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在18世纪时,发动战争的阈值非常低——法国为了保护贸易协议,向他们宣战是完全有可能的。
早上11点,主持会议的巴登财政大臣见没人想要发言的样子,便在城外的炮声中宣布休会。
当晚的酒会上,英国第二财政大臣威尔伯福斯显得异常忙碌,不断和各国代表私下谈判,将之前开出的价码又提高了一大截。
没办法,法国军演给这些小国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酒会一直进行到深夜。科布茨尔拉着威尔伯福斯在角落里嘀咕了很久,显然是对此次议案的前景有些忧虑。
后者向他举了举酒杯,安慰道:
“您不用太过担心,明天下午就要举行投票了。各国即使想要改变决策,也已经来不及了。”
科布茨尔点了点头。其实各国代表在出发前,该投什么票就已经确定了。之前,黑森和奥格斯堡都已答应英国人投赞成票了,他们的贸易代表就算有什么顾虑,也不可能擅自做主。
第二天的午宴上,科布茨尔和绍恩等人飞快地将食物塞进嘴里,似乎都想赶紧吃完了好开始投票。
然而就在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吕茨克忽然向自己的随从悄悄使了个眼色,随后喝下一口乳白色的炖鸽子汤,在嘴里轻轻漱了几下,打出泡沫来。
紧接着,他神色痛苦地捂着肚子从椅子上滑落,躺倒在地,同时有带着泡沫的鸽子汤,从他嘴角溢了出来。
他的随从立刻冲了过来,扶起他焦急地大喊:
“老爷!老爷,您怎么样了?”
他见吕茨克只是痛苦地呻吟,忙又看向四周:
“我家老爷前几天得了严重的痢疾,现在应该是复发了。快请医生来!”
巴登的宫廷御医很快赶来,吩咐助手用担架将吕茨克抬走,立刻为他进行了放血治疗……
由于上黑森的代表患急病昏迷,导致下午的投票不得不取消。
之后的三天里,吕茨克一直虚弱地倒在病床上,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
直到这一日黄昏,随从带来了达姆斯塔公爵的回信。他立刻借口要休息,屏退了下人,而后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拆开信查看。
是的,他在那天晚上的酒会结束后,就给上黑森的统治者达姆斯塔公爵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描述了法军的动员、集结能力,以及法国坚定维护贸易协议的意志,并建议拒绝英国人的好处,改投反对票。
毕竟英国人的市场再大,给的好处再多,距离上黑森也非常遥远。
而法国的大军却只需要25天就能打到马尔堡。
为了一点儿贸易利益惹怒法国人真的没有必要。
更何况法国的条件也不是不能接受,贷款补贴加上蒸汽机,或许用不了几年上黑森的工业就能得到大幅提升,从而扭转贸易赤字的局面。
天亮之后,暂停多日的《莱茵-塞纳河条约》协商会议终于得以重开。
巴登财政大臣郑重地将各国代表的投票收好,高声道:
“就吸纳英国加入《莱茵-塞纳河条约》的投票结果——”
他拆开第一张票:
“法国,反对。”
“奥地利,赞成。”
“巴伐利亚,赞成。”
“上黑森,反对。”
科布茨尔闻言,顿时脸色一黑——他虽然已经料到吕茨克突然“病倒”会带来变数,但真正确认的那一刻仍是充满了不甘与恼怒。
“奥格斯堡,反对。”
“符腾堡,反对……”
巴伊微笑着站起身来,向众人抚胸示意:
“感谢大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我相信,《莱茵-塞纳河条约》会为我们带来更加繁荣的市场,以及辉煌的未来!”
他已经不用听后面的投票结果了,因为只要上黑森和奥格斯堡反对,那么英国就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票数。
法国在南德意志的市场,就这样保住了。
十多天后,法兰西联合蒸汽机公司收到了来自上黑森的100万法郎的订单,用于购买140部LJ15型蒸汽机,以及配套的用于自动织机的零部件。
……
加勒比海。
牙买加最大的港口罗亚尔港迎来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
最先入港的几艘大型运兵船上载着英国远征军的4千名士兵,以及大量战马、大炮等军用物资。
第635章 麻雀战术(上推荐中,求一切)
在牙买加委员会,也就是议会派出的军队被牙买加废奴组织击败之后,叛军已经形成了对首府金斯顿的包围态势。
总督坎伯兰勋爵慌忙向英国本土求援。
考虑到牙买加巨大的经济利益,小皮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便派出了远征军。
布兰德将军迈步跳上了码头,转头望向正在从“小灰象号”运输舰上下来的士兵,高声喊道:
“动作都快一点儿,你们这群废物!在这里每多耽误一分钟,那些黑鬼就可能多毁掉一座种植园!”
他从侍从手中接过马缰,对参谋道:
“立刻派出侦察兵,确认黑鬼军队的位置。对了,还有,尽快和坎伯兰勋爵取得联系,让他准备好士兵们的庆功宴。”
这倒不是他自大,这次他带来的部队包括禁卫掷弹兵2团、国王侍从步兵团、卡宾龙骑兵1团和2团等精锐。
而从牙买加委员会之前发回的报告来看,岛上的“穆拉托人”,也就是混血人军队只有不足1千人,而且军事素养非常一般。
至于黑人军队倒是有3千以上,但基本上都是种植园奴隶出身,不久前才刚学会开枪。
以他的4千精锐部队,收拾这些叛军简直是轻而易举之事。
不过,他的时间也非常紧,因为在解决了牙买加的黑鬼之后,他还得赶往巴哈马群岛,那里的黑人同样在去年底爆发了叛乱。
布兰德翻身上马,对参谋道:“在金斯顿以北扎营。让所有营长以上的军官来我的帐篷里开会。”
他挥动马鞭,心中盘算着如何在3个月内平息加勒比海地区所有的暴乱。按照首相对他的承诺,等他胜利返回伦敦,就将晋升中将,并获得陆军大臣助理的提名。
布兰德的确是个有能耐的指挥官,在登陆之后的第三天,他就已经基本摸清了叛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并制定了全套的作战计划。
第四天清晨,以国王侍从步兵团为进攻先导,布兰德军对牙买加废奴起义军,发起了全面进攻。
此时,奥瑞奥尔少校才刚刚得知自己身后出现了一支英军,没办法,起义军缺乏战马,为数不多的战马还是法国远征军留下的,所以侦察能力非常差。
他只得放弃几乎已经攻破的金斯顿城,组织兵力防御。
然而,他手下的黑人军团连齐射都还做不到,哪儿是英国精锐部队的对手。
距离第一声炮响仅过去了半小时,他的参谋就惊慌失措地向他报告,说正面防线已被击溃。
奥瑞奥尔心中一沉,看来自己面对的并不是岛上的守军——牙买加委员会的军队虽然比自己手下的军队战斗力略高一些,但绝对不可能这么强悍。
他身旁的一名军官大声道:
“指挥官大人,应该是英国远征军来了。”
他们之前就已经得到“特殊贸易协会”送来的消息,说伦敦派出了镇压部队,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动作竟然这么快。
奥瑞奥尔果断下令,步兵1营和2营负责拖住英军,又派了几个连在金斯顿周围的种植园放火制造混乱,其他人立刻向西北方向撤退,进入蓝山山脉。
非常不幸的是,布兰德早就料到了他所有可能采取的战术,甚至一开始就将军营扎在了金斯顿的北侧。
这令起义军损失惨重。一直到种植园的火势开始大面积蔓延,奥瑞奥尔才在熟悉附近地形的黑人士兵的带领下,从两座种植园的间隙中逃出。
而后,他又遭到迎接骑兵的追杀。好在蓝山距离金斯顿仅10来公里,等他逃入山林之中,身旁仅剩下了800多名士兵。
奥瑞奥尔强打起精神,和山中的“马伦斯”人聚落取得联系。
所谓的马伦斯人,就是逃入了山中的黑人,和岛上的印第安原住民杂居之后形成的土著。他们借助深山躲避英国殖民者的追杀,经过上百年的繁衍,已经遍布斯托尼山和蓝山。
而这些人天然敌视英国人,在牙买加废奴运动起义之初,就已经和他们取得了联系。
很快,就有马伦斯聚落收留了奥瑞奥尔的残部,并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水。
入夜,奥瑞奥尔聚集起手下军官,却丝毫没有战败的颓势,而是站在一个木桩之上,高声道:
“一次的失败并不算什么。英国人至多一个月之后,就会离开这里。
“岛上的种植园里有几十万等待自由的黑人。他们随时能加入我们的军队,再次对英国人发起猛击!
“而圣多明戈那边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武器运来。
“大家要振作起来,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随后,奥瑞奥尔便率部在蓝山的丛林里到处躲避,依靠满地都是的香蕉和芒果维生,偶尔也能得到马伦斯聚落的补给。
就这样,在英国人对他们围追堵截了三周之后,便真的如他先前所说,突然撤出了蓝山。
布兰德将军阴着脸叮嘱牙买加委员会的军官凯坦霍特少校应该如何防备叛军,而后便率远征军重新登上了运输舰,朝巴哈马群岛赶去。
就在他击溃奥瑞奥尔军的第四天,巴哈马的拿骚城遭到了黑人叛军的围攻。
在巴哈马总督疯了般的求援之下,布兰德不得不赶往拿骚城增援。
当然,这一切都是约瑟夫为圣多明戈废奴运动,事先安排好的战术。
“特殊贸易协会”的走私船在整个加勒比海地区为黑人起义军传递消息,使牙买加、巴哈马、多米尼克、巴巴多斯等地的废奴起义军结成联盟,守望相助。
英军在哪里登陆,哪里的起义军就偃旗息鼓,换其他地方发起猛攻。
待英军前去增援,之前蛰伏的黑人军队便恢复活动,受到英军进攻的地方则暂避锋芒。
由于整个加勒比海的黑奴远多于殖民者,所以只要领军的那些人还活着,很快就能从种植园里拉出大量的军队。
而圣多明戈则担任后勤补给基地的角色。法国远征军会不断“战败”,将武器弹药留给奥热。再由他分给各处的起义军。
至于运输工作,自然是交给走私船去做。他们对躲避英国巡逻舰队有着丰富的经验,加上都是小船,所以极少会被抓到。
第636章 起义军的反击(上推荐中,求一切)
布兰德此次的加勒比海之行似乎注定不会顺利。
他在拿骚甚至未能取得牙买加那样的大捷,还未等他的军队登陆,进攻拿骚的废奴起义军就迅速撤退了。
实际上,他之前能堵住奥瑞奥尔的军队完全是因为运气好。之前,英国远征军舰队临时决定在多米尼克进行一次额外补给,从而没走常规航道,导致“特殊贸易协会”的船未能及时发现他们。
而这次,布兰德的士兵还在牙买加的码头忙着登上运输舰,通知巴哈马起义军的船就已经在路上了。
并且拿骚这边的民众对英军还极为排斥——不止是黑人或者穆拉托人,连白人殖民者也讨厌英军。
巴哈马种植的主要作物是棉花和玉米,收益没有甘蔗那么大,所以英国政府为了保证殖民地的利润,对这里设置了较重的税收。
什么“手推车税”、“野果采集税”,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后者,对于加勒比海的底层民众来说,野生的菠萝、椰子之类提供了日常饮食的很大一部分,但自从30多年前开始,采摘这些遍地都是的东西也要向总督交税了。
加上巴哈马废奴起义军从一开始就打出了“巴哈马独立”的口号,更令他们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甚至不少种植园主宁愿损失奴隶,也想要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这就让废奴起义军随处都能获得补给,而英军的动向则毫无机密可言——几乎每天都有巴哈马民众向起义军通报英军的情况。
布兰德在岛上撒网搜索了大半个月,只有一次侥幸遇到了起义军主力,但仅仅发生了小规模交战,后者便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趁夜色逃出了包围圈。
不出意外地,一个月后巴巴多斯那边又出事了。
巴巴多斯和多米尼克的废奴起义军宣布联手组建议会,成立了“风向群岛共和国”。那里的英国总督完全不是黑人起义军的对手,只得缩在布里奇顿向布兰德求援。
这次布兰德学聪明了,留下了1千士兵,交给手下的斯特劳中校指挥,自己则率主力赶往巴巴多斯。
巴哈马这边的起义军只有2千4百多人,且战斗力很弱,1千英军足以对付他们了。
然而,等他刚离开巴哈马,得到消息的奥热便组织圣多明戈起义军,搭乘小船躲过巡逻的英国舰队,趁夜色登上了拿骚岛。
这倒不是英国舰队没用,实在是圣多明戈和巴哈马距离太近了——最近处只有不足60海里——早上出发,天黑之前就能抵达。
同时,这片水域宽度却非常大,有350多海里,这就让负责封锁的战舰之间存在不小的间隙。
经过一周左右的运输,近800名圣多明戈起义军士兵在年轻的黑人军官杜桑·卢维杜尔的带领下,顺利抵达了拿骚城东南方向。
是的,在约瑟夫的要求下,这位曾组织过小规模奴隶起义的黑人军官,日后海地独立运动的头号猛将得到奥热的重用。
卢维杜尔出色的军事天赋很快展现出来,眼下已晋升为少校。
拿骚远郊的一处棉花种植园里,巴哈马起义军指挥官肯尼斯·立丁顿向卢维杜尔躬身行礼,用蹩脚的法语道: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