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配可乐
眼下北方曹贼,和他后续的统治非常牢固。
想要击败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局势稳定的政权。
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三年五年的事。
很有可能要花费一代人。
甚至数代人的努力。
……
不同于诸葛亮的十分看重马谡。
刘备显然有不同的意见
事关军国大事,刘备也不藏著掖著了,而是直接说道:
“马谡,我也和他接触过几次,也和他讨论过一些,他对天下大势,对时政,以及军事方面的看法。”
“这个人嘛……”
“他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错。”
“但有些过于夸夸其谈。”
“他很聪明,也很有想法。”
“如果把他当做一位参谋的话,他的确可以提出不少有新意的想法。”
“但如果,把它当做独挡一方的大将,那恐怕……”
“他是一个言过其实的人。”
“没有什么,实际上把事情办好的能力。”
“现在我看到,天幕上却把防守街亭,这种如此关键的任务交给他。”
“实在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呀。”
见刘备这样说,诸葛亮心里也是将信将疑。
“现在的马谡是还缺乏经验,但那个时候,他应该积累了不少经验了吧?”
“而且,我也一定会安排一位性格稳重的宿将,做他的副手。”
“再加上我专门指导布阵,按理说不会出问题……”
诸葛亮知道,以自己的性格,自己肯定会下起码双保险。
所以按理说街亭不会出问题。
虽然诸葛亮是华夏智慧的代表,但也并不代表他没有缺点。
在针对马谡的看法这里。
诸葛亮相比识人能力出众的刘备。
很显然还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没办法,老刘家从刘邦开始识人用人能力,实在太强!
第294章 老马啊老马!最意难平的一次
而天幕,也继续的播放著。
【张郃率领五万魏军来援。】
【而马谡负责防守街亭。】
【于是,也就发生了诸葛亮北伐的最大一次遗憾。】
【诸葛亮针对曹魏的援军。】
【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可令人遗憾的是,接受了诸葛亮重托的马谡,他没有按照诸葛亮的指挥。】
【马谡放弃了守城,选择把部队驻扎在街亭的南山上,并且觉得自己是按照孙子兵法所言,占据居高临下的优势。】
【张郃率领魏军打过来的时候,需要从低打高仰攻山坡,定然会损失惨重。】
【结果张郃来了之后,并不强攻南山。】
【而是把马谡给包围了起来,并且切断了水源。】
【失去了水源的蜀汉军队,很快就无法再继续战斗。】
【张郃趁机一鼓作气,攻下街亭。】
【于是蜀汉军队,就再也无法阻拦魏军的西进。】
【此时的局面,瞬间变得对诸葛亮十分不利。】
【正面有越来越多,赶来支援的魏国部队。】
【而名义上投降了蜀汉的天水等三郡。】
【实际上由于时间太快,根本来不及实控,只是理论上投降了。】
【这样一来,之前利用赵云邓芝作为疑兵所争取到的时间优势,全部都失去了。】
【而与此同时。】
【赵云率领的小股部队,也遭遇了曹真的五万大军,寡不敌众,败退而去。】
【虽然在赵云的亲自断后之下,这只偏师的损失并不大。】
【但也使得曹魏的主力曹真,得以解放出来。】
【此时的局势是,按照原先计划,进一步攻略陇右的通道,已经被张郃和郭淮截断。】
【汉军此时,已经不可能轻松而快速地拿下整个陇右地区。】
【而曹魏真正的主力,由曹征率领的五万精兵,在击败了赵云之后,也即将赶到陇右战场。】
【一旦曹真主力部队赶到。】
【深入敌境的蜀汉军队,将会遭遇到空前的危险。】
【面对这被动的局势,即使心有不甘,诸葛亮也只能认清现实。】
【在撤走了西县的一千多家百姓之后,蜀汉大军成功的撤退回到了汉中。】
天幕讲述的第一次北伐结束。
说到这里的时候。
进行配音的UP主,他的语气是充满了遗憾的。
而满屏的天幕弹幕也飞射而出。
《意难平!声势最浩大的一次,最有机会的一次。》
《这次是最有机会的一次,可惜了。》
《老马啊老马!马谡啊马谡!》
《马谡就是蜀汉的新赵括!》
《辱赵括了,赵括被围困40多天没吃的还能组织突围,而且赵括面对的是白起。》
《马谡即使能像赵括一样撑四十多天,陇右也能平定了。》
《兰陵王:上山输了?就是马谡人不行,战术没毛病。》
《马谡一己之力,把张郃抬到了不属于他的位置。》
《把马谡换神威天将军马超,一波全杀了!》
《还不是诸葛亮自己的问题?人家刘备都提醒过了,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诸葛亮自己识人不明。》
《马谡兵力不够吧?就算当道扎营也打不过张郃。》
《兵力是够的,诸葛亮给了马谡很多兵。》
《猪哥还是玩不过郭淮。》
《主要是国力也不行,没那么多兵,又要守街亭,又要守粮道,又要分散各地占领,还要准备和曹魏决战。》
《曹睿这波也刚啊,新帝亲自坐镇关中,稳定各地军心。》
《确实,以弱胜强要大国自己给机会,弱国想灭一个上升期大国,太难了。》
天幕外,诸葛亮是少许尴尬。
然后更多的是愤怒!
不是因为马谡生气。
而是诸葛亮在想。
马谡这样的能力,自己竟然委托他把手街亭的重任?
自己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所以诸葛亮愤怒的其实是自己,甚至有些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
而遗憾的是。
诸葛亮基本上能够看出,这第一次北伐,很可能就是最佳的机会了。
因为第一次北伐,是积攒了多年的物资,兵精粮足。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在这次北伐之前,根据背景可以知道。
在这次北伐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蜀汉都整体保持著低调的国策。
几乎没有主动对外作战。
所以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曹魏那边的防备,也是最松散的。
以后再想北伐。
曹魏在关中地区的防御,绝对不会像这次这么松散了。
另外大汉才刚刚灭亡不久。
还有一定的市场。
这一次北伐,也有不少人愿意认大汉这块牌子。
但这次北伐失败之后。
大汉的影响力会渐渐的下降。
再加上首次北伐失败,那些愿意配合的人,很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
再下一次北伐,是否还会有类似于三郡瞬间响应的大好局势?
只能说很难。
越想越觉得遗憾!
诸葛亮也越想越觉得愤怒!
愤怒的是自己,为什么就看不出来马谡其实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
最好的一次北伐成功的机会。
就这样被自己葬送了。
是的,不是被马谡葬送,而是被专门重用马谡的自己所葬送。
一时之间。
因为遗憾,因为愤怒,也因为自责的诸葛亮、
情绪显得有些失落。
毕竟此时的诸葛亮,也才刚初出茅庐没几年。
更没有成为后世诸葛丞相那样,掌管一国朝政的成熟的政治家。
上一篇: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下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