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53章

作者:天海山

  这座巴黎最大的教堂,也是巴黎区大主教的驻地。

  约瑟夫这次来这,就是为了找大主教商量改版《最后的晚餐》一事。

  布里安虽然也是大主教,但他自从接手财政大臣职务之后,对教会的影响力就大不如从前了。而且他是图卢兹区大主教,在巴黎区就更做不了主了。

  得知是王太子殿下来了,一众黑袍的教士立刻在博蒙大主教的带领下迎至教堂门口。

  约瑟夫热情地拉着博蒙进了巴黎圣母院,笑容和煦道:“博蒙大主教,我是有点事想请您帮忙。”

第110章 舌战群“儒”(求月票)

  第110章 舌战群“儒”大教堂西侧的待客室里,博蒙大主教满脸都是惊诧之色:“殿下,这怎么行?

  “土豆这种东西是绝不可能出现在逾越节的餐桌之上的……”

  他所说的正是《最后的晚餐》画卷中表现的场景——耶稣在逾越节那天,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并当众说出有人出卖了他。

  约瑟夫微笑道:“博蒙大主教,您怎么知道那时的餐桌上没有土豆?”

  “这……”

  “我记得最早的《最后的晚餐》上,天主只在手里拿了一张饼。后来到了达·芬奇的那副传世名画,各种食物才丰富起来。所以,再多加一种也是可以接受的,对吗?”

  旁边一名高阶神父小心地插言道:“殿下,据我所知,在受难日前,耶路撒冷那里应该是没有土豆的……”

  约瑟夫当即站起身来,义愤填膺道:“您这是什么话?您是在质疑主的全知全能吗?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主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何况是连您都吃过的土豆!”

  那神父吓了一跳,慌忙缩了回去,拼命在胸前画着十字,口中不住祈求主的宽恕他的罪过,他并没有质疑主的意思。

  博蒙大主教愣了片刻,这才想到了突破口,忙道:“殿下,土豆这种东西,在《圣经》上从没有出现过,所以,我认为并不适合加入画作之中。”

  约瑟夫转身向他露出亲切的笑容:“大主教,您每天都喝的茶叶,也是《圣经》中没有出现过的。巴黎的穷人们用来维持生活的玉米,同样也未被《圣经》所记载。但这些同样是主赐予我们的,我们唯有感谢主,阿门。”

  他顺手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周围的教士们忙也跟着划十字:“阿门。”

  “可是,”博蒙为信众解读经文几十年未逢敌手,但还没见过如王太子这般角度刁钻的,当即拿出了神职人员的专业精神,反驳道,“殿下,很多东西《圣经》虽未记载,但我们却可以在《圣经》上找到它们的同类。

  “比如茶叶,它同属树叶一类。而玉米与谷物也是同类。只要是同类……”

  约瑟夫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做了功课,立刻道:“大主教,您说的没错。《圣经》中记载罗腾的根可以作为食物,而土豆正是这东西的同类。您看,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块状物。”

  “不是……”

  另一名高阶神父悠悠道:“殿下,这世上可吃的作物,都是由雌雄交融,繁育而成。谷物、玉米、茶叶皆是如此。但土豆这种东西,未分雌雄,自己切一块便可繁育后代,可见乃是亵渎之物……”

  约瑟夫回身,微笑道:“您可以跟拉马克伯爵讨论一下此事。我相信他会乐意告诉您的。”

  博蒙瞪了那神父一眼。他非常博学,自然知道土豆也有花朵、种子,只是因为长得太慢,人们不愿种而已。

  约瑟夫见教士们不说话了,用力一挥手,道:“这世上的一切皆为主所创所赐,土豆也是一样。

  “相信大家都知道,土豆在普鲁士、奥地利等地救活了无数人的性命。这说明,它是主用来拯救世人的食物,是主的慈悲。

  “诸位的使命,就是让世人接受主的恩赐,从而更加感恩与虔诚,不是吗?”

  他看了眼屋外偷听的大量低阶教士,高声道:“此次不光是要在画卷上加两个土豆。政府已决定在全法兰西推广土豆种植,这需要教会派人协助,告诉农民们这是主的恩赐。所有协助推广的教士,每月可领到10里弗的补助。

  “此外,在诸位负责的区域,如果民众对土豆接受程度高,所在教堂还能得到300里弗的奖励。”

  博蒙看到屋外的教士们兴高采烈的样子,犹豫了半晌,最后长叹了一口气,对约瑟夫道:“王太子殿下,或许您是对的,土豆可以加在《最后的晚餐》上。”

  他又在心中默默摇头:只是,这不会有什么作用的,即使教会同意,那些人也不会让自己的土地种上土豆。

  ……

  很快,新版的《最后的晚餐》出现在巴黎的油画店里。画中,耶稣面前的盘子里,赫然多了两个土豆,伯多禄身前则添了一小碗土豆泥。

  巴黎的各大报纸上也开始刊印这幅画作,虽然是黑白的,画板也刻得不是非常精细,但那两个凹凸不平的球状物,任谁都能看出来是土豆。

  宫廷御厨巴尔纳贝的“旋风薯塔”摊位前,市民们仍是非常犹豫——上百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不过有家里非常困难的人,看到前几天吃了土豆的流浪孩子依旧欢蹦乱跳,丝毫没有中毒或生病的样子,不禁也有些意动。

  终于有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吃下一串免费的炸土豆,当即香得直砸吧嘴。

  巴黎其他地方,由御厨制作的土豆泥、炸薯条之类,也很快被人免费领走。虽然敢于尝试的人依旧很少,但那看不见的巨坝上,已出现了道道裂痕。

  ……

  与此同时,杜伊勒里宫内外已然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数百名木匠、泥瓦匠、玻璃匠正修补着门窗、墙壁和吊灯之类,由于荒置太久,两千多间房间中,超过八成都需要修补。

  衣着考究,头上的三角帽却沾满灰尘的巴黎商会会长弗莱塞勒正指挥着手下,协调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作为刚组建不久的“巴黎时装周筹备委员会”会长,他棕色的眼睛里已布满血丝,却丝毫没有想去休息的意思。

  在王太子的要求下,筹备委员会已经做出了一个月内完成杜伊勒里宫修复工作的规划,如今财政拨款也已经到位,正是全员玩命赶工的时候。

  王宫广场东侧,一座用枫木搭建,超过50米长的大型T台已经完工近半。大量的工人如蚂蚁般,将物料送上搬下。

  弗莱塞勒心情激动地看着这一切。他很清楚,这场时装盛会会给巴黎带来什么。

  那是繁荣!

  是声望!

  更是巨大的利益!

  而在杜伊勒里宫西殿的一座大厅里,约瑟夫看着面前那数十名脸蛋漂亮,但步伐诡异,肢体动作清奇的女士们,不禁扶额摇头。

第111章 走秀

  “巴尔塔萨先生,您不能只看长相。”约瑟夫对自己的时装设计师低声道,“她们是来走秀的,而不是参加舞会。”

  他指向广场上的巨型T台:“您看,到时候来宾们聚集在台下,只能看到模特们的身材、姿态,和她们身上的衣服,而几乎看不清容貌。”

  巴尔塔萨连连点头,他刚接触这些“走秀”、“T台”之类的才两天,根本还摸不着北。

  最近时装周的宣传如火如荼,整个巴黎都在热议这件事。

  故而时装周招募模特的广告登报之后,整个巴黎的女士们顿时沸腾了——在辉煌的旧王宫之中,穿上最流行的漂亮时装,在无数灯光下,被整个欧洲的上流阶层所瞩目,还有高额的报酬可拿,这谁能不心动?

  是的,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时装模特这个职业,所以约瑟夫只能从民众中进行海选。

  一时间,“模特”、“走秀”成了巴黎女性间最流行的词汇。无论演员、歌手还是失足妇女,甚至贵族小姐,只要对自己身材外貌有点儿自信,都动了来杜伊勒里宫报名试试的心思。

  经过巴尔塔萨筛的几轮初选,挑出了眼前这几十人,已经算是参选者里最优秀的了。

  约瑟夫无奈看着动作僵硬,或是刻意展示“事业线”的模特们,不禁叹了口气,站起身来,用力拍手提示模特们注意,而后又做了一遍自己最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示范猫步。

  “看好,第二步要踩在这里。”他尴尬得头皮发麻,却只能坚持着,“先抬膝盖,将小腿‘甩’出去,然后下一步……

  “手不要太用力,自然下垂就行……不是让您双手瘫软啊!算了,叉腰吧。

  “眼睛不要乱瞄,眼神放空……”

  他虽然也不会这个,但没吃过猪肉起码看过猪走,回忆着前世观摩无数次的维密,还是能学出几分样子的。

  待他走了个来回,模特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约瑟夫黑着脸坐回椅子上,无力道:“谁先学会了,就可以升任教练,酬劳翻倍。”

  钞能力之下,模特们立刻认真了起来,有几名练过舞蹈的贵族小姐开始摸到了门,动作逐渐有点样子了。

  约瑟夫让她们自己练习体会,而后转向大厅另一侧的男模特组,抬手示意:“请诸位也走一遍看看。”

  数十名英俊的法兰西小伙立刻扬起了大长腿,配合脚上的高跟鞋,猫步走得那叫一个妖娆,比旁边的女士们像样多了。

  “停……”约瑟夫感觉心绞痛都要犯了,“不是这样!这个是女士的步法……”

  有一名胆子大的金发帅哥立刻道:“殿下,刚才您不就是这样走的?”

  约瑟夫用带着杀意的目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转头对自己的卫队长道:“克索德子爵,麻烦您走几步给大家看看,就像您平时在凡尔赛宫里散步时那样。”

  “是,殿下。”克索德忙来到大厅中间,昂首挺胸向前走去,英姿勃发,充满了力量感。

  约瑟夫看向男模们:“请大家照着这样练习吧。”

  杜伊勒里宫广场一处施工棚下,时装周筹委会的审核主管正目不转睛地望着西面大厅。那里有数十名美女身着漂亮的衣裙,一个接一个地从木台上走过,眼波如水,仪态妖娆,风姿万千。

  他不自觉地吞了口口水,问身旁的商会会长:“弗莱塞勒子爵,那里是在做什么?”

  “听说是王太子殿下发明的展示时装的方式,也叫作走秀。”弗莱塞勒随口答道,心中却在暗叹:真不知道王太子这般年纪是怎么想出如此香艳,啊呸!绝妙的点子的。就凭这种走秀,今年的时装周就必定会令全欧洲震惊。

  ……

  “布里安这个卑鄙、无耻的混蛋!”维尔任将手中的信狠狠拍在桌子上,发出“嘭”一声巨响,“我发誓!总有一天,我会亲手把你撕碎!”

  他的随从听到动静,忙推门探头问道:“伯爵大人,您还好吗?”

  “我没事。出去!”

  维尔任转头吼了一声,脸色比窗外的皑皑白雪还要冷。

  信是奥尔良公爵写的,从日期看,是他刚离开巴黎的第二天就寄出了。不过邮差显然没追上他的脚步,直到他在斯摩棱斯克暂歇,才终于收到了信。

  信的内容只有几句话,告诉他英法贸易谈判已正式开始。谈判代表是布里安和户籍大臣尼科埃。

  维尔任牙齿咬得咯吱吱响,又想起自己半个月前还去询问布里安,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贸易谈判。布里安却告诉他,还有些谈判会用到的财政数据没准备好,需要等相当长一段时间。

  随后,他就被派到俄罗斯,传达所谓“法兰西对俄土战争的关切”。

  没想到他前脚刚走,英法贸易谈判就开始了。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代替他参加谈判的,竟然是那个废物“透明大臣”尼科埃!

  

  良久,他无力地瘫坐在了椅子上。这里距离巴黎足有2000多公里,就算立刻赶回去,等自己到了巴黎,条约肯定也已经签署完毕了。

  而等待自己的,将只有整个巴黎政坛的嘲笑。

  壁炉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烧得很旺,但维尔任却只感到彻骨的寒冷。他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怕是要完了……

  ……

  塞纳西岸,米拉波的别墅。

  米拉波没想到王太子殿下会突然来访,故而迎出来的时候略显得有点手忙脚乱:“哦,很高兴见到您,尊敬的王太子殿下。”

  他右脚后退半步,右手贴在胸前,恭敬地伏身行了一礼。

  约瑟夫微笑道:“我也很高兴见到您,米拉波伯爵。实际上,我今天来,是有些事情想要得到您的帮助。”

  米拉波亲自为他拉开了大门:“您知道的,殿下,我永远都期待着能为您效劳。”

  进了会客室,米拉波请约瑟夫坐下,极热情地指着女仆刚端来的红茶道:“殿下,您一定要试试这个,刚从远东运来的,绝非那些印度的便宜货能比。哦,对了,您要我做些什么?”

  “感谢您的茶。这味道,非常不错。”约瑟夫端起奶香浓郁的茶杯向米拉波示意,又接道,“您或许听说了,政府正在全国范围推广土豆。”

第112章 工业的未来

  “这就需要购买一大批作为‘种子’的土豆。”约瑟夫摩挲着茶杯上的花纹,看向米拉波,“目前政府财政只能拿出100万里弗,而总共需要500万。我手里暂时也没这么多钱,所以想来跟您借一些。”

  约瑟夫知道,米拉波投资造纸厂之后,可能也没多少钱了,但他人脉极广,和不少资本贵族交好,可以由他出面帮忙联络。

  “哦,当然,您放心,我可以用造纸工坊或者巴黎天使的股份作为抵押。”

  米拉波道:“殿下,国内能买到土豆的地方只有阿尔萨斯、洛林等几个省,您是说,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采购吗?”

  “是这样的。”

  米拉波先是点头:“殿下,钱我可以帮您想办法。”

  自从税务法案的事情之后,他和王太子已算是有了利益捆绑,自然要为殿下出一份力。

  但他随后又皱眉道:“不过,我接下来的话可能会让您不高兴,但我认为,还是有义务要提醒您。”

  “您请尽管说。”

  “距离小麦播种只剩下一个来月了,而以政府那些人的办事效率……您应该知道,购买几百万里弗的巨量土豆,他们至少要花费三个星期。剩下的时间根本不够运输和播种。”

  约瑟夫闻言一怔,心说自己还是大意了,没把官僚系统糟糕的效率考虑进去。

  他想了想,点头道:“感谢您的提醒,米拉波伯爵。或许,我得亲自去一趟洛林了。

  “有我盯着,他们的动作肯定能快不少。

  “另外我也想顺便考察一下南锡,以便日后在那设立工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