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60章

作者:天海山

  前进吧!柯斯丘什科……”

  正是著名的《波兰永不灭亡》,也就是未来的波兰国歌。只不过它的作者约瑟夫·维比茨基这次将它命名为了《波兰永远坚强》,歌词中“灭亡”之类的词也随之消失了。

  历史上,此时俄军已经兵围华沙。但眼下波兰的防线仍在东部边境。

  施米茨跟随着军鼓声迈步前行,手指摸索着口袋里的信。

  那是他哥哥上周寄来的,说自己已经跟随军团向波兰出发,应该不久之后就能跟他会面,而后一起投身光荣的圣战了。

  嗯,他的兄长莫尔特·施密茨是奥地利皇家喀尔巴阡军团的一名上尉。

  不过,军官的身份也限制了他。

  赫伯特·施米茨自己从新松奇老家跑来波兰已有半个多月,并获得了“圣十字军军团”的中士军衔,如今正在赶赴战场。

  而兄长才刚刚出发。

  或许等哥哥见到俄国人,自己已经晋升到跟他差不多的军衔了。

  赫伯特·施米茨畅想着,嘴角勾起了微笑。十字军圣战,多么浪漫的经历啊!

  军队又走出好远,估摸着已经到了华沙远郊,忽而有几匹马从队伍后面追了上来,一名波兰少校高声喊着:“等一等!停下!”

  指挥官菲柯特少校立刻向传令官示意,军鼓声笨拙地改变,士兵们随之停住了脚步。

  波兰少校和菲柯特低声交谈了几句,后者顿时变得脸色铁青,犹豫了片刻,跳上一块半人高的大石头,用德语大声道:“大家听着,夏尔·特罗克少校有件事情要和大家说。”

  所有军官和士兵立刻转身望向了他。

  特罗克激动地用波兰语说了几句。

  菲柯特皱了皱眉,但很快就帮他翻译:

  “很遗憾,我们的国王陛下……咳,在几天前向波兰宣战了。”

  士兵们顿时一阵骚动。

  赫伯特·施米茨难以置信地高声确认道:“长官,您是说‘宣战’?是我听错了吗,不是‘结盟’吗?”

  “是的,宣战。”菲柯特点头,又小声咒骂了一句,“混账,简直像狗屎一样!”

  特罗克少校继续道:“此时,奥地利的2万5千大军正在经过新松奇,预计4到7天之后,就会对克拉科夫发起进攻。”

  菲柯特无奈地翻译着。

  而他的队伍,已经炸开了锅:“为什么要入侵波兰?”

  “这肯定不是国王陛下的命令吧?”

  “是哪个混蛋,竟然勾结俄国异端?”

  “他们就这样报答曾帮我们守住维也纳的朋友吗?”

  这支队伍是由奥地利赶来支援波兰圣战的志愿者组成的。他们满以为奥地利政府会出兵帮波兰抵抗俄国,却没想到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特罗克先向众人深深地行了一礼,而后道:“克拉科夫几乎没有军队驻防,我们从未料到维也纳会进攻那里。

  “所以,华沙不得不将所有能调动的士兵派往克拉科夫。而你们,则是这里最有战斗经验的队伍。我代表国王陛下,恳求你们能帮助我们防守克拉科夫。

  “请看在天主的份上!”

  赫伯特·施米茨脸色阴沉地向前几步,高声道:“我去!”

  立刻有人跟着喊了起来:“我也去。”

  “我也想去教训那些蠢货!”

  “还有我……”

  半小时后,这支800多人的队伍转向西南,赶往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

  塔尔诺夫斯克山银矿南侧的切比尼亚镇外。

  一名奥地利炮兵拖拖拉拉地将炮弹塞进炮口。装填手用杵弹杆随意捣了几下,而后,点火手点燃了引信。

  一声轰鸣,炮弹划了个弧线,飞入了东侧的灌木丛中。

  炮兵连长用望远镜看了看,并没有指责炮手,反倒是一屁股坐在了弹药箱上,任由手下发挥。

  是的,他们直到进入波兰境内,才知道自己要打的是波兰人。

  而在此之前,除了中高级军官之外,奥军士兵都认为这是要去波兰东线和俄国人作战。

  

  很快,维尔姆泽将军的卫队就作为监军,来到了炮兵阵地。

  这里的8门大炮轰了一个早上,竟然只有一发炮弹击中了波兰人的阵地,将军已经暴怒了。

  嗯,那个射中波兰人的倒霉蛋之前还被战友们痛斥了一顿。他也有点儿冤枉,实在是技术不佳,瞄偏了。

  在几名炮兵挨了鞭子之后,波兰阵地上终于被轰出了缺口。

  而后,维尔姆泽直接调了皇家掷弹兵营,带头冲进了波军防线。

  身着款式、颜色各异的军装的波兰军队很快向后撤退,将镇子完全放弃了。

  维尔姆泽看着望远镜里的情形,命令骑兵追击。

  他原以为不会遇到什么抵抗,毕竟克拉科夫的波兰军队应该也就几百人而已。

  然而,刚才挡在镇外的至少有两千多名士兵。

  “将军,看来应该只是波兰人临时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一旁的参谋也放下了望远镜,“明天或许就能占领银矿了。”

  维尔姆泽点头:“命令部队进入镇子吧。那里的技院能让士兵们兴奋起来。”

  他对今天的战斗极不满意,皇家德意志步兵团连续两次进攻,竟然都被那群乌合之众挡了下来。

  约摸过了一个小时,就在他和手下军官商议要如何尽快控制整个克拉科夫时,远处突然传出了几声炮响。

  他皱了皱眉,自己没有命令炮兵参与追击啊,为何他们会跑出那么远?

  过了一会儿,两名骑兵惊慌失措地赶来,向他报告道:“将军,莫尔雷特少校在镇西遭到伏击,有3个骑兵中队被击溃……”

  维尔姆泽顿时神色一僵,正要命令将部队收回来,又有游骑兵来报,说左翼发现敌军骑兵的踪迹。

  这群乌合之众竟然还有骑兵?

  维尔姆泽忽然感觉情况不太妙。

  而他的预感也得到了验证。

  次日,奥军便在切比尼亚镇与波军展开了艰难地厮杀。

  维尔姆泽没有料到的是,这里竟然有超过2800名波兰士兵。

  准确来说,其中只有800多人是从意大利和瑞士招来的雇佣兵,余者则是矿业公司的巡逻队,以及,武装矿工。

第699章 这是我们的矿山!(月底求月票)

  第699章 这是我们的矿山!“狗崽子们,别想抢走我们的矿山!”

  切比尼亚镇东侧的条石水槽旁,矿工老维查举枪,射向远处那些穿着灰白色军装的奥地利士兵。

  他当了20多年矿工,从未想到过自己还有上战场杀敌的一天。

  但他和他的工友们做得非常出色。

  奥军进入克拉科夫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切比尼亚镇仍旧有一小半在乌米扬矿业公司的手中。

  如果有人对这些武装矿工的战斗意志有所怀疑,那么现实一定会让他狠狠地挨几巴掌。

  事实上,这些矿工保卫克拉科夫的决心甚至比军队都更加坚定。

  以前,他们都只能勉强维持在温饱线上,一旦生病或是受伤,家人就得挨饿。

  而法国的投资者带来了最先进的蒸汽机之后,银矿产出量成倍增加,他们的工钱也随之大幅上涨,矿上还提供了不错的福利。

  如今,他们不但不愁吃喝,而且每周都能吃到两三顿肉,什么新衣服、新家具之类也不再是幻想中的东西。

  如果一直苦熬着也就算了,人一旦体验过好日子的滋味,那是死也不愿意再回到过去的。

  对,就是物理意义上的“死”也不愿意。

  当他们知道奥地利人要来抢走这座银矿时,不用任何人号召,他们立刻就自发集合了起来,拿着之前对付“匪帮”时,配发的燧发枪,表示要誓死守护银矿。

  面前的200多名奥军士兵距离这边还有90多步远,基本上还未进入燧发枪射程。

  但在一阵枪声过后,他们却如同被大炮轰到一般,纷纷惊慌地掉头逃窜。甚至还有人把枪都扔了。【注1】

  倒不是矿工们射术有多么精湛,只是奥军的士气实在太低了,谁也不愿为了这场没意义的战争挨枪弹。

  矿工队长高声道:“敌人退回去了,停止射击!”

  水槽旁的阵地上立刻安静下来。

  这些矿工有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很听指挥——对于挖矿这种极其危险的工作,不服从管理的人通常都活不久。

  “这群胆小鬼!”老维查的儿子收起通条,笑骂道。

  旁边传来工友们的声音:

  “可不是,他们甚至还没上次冲得远。”

  “前面那片灌木丛大概就是他们永远走不到的地方……”

  忽然间,队长大喊道:“小心!他们又回来了!”

  老维查神色轻松地望去,就见足有300多名奥军士兵排成紧密的线列阵,随鼓点声朝这边压了过来。

  在他们身后,还有数十名身着白绿相间军装的军官。

  更远处,则是维尔姆泽和他的参谋。

  这位奥地利将军已经被逼得亲自来到前线,监督营级规模的进攻。

  而且他还极为谨慎地用将近十倍兵力进攻——水槽这边只有40多名矿工。

  奥军士兵被逼着一直前进到距离矿工们不到40步远,而后在军官的怒骂声中,举起了枪。

  矿工用最快的速度拼命射击,但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了,根本无法对敌人造成严重的杀伤。

  之前,奥军一触即溃的情形,根本不是因为他们的射术精湛。

  “射击——”一名奥地利少校高声喝道。

  在督战队的监视下,三个连的士兵无奈扣动了扳机。

  一阵密集的枪声划过小镇,当即便有近半矿工发出闷哼声,被枪弹掀翻在地。

  奥军的人数优势实在太大了,真正开始进行交火的话,矿工这边根本无法抵挡。

  矿工队长捂着中弹的手臂,声音嘶哑地大喊:

  “撤退!退到首饰店那边!”

  老维查忙拉起儿子,和工友们向北跑去。

  身后又是一阵枪响,他回头看时,队长还单手举着燧发枪,站在水槽前一动不动。

  他低着头,和同伴们一直跑到了首饰店,却发现这里的雇佣兵阵地也正在和奥军激烈地对射。

  而敌人明显数倍于自己人。

  是的,虽然奥地利军士气低落,但维尔姆泽好歹也是久经战阵的职业军官,在发现手下士兵都在消极怠战之后,也是立刻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针对性部署。

  他将所有士兵都散到了切比尼亚镇四周,全部以营级单位作战。他派出自己的卫队,和营长一起督战,并授权射杀任何胆敢后退的士兵。

  同时,他自己也亲自在战场上巡视。

  在这样的严令紧逼之下,经过5天的激战,2万奥地利大军终于将矿业公司的守军,赶出了切比尼亚镇。

  

  四周到处都是枪炮声,老维查冒险登上一座两层的小楼楼顶,终于看到了公司巡逻队的旗帜。

  他从窗户跳下,招呼聚集在一起的近百名矿工:

  “在马柳什夫人的花店那边,快走!”

  等到他们赶到花店时,正好听到巡逻队队长玛卡夫斯基对一名佣兵军官道:

  “敌人太多了,我们得退回塔尔诺夫斯克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