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忽然间,他感觉什么地方有些不对。
“白队”虽然看起来乱七八糟,但线列前面那些散乱的警员始终保持着同样的步伐,似乎在步兵线列前构成了一道屏障。
随即,“蓝方”的大炮发出了怒吼。当然,这只是演习,并没有装填装弹丸。
旁边负责评定伤亡的几名教官迅速做出判断,其中一人对助手说了两个数字。后者则立刻向训练打出旗语,示意炮弹从“白方”分散的队列中穿过,只造成2死4伤。
“他们这是在送死。我认为他们还需要多训练。”贝尔蒂埃忍不住摇头。
“请您耐心看下去。”迪布瓦却是平静地提醒道。
在“蓝方”的大炮又响过两次之后,“白方”出现了变化。
鼓点声骤然加快,队伍前方那些乱糟糟的警员随之爆发出怒吼:
“冲上去!”
“冲破敌阵!”
“不要怕,上啊!”
状若凌乱的队伍开始奔跑起来,“蓝队”立刻以燧发枪齐射迎接。
然而,由于“白队”过于分散,射击仅对他们造成了很有限的伤害。足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白队”警员冲到了距离“蓝队”步兵线列仅有三十米的地方。
“停止前进!”随着“白队”的军官下达命令,数十名警员同时止步,举起了手中的燧发枪。
“发射!”
散乱的队列中升起一阵硝烟。近距离的齐射瞬间令“蓝队”损失了七八个人。
就在“白队”开始原地装填弹药的时候,“蓝队”再次齐射还击,刚冲到近前的“白队”立刻被判3死6伤。
就在“蓝队”步兵线列和这些队列都站不整齐的对手纠缠之际,后面“白队”的步兵线列却已悄然抵达了距他们不到50米处。
那些散乱的“白队”警员突然后撤,以极快的速度“融入”了己方的线列之中。
随即,“白队”线列上的警员举枪,而对面的“蓝队”因为之前的交火,导致队列出现了凌乱。
“发射!”
线列齐整的“白队”一轮齐射,令“蓝队”的队伍愈发混乱起来。
步兵线列对射,谁的队列整齐,射击步调统一,谁就能占到上风。
“蓝队”随后在对方的不断射击之下,队伍上的缺口越来越多,终于在死伤达到三分之一时,被负责评定的教官判为失败。
贝尔蒂埃转头盯着迪布瓦,脸上尽是难以置信——为什么队列乱七八糟的“白队”竟然赢了?他们的人数甚至比对面还略少一些!
他从上军校的第一天起,就被教导“步兵线列必须保持整齐,如果出现混乱,宁愿停止射击,也要先整队”。
他能确定,刚才的演习非常正规,没有丝毫偏袒的地方,但为什么队列凌乱的那边却赢了?
迪布瓦为他解惑道:“这叫做‘散兵冲击战术’。王太子殿下发明的。”
“散兵?这不可能啊……”贝尔蒂埃一脸问号,奥地利人倒是常用散兵队形,但他们那是为了山地作战方便,没听说靠这个就能冲垮对手齐整的步兵线列啊。
坐在前面观看演习的约瑟夫只觉有些惭愧,心说这是拿皇创造的战术,我就是复制粘贴一下。
不过他还是转过头来,露出小狐狸般的微笑:“贝尔蒂埃少校,如果您想对这种战术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常来巴黎警校。哦,这儿还有很多其他的新战术,或许您也会感兴趣的。”
……
贝松瓦尔刚远远看到巴黎警校训练基地的围墙,就被几名穿警察制服的人拦了下来:“警校训练,禁止靠近!”
一名军官催马上前,傲然道:“这位是法兰西卫队的指挥官,贝松瓦尔将军。这里是谁在负责?让他过来。”
第117章 可怕的行政效率
警校训练场里,有警员快步跑来,向约瑟夫等人汇报了外面的情况。
“贝松瓦尔男爵?”约瑟夫听到这个名字,不禁微微皱眉。
这不就是那位法兰西卫队的指挥官吗?
当年巴黎民众进攻巴士底狱的时候,此人不但不去阻止,反而将部队全部调到了郊外的马尔斯校场。
如果只是观望也就罢了,他竟然还派出一队炮兵,协助轰击巴士底狱。并且他的手下部队经常在罗亚尔宫进行补给,基本可以确认是奥尔良派。路易十六用这样的人镇守巴黎,能控制得住局势才见鬼了。
这种人,约瑟夫是一定要换掉的,但他目前要尽量稳住军事贵族群体,所以暂时还未动手。
不过这次人家都找上门来了,那也不用给他好脸色。
……
没过一会儿,弗里恩特从训练场里迎了出来,举帽行礼:
“您就是贝松瓦尔将军吧?很高兴见到您。
“我叫弗里恩特,巴黎警校的教务总长。不知道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贝松瓦尔端坐在马上,略为点了一下头,用马鞭指向训练场:“这里怎么有大炮的声音?”
“炮声?”弗里恩特按照警校《保密预案》的要求,面带微笑道,“啊,我们正在举行一场完成考核的典礼,需要鸣炮庆祝。”
贝松瓦尔愣了一下,没好气道:“我是问你,警校的训练场里为什么会有大炮!”
“将军阁下,没有哪条法令禁止警校拥有大炮吧?”
贝松瓦尔又是一愣,好像确实没有——以前连警校这种东西都没有,哪儿来的相关法令?
他皱眉道:“你们为什么要购买大炮?”
弗里恩特理直气壮道:“当然是用来维护城市治安了。”
“你维护治安要用大炮?!”
弗里恩特点头:“贝松瓦尔将军,您记得前几年‘面粉暴动’时,那些暴民在街口堆起的街垒吗?当时连平乱的部队都无法越过那些障碍。
“我们认为,如果巴黎发生类似的事情,就只能依靠大炮来恢复秩序了。”
“真发生了暴乱,也不可能靠伱们警察来解决。”贝松瓦尔斜着眼看他,冷笑道,“要说起来,上个月暴民围攻高等法院那么久,也没见有警察敢去镇压的。”
弗里恩特一脸震惊道:“将军阁下,那些抗议民众是要求严惩恶行累累的韦济尼埃,难道您认为他们该被镇压?”
“你……”
贝松瓦尔一阵气结。现下的舆论风向已经将韦济尼埃和罪恶画上了等号。谁敢在这事上站错一点儿,就等着被巴黎市民喷死吧。
他狠狠瞪了弗里恩特一眼,傲然扬手道:“请您让开。很快将有重要人物来访,我必须保证这一带的安全,现在,我要进去检查。”
弗里恩特纹丝未动,浅笑道:“这恐怕不行,将军阁下,除非您有国王陛下或是警务局的命令。”
贝松瓦尔还从未把警察放在眼里过,转头给随行的侍卫使了个眼色。
几名侍卫当即上前,就要把弗里恩特架走,却听到训练场的方向传来一阵脚步声,而后三十多名警员列队小跑出来。
带队的警员下达连串的口令。那三十多人迅速展开,排成两列横队,举枪瞄准了贝松瓦尔。
后者顿时脸色一僵,他自认警务总监见到自己都得保持恭敬,没想到区区一个警校的官员竟敢用枪指着自己。
“你!你会为今天的行为后悔的!”贝松瓦尔冷哼一声,扯动马缰,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了。
对这个小插曲,约瑟夫倒也没太在意,毕竟警校名义上是归属市政厅的,贝松瓦尔也不敢对这里怎么样。
……
法兰西东北,洛林省。
总督拉图尔侯爵看了一遍手里的文件,皱眉问身旁的助手:“查理,这不是我前天发给莫里斯的命令吗?”
“哦,大人,是这里。”助手忙将一排小字指给他看,“勒尼弗子爵认为这里可能会和前年的征调法令有冲突,所以特别向您确认。”
拉图尔再次皱眉:“那到底有冲突吗?”
“啊,我认为,应该是没有……”
拉图尔点头,提笔在文件上签字,正要交给助手,便有一名官吏快步进了办公室,躬身道:“侯爵大人,凡尔赛宫刚发来的文书。”
“内容?”
“好像说要您立刻派人清点土豆,配合装船运输。”
拉图尔接过那文件扫了一眼,诧异道:“哪儿来的土豆?莫里斯刚才把收购土豆的文件发还给我。”
那官吏道:“大人,似乎是瓦尔兰子爵派人收购的。哦,他的人中午就来了,现在就等在外面。”
拉图尔吩咐让瓦尔兰的手下进来,问明了情况,这才得知瓦尔兰受人之托,五天前就开始在各地收购土豆了,现在已经收了百余万磅,全都积压在码头等着清点装船。
拉图尔忙让人起草文件,核对,签字,下发给对应的总督代理。
而后,他又另起草一份文件,乃是向凡尔赛宫汇报之前的工作因命令改动,以及有商人帮忙,从而终止的情况。
瓦尔兰的手下得到主人的吩咐,使钱催促传送文件的小吏,并一直跟到总督代理那儿……
按照法国此时的标准行政流程,总督大人的主要职责只是中转、签发文书,将凡尔赛宫的指令交到各地总督代理手中。
总督代理要确认文书,如果觉得有问题,还要发回重新签字。如果没问题,则确认负责此事的地方官员,由他申领经费,找人具体实施。
当然,如果下面的官员觉得文件有不妥之处,还会发回确认……
按照洛林省的行政效率,目前刚刚走到第一步的一半,估计再有四五天才能开始收购工作。而米拉波找的商人朋友此时已经把超过百万磅的土豆收上来了,更多的则在陆运途中。
至于运输的车队、船只也都是米拉波的一些朋友找来的,否则总督阁下还得慢吞吞调集车船。
然而,只是调派清点土豆数量的官吏,整套程序就走了足足三天——这一步是商人绝对无法代劳的。而没有官员签字确认,他们就拿不到买土豆的款项。
再等到上百万磅土豆清点完毕装船,又是一天过去了。
此时距离法国通常的春播已经仅剩20多天,几乎可以确定,最南端的省份肯定赶不上种土豆了。
第一批装满了土豆的船只,沿着奥恩河向距离较远的波尔多驶去。
本人已完结小说《娘子请住手》,性转玄幻文,且已有有声版,欢迎您阅读。
《娘子请住手》简介:
外科医生一朝穿越,竟来到一个女强男弱、女多男少的异界,成为许家少爷许扬。
灵力强悍的女人们能移山填海,摘星蔽日,以实力征服这个世界。
我许扬靠软饭……咳咳,靠软实力征服世界!
第118章 贼心不死的旧贵族们
装载着梅斯、洛林等地收来的土豆的船只开始南下的同时,在巴黎产业规划局局长办公室里,约瑟夫正翻看着厚厚的一摞报告。
一名五十多岁,脸上有不少天花疤痕,戴着眼镜的官员肃立一旁。
他是农业财政事务专员,隶属财政大臣办公室,这些文件就是他刚送来的。
文件的内容是各省刚统计上来的愿意种植土豆的庄园主与农民的数量,以及他们提出的种植面积数据。
因为财政大臣布里安眼下正在卡昂和英国人进行商贸谈判,所以这些文件就被送到了财政二把手约瑟夫这里。其实这类事情通常由内政大臣负责,不过布里安和约瑟夫之前一致认为,推广土豆的事情太过重要,还是别让莫诺那个老油条过多插手为好。
约瑟夫还没看到一半,眉头便逐渐拧了起来。
虽然这段时间他为了推广土豆,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密集的舆论宣传,印制宣传册就花了四五万里弗。教会那边也比较配合,各地的教堂已开始派人拿着新版《最后的晚餐》,在所辖教区向教众们宣扬土豆并非“地底的魔鬼”,而是“主的恩赐”。
然而,就各地的种植意愿来看,推广效果却很不乐观。
除了法国北部的里尔、瓦朗谢纳一带,以及靠近莱茵河的那些省份,对土豆的接纳度比较高之外,其他地方愿意改种土豆的土地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2%……
约瑟夫继续翻阅后面的文件,发现越向南,对土豆的排斥就越严重。到了靠近西班牙的富瓦、贝亚恩一带,几乎没人想种土豆。
这与他预先的设想相差太大了。如果只有2%的播种面积,那么对预防旱灾和冰雹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他忽然在文件中注意到一个新的问题,忙又仔细看了一遍接受改种土豆的人群类型,抬头问一旁的农业财政专员:“纳西恩子爵,为什么愿意种土豆的大庄园这么少?”
接受改种土豆的大部分是自耕农,小部分是年贡农。而全国仅有不到二十个庄园表示将会拿出部分耕地种植土豆。而这些庄园的所有者则是维拉尔女公爵、莫诺伯爵等人。
纳西恩犹豫了一下,这才欠身道:“殿下,据我听到的消息,那些庄园主们都在议论,要求减少土地税,才会考虑改种土豆的事情。”
约瑟夫闻言不禁眯起了眼,所谓的庄园主就是土地贵族。
自己原以为税务法案的事情已经结束了,没想到这些旧贵族们仍不死心,还想借由抵制政府事务,在土地税上讨价还价。
土地税肯定不能减,这口子一旦开了,不仅以后贵族会得寸进尺,用各种事情要挟政府减税,更是对王室权威的严重削弱。
纳西恩又补充道:“殿下,另外土豆可以直接吃,不需要磨成面粉,所以种植土豆的话,还会影响到磨坊的收入,所以……”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