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飞花逐叶
拿着奏报,朱咸铭是看了又看,越发觉得小儿子顺眼且成器。
………………
九月二十一,西北戈壁。
土谢图汗国投降,发生在九月初八这天,时间已过去了有十三天。
拔掉了土谢图这颗钉子,让明军一方面没了后顾之忧,同时还稳固了他们的补给线。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准噶尔的残兵仍不断袭扰,可明军在朱景洪的带领下,仍旧是稳步在向哈密城靠近。
此时,朱景洪的中军大营距哈密城已经不足一百五十里,其麾下先锋骑兵已探至哈密城附近。
骑兵走得快,而步军相对来说慢一些,依旧如以往那般开进和安营。
此时太阳西斜,按照惯例各卫开始安营,并派遣了将领过来汇报情况。
如今西北总督署又增添了一支主力,便是新补充进来的扬威左卫,前番对土谢图汗国作战他们便是主攻。
今日议事,扬威左卫来的是指挥佥事李祥全,他一进中军营寨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大帅,敌方圆千里主力骑兵,已被我部围而歼之,我大军此行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大帅,敌方圆千里主力骑兵,已被我部围而歼之,我大军此行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喊话还在继续,李祥全认真端详了喊话那人,发现是振威中卫参将石崇。
那番话他为何还在喊?为何站在墙角冲木栅栏喊?这个狂人又发什么疯?
没错,在李祥全这等普通武举出身的人眼中,石崇这顶级勋贵子弟就是个狂人,他素来看不惯这些人。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石崇这人虽有能力,但有时候做事太不讲规矩,在军中就很容易得罪人。
但李祥全不会明白,石家这家传的“直率”风气,才是他们屹立不倒的诀窍。
“大帅,敌方圆千里主力骑兵,已被我部围而歼之,我大军此行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听石崇又喊了几句,李祥全没做过多停留,便往中军主帐方向走了过去。
正巧侯璟从旁边过来,听见石崇喊话他先是笑了两声,而后大声喊道:“声音大些,没吃饭啊!”
李祥全大概明白过来,石崇眼下正在受罚,也只有侯璟这等出身之人,才敢在这个时候开他的玩笑。
“侯参将,这是怎么回事?”李祥全靠近之后,压低声音问道。
考武举入仕非常难走,李祥全能走到这个位置,也养成了低调求稳的心态,所以隔得远他也是低声询问。
但侯璟则不在乎这些,只听他大声解释道:“这位石参将今日打了胜仗,就跑到大帅跟前保证,我军前路已是畅通无阻……”
“结果不到一个时辰,顶在最前面行军的羽林左卫,就受到敌军残兵袭击,所以大帅就命石参将……到帐外把自己说的话喊上两个时辰!”
“所以这人呐,还是不要把话说太满了,搞得好像天下就他会打仗似的!”
最后一句,侯璟就差指着石崇骂了。
石崇是个火爆脾气,当即回头怒斥:“侯璟,你他妈说什么?”
他这幅样子,可把李祥全都吓了一跳。
“大帅您来了!”侯璟喊了一声。
这句吓得石崇连忙转了回去,继续喊道:“大帅,敌方圆千里主力骑兵,已被我部围而歼之,我大军此行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哈哈哈……”
侯璟大笑着离去,而李祥全也跟着一道离开,他是真不想掺和这些是非。
二人进了军帐中,便看到多数人都到齐了,只是主位的位置还空着。
见到里面的熟人,李祥全自是上前打招呼,融入进了这热闹的氛围中。
而朱景洪和柳芳,以及监军御史梁潜和太监黄清,此时正在另一军帐中议事,在进行作战计划的最后论证。
全程梁潜和黄清都极少说话,他俩待在这里主要是做个见证。
其实这份作战计划,已经由众将和参谋们反复推演过,其实已经非常完善且周全。
他二人此番又议,其实也是象征性的,也不可能真的改些什么。
虽然柳芳对某些细节有异议,但只要他说服不了朱景洪,他的意见就没有什么卵用。
二人正说话间,营帐外传来了余海的禀告声:“王爷,外面人都到齐了!”
听到这话,朱景洪便停止了讨论,而后起身说道:“既然改无可改,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呵呵……”柳芳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走吧……咱们也该出去了!”
“殿下请!”梁潜在前引路。
作为曾经的二甲头名,而且还做到副都御使,梁潜自然也有些傲气,能让他看得上的没几个。
可如今,朱景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着实是把他给折服到了。
而他主动引路的行为,却让一旁的黄清很是不满,暗道这当官的也太不要脸了。
而此时,朱景洪已当先走了出去,而后其他人也都跟了出去。
中军大帐本来嘈杂不已,担当宦官宣布朱景洪将到时,现场立刻安静并变得井然有序。
随后朱景洪几人出现,如今他已不需再有客套,直接坐到了中间的位置去。
在他左右则是柳芳和梁潜,至于黄清就站在朱景洪的身后。
“我大军此行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待众人行礼之后,朱景洪正要说话,却听到外面传来的喊话声。
“那个谁……侯璟!”
“臣在,大帅请吩咐!”
摆了摆手,朱景洪吩咐道:“去让石崇闭嘴,再叫他进来!”
“是!”
侯璟领命后当即出了营帐,他很乐意领到这个差事。
靠近石崇后,侯璟大声呵斥道:“诶诶诶……那个谁,大帅让你闭嘴!”
这次石崇没有生气,而是转身就往军帐跑了去,反倒把侯璟落在了后面。
“你这人……”
侯璟没有多说,跟着也往军帐跑了去。
此时军帐之内,各方面军和各卫代表正轮流发言,讲述各自如今的情况。
石崇二人进了军帐,正要行礼却见朱景洪挥手,示意其退到一旁去听着。
“大帅,此番进攻哈密,我羽林左卫愿为主攻!”
很明显,羽林左卫的代表偏题了。
可他的这句话,顿时引爆了现场情况,于是众人纷纷出言请战。
“大帅,你是知道的,我们羽林右卫历来能打硬仗……”
“大帅,骁武左卫上下斗志昂扬,愿为大帅直取哈密……”
众人纷纷发言抢先锋之职,本质上抢的是军功和爵位。
砰砰砰……
朱景洪只轻轻敲了敲桌面,在场众人又都安静下来。
这帮人虽表面在争,实际上都注意着朱景洪,所以手指扣动时他们才会戛然而止。
而朱景洪对下面的掌控力度,则再度让柳芳感到心惊。
(本章完)
第499章 战前
“吵什么?有什么可吵的?”
“是听你的能赢?还是听你的能赢?”
朱景洪说话时,目光也在扫向在场众人,其视线所到之处众人纷纷低头。
而他的这句话,也点明了一个事实,只有他朱景洪才能做决定,只有他才能带领大军走向胜利。
目光扫向黄清,朱景洪吩咐道:“宣读作战计划吧!”
“是!”
黄清手持公文,从朱景洪身后走了出来。
“西北总督署军令……”
听到军令,在场众人纷纷起身,面向朱景洪单膝跪地。
黄清朗声念着,一众武将抬头认真听着,而朱景洪则是在品茶。
很快军令宣读完毕,作战计划已呈现众人面前。
虽然细节很多,但大体上来说却很简单,以北四卫为基础从南面突破,京营两卫步军为其左右侧翼,京营两位骑兵提供骑兵保护。
至于四个方面军,女真诸部被留下来殿后,青海行都司负责接应粮草。
至于蒙古和藏地诸部,则被摆到哈密以西七十里,防备准噶尔和哈萨克可能的援兵。
当然了,以目前的情报来看,这些援军不太可能出现,只因他们无法保证后勤。
而最让朱景洪担心的,反倒是屯驻边境的罗刹国大军,其兵力虽不过两万余人,但其战斗力却不是一般的强。
待黄清念完后,朱景洪出言道:“诸位,后天我军便可抵达哈密,休整一日之后着即攻城!”
“北四卫……”
被朱景洪点到,北四卫的四名武官一同出班,答道:“末将在!”
双手抱拳遥向皇帝行礼,而后朱景洪说道:“尔等此番出征,备受圣上期盼,你们可不能有负圣望!”
皇帝派北四卫来参战,本就是为考验这些新军。
只有他们通过考验,朱景洪这两年提出的理论,才会让皇帝真正相信并推行。
所以哈密之战非常重要,他不但要打赢而且还要打好,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城池。
“诸位,今天是九月二十一,我希望本月结束之时,儿郎们可以在哈密城内,开庆功宴喝羊肉汤!”
按照朱景洪的安排,九月二十五日开始进攻,到九月末就只有六天。
哈密城虽然不是很大,但其城墙也接近两丈高,因其接收了许多溃兵入城,外加临时征召了青壮,导致其城内守军接近四万。
当然了,打仗从来不是比人多,这五万人里接受过训练的不到两万,而且如今其士气还格外的差。
可即便如此,想要六天时间拿下哈密城,看起来也是非常离谱的事。
十月初一进城庆功喝羊肉汤,达到这一目可不是一般的难。
可这个时候,全无一人出来质疑,因为所有人都习惯性认为,跟着朱景洪一定能打胜仗。
“好了,各自回去准备吧!”
“是!”
众人退去之后,朱景洪却也没闲着,领着人又开始巡视各卫。
距离攻城还有三天,这三天的时间却不平静,哈密城外的准噶尔溃兵,依然会不时袭扰明军。
而明军一方也不是全无动作,除了军队方面必要的反击,在哈密城内还有另一条战线。
锦衣卫南镇抚司,除监督北镇抚司,其主业实际是在国外。
比如在哈密城内,开战前他们便有上百名密探,只不过如今只剩下三十多人,其余人要么死要么在城外进不来。
仅这活着的三十人,其能量也绝不可小觑。
他们除了打探情报,还大量对外散布谣言,动摇着城内的军心民心。
明军是代天行罚,所以准噶尔才屡战屡败……
是伊犁的大汗为一己之私,才触怒皇帝引来大祸,不该再为伊犁那些人卖命……
上一篇: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下一篇:谍战:我是活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