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51章

作者:天海山

  “欧洲各国很快就都会得知教宗要发起圣战的事情。如果波兰打得不顺利,教宗肯定不会否定圣战的存在,因为那会令世人觉得教廷是在惧怕东正教。

  “而如果波兰人击败了俄国,那么教宗就会因为‘领导’了这场圣战,从而威望大增。那样的话,教皇陛下甚至会亲自来新松奇,号召十字军前往东方。”

  博罗夫斯基一怔,似乎确实如此。这位教皇特使的所为都是为了扩大教廷的影响力。

  梅斯梅尔继续道:“如果您能在教区宣传圣战的事情,我一定会向教廷好好褒奖您一番。”

  他之所以如此镇定,是因为就算出现意外,情报局的人也会立刻将他救走。哦,还有波兰自由与安全委员会从旁协助。

  当天下午,梅斯梅尔在博罗夫斯基主教的礼送下,离开了新松奇,赶往奥地利的贝尔茨,继续他的圣战演讲。

  没过多久,关于教宗号召圣战的小册子便开始在新松奇大量出现。到处都是市民在热议此事。

  接着,就有宗教狂热分子真的前往波兰参加十字军了。

  人数虽然不多,也就百余人,但他们基本都是自备武器,还不用发薪水。梅斯梅尔途径奥地利边境的几个城市,就给波兰平白增加了七八百士兵。

  当然,比兵力更重要的是,消息很快传入了维也纳,奥地利上下都知道了波兰人正作为“天主之矛”,在与俄国人进行十字军圣战。

  而奥地利作为一个天主教国家,人们便天然地认为应该站在波兰这一边。

  ……

  马雷采镇。

  雅尼克用抹布擦拭着燧发枪,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自语道:

  “7天了。”

  这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七天。

  也就是说,俄国军队被挡在镇外一周了。

  虽然每天都有防线危险的消息传来,士兵的伤亡也非常严重——他所在连队的伤亡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但防线却始终没有被敌人攻破。

  一个小男孩拎着木桶走来,开始清洗地上的抹布。

  

  雅尼克看向他道:

  “卡奇,明天有运送伤员的马车返回华沙,你可以跟着一起走。”

  小男孩怔了一下,摇头。

  雅尼克道:

  “听话,这里很危险。”

  卡奇还是摇头。

  “你想给姐姐报仇?”

  卡奇点头。

  雅尼克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扯得伤口一阵钻心的疼:

  “嘶——我知道,可你还没有燧发枪高。”

  “我会开炮!”小男孩很少说话,但这几个单词却说得非常用力。

  雅尼克笑了笑:“那你得先回华沙学数学,然后才能成为合格的炮兵。敌人不会总自己凑到炮口上的。”

  他已经决定收养这孩子了,虽然他自己也只有19岁。

  不过,他三天前正式晋升上士了,津贴差不多够卡奇上完普通学校,而军校据说是免费的。

  卡奇再次看向他,想了想,认真地点头:

  “那好吧。我会很快回来的!”

  雅尼克下意识地想揉他的脑袋,突然想起了伤口,忙收回了手,转而向脚下指了指:

  “在你学会开炮之前,我会一直守住这里。

  “就像德拉索维茨先生他们那样。”

  身后传来阵阵军鼓声打断了他的话。

  他转头望去,就见远处的道路上出现了一支波兰军队。

  那些士兵们排着极为整齐的队列,伴随着鼓点向南走去,人数多到一直延绵至视线尽头。

  卡奇向他投来询问的目光。

  雅尼克摇头:“或许是来协助镇上防御的吧,我也不清楚。”

  正好连里的少尉前来检查枪械情况,闻言抬头,指向队列最前方的军旗:

  “那是王领第三步兵师,后面那个好像是王领第二骑兵营。”

第683章 驰骋在辽阔的大平原

  如果德拉索维茨还活着的话,一定会用非常骄傲的语气补上一句,“这可是我们最精锐的部队!”

  他当初在斯拉沃尼亚“实战训练”两个月,就堪称老兵了,而王领第三师几乎参与了平叛的所有战斗,作战经验极为丰富。

  雅尼克看着远处器宇轩昂的士兵,兴奋道:

  “有他们参与防守,俄国人永远也别想攻入马雷采镇。”

  一旁的少尉摇头:“看他们行军的方向,应该不是来协防的。”

  “那他们要去哪儿?”

  波兰王领第三步兵师的队列旁,柯斯丘什科将军骑在马上,看向前方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对身旁的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道:

  “以士兵们目前的状态,四天后就能赶到基辅。”

  亲王点头,朝马雷采镇方向瞥了一眼:

  “我会坚守这里,直到后天的。

  “我们的小伙子们真的令我震惊,原本用来引诱俄军的应该是莫济里城。没想到他们竟然在第一道防线就让俄国人吃了苦头。

  “现在,一个马雷采镇就足够让俄国人不顾一切了。”

  柯斯丘什科神色肃穆地叹了口气:

  “但伤亡也非常大。十多天的防御战,莫济里这边就已经牺牲5千多人了。”

  “是啊。”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点头,又想起了那天在法国皇家军械厂开作战会议时的情形,“王太子殿下说得没错,将全部兵力投入防守的话,最终必定会失败。”

  他说话间已经将“王太子”前面的“法国”一词省略了,尽显都是自己人的意思。

  柯斯丘什科挺了挺胸:“我也越来越觉得王太子殿下的计划是唯一有可能拯救波兰的。”

  亲王看了他一眼,道:“我还是认为,由我去比较好。毕竟,就算我被俘虏,叶卡捷琳娜二世多半也会将我放了。”

  柯斯丘什科并没有嘲笑他还未开战就考虑被俘的想法,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此去只有战死和被俘两种结果。

  但,他必须得去。

  “我们已经谈过这事了,我去更合适。”

  亲王不再说什么。

  国王陛下之前为了拖住俄国备战的步伐,只身去讨好女沙皇,如今在国内的名声并不太好。自己已成了唯一能主持大局的人。

  还有,就是柯斯丘什科确实比自己更会指挥这种需要随机应变的战斗。

  两人一直走出了马雷采镇很远,亲王才拨转马头返回,临走时认真在胸前画了十字,对柯斯丘什科道:

  “愿天主保佑您。”

  后者同样做了祈祷的手势:“愿天主保佑波兰。”

  “活着回来。”

  “嗯。您也多小心。”

  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转身离去,没再回头,他怕士兵们会看到自己通红的眼眶。

  柯斯丘什科的部队又走了一天,到次日上午,大军已经接近了莫济里的边境。

  步入一片荒野中的柯斯丘什科向远处望去,突然停了下来,催马走上路旁的土堆,向面前的波兰士兵们挥手道:

  “你们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吗?”

  众人纷纷驻足观看,片刻后,一名上尉道:

  “将军,再向前走半天左右,就要进入俄国境内了……”

  “俄国吗?”柯斯丘什科笑了笑,高声道,“在我小时候,那里还是波兰的土地!”

  士兵们瞬间静了下来。

  柯斯丘什科继续道:“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这次要去哪儿。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了,我会带你们返回故土。

  “我们将要进攻基辅!”

  士兵们顿时面面相觑。莫济里的防御战打得那么艰苦,将军却要对俄国,啊,不,是对波兰故土发起反攻!

  柯斯丘什科指向马雷采镇:“明天,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就会佯装支撑不住,引诱俄军对马雷采镇发起猛攻。

  “而我们将趁俄国人将注意力都放在那里的机会,袭击俄军的基辅补给线!我们要让侵略者知道,波兰人也有刺刀和大炮,不会任由他们欺凌!”

  这就是约瑟夫为波兰制定的作战计划。

  东欧大平原易攻难守。波兰如果只一味地防御,那么必将陷入与俄军打消耗战的局面。

  以波兰的国力,是根本耗不起的。

  所以,他就建议波军也利用大平原的宽度,对俄国人发起对攻。

  俄国之前一定会习惯性地将精力放在如何打下波兰上,就如“一瓜”时那样,根本不会注意布置防御。

  

  而当波兰军队突然出现在俄国领土,肆意在东欧平原上驰骋时,他们将会立刻陷入手足无措。

  当然,进攻基辅只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这里距离俄军主力太近,而且有不少驻军,并不适合进行总攻,但足够对莫尔科夫军团形成牵制。

  之后,柯斯丘什科将会按照约瑟夫给他的剧本,率军在辽阔的平原上“起舞”。

  士兵们顿时爆发出疯狂的欢呼:

  “反击!圣战!”

  “让那些狗杂种们知道厉害!”

  “夺回基辅!”

  他们是波兰最精锐的部队,但之前只能看着那些新兵和敌人浴血厮杀,自己却被指挥官放在后方,心中早就憋着一股劲无处发泄了。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将会被派去防守华沙,却没想到是去俄国人的地盘上揍他们!

  这简直令他们欣喜若狂。

  柯斯丘什科待士兵们逐渐安静下来,又挥手道:

  “我们这次的任务将会非常危险,甚至,几乎没有能活着回来的可能。但我们将为祖国赢得真正的自由与尊严!侵略者将会因为我们英勇的战斗,而不得不滚回老家!

  “你们,愿意和我一起面对死亡吗?”

  周围所有的士兵立刻发出整齐的吼声:

  “愿意!!!”

  ……

  马雷采镇外。

  俄军总指挥官莫尔科夫站在一座谷仓上,手持望远镜看着一队俄国散兵攻入了镇中心,距离钟塔仅剩一条街时,四周的房顶上却突然冒出来大群波兰人,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了路口。

  他顿觉胸口涌起一阵焦躁。

  这个小镇子就如同一个气若游丝的伤兵,却怎么都不肯闭上眼睛。

  “该死的,”他抬手对参谋示意,“让基辅掷弹兵团投入进攻。中午之前必须攻下钟塔!”

  “是,将军!”

  参谋正要离去,就见一名游骑兵疾驰到谷仓下,勒住马大声道:

  “将军,我们的辎重营在基辅北郊遭到波兰人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