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第332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然后,直到看到天幕念出这首后世的诗歌。

  虽然后世的诗句,和唐朝时的诗,有著明显的区别。

  但是通过诗句,所想表达出的含义。

  是能够穿越时空,让即使是唐朝的李贺。

  也能够有所感悟的。

  李贺仔细品读著诗句的内容,然后淡淡的说了一句话。

  “这一首诗,他一定来自地狱。”

  在李贺认真品鉴这首《我战死在勒热夫》的同时。

  天幕的画面,也终于彻底亮起来了。

  雕像的全貌,也出现在了历代古人们的面前。

  然后古人们震惊了。

  冲击!

  极致的艺术感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只见眼前。

  是一座纪念碑。

  在古人们全身心地欣赏著这座雕像的同时,旁白也开始讲述。

  【这座雕像,就是位于勒热夫战役纪念馆之前的勒热夫战役士兵纪念碑!】

  【由乌克兰艺术家安德烈科罗布佐夫设计。】

  【纪念碑位于10米高的土丘之上。】

  【而纪念碑的本身,整体高达25米。】

  【纪念碑的主体部分,是一位穿著军装的苏联士兵的雕像。】

  【他身姿挺拔,右手紧握冲锋枪。】

  【眼神看向前方,目光中透露著坚毅,同时又有浓厚的哀伤之情。】

  【作为雕像主体的士兵雕像,高九米,重2.5吨左右。】

  【是由600个独立铸造的青铜部件,进行精心的设计之后拼接而成。】

  【整体看上去非常的震撼,且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雕像最为独特的设计,是士兵雕像的下半身,不是一个人的双腿,而是通过渐变的方式,变成了35只飞翔的白鹤。】

  【把士兵的身体和飞翔的白鹤融合在一起。】

  【这是因为有一首歌曲《鹤群》,就把白鹤当成了阵亡苏军士兵的象征。】

  【甚至苏联官方,还设立了一个白鹤节。】

  【远远的看上去,上半身的坚毅的苏军士兵,和下半身象征着自由的鹤群,组合在一起,极具视觉和艺术的感染力!】

  【让所有人第一眼看上去,就感到惊艳。】

  【而在士兵雕像的下方,则是大理石底座,上面刻写著刚才朗诵的那首诗。】

  【“我们为祖国而牺牲,而她得救了。”】

  【在雕像的附近,是勒热夫战役纪念馆。】

  【有著大量该场战役的图片,士兵们写下的信件,和战役幸存者们的回忆录。】

  【并且在花岗岩墙面上,还专门设立了金属面板,上面刻著牺牲将士的名字。】

  【在2020年的开馆仪式。】

  【俄罗斯总统和白俄罗斯总统,一同出席了纪念馆揭幕仪式,并且献花。】

  【两位总统,还一同在纪念馆的花园里种下了,象征着缅怀死者的云杉树。】

  天幕还在继续,详细的介绍著这座纪念碑,和周围的纪念馆的配套内容。

  但是许多古人,甚至都听不进去。

  因为这座现代艺术杰出代表的纪念碑。

  实在是太具有艺术感染力!

  以至于古人们,都深深的被之所吸引。

  同时大量的弹幕也飞出来。

  具体的内容,

  倒是和古人们的看法都一样。

  毕竟在涉及到艺术方面的内容上。

  古人和现代的网友们,往往都能够跨越时空的达成一致。

第304章 从纪念碑到凌烟阁

  《这个雕像太好看了!》

  《他身下的鹤群像燃烧的烈火!》

  《士兵们的生命,化作鹤群飞走了。》

  《这个纪念碑让人想起歌曲“鹤群”。》

  《“有时候我总觉得那些军人,没有归来,从流血的战场,他们并不是埋在我们的大地,他们已变成白鹤飞翔。”》

  《雕塑真是绝了,立意无与伦比!》

  《这雕塑看见就有种想哭的感觉!》

  《太帅了啊,感染力无敌了!》

  《为什么蒙娜丽莎我一点感觉都没有!苏联的艺术却能共情?》

  《毛子的艺术方面,真是没话说,相比之下老美的文化底蕴惨不忍睹。》

  《你可以质疑苏联经济僵化,也可以质疑苏联高层腐败,但绝不能质疑苏联的审美。》

  《对比一下,某些“现代艺术雕塑”简直是辣鸡!》

  《明明是如此雄壮的纪念碑,为什么看著很悲伤,忧郁呢?》

  《忧郁是人家的艺术底色。》

  《沉郁,悲凉,大气!》

  《法国文学:我为爱情而死。英国文学:我为荣誉而死。美国文学:我为自由而死。俄罗斯文学:我会死。日本文学:我想死。中国文学:活著。》

  古人们,也在议论纷纷。

  春秋。

  鲁班看到这座雕像,看到其上半身的坚固的青铜构件的组合。

  以及下半身渐变镂空的鹤群。

  既感慨这座雕像,所拥有的巨大艺术冲击力。

  同时也为其精妙的设计感到折服。

  “妙啊,这座雕像实在是妙啊!”

  “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这座雕像,就能感觉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

  “说明了其设计的成功。”

  “而上半身人形,下半身化为鹤群的渐变设计。”

  “也充分的体现了他们构造雕像的能力。”

  “设计的确是非常的精巧,值得我学习。”

  唐朝。

  李世民认真的欣赏著雕像,陷入了思考。

  一开始,李世民是惊叹于这座雕像的艺术感染力。

  但随著天幕开始介绍说,这座雕像是勒热夫战役的苏军士兵纪念碑。

  并且在周围,还布置有纪念馆的时候。

  李世民忽然觉得。

  自己被启发了。

  本来李世民就专门设置了凌烟阁。

  李世民也对凌烟阁非常的骄傲。

  觉得这种,让功臣们进入凌烟阁,享受后世的朝拜与祭祀。

  是一种非常大气的行为。

  并将成为后世的美谈。

  原本的李世民,对凌烟阁也是非常的满意。

  但现在,在看了这座冲击力拉满的勒热夫战役纪念碑之后。

  又听了天幕解说周围的纪念馆。

  李世民忽然就觉得。

  光一个凌烟阁,已经完全不够了。

  李世民一边看著天幕,一边说著自己的构想。

  “以凌烟阁为主体不变,但在凌烟阁前面,也造一个大型的雕像。”

  “材料可以用,石头也可以用青铜”

  “雕像的主体,是一个群像,内容就是我们的凌烟阁功臣们。”

  “然后把凌烟阁的外围,修建一条走廊通道,连接到皇宫外面去。”

  “在那里,专门设置一片园林,进行宣传教育。”

  “向全天下之人,甚至向后世的人,宣讲我大唐功臣们的丰功伟绩。”

  “顺带著,也讲一讲朕当年创业之艰难,平定天下之凶险。”

  “这样一来,凌烟阁的艺术性和含金量,肯定也会大大的上涨吧?”

  本来就很有文艺天赋的李世民。

  一边看一边简单的构想。

  感觉有一些兴奋。

  但是李世民在构想之后。

  又拿凌烟阁和天幕上的雕像进行对比。

  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凌烟阁上面,都是王侯将相。”

  “朕打算改造扩建的凌烟阁,同样也都是王侯将相。”

  “只是规模更大。”

  “但后世的苏联,作为那么庞大的一个国家。”

  “他们修建的纪念碑,连堂堂的国家领导人,都过来亲自参加开幕仪式。”

  “然而这座纪念碑,却不是纪念某一位总统,某一位元帅,某一位大将。”

  “纪念碑的内容,好像就是一个普通的苏军士兵吧?”

  “这么宏伟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