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76章

作者:虚空圣堂

  比的是研究成果,不是看论文发了多少。

  英国大学都是独立的自治机构。

  虽然它们的教育经费由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资助,但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管辖和控制。

  这也是当初剑桥大学副校长卡德维尔,要钱都能要的理直气壮的原因。

  但是后来嘛,英国政府的手就开始伸长了。

  李奇维拿着汤姆逊给的资料,再结合自己前世的知识,正在分析这些大学的优劣势。

  其中有些大学的宗教色彩过于浓厚,是不适合他的身份的。

  而且他这次想在伦敦任职。

  作为英国的首都,伦敦集结了当今世界上最多的资源。

  在这里,也更有利于他提升名气,积攒力量。

  这样筛选下来,就只能在伦敦大学里选了。

  思考了一会后,李奇维心中有了答案。

  他准备去伦敦实地考察一番,而且可以顺便祭奠一下开尔文勋爵。

  开尔文勋爵的遗体被安葬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之中,在牛顿之墓旁边。

  ——

  1909年2月10日,李奇维独自一人乘坐火车来到了伦敦。

  他首先去了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别称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

  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这里埋葬了很多伟大人物的遗体。

  其中科学家包括牛顿、达尔文,以及如今的开尔文勋爵。

  此外,还有不少物理学家是葬在别处,但是在这里有纪念碑的。

  比如:法拉第、麦克斯韦、焦耳、托马斯·杨等。

  这座教堂是英国的象征之一。

  从威廉一世开始,历代英国国王的加冕典礼都在此举行。

  这里还举办皇家婚礼、国葬等重大仪式。

  所以死后能葬在西敏寺大教堂是一种最高的荣誉。

  李奇维在表明身份后,就获得了参观的权利,不过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大声喧哗和随意涂抹。

  他首先来到开尔文勋爵的牌位前,恭敬地行完礼后,然后四处逛逛。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段碑文: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无边无际,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中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我将目标缩小了一点,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老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然而,这似乎也不可能。

  我已经躺在床上,就在生命将要完结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就想的是改变自己。

  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就在我为国家服务的时候,我或许能因为某个意想不到的行为,改变这个世界。

  李奇维仔细揣摩这几句话,最后撇撇嘴,一般般。

  他在后世已经喝了无数的鸡汤,比这碑文上还精妙的语句也看了不少,所以并不能引起他的心境起伏。

  李奇维觉得弱智吧里的大佬,那才是参透人生的超然存在。

  于是,他又朝别处走去。

  在后世,有传闻说西敏寺是共济会的秘密聚会地点之一,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李奇维也不在乎了。

  这个世界既然有了他,那么任何所谓的隐藏大佬、隐世组织都将是渣渣。

  没有人可以躲在幕后支配世界,这蓝星的天,他李奇维遮了。

  从西敏寺出来后,李奇维又去了《自然》总部一趟。

  他已经好久没有见过洛克耶爵士了。

  也不知道如今的《自然》发展的怎么样了。

  半个小时后,他乘坐地铁来到了自然总部,受到了洛克耶的热烈欢迎。

  “哦,我的老天,布鲁斯你终于回来了。”

  “没有你的日子,物理学界仿佛失去了太阳一样,变得黯淡无光。”

  李奇维笑道:“恐怕是杂志的销量黯淡无光吧。”

  洛克耶哈哈大笑,拉着李奇维往里走去,他有很多的话要和对方说。

  玛丽泡好茶水后,李奇维品尝了下,嗯,这次是真正的茶了。

  洛克耶问了很多李奇维的事情,最后谈论到了《自然》目前的处境。

  “布鲁斯,自从你离开欧洲之后,物理学界就再也没有什么重大成果了。”

  “只有X射线、放射性等几个领域有一些新的成果,但不够震动。”

  “远远比不上量子论和相对论的震撼。”

  “对了,布鲁斯,伱的广义相对论什么时候能发表啊?”

  李奇维看着洛克耶爵士连珠炮般的问题,不由得笑了笑。

  从他离开到1910年左右,其实物理学都没有什么典型发现。

  物理学家们都在默默研究,将在几年后才会出现井喷的成果。

  如果没有意外,接下来关于放射性、X射线、电子会有一些重大的发现。

  而最大的成果,当然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了。

  不过,这些李奇维还在规划中,他要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装一个最大的逼。

  “洛克耶,我的广相还在研究中,暂时不会发表论文的。”

  “你说的这种情况也很常见,物理学研究又不是海边捡贝壳,随便就能捡到。”

  洛克耶叹息道:“哎,我当然知道这个情况是正常的。”

  “只是这样会影响杂志的销量。”

  “虽然投稿《自然》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看的人反而变少了。”

  “大家想要的都是颠覆性的成果,没人喜欢那些缝缝补补的东西。”

  “我看读者们就是被你之前的成果惯出来了。”

  “普通的物理研究都不关心了。”

  李奇维莞尔一笑,“怪我喽?”

  “你放心,根据我的推测,接下来物理学应该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到时候,《自然》杂志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洛克耶不禁一怔,大喜过望,“布鲁斯,你说的是真的吗?”

  “难道你回国的这六年,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我就说嘛,古老的东方帝国,虽然科学落后,但是玄学盛行,说不定你领悟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然后触类旁通,瞬间便参悟了物理学之道。”

  李奇维:???

  洛克耶看到李奇维懵了的表情,笑道:“怎么样,我对你们国家的文化了解的很深吧。”

  “我最近没事就喜欢研究华夏文化,准备以后更好地让《自然》进入华夏市场。”

  “我也只能再干几年了,为后来者铺路吧。”

  真实历史上,洛克耶在1918年退休,他选定的继任者是他的助手格里高利。

  李奇维接着又和洛克耶聊了《自然》以后的发展问题。

  最后,他又告诉对方,此行来伦敦的目的。

  “我这一次回到英国,是准备长期发展的。”

  “目前想找一所大学任职,我看中的是伦敦国王学院,今天是来考察一番。”

  没错,李奇维最后选择想任职的学校正是伦敦国王学院。

  洛克耶笑道:“哎呀,布鲁斯,你怎么不早说,我这里就有一个伦敦国王学院的高材生。”

  “他以前是《自然》的编辑,目前是我的助手,名叫格里高利。”

  “小伙子对你非常崇拜,你的每篇论文,他都看了几十遍。”

  “让他带你去参观伦敦国王学院,能节省你很多功夫。”

  说着,洛克耶便让玛丽把格里高利叫进来。

  他的长相是典型的英国人,今年刚刚30岁,算是年富力强。

  见到偶像,格里高利很激动。

  李奇维笑着和他握手,表示感谢。

  最后,两人一起告别洛克耶,前往伦敦国王学院。

第205章 伦敦国王学院,博士招生计划

  在格里高利的带领下,李奇维很快就来到了伦敦国王学院的所在地。

  这里正好处于泰晤士河在伦敦市内的拐角处,和后世上海陆家嘴的位置类似,是绝对的市中心位置。

  其南面1公里处就是著名的白厅,连接议会大厦和唐宁街,是英国各政府部门的所在地。

  大名鼎鼎的英国首相府邸,就位于唐宁街10号。

  学校的西南方向2公里处则是白金汉宫,那是英国君主的寝宫和办公处。

  李奇维对这个位置非常满意,登高俯瞰泰晤士河,伦敦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当格里高利带他进入校园内参观时,李奇维脑海中也在查看伦敦国王学院的相关信息。

  该校在1829年,由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韦尔斯利创立。

  学校是英格兰继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后,第四古老的大学。

  它接受来自任何种族、宗教和阶层的学生和老师,并且接收女性入学。

  和伦敦大学学院一样,伦敦国王学院的建立也是为了打破牛津和剑桥的宗教性质,让一般的平民也能够接受教育。

  因为剑桥和牛津主要招收上流教徒家族的子弟,平民很难进去。

  只不过李奇维是特例而已。

  所以,带着国王头衔的大学,反而是为了让普通人能上大学。

  确实有点意思。

  伦敦国王学院目前有三个最主要的教学和研究方向,分别是自然科学、医学、社会学。

  其中医学是其强势学科,学校出了很多生理学或医学诺奖得主。

  它的自然科学实力,尤其是物理学,虽然和剑桥大学无法比,但也不容小觑。

  这个学校也出过几个物理诺奖得主。

  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后世的希格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