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66章

作者:虚空圣堂

  “英荷不会那么轻易就同意我插手的,需要斡旋一番。”

  “正好,接下来我可能就要去欧洲一趟,我来想办法促成这件事。”

  李启国听后大喜,“那太好了,李校长。”

  “建立大学的人力、钱财方面,你不用担心。”

  “我们李家在南洋,也算是小有名气。”

  “而且婆罗洲那里,还有很多华夏人,大家知道你去后,一定会非常开心。”

  李奇维也非常开心,与李启国重重握手后,便送对方离开了。

第195章 婆罗洲,科学之城根基

  等到李启国离开后,李奇维站起身后转,看向办公桌后面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

  这还是他从英国带回来的。

  虽然地图在细节上无比粗糙,毕竟这个时代高精度的地图是绝密,普通人不可能得到。

  但是大体的国家分布情况,和后世的地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李奇维结合自己以前的知识,配合地图,开始研究南洋的情况。

  清末名人辜鸿铭曾这样概括自己: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其中西洋代表欧美诸国,东洋特指樱花国,比较好理解。

  而北洋和南洋,其实含有两重意思。

  第一重,清末至民国时期,国家划分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

  称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为北洋。

  其中北洋就是后来北洋大臣、北洋新军中“北洋”的名称来源。

  第二重,南洋是指东南亚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中南半岛沿海地区等。

  当然,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些国家都没有独立,全是西方各国的殖民地。

  李奇维的地图上清晰显示着西方列强瓜分南洋的情况。

  在南洋的诸多地方中,有一处非常特殊,华夏人称婆罗洲,西方人称加里曼丹岛,位于南洋中心。

  它是世界上第三大岛,面积达到了7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江苏省的大小。

  在后世,整个婆罗洲被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三个国家占据。

  而现在,则被英国和荷兰殖民统治,岛上大大小小有几十个土著势力,不过都不值一提。

  其中英国的势力范围大致就是后世马来西亚和文莱的领土,在婆罗洲的北方,占整个岛屿面积的1/4左右。

  英国的殖民地分为2个地方,分别是西边的沙捞越和东边的沙巴,这里面也包含的文莱。

  这一块区域原称为“北婆罗洲”。

  剩下的全是荷兰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后世印度尼西亚的领土,分为东、南、中、西五个省份。

  婆罗洲历史悠久,而且和华夏有很深的渊源。

  早在几百年前,国内就有移民登陆过婆罗洲。

  而李启国曾经所在的兰芳国,更是华夏侨胞海外势力发展的巅峰。

  兰芳共和国的前身是兰芳公司,由当时的西婆罗洲华人领袖罗芳伯创建。

  他整合了婆罗洲华人的各种势力,效仿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兰芳公司,维护华人的利益。

  兰芳公司后来不断壮大,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于1777年最终成为兰芳共和国。

  它也是海外华人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国。

  鼎盛时期,兰芳共和国的疆域面积约达到了1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左右。

  牢牢占据婆罗洲的西方,给所有海外华人一个强力依靠。

  罗芳伯担任首任总统,又称大唐总长,这个名字体现了他对华夏的归附之心。

  然而,当时的满清统治者毫不在乎这个地方,没有搭理罗芳伯。

  后来,西方列强殖民东南亚,兰芳共和国在与荷兰争斗了几十年后,最终不敌只能灭亡。

  最后,又经过了各种战争和博弈,才形成了今天英荷瓜分婆罗洲的格局。

  李奇维看着墙上的地图,不停摩擦着下巴思考。

  如果把婆罗洲当成未来科学之城的所在地,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从地理位置看,这里处于南洋的中心,扼守马六甲海峡,是西方进出亚洲的必经之地。

  而且这里距离国内很近,从广州出发,乘坐最快的轮船,只要三四天,就能到达婆罗洲北面的斯里巴加湾,那里是后世文莱的首都所在地。

  如此一来,科学之城吸纳国内人才时,就会更加容易一点,毕竟谁都不想离家太远。

  要是把地址选择非洲大陆,估计就很难招到人了。

  从人口资源看,此时的婆罗洲至少有华人百万,虽然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可以慢慢弥补。

  而且未来李奇维肯定是要霸占整个婆罗洲的,大兴土木,需要无数的劳动力。

  华夏人骨子里自带建设天赋,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田民族。

  到时候把婆罗洲建设的跟世外桃源一样,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自然资源看,婆罗洲境内有巨大的山脉和原始森林,蕴含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土地适合种植稻米、橡胶、胡椒、西谷、椰子等。

  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铜、金、银、铝、镁、铁、石英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铀矿。

  只要开发得当,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

  最后,从计划的可行性看,婆罗洲完全可以开展核爆实验。

  不管是水下还是陆地,以婆罗洲的地理环境都完全够用。

  李奇维也能很好隐蔽自己的实验,不会被各国的探子发现端倪。

  至此,他的科学之城计划终于开启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以建大学为由,一点点蚕食。

  他准备先从沙捞越西面的古晋着手,那里有优良的港口和大片的平原,很适合前期的开发和建设。

  古晋是沙捞越的首府,也是婆罗洲目前最大的城市。

  而且那一片也属于以前兰芳共和国的地盘,李启国的家族应该有点影响力。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除了掌控当地的统治者,其次就是联合本土大家族,瓜分利益。

  和地头蛇合作,能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想通了这些计划后,李奇维让于天池把何育杰三人,以及周子余叫来,有些事情现在就可以准备了。

  当李奇维把将要在婆罗洲建立大学的事情公布后,几人表情不一。

  何育杰三人脸色顿时潮红,难道计划要开始了吗?

  作为李奇维的核心班底,三人知晓科学之城及原子弹的计划。

  如今,李奇维已经开始瞄准南洋,而且还是婆罗洲那么大一块地方,三人岂能不激动。

  徐启泰忍不住问道:“校长,是按照黄埔理工大学的模式吗?”

  李奇维笑道:“暂时我还没有考虑清楚,不过,我初步打算还是建专业大学。”

  “比如石油大学、矿业大学等等,具体还需要去考察后才能确定。”

  “这一批毕业生有愿意去的,也可以调往婆罗洲执教,工作满5年,可以直接授予教授头衔。”

  四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手笔也太大了。

  周子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他不理解,仅仅是在婆罗洲那个远离本土的地方建大学而已,徐启泰三人为何如此激动。

  当然,他知道自己并非是李奇维核心圈子里的人,有些事情他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或许,李奇维是在谋划什么庞大的目标吧。

  这是,李奇维忽然看向周子余说道:“子余兄,南洋华人远离教化久矣。”

  “我认为不仅仅需要理工科的大学,也需要文科类的大学。”

  “不知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周子余想了想说道:“虽然我本人暂时无法前往,但我会在教育界号召,想必还是有人愿意去的。”

  “华人在南洋,也是一股很强的势力,比起去欧美,大家还是更愿意选择南洋。”

  李奇维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严肃地说道:“如今满清日暮西山,各地革命党蜂拥而起。”

  “前不久的京师火车站爆炸案,更是一个导火索。”

  “我猜测,六七年内,满清必亡!”

  轰!

  这一下,周子余的心仿佛被铁锤狠狠砸中,止不住颤抖。

  尤其是当李奇维说到京师爆炸案时,脸上更是无比动容,表情非常痛苦。

  何育杰三人不明所以,然而李奇维却心知肚明,不过他不能点破。

  “奇维,你.这.你真是这么认为的?”

  李奇维看着他惊讶的样子,轻松道:“子余兄,不要紧张,这里没有外人。”

  “伱该不会以为我们是真心为满清效力吧?”

  “天下有志之士,无不以推翻满清为己任,某虽不才,却也有一颗赤子之心。”

  周子余努力平复心情,连忙道:“奇维,我早就知道你的心了。”

  “我只是惊讶你竟然当众说出来了。”

  “这可不是你一贯谨慎的风格。”

  李奇维说道:“之前是因为我还不确定,现在我已经可以完全确定了。”

  “但是我们也得想想推翻满清以后呢?”

  “西方列强不会看着我们崛起的。”

  “他们一定会从中捣乱,万一哪天我的黄埔理工大学办不下去了,还能有个备选之地。”

  “而南洋就是我的目标。”

  “那里国内百姓何止千万,我认为有广阔的未来。”

  周子余此刻无比震撼,他没想到李奇维已经想的那么深远。

  都开始考虑清朝灭亡之后的事情了。

  胸怀广大,气吞万里。

  李奇维接着说道:“子余兄,我知道你在你们的圈子里颇有地位。”

  “也许未来你能当上学部老大呢。”

  说完,几人都笑了,那可是大官。

  周子余苦笑道:“奇维,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李奇维道:“这是我的直觉。”

  “将来国内教育有你,南洋教育有我。”

  “我们联手必能振兴国内!”

  四人听的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