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97章

作者:天海山

  在没有雷达的时代,想在开阔的海上找到一艘船比在麦田里准确挑出一颗麦粒还要难。

  而英国人还做不到连美洲也一起封锁,所以之后哪怕明轮损坏了也无所谓,用风帆在大西洋航行就是了。

  这种“凑合”出来的特种商船是目前唯一能冲出英国海上封锁的手段。

  只是因为布雷斯特造船厂将绝大部分产能都用在了蒸汽战舰的建造上,所以这种特种商船目前仅有7艘。

  但它能从美洲运回部分蔗糖和棉花,这对于法国的贸易具有战略意义。

  毕竟,法国多拿到一磅糖,英国就将少拿一磅。

  要知道,自从开战之后,由于英国市场对糖类供应的恐慌——目前欧洲最大的蔗糖产地就在法国,提供了英国近半的糖类——导致英国的蔗糖价格比加勒比海独立运动之前涨了足足4.2倍!

第767章 救法国就是救美国

  没错,即使已经开战,英国还得不断从法国购买蔗糖。

  同时法国也在持续向全欧洲供应糖类产品。

  毕竟英国人总得弄到糖来过日子,而法国在甜菜产业上投入巨大,依靠种甜菜为生的农民也很多,炼制出来的糖也需要有销路。

  况且现在糖价这么高,傻子才不卖。

  实际上,目前蔗糖的高额利润撑起了法国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军费。

  和人们通常的概念有些出入的是,不论战争打得多么惨烈,民间的经济往来大多都仍在持续。

  就像当年美苏冷战时恨不得相互刨了对方的祖坟,但其实该做的生意一直都在做,就是交易方式可能会搞些花样。

  当然,法国仅依靠7艘商船的运输量,远远不能满足对美洲和远东的贸易需求。

  短时间还能坚持,如果战事拖得太久,对国内的经济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首先就是工业原料短缺。

  法国的棉花、羊毛、皮革、油脂,甚至绳索都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这些东西在法国进行工业加工之后,再以高附加值销往世界各地。如果原料出现短缺,法国的工业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萎缩。

  其次是市场减少。

  产品造出来之后无法回笼资金,将进一步破坏法国的工业基础。

  工商业凋零,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性的经济危机……

  所以法国面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总体局势还是非常危险的,必须要尽快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才能形成破局。

  另外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外交手段,为法国争取有利局面。

  50多天后,“云雾号”终于完成横跨大西洋,抵达了美国费城港。

  福卡德男爵换了非常正式的装束,在港口见到了前来迎接的美国国务卿杰斐逊。

  福卡德正是作为法国国王特使,来到美国的。

  他原本是打算跟随法国海军的舰队前往北美,但理查德·豪勋爵一直率英吉利海峡舰队在勒阿弗尔港至布雷斯特港一带转悠,而大批战舰离港反而很容易引起英国海军的注意。

  他这种外交人员如果被英国人俘虏,将会非常麻烦。

  于是他在法国海军的建议下,另辟蹊径,乘坐“贸易特快”船,悄然来到了美国。

  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福卡德向杰斐逊提交了照会,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要求美国遵从《美法同盟条约》,立刻向英国宣战。

  约瑟夫很清楚,美国这个二五仔历史上可是出卖过法国的。

  在法国和反法同盟开战之后,受到英国海军封锁的影响,美国很难和法国进行贸易。

  美国人为了找补缺失的市场,立刻便和英国签署《杰伊条约》,转投了英国的怀抱,丝毫不提当初路易十六为了支持美国独立,差点儿搞得国家破产的情分。

  之后甚至还赖掉了法国在美国独立时提供的巨额贷款。

  这一世,约瑟夫自然不能让美国再首鼠两端,随意背刺法国了。

  

  华盛顿当即使用上了拖延战术,一直借口需要议会讨论投票,让福卡德等了半个多月。

  而福卡德也不急着催华盛顿,而是按照王太子殿下的吩咐,开始在费城各地进行演讲,主题就是回忆当年法国如何倾力帮助美国获得了独立,美法深厚的兄弟情义,以及无耻的英国又再次挑起战火,美法兄弟要像以前那样团结起来,一同教训英国佬。

  与此同时,法资控制的《美国新闻报》也跟着造势,大谈英国海上封锁其实是破坏美国对欧贸易,削弱美国的阴谋。法国如果战败,英国立刻会集中力量,重新将北美大陆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一时间,美国各地都流行起一个说法——救法国就是救美国。

  随后,开始有人召集民众在美国国会门前游行,高呼遵守条约,反对英国霸权。

第768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求双倍月票)

  第768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美国可不会惯着这些“刁民”,司法部长詹宁斯·伦道夫立刻调动民兵将游行人群驱散。

  游行的人们倒也没多做抵抗,让我走就走,不过却在街上绕了个圈,跑到联邦法院门口继续喊口号去了。

  嗯,这些人里面有三分之一都是领工资办事的,所以显得非常“专业”。他们提前一周就规划好行动方案,包括如何扩大影响力,以及遇到民兵之后的应对措施等等。

  所以纵然伦道夫调动了上千民兵,对费城的所有重要部门都严防死守,但仍是无法浇灭游行者的激情澎湃。

  而这些“专业人士”的薪水,都是一个名为“救助独立战争伤残者协会”的组织。

  “协会”的宗旨是“让那些被英国殖民者伤害的美国公民能够生存下去”。

  当然,协会里的工作人员们对曾经加害美国公民的英国侵略者非常憎恨,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于是“协会”在听说英国人开始对亲爱的法国朋友发起战争之后,便愤怒地组织了这场大规模游行。

  而“协会”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佐治亚州和南卡莱罗纳州的种植园主,其中以法裔居多——遭到布克的黑奴大军破坏之后,法国商人在贸易大臣的建议下,抄底了这两地的大量棉花种植园。

  今年年初时,他们为回馈美国,在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演说家约翰·卡斯尔的号召下,出资成立了“救助独立战争伤残者协会”。

  没有人知道,这位卡斯尔先生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法国情报局的上尉特工。

  博学的卡尔斯先生称协会为“非政府组织”,意思是不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进行公益性活动的组织。

  不过这个定义念起来颇为拗口,所以大家通常都只简称为“NGO”。

  至于NGO怎么组建,怎么运作,后世的美国CIA已经做了大量示范,约瑟夫只是照着抄了一份“手册”给富歇,后者很快就融会贯通并开始实施起来。

  不过这种“技巧”只能用在美国这种议会制国家里,换做普奥那样的君主制国家敢这么搞,秘密警察分分钟就会上门逮人了。

  当“反对英国霸权”的人们举着独立战争中被英国人残忍杀害的小女孩画像,开始在费城的西北广场静坐,且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之后,联邦议会终于感到有些头疼了。

  在富兰克林的别墅里,几名合众国的大人物看着不远处街道上走过的数百名请愿市民,皆是眉头不展。

  “我昨天下午去广场看过,足有上千人聚集在那。”众议院议长麦迪逊摇头道,“这些愚蠢的家伙根本不知道卷入英法战争意味着什么。”

  “普通人只想要发泄情绪而已,哪儿会管那么多?”

  汉密尔顿的声音带着怒意:“都怪那个法国特使,这段时间他在到处演讲,这才让蠢货们头脑发热。”

  比较亲法的杰斐逊耸了耸肩:“坦白来讲,他只是在阐述事实,不论是条约,还是欧洲正在进行的战争。”

  “但我们根本不可能为法国而损失这么多利益。杰伊大法官的谈判才是我们期望的……”

  汉密尔顿正说着,他的助手突然推门冲了进来,焦急地挥舞着一张报纸道:“汉密尔顿先生,不好了……”

  汉密尔顿神色不悦地看向他:“别这么冒冒失失的,克拉克,怎么了?”

  “你,您还是自己看吧。”

  汉密尔顿从助手那接过一份《费城通讯报》,展开,就见头版的标题赫然是:“政府正与英国进行谈判,计划以利益换取改善美英外交关系”。

  他慌忙向下看去,正文里详细阐述了美国政府为了扩大和英国的贸易,准备不再追究英国海军扣押美国商船之事,以及不要回被英国人抓去充当水手的美国公民。同时,美国将向英国商船开放密西西比河,并禁止在美国沿海劫掠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

  是的,在英国开始封锁法国的海上贸易之后,有几十艘前往法国交易的美国商船遭到英国海军扣押。

  这事在美国闹得动静非常大。

  而这新闻竟然说美国政府就这么算了。

  可以想见,这消息传开之后美国国内立刻就会炸锅!

  然而,最让汉密尔顿冒冷汗的是,美国政府的确准备这么做,谈判代表杰伊已经在前往伦敦的船上了……

  他将报纸塞给杰斐逊,怒吼道:“是谁走漏了消息?!”

  知道这次秘密谈判的只有不到10名美国高层官员,按理来说是绝不可能把这事给捅出去的。

  

  屋里的几人当即面面相觑,而后纷纷摇头。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谈判内容是约瑟夫“猜”出来的。

  眼下美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和历史上差别不大,而主政的仍是这批人,所以他们制定出来的政策肯定还是会走老路。

  于是他便让福卡德男爵提前把美国政府谈判条件公布出来,扒掉他们的“底裤”,利用美国舆论倒逼华盛顿放弃这些政策。

  汉密尔顿看了眼钟表,抓起外套朝门外跑去,对杰斐逊道:“法国特使快到了,您敷衍他一下,我去向总统先生汇报!”

  就这样,原定于中午在这里开启的“美法外交协调会议”被推迟到了两天后举行。

  当天下午,华盛顿便亲自在国会议事厅前当众辟谣,表示美国政府绝不会向英国让步,遭英国非法扣押的商船必须得到赔偿,所有被抓走的美国公民都将会返回故乡。而密西西比河永远是美国商船的“私产”,绝不会让英国人染指,且美国政府从没有抛下法国盟友的打算。

  也亏得他反应够快,这才避免了美国航运公会组织船主们来费城闹事的情况发生。

  在华盛顿公开发言的同时,一艘快速帆船也驶离了费城港,准备去将对英谈判代表杰伊大法官追回来。

  不过在两天之后的协调会议上,法国特使却为正忙着四处灭火的美国大佬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法国将同意美国保持中立,不参与战争了。

第769章 美国的小算盘

  实际上,约瑟夫从来没指望美国真能遵守同盟条约对英宣战。

  不说以美国对英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开战不出三个月美国自己就得先炸了,单就美国那点战斗力,真要作为法国盟友上场,估计还得自己分兵去救他。

  所以,只要能稳住美国这个重要的原料产地,以及不算大的销售市场,对法国来说就完全可以接受。

  杰斐逊激动地对福卡德男爵欠身道:

  “感谢王太子殿下宽广的胸襟,以及对美国艰难处境的理解。

  “请您放心,我国一定会严格恪守中立原则……”

  福卡德立刻微笑道:

  “王太子殿下总是希望美国能永远繁荣强盛,所以,在贸易收入方面,你们可千万不能放松。”

  “贸易收入?”杰斐逊怔了怔,“您的意思是?”

  “蔗糖。”福卡德道,“您该知道现在的糖价有多高,殿下希望所有从美国转售的糖类产品能紧盯市场价,不要错过该赚的利润。”

  杰斐逊顿时明白过来,这是要求美国不能用低价糖来帮助英国渡过糖荒。所谓糖类的市场价,那不就是巴黎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价格吗?

  他挤出个生硬的笑容:

  “您看,就凭我国那点儿蔗糖产量,根本不足以影响英国市场。”

  福卡德也不跟他绕圈子,摆手道:

  “贵国从加勒比海地区收购的蔗糖却能做到这一点。”

  约瑟夫很清楚,在法国商船无法抵达加勒比海的情况下,美国的走私船是加勒比地区所有种植园唯一的销路。

  你要真逼着不让他们卖给美国人,那他们很可能就得直接卖给英国人了。

  杰斐逊尴尬地咧了咧嘴,硬着头皮道:

  “可是……我国和英国的贸易需求,严重制约着糖类价格……”

  福卡德知道,美国是想用低价蔗糖来换取更多商品进入英国市场的入场券。

  他高声道:“恕我直言,美国需要更加强硬才行!”

  杰斐逊面露苦色。那意思分明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就美国这点小体量,哪儿敢跟英国强硬。更何况英国之前将加勒比海殖民地送给了美国,就是要换取低价糖。美国也不敢违约啊。

  福卡德见状,向他凑了凑,低声道:“捂盘惜售。”

  “啊?”

  没等杰斐逊反应过来,一旁的美国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却是眼前一亮:

  “您真是贸易领域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