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第208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以便在卡车开始下沉时及时跳车。】

  没想到真的是一边准备跳车,一边为围困中的市民们运送补给。

  古代和现代的观众们。

  都纷纷地陷入了惊讶。

  而天幕。

  【在冰面上的生命之路,全长约三十公里。】

  【在冰面的中间部分,还建设了食堂、车辆维修站以及急救中心。】

  【虽然是道路。】

  【但实际上路线经常在变化,具体会根据天气以及战况随时做调整。】

  【为了保护列宁格勒的生命之路,苏军还在道路的南侧的冰面上筑起了两条防线,用以防止德军在冰湖上发动攻势。】

  【冰湖的南岸由德军控制。冰湖的冰面由苏军控制。】

  【除了阻止德军地面部队的防线之外。】

  【高射炮和苏军战机,也同样守护著冰面上的天空。】

  【德军出动轰炸机对拉多加湖生命之路,进行狂轰滥炸。】

  【卡车司机们,需要一边小心翼翼的在冰面上开车,同时又胆大且及时地做出规避轰炸的动作。】

  【在冰面运输线开辟的第一个星期。】

  【苏军便损失了超过五十辆的卡车】

  【在生命之路上运输货物的司机们,每天都需要往返两个来回。】

  【白天往返一次,夜间往返一次。】

  【在夜间行驶,有利于规避德军的轰炸。】

  【但前提是不开车灯。】

  【可由于冰面行驶的特殊性。】

  【导致卡车司机们,又必须要冒著被轰炸的风险打开大灯,否则的话落水的卡车会比因轰炸而损失的卡车还要多!】

  【在运输的第一个月,就有三百辆卡车沉入冰湖。】

  【维持生命之路的代价是惨重的。】

  【但是生命之路是成功的。】

  【通过这条路线运输的食物,超过了列宁格勒所需的最低需求量。】

  【在运送食物的同时,冰面道路也可以用来撤离被围困的居民和转移伤员。】

  【在1941年冬天,总共有五十多万人通过冰面成功撤离。】

  天幕此时暂停了讲述。

  音乐也从之前的紧张,变得舒缓。

  然而又开始转向俄国文学,所特有的悲伤感。

  在背景音乐中。

  还夹杂著之前提到过的,防空警报特有的嘀嗒声。

  嘀嗒。

  嘀嗒。

  画面镜头,在城市里不断的切换。

  人们在城市里筑起堡垒,孩子带著笑容照常上学,老人奋力艰难地拖著尸体。

  然后是更多的尸体。

  到处都是尸体。

  在断壁残垣中,市民们一边清理积雪,一边收殓尸体。

  其实许多古人,特别是生逢乱世的古人们,都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

  他们见过的惨烈画面是很多的。

  按理说,天幕上那些悲凉的场景,不能给他们震撼。

  但纪录片也是具有艺术性的。

  在手法高明的导演拍摄剪辑之后,那些并不血腥的画面,却给了许多古人深深的震撼。

  南宋。

  宋高宗赵构,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在意列宁格勒。

  赵构觉得这座城市,守不守得住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他也不想,从城市的守卫中学习什么战争的经验。

  毕竟这些作战经验。

  在赵构看来,是岳飞他们这些武人去干的。

  自己作为皇帝,只需要坐镇后方统管全局即可。

  但看著看著。

  在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之下,赵构也是整个人沉浸了进去。

  看到在轰炸和饥荒中遍地尸体的城市。

  赵构也忍不住扼腕叹息,然后说道:

  “其实在有一定战力的情况下,和德军谈判寻求一个体面的投降。”

  “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列宁格勒方面既然还有守卫的力量,德军也啃不下这个硬骨头。那么抵抗之后,和他们和谈,投降。”

  “最起码可以让那些饿死的老百姓活下来。”

  “列宁格勒,朕看你还是投降吧,这样对你更好。”

  而在明朝。

  崇祯皇帝看到列宁格勒的市民们,在饥饿中依然坚持工作,并且协助修建防御工事。

  也是为他们深深的感动。

  并且鼓起了掌。

  “好!列宁格勒的市民们是好样的!”

  “即使身处绝境,他们依然选择奋力抵抗!”

  “朕也常常在想,如果大明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

  “会不会有一天,闯贼或者关外的女真,会大军压境,包围京师?”

  “但无论如何。”

  “假如真的有那么一天。”

  “敌人对京师发起了全方面的围攻。”

  “朕希望所有的全城居民们,能和朕站在一起,誓死守卫这座城市,守卫我大明的首都!”

  天幕。

  【列宁格勒的居民们,在饥荒中损失惨重。】

  【近年来有一种论调,说是当时的苏联政府太过残酷,拉著全城的居民誓死抵抗。】

  【这相当于送居民们去死,是非常不人道的,非常残忍的。】

  【所以列宁格勒的市民们被饿死,不应该怪德国,而应该怪苏联政府。】

  【那么,假如列宁格勒方面军选择有条件的停止抵抗,是否可以让无辜的市民们幸免于难呢?】

  【从希特勒于1941年九月发布的1601号作战令中,不难得到答案。】

  【希特勒:在击败苏联之后,列宁格勒对我们毫无异议,我们将包围这座城市,将城市狂轰滥炸,夷为平地。】

  ……

  【想要拯救这座城市必须要集结重兵。】

  【但由于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最高统帅部已经找不到任何一支预备队来解围。】

  【列宁格勒的守军,只能不断的加固防线,将战壕越挖越深。】

  【到了十一月,城内居民的面包配额锐减至125克。】

  【不仅是普通的居民挨饿,苏联的士兵们也已经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

  【一位苏联指挥官决定测试一下自己手下的士兵们,还能够步行多远的距离。】

  【结果这些挨饿的士兵们,在步行四百米之后就已经精疲力尽。】

  【在这种局面之下,希特勒也十分乐观且狂妄地表示:列宁格勒这座城市已经失去了任何希望,其被占领只是早晚问题,整座城市将注定死于饥饿。】

  【在整个十一月份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约五千名苏联士兵在战斗中牺牲。】

  天幕此时陷入了一长段时间的沉默。

  没有解说词。

  有的只是当时珍贵的照片和影像资料。

  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许多因饥饿而瘦骨嶙峋的百姓。

  配合著防空警报节拍器的滴答声。

  一点一点的敲击观众的内心。

  现代的观众和古人们一起紧扣著心弦,认真的观看著纪录片的内容。

  【然而整个列宁格勒仍在运转。】

  【负责生产及维修坦克的基洛夫工厂,距离前线仅十四公里,但从未停工。】

  【有的时候,车间里尚未组装完成的KV坦克,也可以通过工厂围墙上的炮眼向敌人阵地发起攻击。】

  【列宁格勒植物研究所,拥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农作物标本。】

  【在封锁期间,研究所内有二十八人因饥饿而死亡。】

  【但包括数吨稻米、以及土豆育苗种子在内的标本,全部完好无损。】

  天幕外。

  嬴政震惊了。

  因为战争导致的饥荒,所以让无数的百姓饿死,这一点嬴政其实是见怪不怪。

  但是当嬴政看到。

  列宁格勒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守著数吨的粮食,竟然是活活饿死!

  嬴政还是被震撼到了。

  “面前就是大量的食物,足够几十个人支撑很久。”

  “可以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不饿死!”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坚定甚至可怕的信念!”

  “这种坚定的信念,赋予一个国家的话。”

  “那这个国家将无比的强大。”

  “如果朕是德国或者其他苏联的敌人的话。当我发现我的敌人,竟然有如此可怕意志的时候。”

  “我绝对会感到恐惧的。”

  “那个时候的其他国家,除了德国之外,难道他们就不害怕苏联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