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1章

作者:天海山

  “是的,哈特里先生。”马脸年轻人笃定道,“他的英语非常熟练,而且对英国赞赏有加。在刚才的学术会议上,他还当众驳斥了诋毁英国的言论。”

  他随即将约瑟夫的话详细复述一遍。

  哈特里顿时露出沉思之色,眼下的法国人对英国可是相当的敌视,根本不屑于去学英语。尤其是王室,拉丁语才是他们的首选。那么会英语的王太子就显得非常特别了。

  各方面的情报都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法国王太子应该非常亲英,至少对英国抱有极大的好感。

  如果约瑟夫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笑出声来——他会英语那是考研的必须。至于对英国的好感?别逗了,前世他就非常讨厌蓝星搅屎棍,现在更是整天琢磨着要怎么解决这个法国最大的敌人。

  哈特里摸索着椅子扶手,心中愈发认定要尽快与法国王太子取得接触,于是取出纸笔写了一封信,让手下交给凡尔赛宫的一名贵妇。

  手下领命离去,哈特里又想起伦敦吩咐要挑拨普鲁士和法国关系的指示,当下吩咐侍从备车,朝罗亚尔宫而去。

  ……

  奥尔良公爵看着管家刚拿来的报纸,不禁眉头微皱。

  

  《法兰西信使》报上,整整两个版面,都在介绍刚被高等法院驳回的税务法案中的税务条款。从为何要征这项税,到什么人会交这项税,一直到税项会对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用非常浅显的文字说得清清楚楚。

  此外就是记者的专题报道,介绍了国王推行新税务法案的始末,不过只讲到税务法案由前任财政大臣卡洛纳提出,已被高等法院两次拒绝注册。显然还有后续。

  他又拿起另一份报纸,上面也是类似的内容。

  “布里安大主教终于变聪明了。”奥尔良公爵笑了笑。

  从去年卡洛纳提出新税务法案开始,法国政府就一直想要靠强权推行法案,等受到抵制之后,又开始一味妥协,却始终没有意识到需要用舆论来获得广泛支持。

  直到现在,财政大臣才终于开始在报纸上为税务法案造势。

  说实话,新的税务法案并未过多影响小贵族和平民,尤其是这次修改之后,几乎完全针对大贵族。如果宣传得当,必将在法国获得广泛支持。

  奥尔良公爵将报纸丢在一旁,脸上尽是不屑。他和银行业巨头正谋划用法案被法院驳回的事情,来推动罢免布里安,又怎会放任他制造舆论。

  “竟然想用报纸宣传给高等法院施压,布里安未免想得也太简单了些。”他笑而摇头。

  经过多年的投资和拉拢,巴黎有近半的报业以及“小册子”产业控制在他的手里,加上与他结盟的大贵族手中的报社,几乎掌控了整个巴黎的出版印刷业。

  眼下,他的话就是舆论的风向!

  他就是舆论的主宰!

第66章 英国大使的故事

  一辆黑色的马车行至罗亚尔宫前。

  卫兵立刻上前将其拦住:“这里是罗亚尔宫。请报上您的名字。”

  车夫从身上取出块铜质的小牌晃了了一下。那卫兵立刻让开了大门,低头不再做声。

  马车径直来到罗亚尔宫东侧,停下。一名身着黑色长袍,将帽檐压得极低的人快步走上台阶,非常熟谙地推门而入。

  奥尔良公爵坐在桌前,大致思索一番,正要提笔写信,就听到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英国大使哈特里先生来了。”

  “请他进来吧。”

  片刻,门被推开,一身黑衣的哈特里向奥尔良公爵抚胸示意,满脸笑意道:“哦,菲利普,我的老朋友!我们有日子没见了。”

  奥尔良公爵微笑点头:“亲爱的戴维!您怎么想起到我这来了?”

  哈特里跟他客套了一番,说出正题:“菲利普,您知道的,伦敦那边总是给我找麻烦。而我,在巴黎这地方,就只能靠您了,老朋友。”

  “您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

  “是这样,我想在报纸上刊登一些东西。”

  “那您找我就没错了。”奥尔良公爵笑道,“说吧,是广告,还是什么启事?”

  “呃,确切来说,”哈特里摊了一下手,“是刊登一些故事。”

  “故事?”

  “是一些关于普鲁士人的故事。”哈特里道,“比如,普鲁士的施瓦茨公爵在和那个菲尔逊伯爵争抢玛丽王后。”

  “施瓦茨公爵?我怎么不知道有……”

  奥尔良公爵说到一半,突然露出了然的微笑:“哦,我明白了,管他有没有施瓦茨公爵,重点是他和奥地利表子的故事。”

  哈特里点头:“您真是个聪明人。此外还有西里西亚的拉莫斯男爵在和泰蕾兹公主幽会。”

  西里西亚如今已并入了普鲁士。泰蕾兹公主则是路易十六的长女,约瑟夫的姐姐。而哈特里所说的一切自然都是子虚乌有编出来的。

  奥尔良公爵随口补充道:“拉莫斯男爵的女奴在他幽会时被王太子看中,据说已经怀孕了。”

  哈特里眼前一亮:“您如果做编剧,一定会名满整个欧洲。那就这样吧,请您尽快让这些见报。”

  这些事情都涉及王室名誉,没有奥尔良公爵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报纸上。

  奥尔良公爵微微一笑:“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才要来麻烦您啊,巴黎的报纸还不都是您说了算的?”

  奥尔良公爵不置可否道:“上次我投在英国的自动织机产业上的那些钱,还有很大一部分仍在审核。”

  哈特里点头:“这个我可以帮您去催催。您知道的,那些政府官员效率都不太高。”

  奥尔良公爵终于露出满意之色:“那可就靠您了。至于您的那些故事,应该很快就会尽人皆知。”

  不多时,哈特里离开。

  奥尔良公爵立刻给自己控制的几家主要的报社写了封信,主要是安排如何应对税务法案的事情,最后则提了几句英国大使的故事。

  ……

  下午三点,约瑟夫的马车从巴黎警校驶出,赶回凡尔赛宫。

  他现在每周都要在警校学习两三次,主要是精英班的战术指挥、军事测绘以及后勤学之类。

  他深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欧洲大陆将开始动荡,新旧势力的利益重新分配,引发连绵不绝的战争。

  自己必须掌握足够的军事知识,才能保证法国的安全稳定。

  法国此时还没有后世光速投降的属性,甚至相当的尚武,一个能带法国打胜仗的国王,将会受到所有法国人的爱戴,具有无上的权威。

  就算退一步来说,自己不亲自上阵打仗,起码也要知道哪些仗能打,哪些不能打。

  所以基础军事课程他必须得学,同时他还可以反哺警校的军事教官们。

  

  什么炮步兵配合、骑炮掩护、火炮集中使用,甚至大穿插等等现在还没有出现的军事理论知识。他虽不能教得非常透彻,但对于教官们也都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有了概念和大方向之后,完全可以让他们继续细化、完善,然后加入军队的训练科目中去。

  几天前迪布瓦已经来到警校,担任“战略与战术研究室”的负责人。他虽然很诧异为什么一所训练警察的学校要研究战略战术,但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职务。

  在他看了约瑟的那些超前的军事理论之后,就彻底明白了这个研究室存在的必要性——这警校的军事理论水平,绝对比巴黎军官学校还要高得多!心中庆幸自己能受王太子器重,得以来到这所军校,哦,不,应该是警校任职。

  一所配备大量军马,还有三门四磅炮和一门八磅炮的“警校”……

  约瑟夫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心里又念叨了一遍一直没空去搞的弹簧减震,顺手拿起了面前小桌上的报纸翻看。

  最近关于税改法案的宣传效果非常好,才几天而已,他已能在巴黎街边听到有人在议论新的税务条款了。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显贵会议的那些大贵族就很难再煽动舆论来对抗王室了。

  然而,他看到《城市之声报》的头版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已经让人预定了这份报纸三个月的版面,然而,今天的头版却是一起贵妇被谋杀的新闻。

  他又抓起《巴黎新闻》报,这里的头版标题竟是:《新税务法案,布里安阁下随意加税的尝试?》。

  约瑟夫阴着脸向下看去,通篇都是东拉西扯,偷换概念,将税务法案描述成王室因挥霍过度,而随意加征的税项,将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他一把将报纸拍在桌上,这样的东西竟然也能通过新闻审核?!审核的那些人是干什么吃的……

  他旋即便想了起来,新闻审核是高等法院的下辖部门,高等法院要对抗税改法案,自然对这些乱七八糟的文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约瑟夫又看向《法兰西信使》报,不出所料,头版是:《高等法院拒绝注册!这或许是自由的胜利!》。

  因为本书正在上新书推荐,这对小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恳请读者老爷们多多收藏,多投推荐票、月票,多多留言!小作者感激不尽,您的支持就是我码字的动力!

  (读者群1036217580,欢迎大家入群,一起聊天讨论。)

第67章 报业公会

  约瑟夫又拿起《市民日报》展开,头版文章的大意是:新的税务法案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是前任财政大臣卡洛纳拍脑袋想出来的。如果得以实施,将对法国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

  后面的几份报纸也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总之就是顾左右而言他,用各种荒唐的理由攻击税务法案。

  约瑟夫不禁想起了后世的那些无良自媒体来——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说历史。你跟他说历史,他又跟伱扯情怀。

  总之各种歪理扯来扯去,就是不直接正面地去说事情本身。

  他看了半天,只有一份《巴黎新消息》报还在继续刊登税务法案的分析说明。

  他翻到文章作者处,就见署名是“让-保尔·马拉”。

  约瑟夫顿觉好笑,如果这个马拉就是大格命时期雅各宾派核心领导之一的那位,还真是绝妙的讽刺。

  唯一为王室的税务法案发声的,竟然是后世对王室最残酷,最不留余地的雅各宾派首脑。

  等约瑟夫将桌上的报纸大致翻完,已是面沉如水。

  一夜之间,介绍税务法案的文章消失,整个报业口径非常统一,开始疯狂攻击税务法案。

  这背后必然有人在进行操控。

  公然和王室作对。

  嚣张,简直嚣张至极!

  约瑟夫盯着那些报纸,狠狠捏紧了拳头,不过就是一些报社而已,既然敢这么跳,那就让他们尝尝王权的铁锤够不够硬!

  他的注意力都在税务法案上,根本没看到《市民日报》角落里的那篇文章——表面是在介绍凡尔赛宫贵族的生活,但却隐晦地暗示,有个“普鲁士的施瓦茨公爵”可能是玛丽王后的情人。

  约瑟夫手中这些发行量较大的报纸都还规矩些。在某些小报上,已刊登了不少影射玛丽王后或泰雷兹公主,和她们的“普鲁士情人”绯闻的文章。

  而描写更为露骨的小册子,更是大量出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

  所谓的“小册子”是一种很独特的出版物,基本都是私下里流传,以避开监管。

  小册子的印刷质量低劣,价格便宜,内容以“三俗”为主,所以受众非常广,销量远比报纸大得多。

  约瑟夫本想直接去找罗贝尔商量惩治无良报社的事情,但当他回到凡尔赛宫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他只好先压下心中的怒火,等到明天再说。

  ……

  《巴黎新消息》报报社,一名头发蓬乱,法令纹很深的中年男子拿着刚印出来的样刊,急匆匆地冲进了主编室:“达尔马宁先生,我写的那篇分析税务法案与民众的关系的文章怎么没登载?”

  戴着银边眼镜的主编抬头露出歉意的微笑:“马拉先生,这是报业公会的要求。他们说过多公布法案条款可能让法院受到太多的外界干扰。”

  马拉高声道:“可那是要法国人民交的税,人民有权利知道其中细节!”

  主编摊了摊手:“很抱歉,我真的无能为力,我必须遵守报业公会的规定。”

  马拉又据理力争了半天,见主编态度坚决,只得怒而离去:“再见了,达尔马宁先生。一定会有报纸愿意刊登我的文章!”

  那主编无奈地望着他的背影,摇头道:“那是不可能的……”

  次日。

  约瑟夫简单吃过早饭,便动身前往秘密警察负责人的办公室。

  他刚到了门口,就听到有年轻女孩愤怒的声音从屋里传出,“这些卑鄙的,恶心下流的家伙!他们怎么能编造这么无耻的谎言?!”

  门口的侍卫见是王太子来了,忙垂首为他推开了大门。

  约瑟夫走进办公室,只见一名比自己年纪稍大些的少女,正双手叉腰,满脸怒气地看着罗贝尔伯爵。

  女孩个子不高,穿了身白色宽摆连衣裙,脸庞略有些婴儿肥,皮肤如瓷器般白皙细嫩,一双蓝宝石般的眼睛纯净而清亮。

  约瑟夫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她的名字——玛丽·泰蕾兹。路易十六的大女儿,法兰西公主,自己的亲姐姐。

  约瑟夫记得她因为身体不太好,一直在环境比较适宜的默东城堡养病,怎么就突然回到凡尔赛宫了?

  泰蕾兹听到脚步声,转头看来,见是约瑟夫,先快速屈膝行了一礼,而后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约瑟夫,我亲爱的弟弟,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我们有三个月没见了吧?”

  约瑟夫抚胸还礼:“是有很久了,亲爱的姐姐,您怎么回来了,身体好些了吗?”

  “我怎能不回来?”泰蕾兹说着又板起了脸,“还不是那些可恶的谣言,让我每时每刻都在备受煎熬!”

  “谣言?”约瑟夫诧异地望向一旁的罗贝尔。

  “就是那些《巴黎邮差报》、《旁观者报》之类的小报。还有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