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84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至于掌握度达到大成后有什么感受?

  最明显的感受是,在拉《二泉映月》时,周孝愚的情绪和曲子中的情绪融为一体,之前他眼角的热泪盈眶并不是装的,而是由内到外有感而发。

  最终,这种人和曲子的情绪共鸣,也感染到了听众。

  即便有系统加特,即便他的二胡掌握度达到90%,周孝愚仍然觉得他的二胡技艺不如阿炳。

  他猜测阿炳的二胡技艺即便没有达到100%的掌握度,至少也在98%左右。

  然后,周孝愚靠在沙发上,回味了一下先前在副本空间中所经历的一生。

  阿炳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让自己的名字最终被刻在华夏音乐发展史上,被写进音乐教科书中。

  排第一的自然是他的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

  这一点,其实周孝愚也有,如果不是因为热爱,怎会达到如痴入魔的地步?

  阿炳留下的六首原创曲子中,《二泉映月》源自他经常卖艺的场合,而琵琶曲《听松》则是他独自一人在河边练习琵琶时盘腿而坐的那块‘听松石’。

  其次是阿炳对音乐技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追求。

  这也可以看做阿炳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对命运的一种抗争。

  即便双目失明,被周围的市民看做是一个不祥之人,即便饥一顿饱一顿,阿炳始终未放弃活下去的努力。

  直到后来,他的二胡和琵琶被家中的老鼠咬坏后才如遭雷击,觉得这就是老天对他的警示,从此之后身体健康状态一落千丈。

  最后,则是阿炳难以复制的命运遭遇。

  周孝愚在系统剧本空间中以旁观者的角度目睹了阿炳的一生,略微的补齐了他当前阅历不足的短板。

  然而,旁观者毕竟不是亲自体验者,始终是有差距的。

  在人生阅历感悟这一块,周孝愚差了阿炳一大截。

  一种乐器的大成到圆满,虽然最后仅仅只有10%的掌握度之差,然而这最后的一段距离,攀登的难度甚至超过了从0%到90%。

  “我还差阿炳先生好大一截距离,不能放弃,也不能自满。”

  周孝愚紧紧握住右拳,默默给自己加油鼓气。

  对民乐技艺的追求,宛如在登山,越往后,坡度越高,难度越大,最终身边的同行者越来越少。

  仅仅剩下孤独的自己。

  不过,他有一点条件是阿炳拍马也赶不上的,那就是他现在生活的时代。

  阿炳演奏的曲子在当时的群众眼中,只是‘沿街卖艺讨饭’的曲儿,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直到死后才被正名,才被大众接受。

  而周孝愚起步就是一位艺人,甚至被冠上‘民乐神通’和‘民乐艺术家’的标签。

  他的音乐不缺听众和认可。

  假设将他和阿炳对调一下人生。

  他不确定自己能否在阿炳生活的那个环境下,活过一年。

  而阿炳先生,恐怕早已成了享誉全球的殿堂级大师,甚至能将自己的名字写进世界音乐发展史的教科书中。

  想清楚这些后,周孝愚只觉得肩膀上忽然多了一根担子。

  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沉重和负担。

  似乎在黑暗中,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监督着他,督促着他不要浪费现在这么好的环境。

  “我不如阿炳先生啊,还差得老远。”

  周孝愚叹了一口气,起身来到厨房,准备给自己做一份晚餐,小小的犒劳一下自己。

第116章 来自民乐协会的邀请

  周孝愚没想到的是,他在医院拉二胡的那个视频仍然在网上持续发酵。

  传播和发酵的速度甚至超过了阳光传媒公关部负责人的预期。

  “彭总监,你快过来看下。”

  公关部的经理姓马,一名三十多岁的女性,当初的面试主考官之一,还问过主角有无谈恋爱等。

  彭柄来到对方办公室电脑前。

  马经理指了指微博热搜下面的评论,解释道:“这条热搜上去也才1个小时左右,评论就直接过万了,根据我的经验判断,24小时估计能破20万的评论。”

  “还有你看这个,这是我刚才在颤音上刷到的相关视频,我让整个办公室的所有员工都在持续不停地刷,平均几分钟就能刷到一次,每一条视频的评论和点赞都不低。”

  彭柄反问道:“这说明了什么?”

  马经理兴奋道:“这说明这条视频火了,周孝愚的那首二泉映月火了,当然,目前只是小火,有火的趋势。”

  说实话,她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多年,从最开始的普通员工干到公关部经理,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某平台大V,某娱乐记者,某水军公司负责人,某报社网媒负责人等等。

  网络上充满了各种阴谋论和唇枪舌战。

  作为内行人,其实哪些微博热搜是买的,哪些是正常靠话题和流量上升上去的一目了然。

  微博上的表现就是一个标准的名利场和风向标。

  她刚刚和微博那边的市场部员工沟通了一下,对方也说大概率能火。

  有时候,话题能不能火,三分之一靠人为操纵(钱和渠道),三分之一靠话题的代表性和情绪价值(本身硬实力),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运气。

  张总入住阳光传媒这么多年,也就当初申哥打篮球的那个视频爆火过一次,讲真,这个视频被他们研究过无数次,到现在也搞不懂为什么能火。

  彭柄继续问道:“你的意思是让公司在这个话题上追加投资,继续推波助澜?”

  马经理摇了摇头,“不是,你没明白我的意思,这个话题才刚开始发酵,我刚才浏览了一下里面的评论,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的叫好,你看……周孝愚脸上的那两行热泪和现场其他听众脸上的神态,真的不能再真了。”

  “我现在才切身体会到一句大家经常说过的话——唯有真诚才是最厉害的必杀技。”

  “这段视频里面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是民乐?是二胡技巧?都不全是,最吸引眼球的其实是周孝愚表现出来的赤子之心。”

  “我的意思是,从今天开始,之后的一段时间,恐怕全国范围内会有一个亿的人会记住这张脸,周孝愚以后的观众缘不会差,我听说他的专辑被压下来了,这个时候如果乘势推出新专辑,至少能省掉几千万的宣传经费。”

  彭柄看了一眼四周,转身将办公室的房门关上。

  然后掏出一根烟来在对方面前晃了晃,“你房间内能不能抽烟?”

  马经理道:“你抽呗,以前经常吸你们的二手烟,现在我自己也抽上了,你要不要试试这个?”

  马经理从抽屉中摸出一包万宝路隔空扬了扬。

  彭柄正准备说女士香烟没劲,结果看了一眼是万宝路后直接将话吞了回去。

  “试试就试试,万宝路我之前抽过,有点不太习惯。”

  两人吞云吐雾了一番,彭柄缓缓道:“周孝愚的那张专辑为什么被压?你应该知道吧?”

  马经理点头道:“当然知道,公司的高层估计都知道了,那张专辑上的歌曲版权全是他自己的,公司花钱给他制作,给他宣传,最后收益的一半或者大头全部归他,换我是张总我也不乐意。”

  彭柄点了点头道:“但是那张专辑上的曲子质量相当好,我可以说,应该是最近十年内质量最高的一张专辑了。”

  “所以张总才格外不甘心,这么大的一笔收益直接跑了。”

  马经理思索了一下道:“我觉得张总这次的目光狭隘了,犯了一次糊涂,我实话实说,现在就我和你两个人,制作一张专辑的费用也就几百万,这是小头,大头的花销主要在宣传上,对吧?”

  “如果抓紧一点,在一个月内将这张专辑录制出来,然后推出去,说不定还能蹭到这次话题的热度和流量,宣传费用估计几百万就能拿下来。”

  “制作费用和宣传费用合在一起,1000万以内搞定,周孝愚如果能火,接下来公司给他接一批通告和活动,在拿几个代言,成本半年不到就能收回来,后面的全是纯赚。”

  彭柄点头道:“你说得对,这次的话题热度至少也能持续个一周左右,确实可以省下一大笔宣传经费,这次算是一次偶然事故,谁也没料到。”

  马经理继续补充道:“还有,现在女团那边好像势头也不错,我听说女团火起来的那支舞蹈《丽人行》也是周孝愚帮忙编的曲和舞。”

  “这样的人才,就算张总想压,也压不住,还不如……”

  马经理话语中的意思很直白了。

  彭柄叹了一口气,他其实是不赞成压周孝愚的,一来他本人爱才,周孝愚是公司的财产,为什么要压?

  二来,周孝愚是赵亚红的人,对方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将周孝愚争取到手,好不容易有出道即火的苗条,若是错过了这个势头就白白浪费了。

  谁能保证周孝愚以后一直能作出这么好的曲子来?

  不过,他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公司说到底还是老板说了算。

  有时候,自己的心迹表现得太明显不太好。

  “马经理,要不,你现在去和张总说一说,将里面的利害关系分析清楚,我的话未必比你的话管用。”

  马经理将手中还剩下半截的万宝路香烟按熄,干净利索的站起来跺了跺脚,抱怨道:“我真是搞不懂你们这些人的心思,做事情总是遮遮掩掩,瞻前顾后,这里是经纪公司啊,有些事要争分夺秒,又不是政府大院,哪里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就让我去说好了,张总听不听随他,反正我拿他的薪水,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

  马经理拉开房门走出去。

  彭柄望着对方的背景,心中竟然有一丝羡慕。

  有时候,站得低一点,知道的少一点,其实挺好的。

  张总压周孝愚专辑的事,里面不仅仅是面子和利益问题,还涉及到赵亚红和张总之间的事。

  张总肯定是希望赵亚红过来求他。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彭柄就不方便说了,他知道张总是个怎么样的人,反倒是让马经理过去喷一顿比较好。

  像这种对事不对人的建议,就事论事,说不定能改变张总的念头。

  马经理离开后,彭柄看着对方办公桌上侧过来的电脑显示屏,一时间起了好奇心,来到马经理的位置上坐下。

  他顺着微博首页的热搜点进去,里面显示的是周孝愚的个人微博。

  当然,这个微博账号除了周孝愚本人能登录外,赵亚红也能登陆,公关部的马经理也能登陆。

  如果有需要,他和张总也能登陆。

  目前主要是赵亚红在管理。

  彭柄浏览了一下里面的回复和评论,突然不知道谁在下面打了一行字出来,“卧槽,小团团转发了这条视频,搞不好要上晚上的新闻联播呢。”

  “哪个小团团?斗鱼上面的那个女主播?”

  “你眼睛里面装的是什么?只有女主播?我说的小团团指的是共青团的公共微博账号,懂?”

  彭柄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官方也对周孝愚点赞了。”

  他迅速来到微博首页,果然,在下面的热搜排行榜第20多名找到了小团团转发的这条微博。

  下面还有一句官方点评。

  “弘扬我们自己的民乐是每一位国民都应该担起来的责任,这首二泉映月拉得好,这孩子不错。”

  团团微博下面的评论区就像炸了塘的鱼池一般,下面的吃瓜群众高兴坏了。

  要知道,团团的微博粉丝值可是有1000多万的,而且基本上都是真实粉丝。

  一般对于这种娱乐圈内的商业炒作和宣传行为,团团几乎很少下场,人家毕竟代表的是一种官方默认的态度。

  除非,这件事闹得太大,到了不得不下场的时候。

  或者,这个话题里面隐藏的主题太好,刚好契合了目前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也就是所谓的契合了上面需要的舆论宣传。

  很显然,周孝愚这个就是后者。

  彭柄满脸兴奋的浏览了一遍,当下扔掉鼠标,他也要去找张总了。

  802房间中,周孝愚吃完晚饭后,直接返回卧室床上躺。

  他的微信上照例有不少留言。

  主要是女团三人组发过来的,他去医院的事被三女知道了,不过这会她们都不在前海市,而是在周边省份城市参加活动,只能在微信上问候一下。

  还有齐曦在微信上叮嘱他好好吃饭的信息。

  最后就是新助理曾桥的留言,明天上午她会过来,问他这里需要什么可以提前说,明天帮他买。

  他的微博评论区依旧十分热闹,粉丝值的上升速度还在加快中。

  周孝愚扫了一眼,很快失去了兴趣。

  他现在已经不是第一次开通微博的那种粉嫩新人了,心态要稳,何况在旁观了阿炳的一生后,周孝愚的阅历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往日幼嫩纯真的言论和思维变得成熟了不少。

  颇有一点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落的超然心态。

  当然,本质上还是一个18岁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