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53章

作者:天海山

  至于恰佩罗夫的基辅驻军,由于跟斯米尔诺夫没有充分协调,目前还在基辅城下晃悠。

  于是,乌克兰军团和波兰王领第三师甫一接触,便有些招架不住。

  斯米尔诺夫见势不对,正准备向莫济里方向撤退,一支千余人的翼骑兵突然从捷捷列夫河下游,冲了出来。

  然后,就变成了目前的这种局面。

  翼骑兵指挥官马达林斯基中校极为冷静,从俄军步兵中穿过之后,立刻重整队形,掉头重新杀向刚才被冲散的哥萨克骑兵。

  而后,波兰的步兵线列立刻压了上来,将俄军防线彻底击溃。

  斯米尔诺夫无奈之下将后备队全部押上,指望能拖住波军的攻势,而后,翼骑兵又气势汹汹地向正在整队的乌克兰步兵,冲了回来……

  莫济里。

  马雷采镇。

  莫尔科夫驱马从已经被轰塌的钟塔下走过,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受伤的俄军士兵——尸体都已经被搬走了,否则会显得更加凄惨。

  他为了夺取这个小镇,损失了2千多名士兵,以及,超过30门大炮。

  他先前冒险将炮兵全部压到最前方对躲在建筑里的波军抵近轰击,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波兰人的防线迅速后撤。

  然而,有一队波兰散兵冒死袭击了他的炮兵阵地,以全员阵亡的代价,毁掉了他30多门大炮。

  “这群波兰疯子!”

  莫尔科夫一想到刚才在炮兵阵地看到的地狱般的景象,就不由得头皮发麻——足足700多具尸体铺满了狭窄的炮兵阵地,几乎每一门大炮都被死去的波兰人所覆盖。

  好在,这个镇子已经落在了他的手里。

  休整一天,然后就能向莫济里发起总攻了。

  就在这时,两名浑身是血的游骑兵狂奔而来。当看到莫尔科夫之后,他们来不及停稳,便惊慌失措地大声道:

  “报告,乌克兰军团遇袭,请求支援!”

第686章 这群波兰疯子!

  待前来传讯的骑兵说明了斯米尔诺夫那边的情况之后,莫尔科夫的脸瞬间阴沉下来。

  “这个没用的家伙!”

  他狠狠咒骂了一句,而后抬眼,望向莫济里城的方向。

  据骑兵汇报的情况来看,袭击斯米尔诺夫的波兰军队起码有1万5千人,而莫济里的守军一共也就5万多人。

  也就是说,减去伤亡之后,此时莫济里城里只有不到3万波军。

  而自己手中还有接近6万大军,如果对莫济里发起猛攻,应该很快就能将其攻破。

  然而,他又犹豫起来。

  如果那支波兰军队进攻基辅,恰佩罗夫很可能会支撑不住。

  基辅是他的大军的主要后勤物资囤积点。虽说就算失去这里,他仍能从斯摩棱斯克得到补给,但是,让波兰人占领了这座帝国西部最富饶的城市,哪怕只有一天,也将会是帝国的奇耻大辱!

  沙皇很可能因此撤了他的职,甚至将他送进监狱。

  想到这里,莫尔科夫愤懑地用力弯折马鞭,对参谋道:

  “传令,让扎波罗斯基军团留守这里。其他人休整半天,明早前往基辅,跟我去抓那只老鼠!”

  次日。

  莫尔科夫亲率3万大军赶往基辅,并派人命令恰佩罗夫从南面,予以配合。

  然而,等四天之后他赶至基辅时,波兰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大量游骑兵在基辅四处侦察之后,终于从当地农民那里得知,波军早在四天前就已经向东北方向“逃窜”了。

  莫尔科夫当即紧追而去,然后在洛耶夫渡口发现了波军的踪迹,但那只是已经离去的痕迹而已。

  波军轻松控制了这座只有数百人把守的渡口,而后全军渡过第聂伯河,向俄国腹地而去。

  莫尔科夫的额角青筋毕现,狠狠将马鞭摔在地上,怒吼道:

  “这些该死的波兰疯子!”

  是的,波兰人肯定是疯了。

  在有第聂伯河阻挡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可能获得任何补给。

  也就是说,最多半个月,这些波兰士兵就会饿死。

  就算他们能沿途抢到粮食,也无法得到足够的弹药。

  俄国地方驻军只需不断地袭扰,消耗他们的弹药,一个多月之后,就可以轻松将这支没有武器可用的军队俘虏。

  然而,波兰人还是选择深入俄国。

  莫尔科夫可以想见,他们会先攻击距离最近的切尔尼戈夫——那里只有少量用来补充莫济里消耗的后备兵源,根本不可能抵挡上万波军的进攻。

  在抢掠一番之后,波军会绕过苏拉河北部,贴着斯摩棱斯克南侧继续向东,直逼卡卢加。

  卡卢加是帝国中西部第二富饶的省份,仅次于莫斯科。

  是的,这个该死的地方就紧邻着莫斯科!

  波兰人最狡猾之处在于,他们选择的这条进攻路线巧妙地避开了北侧斯摩棱斯克要塞,以及南侧的库尔斯克要塞——帝国在布置防御时,完全没考虑过正中心的腹地会受到进攻。

  通常敌人会以明斯克为基地进攻俄国,那么他们将会面对从斯摩棱斯克到维亚济马的一系列坚固的要塞。

  而从莫济里出兵,则会被大河阻隔,而无法对军队提供补给。

  但波兰人却恰好选了这条死路。

  莫尔科夫很清楚,1万5千波军肯定无法攻入莫斯科——那里作为帝国的旧都,中部的经济中心,驻扎着莫斯科军团,足有上万士兵。

  然而,只要波兰军队出现在莫斯科郊外,哪怕一枪不发,因民众惊惧而带来的损失都将以千万卢布计。

  这支波兰军队就是要拼着在临死之前,狠狠咬下帝国的一块肉。

  到时候自己就算想进监狱都进不了了,死刑将是自己唯一的结局。

  莫尔科夫犹豫再三,先派出了两队通讯兵,一队向卡卢加和莫斯科示警,让他们提前准备防御,另一队则向彼得堡,报告这个坏消息。

  而后,他分出所带来的全部3千5百名骑兵,渡过第聂伯河追踪波兰人。

  在他率军围剿柯斯丘什科部的这小半个月里,莫济里的波兰军队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从后方调来了数千新兵,并在民众的帮助下,重新加固了莫济里防线。

  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恶战。但,并非没有希望……

  巴黎。

  

  凡尔赛宫。

  一个与往常没有什么区别的早晨,柔和的声音在约瑟夫的床边轻唤:

  “殿下,已经7点了,您今天还要主持巴黎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启用仪式。”

  约瑟夫翻了个身,但昨晚因批阅加勒比海送来的文件而睡得太晚,疲倦死死地拉住了他的眼皮。

  佩尔娜又叫了他几声——近来卡梅莉娅还因上次落水而不时发烧,身体非常虚弱,所以照顾王太子起居的事情就由她暂代了——见殿下没有反应,回头瞥了眼身后那两名拿着衬衣的女仆,见她们没看向这边,立刻弯下腰去,快速在他脸颊上吻了一下。

  “您真的得起床了。”

  柔嫩的触感帮助约瑟夫驱散了倦意。他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佩尔娜绿宝石般美丽的双眸。

  “哈……您起得真早。”他打了个哈欠,微笑道。

  佩尔娜顿时脸颊飞红,忙又看了眼身后的女仆,还好,她们依旧没注意这边。

  嗯,作为王太子的女仆,有眼色是基本素质。

  约瑟夫洗漱完毕,任由佩尔娜为他做了眼底、嗓子、脉搏等一系列检查,而后拉着她,一同坐在了餐桌旁。

  等待上菜的空隙,他习惯性地拿起一旁的文件,就见最上面一份写着:波兰明斯克防线伤亡超过4千,已退守明斯克城郊。

  科辛斯基上校则率领2个步兵团和5个骑兵中队向北进发。

  文件上没有写科辛斯基的目标,但约瑟夫却很清楚,他将直捣里加。

  后一份文件则是莫济里那边的情况。

  比明斯克的局面要好很多——毕竟有柯斯丘什科和波尼亚托夫斯基两位波兰战神坐镇,俄国的7万大军连莫济里城都没看到。

  而柯斯丘什科这柄匕首,则已经刺向了俄国柔弱的腹部。

第687章 巴黎农产品期货交易所

  约瑟夫拿起牛奶喝了一口,将那份文件放下,心中默默为柯斯丘什科祝福。

  这已经是近半个月前的消息了——波兰距离巴黎实在太远。

  也就是说,这位波兰军神此时应该已经抵达了布良斯克,在俄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吧。

  约瑟夫对柯斯丘什科还是非常钦佩的,真心希望他能活着回到波兰。

  实际上,如果自己当初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下来,这支波军是不小的概率逃出生天的。

  当然,只是概率上而已……

  约瑟夫轻叹了口气,又拿起下一份文件。

  这是关于奥地利和普鲁士兵力调动情况的报告。

  两国都显得抠抠搜搜,显然是在掩饰自己准备出兵的打算。

  约瑟夫笑了笑,看来这两家都是在等俄国将波兰打趴下之后,顺带摘桃子。

  然而,这也给了波兰极为难得的喘息之机。

  按照俄普奥最优的军事策略,应该是同时动手,令波兰三面受敌。

  那样的话,波兰很快就会陷入极为艰难的境地。

  约瑟夫当初预估的最差的局面,是建议波兰直接和奥地利签署停战协议,将小波兰地区割让给后者,以求后方稳定。

  等击退俄军之后,再设法抢回来。

  好在普奥选择了贪婪。

  这样波兰就能利用这几个月,征召更多的部队——战争开启之后,扩军的速度将会比平时快数倍。

  等到普奥开始动手,波兰起码也能拿出些兵力抵抗了。

  而且,波兰和俄国打对攻的消息应该很快会传到西线,令普奥对战争获胜的信心受到一定的打击。

  这会很影响士气。

  约瑟夫所不知道的是,由于梅斯梅尔出色的“感召”,普奥两国的士兵,尤其是奥军,对波兰是相当的同情。

  如果他们发起对波兰的进攻,士气至少会打个对折。

  再后面是奥斯曼方面的消息。

  第一批托皮日斯新军,一共800人,已经完成基础训练,返回康斯坦丁尼耶。第二批的800人也将在两个月后“结业”。

  这些苏丹的士兵在突尼斯法军营地训练的效率,要比在奥斯曼训练高出太多了。

  以前的600托皮日斯士兵训练了近两年,都不如这批士兵训练小半年的效果好。

  塞利姆三世对这批全套法式装备的新兵也是极为满意,已经在和大臣们商议进攻埃及的计划了。

  法国情报局根据各种线索判断,奥斯曼应该会在3到5个月后动手。

  正是第二批新军完成训练之后。

  而约瑟夫最关心的那一批物资,奥斯曼也已经按照约定运往了黑海。

  至于那个名叫“穆罕穆德·阿里”的奥斯曼军官,斯泰勒表示还未找到——实在是这个名字在奥斯曼太过普通了。

  即使有阿尔巴尼亚裔这个限定条件,奥斯曼军中也足足有12个之多。

  具体哪一个才是王太子所说“有投资价值”的阿里,斯泰勒还在观察……

  不过,约瑟夫也不着急。

  穆罕穆德·阿里这个未来的埃及王至少还要十来年才能发育起来,斯泰勒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