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配可乐
【莫德尔想要带著第9集团军撤退。】
【但是希特勒不允许】
【莫德尔是一名非常忠诚的将军,既然元首下了命令必须要死守,那么他也只有硬著头皮干。】
【首先看一下,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的基本实力。】
【经过半年的苦战,第9集团军此时的实力早已经大幅度缩水。】
【整个军团只有5万人,坦克还不到100辆。】
【面对苏军大部队的兵锋,第9集团军仿佛随时可能被吃掉。】
【而苏联方面也没客气。】
【以传奇统帅朱可夫为指挥官,整个苏军正面接近两百万人的兵力!】
【对勒热夫突出部可谓是虎视眈眈。】
【关键是,此时已经是1942年。】
【德军的战略重点进攻方向,不再是莫斯科,而是南线的斯大林格勒以及高加索方向。】
【大量的有生力量都派往了南线。】
【导致莫德尔这边一直兵力紧缺。】
【理论上第9集团军应该拥有29万人。】
【实际上只有5万人】
【5万人,需要防守的战线却长达280公里。】
【并且这些士兵当中,很多人都是后勤部队以及新兵。】
【根据德军的战地医生的回忆,他这样描述。】
【“所有能上阵的人,都被送到了前线。他们中许多人对武器操作一窍不通,只能充当炮灰。老兵们打一枪,就会换一个地方,而新兵永远只知道从同一个地方射击。苏军机关枪一轮扫射,就能把他们全部干掉,12小时前报导的130人有104人丧生。”】
【防线千疮百孔,七零八落。】
【苏军距离莫德尔的指挥部,甚至只有几公里。】
【可谓是烂摊子中的烂摊子。】
【针对巨大的防守压力,莫德尔首先使用了支撑点战术来进行防御设计。】
【其实支撑点防御战术并不新鲜,在当时的多个国家都已经有所采用。】
【这其实是一种弹性防御。】
【简而言之,是把守军聚集在战在线的若干个小型据点。】
【同时每一个小据点,都至少布置三层以上的环形防线.。】
【据点虽小,但防御力极强。】
【不费一番功夫,将很难拿下。】
【这些小型的,分离的据点,就被称为支撑点。】
【如果非要一个一个的拔除这些支撑点,一层一层的突破他们。】
【将消耗巨大的时间,让战争成本极速的飙升。】
【但如果不拿下这些支撑点,选择绕开的话。】
【那本方战线的后方,就会受到威胁。】
【并且这些支撑点互相之间的距离,往往并不远。】
【当集中兵力进攻其中一个支撑点的时候,周围其他支撑点的士兵,将可以提供支援。】
第307章 姜维的汉中防御,南宋也要玩支撑点
战术?
天幕外。
古人们第一次了解了,后世的支撑点防御战术。
然后和他们自己所掌握的,古代的防御战术。
进行对比。
其实看得出来,这种防御模式的原理并不复杂。
就是把士兵们,分散到若干个小型的防御据点,从而可以扩大防御面积。
限制敌人大部队的活动空间。
并且让敌人,无法在进攻战中毕其功于一役。
每进攻一步,都必须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三国。
姜维看到天幕上,给出的支撑点战术示意图。
也是不禁想到了自己经营的汉中地区。
根据目前的蜀汉防御规划。
在防御曹魏进攻的汉中地区,有汉城,乐城,黄金,兴势和阳平关等重要的防御据点。
这些防御据点,有坚固的城防攻势和精锐的老兵把守。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汉中防御的支撑点。
只要这些支撑点在。
汉中就不会沦陷。
而曹魏大军也无法威胁到蜀汉腹地。
但姜维也非常清楚地看到。
汉中这些以城市为单位的支撑点。
和德军在二战时期的支撑点,有著本质的区别。
姜维摇了摇头,思索著自己能从支撑点战术上学到什么?
……
而南宋。
孟珙此时,也认真的看著天幕。
借助天幕给出的示意图,思索著支撑点战术,在急需防御能力的大宋的应用模式。
孟珙这边还在思考。
在一旁的手下刘整,就十分兴奋的说道:
“妙啊,这支撑点战术真是妙啊!”
“而且末将以为,我大宋完全可以效仿支撑点战术。”
“本来那蒙古鞑子,他们就只懂掠夺,不懂生产经济,全靠打赢了之后抢。”
“而面对我大宋铁血防线,他们根本打不赢。”
“蒙古大军重兵南下,每日耗费巨大。”
“再加上末将知道,蒙古草原还有多个军阀存在。”
“谁也不敢真正的死磕大宋,把兵力全部耗尽。”
“我们只要效仿,那后世德意志的莫德尔。”
“在我大宋,也创建最少100个以上的防御支撑点。”
“这样一来,即使蒙古军队真的下大力死磕大宋防线,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花费数年的功夫,把他们自己打的山穷水尽。”
“诚然,给大量的小型据点,都修建坚固的防御堡垒。”
“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光这些防御支撑点,就会需要投入数万名的士兵。”
“但只要这些支撑点能形成。”
“无论蒙古大军多强,都将在大宋铁血防线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作为从北方地区率军投靠南宋的刘整,一直想著能刷一刷存在感,立下一些功劳。
所以刘整,就十分积极的提出建议。
想要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假如日后,大宋真的使用支撑点战术来进行防御的话。
也可以说是他刘整,第一个提出的。
刘整提出的建议,听上去很不错。
假如真的执行到位的话。
也的确可以,有力的阻止蒙古大军的入侵。
真要按刘整的说法,制造出100个甚至上千个的野外防御支撑点的话。
那蒙古真想攻略大宋,不付出几十万人以上的代价,那是不可能的。
而即使是强悍如蒙古帝国。
真要让它损伤二三十万人?
也遭不住!
可刘整的上司孟珙。听了刘整的建议,只是微笑了一下。
然后无奈地叹息了一口气。
说道:
“假如真的能做到防御支撑点,那的确很不错。”
“但可惜现在的大宋做不到。”
“不仅现在的大宋做不到。”
“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国家,即使那兵锋强悍至极的蒙古大军。”
“也做不到。”
孟珙指著天幕上出现的德军影像,问刘整道:
“在你看来,这天幕上的德军,他们的军纪和战斗意志如何?”
“德国的元首对军队的控制力又如何?”
天幕出现以来,刘整也一直在看著天幕。
看了许多的二战内容。
自然也能基本答出个大概。
刘整答道:“后世的德军,他们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
“不知道他们对外的军纪如何,但至少他们内部的军纪非常严明。”
“服从命令的情况也非常到位。”
“前线的指挥官,会对后方的命令抱怨抵触。”
“但是他们会竭尽一切努力的完成任务。”
“别看对面的苏军,为了保家卫国,似乎是能够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但在斯大林格勒,和苏军打的你死我活的德军。”
“他们的战斗意志之疯狂。”
上一篇: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下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