不用这样。”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多亏了你的严厉教导。”
“我们都是为了物理学,不是吗?”
克莱纳欣慰地一笑,然后和爱因斯坦热烈地讨论本次会议。
当然,还有极少的人反而憎恨和厌恶李奇维。
德国基尔大学,
“我才不屑参加这个狗屁会议。”
当然,李奇维也根本没有邀请他。
对待这种极端种族主义者,李奇维是绝对没有好感的。
心是坏的,再怎么感化都不行。
此刻他正坐在办公室内,听着格里高利等人的汇报,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看来会议准备的比想象中顺利。
不过,这还不够。
等到所有邀请函都送完了,他还要在《自然》上公开发文,高调宣布本次会议的所有参会人员。
他就是让这次会议举世皆知,让物理学家成为时代之弄潮儿。
第217章 会议名单公布,实至名归!
1909年8月30日,《自然》期刊最新一期,公布了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参会人员名单。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世界的物理领域人员,全都争先恐后订阅期刊,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大神入选其中。
名单文章里详细写了各个物理学家的信息,包括职位、国籍、研究成果等。
其中对于物理学家的等级,并没有给出李奇维划分法。
因为那属于私下里的划分。
科学期刊、科学杂志、报纸评论、好友谈论等,可以肆意对比。
但是在这种正式场合,不适合摆在台面上。
物理成就有高低大小之分,物理学家也有等级之分,但物理学家没有尊卑之分。
有人按照所在国家统计,参会人员如下:
英国:瑞利勋爵、汤姆逊、卢瑟福、布鲁斯
德国:伦琴、普朗克、能斯特、维恩、索末菲
法国:玛丽·居里、李普曼、郎之万
荷兰:洛伦兹
瑞士:爱因斯坦
美国:迈克尔逊、密立根
名单一经公布,举世震动!
“真是群星汇聚啊,不敢想象这次会议在物理学史上会有什么样的地位。”
“布鲁斯说会议的主题是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难不成我们之前学的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都要被划分为经典物理学了吗?”
“哦,我的老天爷!电磁学才出现多久,难道就要变成老古董了?”
“现代物理学又会包含哪些东西?”
“我就想问一句,年轻人还有机会吗?”
无数物理学的从业人员都在议论。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既有老一辈的物理学家,也有新晋物理学家。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