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51章

作者:天海山

  首先是地面一尘不染。工人们的衣服,以及工坊里的器具都非常干净,简直不像是18世纪的作风。

  右侧的棚子下应该是晾晒架,上面是各种需要风干的原料。

  工人们则在工坊里来回穿梭,或是搬运原料,或是将制作好的药品装上马车。

  当然,更多的人是在各种仪器前忙碌着,不时举手向一旁的记录员喊出各种数据,后者则会提醒他们操作的时间。偶尔会有淡淡的蒸汽飘过,将他们的身影遮盖。

  约瑟夫暗暗点头,显然拉马克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在经营这里,估计整个巴黎可能都找不出比这更专业的制药场所了。

  他又在实验室里参观一番,基本确定了这里具备制作出青霉素的条件。

  他转头看向拉马克道:“我们开始吧。首先,请您找些发霉的东西来,要那种青绿色的。”

  拉马克虽有些诧异,但仍是认真记在本子上,而后转身出了屋。

  或许是因为工坊的卫生搞得太好,他足足花费半个多小时,才拿着几根发霉的干玉米和一条发霉的毛巾回来了。

  约瑟夫压低声音道:“现在告诉您最重要的一点——这种一型抗生素实际上就是青霉菌的分泌物,可以从这些霉斑上提取出来。”

  拉马克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但王太子让他震惊过不止一次了,他根本没有丝毫怀疑,只是一个劲地记录。

  约瑟夫回忆着以前看过的关于青霉素的纪录片,道:“所以首先要培养出更多的霉菌。可以用玉米、米、土豆之类的东西,制成稀糊状,将霉菌放在上面。而后控制到一定的温度,具体多少就得您自己做实验确定了,几天后就会增殖出大量霉菌。

  “另外就是要提前培育好测试药效的病菌。比如用肺炎病人的痰液,放入过滤的肉汤,或者琼脂里面,控制好温度,等它们增殖……”

  “等等!”拉马克发现了盲点,“您是说,肺炎病人的痰液里有什么‘病菌’?这个跟肺炎有关系吗?”

  约瑟夫扶额,这才想起此时的医学界虽然已知道细菌的存在,但还没能将细菌与疾病联系起来。

  他只得为拉马克粗略科普了一下:“痰液里确实有致病的成分,具体来说就是某种细菌。”

  “细菌?您是说细菌会导致生病?!”拉马克显得极为激动,“不,这和瘴气论、体液平衡论或者酸碱平衡论都完全不同。细菌是怎么让人生病的?您又是如何确定这点的?是否有成熟的理论体系……”

  “这个,您说的那些瘴气、体液之类的理论都是不正确的。而您要的答案,其实就在您将要研制的药里。”约瑟夫制止了好奇宝宝继续发问。这些医学知识说起来可就啰嗦了,况且他懂得也不多。

  所以不如等青霉素制作出来,让拉马克亲眼看到青霉素能“净化”痰液培养物,也就是肺炎杆菌。而后再观察到青霉素治愈肺炎病人的情况,他自然就会理解病菌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了。

  

  拉马克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如果王太子说的是真的,那么自己所学的所有医学知识将全部被颠覆!或者说,整个医学界都不存在了!

  而如果王太子说的是错的,那神奇的一型抗生素可能就只是幻想。

  两种结果他都不想要……

  拉马克突然想到一个哲学问题——如果以前的医学都是谬误,那么自己是否还算是医生,还是应该算作骗子,或者是传谣之人……

  他甩了甩头,努力不去想这些会让自己发疯的问题,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药物上:“殿下,那接下来要做什么?”

  约瑟夫看着他苍白的脸,轻叹了口气,继续道:“将青霉菌培养液仔细过滤,具体用什么过滤方法,也得您用实验来确定。

  “由于青霉素是水溶性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油将滤液中的其他物质萃取掉,只留底层不溶于油的部分。

  “之后用活性炭提纯……”

  “活性炭是?”盲生的华点又出现了。

  “哦,活性炭就是将木块放在金属器皿中干烧……”

  跪求月票,跪求评论,小作者感激不尽!

第106章 旱灾要来了

  “然后用蒸馏水清洗活性炭。

  “接着将溶液调制酸性,使青霉素分子转为游离态……

  “再用酒精萃取,加碱性溶液中和,分离溶液,再次加酸萃取……

  “最后过滤得到的就是青霉素……哦,应该叫一型抗生素。”

  约瑟夫一口气说完,最后道:“得到的药剂加入到之前培养的病菌之中,如果能看到病菌消失,就说明药剂是有效的。如果病菌没受影响,那就修改实验条件,重新再来。”

  他很清楚,青霉素制作难度非常高,自己只是告诉了拉马克大概的理论基础。这就像在15世纪时告诉哥伦布,小伙子,这世界某个地方有块新大陆,去吧!

  哥伦布同学得先搞到船和船员,然后冲进茫茫大海,东西南北到处试一遍,历经无数九死一生的险境,再加上点运气,才有那么一点成功的可能。

  拉马克现在面临的情况也是一样,任何一步的操作,例如培养基的成分不合适,时间多点少点,酸碱度差了一点,甚至手抖了一下,都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

  最重要的是,现在没有超级菌株,即使实验成功,产量也会非常可怜。而培养菌株更是要耗费不知道多少年……

  不过约瑟夫有的是耐心,不论耗时多久,只要搞出了青霉素,就等于自己手握一张王炸。即使只能实验室少量制备,用在战场上救活一名指挥官,那都能产生巨大的战略意义!

  所以,拉马克先生,和您的头发道别吧。今后的日子里,您可能就得住在实验室里了。

  约瑟夫在心中默默祝福了拉马克一番,最后补充道:“拉马克伯爵,不同的青霉菌株能产生的青霉素大为不同,您得多测试样本,找到产量最高的菌株。之后甚至还要主动促进变异……”

  他忽觉说多了,忙道:“啊,不用在意什么是变异。对了,我先留给您3万里弗,全部用于一型抗生素实验,用完之后我会再给您拨。”

  拉马克忽觉哪里有些不对,做这实验竟要花3万里弗还不止?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他对青霉素的巨大渴望完全给覆盖了。

  随后,约瑟夫又看着拉马克重复了几遍制作流程。直到下午四点多,他感觉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便准备离开工坊。

  还没走出大门,他的脑子就又被粮食的事情占满了。

  当务之急就是土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土豆种植。这事情的难度可是非常大的——法国民众很排斥土豆。

  所以,在做好宣传的基础上,最好能动用行政手段来推,也就是要得到王后和布里安的支持。

  而要想要他们支持这事,就得给他们点“驱动力”。

  约瑟夫微微一笑,比如“面粉暴动”的恐怖回忆。

  那么,要找谁帮他们回忆呢?

  他思索片刻,忽然拍了一下额头,最好的人选不就在身旁吗?

  他忙止步,对拉马克道:“拉马克伯爵,我有件事情想请您帮忙。”

  “能为您效力是我的荣幸。”

  约瑟夫道:“您能否写一篇报告交给布里安大主教,内容就是预测今年会有严重的旱灾,比如从各种植物的异样,或者特殊气候之类的角度分析,建议政府提早做准备。”

  拉马克对王太子的各种惊人之举已经免疫了,当下只是看向他道:“您也发现会有旱灾了吗?”

  约瑟夫倒是吃惊了:“您也发现了?”

  拉马克点头:“很多迹象都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应该没有您说的那么严重。我会写报告给布里安大主教的。”

  “不,您一定得写得严重点才行!”

  “为什么呢?”

  约瑟夫无从解释,只得加重语气:“这很重要,请您一定要帮我这个忙。”

  拉马克却是断然拒绝:“可是,殿下,我认为,在学术问题上,我应该保持绝对的诚实。”

  “呃,是的……”约瑟夫被生物学家正直的操守搞得有些无奈。

  他想了想,微笑道:“不过您完全不用说谎。

  “只需要稍微变通一下。比如在会出现严重的旱灾的推断前面加上诸如‘有一定的几率’,或者‘可能会面临此类风险’之类的定语。”

  拉马克愣了愣,严格说来,任何事情都会出现无数种结果,指出其中的一种可能性,也算是严谨的学术研究了。

  自己将这种“严谨”写入报告里,确实没什么问题……

  人情和操守达成妥协,他终是犹豫着点了头。

  约瑟夫向生物学家诚挚地道谢,再次转身,却听到面前传来轻柔的声音:“很高兴见到您,王太子殿下。”

  佩尔娜很难得地换了身翠绿色的女装,正拎起丝质碎花裙摆,向他屈膝行礼。

  

  “哦,我也很高兴见到你。”约瑟夫忙点头回礼,“你怎么来这儿了?”

  佩尔娜不知为何,俏脸有点发红,低头道:“我要开始跟父亲学习血液循环学了,也可以顺便帮他打理实验室。”

  嗯,才不是因为听说王太子搬去了巴黎,就急急忙忙地追了过来。

  约瑟夫微笑道:“有您的协助,拉马克先生的实验进度肯定会加快不少的。”

  佩尔娜暗暗鼓了鼓劲,抬头道:“殿下,听说您要在巴黎住一段时间。或许,我可以继续为您做例行健康检查了。”

  “哦,那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谢您,佩尔娜医生。”

  女孩的脸顿时更红了。

  ……

  两天后,凡尔赛宫。

  布里安大主教看着手中的《巴黎时装周规划书》,听王太子描绘时装周的美好前景,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时装周的前期投入只需要不到60万里弗,预计收入可达到400万里弗以上。”约瑟夫兴致高昂地讲述着,“同时,在杜伊勒里宫周围开发房产,收入也能达到数百万里弗。

  “等时装周结束之后,杜伊勒里宫东殿可以改为‘巴黎商业中心’,继续带来收益。以后等时装周的影响力扩大,还能在此举办‘全欧博览会’……”

  布里安不住点头,露出微笑道:“殿下,您的这些设想都非常好。我已增设了您要的60万里弗预算案,杜伊勒里宫的调用文件明天应该就能送到您手里。”

  他忽然拿出几份报告递给约瑟夫,转而道:“殿下,这是我近两天来收到的报告。请您也看看吧。”

  约瑟夫低头望去,就见最上面一份名为《关于今年旱灾的一些观察》,署名正是拉马克。

第107章 面粉暴动

  约瑟夫不用看也知道,下面几份报告都是他在法兰西科学院找知名学者写的。那些人可没有拉马克的学术道德,每人收了七八百里弗之后,仅用小半天工夫,就编出了“严重旱灾”的报告。

  布里安在一旁耐心等他翻完前两份报告,这才满脸忧虑道:“殿下,后面那几份也是相似的结论。如果这种情况真出现的话,肯定会出大乱子的……”

  约瑟夫心中一喜,本来这些报告就是想给布里安敲敲边鼓,然后自己顺势引出应对饥荒的问题。

  没想到布里安这么上道,自己主动提出来了。

  其实经过上次税务法案的事情之后,布里安就养成了遇到大事找王太子商量的习惯。

  “就像前年的诺曼底发生过那样,哦,还有更早的勃艮第和兰斯。”布里安说着看向约瑟夫,“其实我刚才正准备去向王后陛下汇报此事,以便提前准备好……”

  约瑟夫以为他要说“赈灾粮”,正准备点头称是,就听布里安道:“提前准备好军队,应对可能出现的暴乱。”

  约瑟夫差点儿没喷出一口老血来,说了半天,您老是打算武力镇压?

  其实布里安也很无奈。

  自十多年前开始,自然灾害频发,法国各地经常出现欠收,从而导致多次“面粉暴动”。

  从兰斯到勃艮第,再到诺曼底,甚至巴黎周边地区,饥民们冲进面包店或大贵族家中,抢走面粉和面包,并按他们认为合理的价格留下一些钱。

  这种行为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人民税”。

  最近一次面粉暴动于前年发生在诺曼底。法国政府为了平息暴乱,出动了两万多名士兵,逮捕了500多人,这才勉强将暴乱压了下去。

  而现下法国政府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赈灾的经费。布里安看到有饥荒的苗头,除了准备军队镇压,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

  约瑟夫将那些报告放在一旁,道:“布里安大主教,其实这些报告我之前就通过其他渠道看过。我今天来这儿,就是想跟您商量此事。”

  “哦?那殿下的意思是?”

  “我们应该设法为民众提供粮食,避免暴乱的发生。您知道的,不论是暴乱,还是军队镇压,都会对地方上造成严重的破坏。”

  布里安苦着脸道:“殿下,您说得没错,但以我们的财政情况……”

  约瑟夫忙切入重点:

  “如果我们在全国范围推广种植土豆,就能很大程度抵冲自然灾害。

  “同样的土地种土豆和小麦,前者产量可以达到后者的四到六倍。

  “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些年也经常遭遇天灾,但他们出现饥荒的情况却比我们少很多。其实他们的农业生产效率完全比不过比法兰西。”

  此时的普鲁士和奥地利还是农奴制,农业生产力相当低下。

  “他们之所以能渡过危机,完全是依靠大规模种植土豆。如果没有这种产量极高的作物,十年前的普奥大战恐怕连两个月都打不到。”

  他说的是巴伐利亚王位争夺战。参战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双方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就靠现挖土豆吃,硬是坚持打了1年之久。故而这场战争也被称为“马铃薯战争”。

  实际上,目前整个欧洲也就法国及意大利地区那些天主教国家非常排斥土豆,在其他地方,土豆早已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了。

  约瑟夫拍了拍桌上的报告:“如果我们也大量种植土豆,即使因灾害导致减产,但收成也会远高于谷物。到时候政府只需拿出少量的钱赈灾,就能渡过危机。”

  布里安仍是一脸为难状:“殿下,其实我也了解过这种作物,您说的办法确实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