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第296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因为自古以来,从来就不是强大的一方,一定能够取胜。】

  【特别是我们要看到,罗马的战争机制,是要优于大汉的。】

  【一般来说,大部分中原王朝的对外战争都是消耗性的,都是亏本的。】

  【打的好点的,可以把经济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也得国内的人疯狂擦屁股。】

  【就像是明成祖朱棣,封狼居胥固然爽。】

  【但国内的朱高炽就得累死累活。】

  【操作不好的,什么虚耗海内,户口减半,甚至直接把江山都搞丢了的,也不是没有。】

  【可以看到,中原王朝一旦打开全面战争,很容易得不偿失,甚至翻车。】

  【相比之下。】

  【罗马帝国的对外战争,却不是消耗性的,而是获利性的。】

  【罗马启动战争机器成本极低。】

  【并且可以通过战争不断的掠夺财富,进一步增强罗马的国力。】

  【因此,战争实际上成为了罗马的国家运转方式。】

  【开局一座罗马村。】

  【罗马帝国全靠抢!】

  【真要罗马和大汉全面开战?】

  【人家大不了就是跟你干!】

  【除非大汉能一口气灭掉罗马,否则罗马就死磕到底。】

  【只要罗马能够取得几场胜利,就能够大口回血。】

  【说不定还能越打越富。】

  【而汉朝作为农耕文明帝国,对外战争几乎无法回本,还得大量输血。】

  【别说那些对外战争,打得结结巴巴的王朝。】

  【就算是汉武帝时期,也因为过度的战争而导致了国内经济趋于崩溃。】

  【国内产生农民起义。】

  【而被迫发布了轮台罪己诏。】

  【数值怪VS机制怪。】

  【讲到这里的时候,请问观众朋友们。】

  【现在你们觉得,罗马和大汉,发生全面长期战争谁能赢呢?】

  天幕视频结束,并且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而大量的弹幕文字也疯狂地飞射而出。

  《关公战秦琼!但挺有意思的。》

  《古代版苏德战争是吧?》

  《70万对38万优势在我!》

  《霍去病:手痒难耐。》

  《这么说罗马军队纪律严明,战术娴熟,装备也好啊。》

  《战场正面硬钢确实不好打,但相信老祖宗们的奇谋,一波绕后突袭随便乱杀!》

  《罗马擅长结硬寨打呆仗,步步为营,你怎么奇谋?》

  《罗马地面拿头打大汉?罗马唯一的优势是在海上。》

  《奴隶制怎么跟封建制打?国力压根不是一个层次的!》

  《就是,罗马虽然管著六千万人,但核心人口最多2000万!》

  《核心人口2000万怎么了?剩下的4000万牛马人口,不是照样能提供生产资料?》

  《倒也是,大汉的7000万人,大部分也是提供生产资料的。》

  《汉朝的对外战争确实赔本,因为好地都被汉朝占了,周边都是穷逼。》

  《罗马对外征服赚钱,除了日耳曼蛮子森林又穷又臭,其他的地方都能大赚。》

  《真打起来,其实也不会有想像中的硬碰硬。》

  《还是先把中间的倒霉蛋分一下,然后边境长期对峙。》

  《谁能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地图上马上就要毫无安息了。》

  《P社玩家:为什么网上精罗多呢?因为秦始皇教会我:这罗马碎了一地居然还不统一?我的强迫症忍不住了!》

  《罗马就是一坨奴隶制的答辩!随便10万汉军踏平整个罗马!》

  《差不多得了,真当罗马帝国是充话费送的?》

  《罗马和大汉网恋好甜啊,让我看看两边粉丝有多爱对方?》

  《看完了:6。》

  《当时不知道谁强,但华夏文明延续至今,这就完爆罗马了!》

  《其实华夏当年也很危险!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都快各论各的了,特别是北宋之后!直到朱元璋出现,才再造华夏,重塑华夏的凝聚力。》

  《哎,作为精罗,很可惜罗马没有等到他的朱元璋。》

  ……

  天幕视频结束。

  而秦始皇嬴政看的还有些意犹未尽。

  “这个西方的罗马大秦,看著还真不错。”

  “只是对比我正统大秦,还是差了点。”

  “罗马要是能学习我大秦的制度,国力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到时候,传承了正统大秦的罗马,说不定就能和后世的伪汉一较高下了!”

  “话说那汉尼拔既然军事能力如此出众。”

  “而罗马又如此的武德充沛。”

  “不知道汉尼拔,在翻越阿尔卑斯山之后,和罗马的战争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应该会非常的精彩吧?”

  另外,嬴政也有点在意,天幕最后弹幕里,对朱元璋的讨论。

  “朕作为一统天下之君王,塑造了华夏。”

  “弹幕却说,朱元璋再造华夏?”

  “难道那朱元璋,也是和朕的大秦一样,奋六世之余烈,把分裂的华夏重新统一了?”

  ……

  而在汉朝。

  被天幕拿来直接对比的汉武帝刘彻君臣等人,此时也是思绪万千。

  现场是一场小规模的茶会,现场的几十人,都是大汉的核心官员。

  霍去病是真的看的手痒了。

  他有些兴奋的说道:“没想到在匈奴之外,在大汉西方万里之遥的地方,还有这么强的一个罗马!”

  “他们很爱国,很尚武,很有血性。”

  “我很喜欢罗马。”

  “真想率领3000精骑,试试看能不能灭掉那铁血坚定的罗马军团!”

  而刘彻自然对和罗马打仗毫无兴趣。

  别说罗马远在天边。

  就算罗马就位于安息一带,刘彻也不可能出动大汉军队,去真和硬茬罗马打仗。

  这连匈奴都还灭搞定呢!

  让刘彻在意的是,天幕上介绍的罗马的战争机制。

  刘彻现在想搞钱啊!

  天幕上介绍的:大汉打匈奴打的经济崩溃,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而对应的罗马那边,却越打越富。

  这让刘彻怎能不羡慕?

  刘彻不禁问桑弘羊道:“这罗马打仗挣钱的机制,是否可以学习?”

  “虽然朕知道,打通丝绸之路商路之后,对大汉的贸易收入和关税,都有巨大帮助。”

  “但那是最终结果。”

  “在彻底击败匈奴之前,是否能像罗马那样,越打越富?”

  桑弘羊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而是皱著眉头思索。

  刘彻也没急著催,而是耐心的等待。

  直到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桑弘羊紧皱的眉头,才稍微的舒展开来。

  桑弘羊先是摇了摇头:“想要复刻罗马打仗挣钱,越打越富的路子。”

  “很难。”

  “毕竟罗马周边,有不少的势力占据著肥沃的土地,占据著重要的贸易路线。”

  “罗马进攻他们,击败他们,可以获取海量的战利品。”

  “加之罗马的疆域围绕著地中海,可以用海运快速的运兵、机动、后勤。”

  “罗马打仗的成本,实际上要比大汉低得多。”

  “而我大汉周边,都是住在蛮夷化外之地的小国,组织数万军队远征获得的战利品。”

  “可能还不够收回成本。”

  就在刘彻有些失望的时候。

  桑弘羊却又说:“但有一点,是可以学习参考的。”

  “打仗总是对国力有损耗的。”

  “而罗马打仗的损耗却很低,让他们可以不计成本的连续、持久战争。”

  “这其实是因为有人替罗马负重前行。”

  “天幕上说了,罗马的核心人口才2000万。”

  “也就是说,在罗马境内,许多人都是专门为罗马人服务的。”

  “包括奴隶,包括被征服的地区和国家的当地人。”

  “在大汉的周边那些小国,许多小国我大汉无法直接统治。”

  “但如果能让当地的国王、酋长,专门榨取他们的国力,来为大汉服务的话。”

  “把粮食、运输、原料的成本,转嫁给他们。”

  “让周边的小国,替大汉负重前行。”

  “那对大汉的经济,可就是巨大的减负。”

  “而对大汉的子民们来说,打仗不怎么增加他们的负担,却能获得收益。”

  “这样一来,对战争的热情自然也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