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约瑟夫对于实施金本位也是筹划已久,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就是法国近来获得了大量的海外市场。根据上周传回的消息,莫罗和内伊的军团已经完全控制了的黎波里城,并继续向东进军。
的黎波里的人口有70%都集中在的黎波里城及周边地区,东部比较荒凉。莫罗他们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估计这会儿他们应该已经抵达了东部的苏尔特一带【注1】。
加上突尼斯和阿尔及尔的安纳巴地区,如今法国已在北非中部拥有了坚实的立脚点。这些地方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无不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之地,而且还是地中海贸易的中转站,贸易量非常可观。
另外,在南尼德兰的瓦隆区,近来法国的投资已经初具规模,建起了大量的采煤、炼煤公司。而且作为富饶的欧洲地区,这里的经济能力差不多等于整个突尼斯。
同时,经过约瑟夫之前一年多的不断推动,法国的工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里昂已启用了200多部自动织机,近3000枚纱锭,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有了新西兰的羊毛和俄国的棉花供应之后,里昂的纺织品成本已经降低到了英国人的120%左右。
要知道,这个数字在一年前至少是150%。如果算上法国在时尚号召力,以及款式设计上的优势,里昂的纺织品在欧洲范围内已经能从英国嘴里抢下一大块肉了。
还有波尔多和香槟等地的酿酒业,南锡地区的钢铁、蒸汽机产业,巴黎的造纸、奢侈品、机械产业等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煤气灯、化工、家具等产业也在等着“上线”。
现在有大量的工厂和移民正翘首以盼能获得资金。
而约瑟夫便正好可以利用这里机会,让银行将大量的纸币作为贷款发放出去。
之后,工厂会用这些法郎购买设备和原料,或者给工人发工资。而移民也会用于从当地人手里购买生活必需品,或者雇佣当地人。
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法郎的普及率就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注1】18世纪末,比较富饶的班加西地区还在埃及马穆鲁克势力的控制下,所以这里不属于的黎波里。的黎波里的疆域到班加西西侧的苏尔特为止,面积并不算大。
第434章 世界工业博览会
而强劲的金融支持,又能反过来促进工业及新土地的建设。
在法国的工业技术和政策,以及金融水平都领先于欧洲各国的情况下,约瑟夫估计,再有3到5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法国的整体工业实力就会睥睨全欧。
没错,包括你英国在内,届时都可能被法国甩在身后!
当然,英国依靠庞大的殖民地和之前多年的积累,在整体国力上依旧稳坐世界霸主之位,但法国将其挑落马下也将是迟早的事。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发展的红利不断增加,法国的财政顽疾也必将得到彻底的解决。
到那时,约瑟夫便能带领法兰西重现历史上拿皇取得过的辉煌成就。而且拥有后世智慧的他,必将会超越拿皇!
随后,约瑟夫又宣布了法兰西证券交易所正式恢复交易——所有人都可以进行股票投资,交易所除了周末之外都会开放,公司也可以开始申请上市了。
在密西西比事件之后,法国股票交易终于全面复活!
当然,为了能让投资者有熟悉、适应的时间,暂时还是只有个位数的公司股票能够交易,而且交易额受到严格控制。
全新的《股票交易法》已经在最后整理阶段,同时“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在筹备之中。
等到这两个稳定证券市场的重器完成,法交所将会逐步放开上市公司的审批,扩大融资规模。
要知道,约瑟夫一上来就用后世的各种新理念规范了股票市场,类似于美国股市那种皮包公司骗投资,或者大资本一天拉高某股几十倍,次日抛盘跑路的情况,在法交所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股市是工业发展的“涡轮增压器”,只要规范发展,对工业建设是有巨大好处的。
想要在工业革命的竞争中胜出,股市是必须要搞的。
最后,约瑟夫郑重地宣布,巴士底狱正式更名为“巴黎金融中心”,而后他指了指巴士底狱那高大的城墙上的炮口,笑道:“这里将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和交易所,我相信没有哪个劫匪会打这儿的主意。”
沃尔什听着周围震耳欲聋的笑声和欢呼声,不禁眯起了眼睛。
他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敏锐地察觉到,法国的货币政策已优于英国了。
最简单的一点,英镑与黄金的兑换只能在英格兰银行进行,也就是说,如果英格兰银行倒闭,那么纸币英镑就立刻失去了所有价值。
而法郎却是由法国国家出面担保的,就算法储行没了,法国政府也会想其他办法维持货币价值。
这就是完整的金本位和英国摸索中的金本位的差别。英国直到30年后,才正式由国家层面实施了金本位制度。
沃尔什自从前年来到法国之后,就开始犹豫要不要将生意重心转到这里来。
诚然,英国的市场庞大,国家更为富裕,同时经营环境也更好。
但法国的上升势头很猛,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极大。近来又开拓了南尼德兰和北非的市场,加上能够进入德意志市场的《塞纳-莱茵河贸易协议》,未来法国必定会有大把的机会。
现在,他终于做出了决定——选择法国。
他转头看向妻子,笑道:“或许,我们该买個法国贵族的头衔了。”
“随便你吧。”沃尔什夫人哈着冰凉的双手,娇嗔道,“但我们要是再不去罗亚尔宫,就买不到预览票了。”
“反正还有几天博览会就正式开幕了,到时候再去看也不迟。”沃尔什说着也拉了拉衣领,“真冷啊,不如我们先去吃午餐吧。我听说拉佩鲁斯餐厅添了新菜……”
“博览会开幕之后人会非常多。”沃尔什夫人不满意道,“你知道,足有十几个国家的展馆要参观,我可不想和那些又脏又土的家伙们挤在一起。”
沃尔什实在拗不过女人,在巴士底狱,哦,现在应该叫做巴黎金融中心广场上的人群散去之后,便驱车前往了罗亚尔宫。
这座前奥尔良公爵的居所被没收之后就一直空着,而此时在其正门前,立着一块足有三个人高的铁制方塔,上面刻着“首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几个单词。
是的,约瑟夫筹划世博会已经很久了,终于在北非的局面稳定之后,正式向20多个国家发出邀请,来罗亚尔宫参加这次盛会。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阿尔及尔得到了大笔战争赔款,制约举办世博会的财政阻力消失。
由于有之前的巴黎时装周的盛况,各国对参会还算是有点儿兴趣。不过这种博览会以前从未举行过,一些不愿花钱的国家仍是婉拒了,最终有12个国家决定参加。
毕竟这和时装周不同,得要派出代表团,带上自家拿得出手的玩意儿来才行,这可都是钱啊。
就这样,首创世博会的光环被约瑟夫提前半个多世纪,从英国人手里抢了过来。
而且比起历史上英国人花费巨资修建水晶宫作为世博会场馆,约瑟夫投入的资金就微乎其微了。
(英国水晶宫)
罗亚尔宫只是随便收拾一下,就是一座气派豪华有面子的场馆。
法国闲置的宫殿非常多,比如卢浮宫、枫丹白露宫都可以用。再后面还有卢森堡宫在排队,搞这种盛会正好可以发挥它们的价值。
而在世博会举办的当天,约瑟夫还留了个巨大的惊喜给全欧洲的观众——那天巴黎40%的街区将同时亮起煤气路灯,照亮巴黎的夜空。
……
印度。
北卡纳达,英国和迈索尔的西北部战场前线。
韦尔斯利侯爵看着望远镜里的“帕”,眉头微皱:“这些简陋的堡垒着实令人恶心。”
康沃利斯倒是显得已经习惯了,耸了耸肩道:“您不过是头一次面对这东西,而我已经‘啃’下20多座了。哦,据我获得的消息,后面至少还有50多座。”
“我会想到办法对付这玩意的。”韦尔斯利侯爵收起望远镜,眼中闪过阴冷之色,“而后张开一张捕获提普的巨网,让那头野兽无法挣脱。”
第435章 英国人的战术
第二天,在细密的雨幕中,一队英军士兵在阴天的掩护下,从一处大炮轰开的缺口溜进了“帕”的最内层。
防守的迈索尔士兵慌忙从地道逃离,而留下引燃火药桶的那人拿出了燧石,接连三次打出的火星却都被风吹进来的雨水浇灭了。
两名英国士兵出现在了塔楼入口,朝他举起了褐贝丝燧发枪。
一个来小时后,韦尔斯利侯爵看着泡在雨水中的七八具尸体,脸色阴沉。他在这座简陋的堡垒上浪费了整整14天,才终于攻破了它。而迈索尔人只死了不到30人。
他又瞥了眼堆在不远处的200多支燧发枪,以及一门4磅炮,正要返回帐篷,却突然脚下一顿。
他转头问负责整理战利品的军官道:“为什么没看到敌人的火药和炮弹?”
那军官忙指向树下的十来只小木箱:“在那里,中校大人。”
韦尔斯利出身军官世家,虽然年轻,但已经拥有中校军衔了。
他有些意外道:“就这么点儿?”
“是的,中校大人。实际上,这是我们第一次缴获他们的武器。以前他们在撤离时都会引爆火药。”
韦尔斯利站在雨中眯起了眼睛,这些弹药最多只够防守堡垒的士兵再用10天。也就是说,他们从一开始就只准备了20多天的弹药量。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向“帕”顶部窄小的塔楼,忽而嘴角向上勾起,转头对一旁的康沃利斯道:“我想,我已经发现这东西的弱点了。”
两天后。
四五十名海德拉巴士兵以非常松散的队形,战战兢兢地朝前方土丘上的“帕”攻去。
很快,“帕”里面的枪声响起,一个海德拉巴人当场被铅弹掀去了半边脑袋。
其他人大惊失色,下意识便想要逃跑,但转头间就看到了远处有数百名穿着红色军装的英国士兵正举枪指向这边。
他们顿时心中一紧,回想起早上逃回去的那几十个人被当场射杀的场景,忙又转回身去,在周围寻找能隐蔽的地方,而后硬着头皮举枪还击。
英国指挥官给他们的命令是强攻一小时,然后就能退回去换下一批人来。
不过仅仅过了不到半个小时,这几十人便先后被迈索尔士兵打死。
远处的英国军官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韦尔斯利,见后者点头示意,便立刻冲着旁边的一小队马拉塔士兵喝道:“轮到你们了,去攻下那個堡垒!”
马拉塔人在英国士兵的驱赶下,脸色煞白地朝“帕”挪去。
“您确定这样有效吗?”康沃利斯看着那些印度士兵接连中弹倒地,侧身对韦尔斯利道,“我们除了巨大的伤亡,似乎什么也没得到。”
“您耐心看着吧。”后者不动声色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天黑之前就能攻下这座堡垒。”
近50名马拉塔士兵很快被全部击毙,另一批英国的仆从军被逼着冲了上去,他们开始用前者的尸体做掩护,不过也只坚持了40多分钟,而后是下一批……
下午5点多,康沃利斯看着“帕”周围铺满的尸体,大致估算了一下,应该有十多队印度兵死在了那里,少说也有600来人。
他正想对韦尔斯利再说些什么,却意外发现,迈索尔的堡垒那边安静了下来。
“好了,看来我的判断是正确的。”韦尔斯利的脸上露出笑意,对身旁的军官道,“让我们的人上吧。”
“是,中校大人!”
随即,近千名英国“龙虾兵”包围了那座“帕”,然而,仅遭到了极为零星的反击。
英国人好整以暇地用火药接连炸开了几层围墙,将迈索尔士兵赶入了地道里。
随即便是撤退的守军引爆了火药桶,“帕”顶端的塔楼被炸塌了一大半。
康沃利斯借着夕阳的余光,看到英军的旗帜被插在那困扰了他小半年的堡垒上,顿时震惊地望向了韦尔斯利:“您,您是怎么做到的?仅仅用了一天就攻下了这东西!”
“弹药储量。”韦尔斯利侯爵淡然地指了指“帕”顶部的塔楼,“这座堡垒的主体是三层围墙,只有中间那里才能用来存放弹药。
“我根据它狭窄的尺寸估算,在被粮食和淡水占据了部分空间之后,他们最多只能储存300颗炮弹和1万5千多发枪弹,以及对应的火药。
“所以,我让人分批地连续进攻。迈索尔人在紧逼之下,便会忽视自己的弹药储量,哦,长时间的持续射击,也会令他们的命中率大幅下降。
“最终,他们耗尽了自己的弹药,我们的士兵冲了进去。就是这样。”
实际上,他还少说了一点。那就是迈索尔士兵在击杀了大量敌人之后,会进入极度亢奋、嗜血的状态,从而只知道不停地射击,根本想不到战术方面的事情。
康沃利斯听着面前的年轻军官平静地讲述“用人命耗尽敌军弹药”的战术,不禁呆愣在了当场——原来自己以前努力减少伤亡,珍稀士兵生命的措施,却也给了敌人休整以及布置战术的时间。
实际上,不顾一切地持续施压,才是对付军事素养低下的迈索尔人的最佳战术!
“可是,”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虽然迅速攻破了这座堡垒,但这样的伤亡也太多了些……”
这一天的强攻他们至少死了600多人。照这个数字计算,等解决了曼加洛尔的所有堡垒,得付出两三万人的代价!
“只是些印度土人罢了。”韦尔斯利不在意地摆手,“他们的人口非常多,这算不了什么。”
他正说着,就看到海德拉巴军的指挥官黑着脸朝他这边走来,他却神色如常地继续对康沃利斯道:
“而且我的目标并不是攻下曼加洛尔。只需要让提普知道,我们能快速攻破他的堡垒就行。”
海德拉巴的军官来到两人面前,连礼都没行,便粗着嗓子喊道:
“您不能让我的士兵这样送死,今天一天就死了近400人!”
韦尔斯利侯爵微笑看着他道:
“战死是士兵的使命。往后这样的强攻还会有很多,您得尽早习惯才行。”
第436章 巴黎的繁星
“可是……”
印度军官还要再说什么,却被韦尔斯利侯爵抬手打断:“如果你不想损失士兵,就去征召些贱民来。只要能引诱敌人射击,随便什么人都行。”
那军官立刻闭上了嘴,抚胸行礼离去。在印度半岛,最不值钱的就是低种姓人的命,死多少都没问题。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