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配可乐
【可以说,诸葛亮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准备和曹魏的大军在汉中好好的打一场大战。】
【可是这一次的准备,却落了空。】
【作为曹军统帅的曹真,他率领的大军刚出发不久,整个北方就进入了漫长的雨季。】
【导致在子午谷中行军的曹真大军,体验拉满!】
【充分的了解了什么叫做天险难行。】
【在雨季中的崇山峻岭中,补给困难,大军几乎是寸步难行,反而是大量非战斗减员。】
【而准备沿著汉水,进攻汉中的司马懿,也因为雨势过大而被迫停步。】
【两支大军,都几乎无法进攻。】
【曹睿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下令,取消军事行动。】
【魏军退回北方。】
【而曹真在子午谷淋了大半个月的雨,身体也瞬间一落千丈,被迫退出前线,回到洛阳养病。】
天幕外。
此时还在荆州练兵的魏延。
看到曹真走子午道,差点没了半条命,也不说话了。
此时还并非一方大将的魏延。
在刚才看到天幕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不服的。
觉得自己的后世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一个不错的计划。
只是那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畏畏缩缩的浪费了自己提出的天才作战计划。
但现在,看到兵马更多,粮草更充足,声势更浩大的曹魏统帅曹真,他率领主力部队都走不通子午谷。
魏延也不说话了。
在憋了一分钟之后。
魏延才低声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那是因为曹真不懂天时,如……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找一个好的时间进攻,说不定就能成了。”
……
而天幕继续。
开始讲述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
【诸葛亮,在公元231年二月份,打开了他的第四次北伐。】
【这一次的进攻路线,和第一次北伐基本相同。】
【只是原本负责关中地区防务的曹真,在子午谷淋雨之后就一直养病,最后病逝。】
【于是曹睿启用了司马懿,总管西线防务。】
天幕外。
曹操看到司马懿,这一次竟然被委以重任,都督整个关陇地区的防务!
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在之前没有天幕的时候。
曹操就觉得,司马懿这个人深不可测,有些可怕。
但曹操也知道,司马懿很有才能。
所以也愿意重用司马懿。
但是不会,给司马懿都督一方的军权。
后来有了天幕,曝光了一部分司马家做的事之后。
司马氏一族,自然在大魏也就彻底玩完。
虽然算是解决了司马懿的威胁。
但是看到天幕上说,后世的继承人曹睿重用司马懿。
虽然知道,那是在原本没有天幕的历史上重用。
但还是,让曹操觉得很不舒服。
不过曹操在不舒服之余,又叹了一口气说道:
“但是司马懿的才能,又是肉眼可见的。”
“到了曹睿那个时代,跟著我一起争讨天下的大将们纷纷去世。”
“可能,也就司马懿能够挑大梁了吧?”
摆正心态,反正司马懿现在已经完蛋了,所以曹操也就不做过多的郁闷。
继续认真的看著天幕。
【虽然司马懿被任命,总管关陇地区军事。】
【但是新上任的他,和张郃为代表的曹真旧部彼此之间有矛盾。】
【特别是在曹真去世之后,论军功和资历,张郃可能都觉得他应该转正,负责整个陇右地区的军事。】
【结果却空降了一个司马懿。】
【总之,司马懿一方,和张郃一方是有冲突的。】
【在许多军事战略上也有分歧。】
【就比如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张郃的建议是分兵。】
【利用诸葛亮军队总数有限,而需要进攻和管控的方向过多的缺点,在各个地方限制诸葛亮大军的动向。】
【最后迫使诸葛亮退兵。】
【而司马懿的策略,则是率领主力前去与诸葛亮对峙。】
【诸葛亮听说司马懿前来之后,带著主力进攻上邽,郭淮不敌,只能退回城中。】
【而诸葛亮趁著这个机会,抢先收割了城外农田里的青麦。】
【这样一来,主场作战的司马懿,反而陷入了缺粮的困境,被迫只能从后方运输粮草。】
【但那又需要一段的时间。】
【幸亏郭淮凭著自己这张脸,在周围的羌族部落里借了一批粮食过来,才缓解了危机。】
【随后魏军发起进攻。】
【诸葛亮故意示敌以弱,从上邽会回到了岐山堡附近。】
【司马懿一路追击。】
【但追到了诸葛亮的大本营之后,又不敢继续前进,于是就地扎营,和诸葛亮对峙起来。】
【司马懿手下的将领们,纷纷请求出战,都被司马懿一一否决。】
【这些西线的老资格将领们,纷纷抱怨:“司马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一段时间的对峙之后,司马懿终于顶不住压力,决定主动出击。】
【他亲率大军攻打诸葛亮。】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正面对决,随即拉开!】
【结果这一仗,司马懿大败亏输。】
【诸葛亮在战场上大获全胜,战后统计获得甲首三千,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粗略估计,魏军起码损失数万!】
【局势一片大好,正应乘胜追击!】
【诸葛亮却下令撤军。】
【而原因,又是因为粮草问题。】
【因为下雨的原因,大量的后勤粮草囤积在汉中,根本无法运输到前线,而负责运粮的李严也无计可施。】
【于是派人通知诸葛亮,说粮草不足让诸葛亮退兵。】
【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只能下令大军退回汉中。】
【而魏国那边的司马懿,则是大喜过望!】
【之前一场惨败,让初来乍到的他威望严重受损,此时正急需一场大胜来挽回形象。】
【于是命令张郃前去追击。】
【张郃其实不想追击,毕竟归师勿遏。】
【但没办法,在司马懿的强行命令下,张郃只能率部前去追击诸葛亮。】
【结果在追到木门道的时候,被诸葛亮设下的伏兵射中膝盖,不久便伤重去世。】
【而蜀汉那边。】
【在因为粮草不足,撤回汉中之后,李严却故作惊讶的说:粮草多得很呀,丞相干嘛要退兵。】
【其实,李严是对诸葛亮说粮草不足,转头又对刘禅说粮草充足。】
【想的是给诸葛亮,扣一个贻误军机的大帽子。】
【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初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按理说应该地位差不多。】
【但后来诸葛亮总管蜀汉军政大权,让李严心里渐渐失衡。】
【所以才虚构了一场粮食危机。】
【打算在政治上扳倒诸葛亮。】
【结果诸葛亮做事严谨,将多封书信以及命令,全部拿出对比。】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李严只能认罪,于是被革职。】
【而诸葛亮这一次,本已取得大胜的北伐。】
【也因为一场虚构的粮草危机而被迫草草结束。】
天幕外。
刘备怒了。
第296章 被黑的最惨的皇帝!朱元璋:难道是
我?
“这李严是谁?我怎么会把他这种人任命为托孤大臣?”
“是因为我这一次看人看失误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被迫让李严也成为托孤大臣?”
而诸葛亮看到这里也只能叹息了一口气。
以蜀汉益州之地,北伐占据大半个天下的曹魏,这是何其的困难?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既要外部的曹魏给机会。
也要内部的蜀汉团结一致。
只能说是逆天而行。
如此难度的事。
会失败其实是很正常的。
只是即使知道难度很高,失败是大概率的事件。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只能一声叹息。
天幕最后的讲述,是说在公元234年,诸葛亮打开了第五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北伐。
随后天幕便结束。
上一篇: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下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