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143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那么,只能说你在第二层。

  一般套路,当他狠踩某人,又说的有理有据时,对方为了破财免灾,经纪公司会找个中间人给他来孝敬一笔封口费。

  这样的话,就恰到饭了。

  问题是,周孝愚这边,丫的上次打过一次交道,人家不鸟他,恰不到饭啊。

  所以,这一波恰饭的对象就只能放在曾不易身上。

  他研究过曾不易,没绯闻,不瞎搞,专注于音乐圈,偶尔上一下音乐相关的综艺,很干净的一个孩子。

  但是,曾不易身上是有漏洞的。

  那就是太老实,在乎面子和名声。

  君子可以欺其方。

  这样的柿子,是最好捏的,捏一下几万的封口费不成问题。

  想通这点后,柯小兰再次点燃一根华子……哦不对,是利群,埋下头,在键盘上奋笔疾书。

  【音乐双子星名不副实,曾不易差周孝愚一大截,羞不羞?】

  三十分钟后,一篇稿子成型。

  本文的几大论点。

  一、曾不易虽然出道2年,出了两张专辑,但是两张专辑中有部分歌曲是重复的,且只有《消愁》和《像我这样的人》两支单曲有点质量,其他的只是凑数。

  周孝愚出道半年,出了一张专辑,其中15首原创,每一首都很经典,之所以名气不大,是因为新专辑没宣传。

  新歌榜前十中的几首单曲《红马》《青城山下白素贞》《白狐》《荷塘月色》,以及排名第一的《姑娘别哭泣》都是周孝愚的作品。

  由此可见,周孝愚第一张专辑的含金量非常高,吊打曾不易。

  至于为什么《姑娘别哭泣》也是周孝愚的作品,这里不解释,懂得都懂。

  由此可以得出,出道半年的周孝愚才华秒杀出道两年的曾不易。

  二、曾不易唱功一般,作为一名创作人,填词作曲不如周孝愚,唱功也稀松平常,在加上外形条件不太好,长得丑。

  这方面,周孝愚就顺眼多了,对了,周孝愚还比曾不易年轻七八岁,这个优势太大了。

  三、我刚才数了一下,新歌榜前十中,九首歌都是周孝愚填词作曲的,这是什么才华?在华夏音乐圈,一名创作人的价值远大于一名歌手,甚至远大于十名歌手。

  只要创作人能源源不断的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就能诞生出源源不断的优秀歌手,创作人是伯乐,而歌手最多只能算一匹千里马。

  总结:周孝愚的价值远远大于曾不易。

  这里请问一下曾不易,你出道比人家早,你年纪比人家大,你长得还比人家丑,为什么你的才华和专辑作品的质量差人家这么多?

  还音乐双子星?要脸不?

  羞不羞?

  ……

  柯小兰检查了一遍自己的杰作,哈哈大笑。

  这篇稿子发出去后,可想而知,曾不易会有多恨周孝愚。

  作为始作俑者,这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背后捅刀。

  如果曾不易这边不给红包,那就持续拿周孝愚出来当标杆,持续给他放血,到最后,搞不好会激起曾不易粉丝的反弹。

  在文人圈子里面,有一个名词,叫捧杀。

第163章 兄弟们,又恰到饭了

  连续敲完两篇满意的稿子后,柯小兰兴致很高。

  对自己的工作效率十分满意。

  一个小时写了一千多字,已经超过很多扑街作者了。

  他在一个同行QQ群艾特了一下所有人,“各位,帮忙转发一下,目测能上热搜。”

  同时将两张稿子的微博截图发到群里。

  这个QQ群里面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微博大V,且粉丝值起步100万,也不乏七八百万的那种大牛,群内只有七八十人,入群是会员邀请制。

  也就是说,群内成员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但也有限。

  维持群内成员之间凝聚力的本质还是利益。

  这就好比一头鬣狗出去狩猎,盯上了一头瘦弱的小斑马,但是小斑马被斑马群保护在中央,一头鬣狗强行突入的话也能拿下来,但是风险很大。

  这个时候就要呼朋引伴了。

  利用其他鬣狗帮忙吸引斑马群的注意力,或者在旁边给予一定的威慑力,他好独自下手,将这头瘦弱的小斑马拿下来。

  到时候他一个人吃饱了,其他人跟着吃点边角料。

  其他人也不亏,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出多大力,能吃一点都算是赚了。

  也算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一种抱团形式。

  这个群除了聚众以壮声势,加快文章的散发和传播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信息共享。

  不过,这方面的水就很深了。

  群内一位老成员将两篇帖子快速扫完,点了点头道:“文章我看了,逻辑和论点都还不错,情绪也有,我看回复数和浏览量上升很快,应该有搞头。”

  “我就帮忙转发了,正好我本周还不知道写什么稿子呢。”

  柯小兰连忙打字道:“谢谢文哥。”

  “谢什么,一会若是有收获记得群里知会一声,我们也跟着喝点汤,这个吴千的经纪公司出手一向很大方,毕竟赚得多嘛,批的公关费自然也多,不过最近几年好像也学聪明了,之前群里有人报道他炒河粉,原以为他们会花钱免灾,结果他尼玛宁愿花钱给微博降热度封账号,也不给我们。”

  “这帮孙子,直接勾搭资本,不搭理我们这些小门小户了。”

  “还有曾不易,好像走的是创作人路线,并不是偶像路线,也没什么黑料,撬开的难度很大,你试试吧。”

  文哥不愧是群里的老成员,鬣狗群中的带头大哥,见识阅历和经验远超其他人一截。

  经过他这么一分析,柯小兰心中的恰饭把握好像又没之前那么大了。

  管他呢。

  写都写了,文章都发了,如果能上热搜的话,应该能引起对方注意的吧。

  涨几万个粉丝值也值回票价了。

  柯小兰将键盘一推,起床,洗刷,恰饭。

  完了睡了个午觉。

  下午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随后迫不及待的将休眠中的电脑启动。

  QQ和微信上并没有人找他,有点小失望,然后他登录上微博,后台多了一大堆的私信。

  大多都是私信问候他家人的。

  还有的直接威胁要顺着网线找到他的IP地址,过来搞死他。

  不用想,肯定是吴千的傻鸟粉丝发过来的。

  “这帮沙比,真当老子是厦大的?”

  干乐评人这一行当,也有自己的风险和挑战,首先第一点,心理素质必须强大,脸皮要厚,要抗造。

  其次,少走夜路,尤其是那种单独的夜路,小心为上。

  再次,记得买人身保险和各种意外险。

  有些明星的粉丝,疯狗一般,简直就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来形容,比他还无底线。

  柯小兰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熟练的给上一键三连套餐……就是删除对方评论,将对方的账号举报一波,然后拉黑。

  他有强迫症,不管有多少人私信骂他,都要一一拉黑,坚决不漏掉一个漏网之鱼。

  关键是,他还不能关闭自己的私信接收功能,因为,在这些疯狂的粉丝留言里面,说不定会夹杂一个真正的客户,也就是明星所在经纪公司的公关部成员。

  万一对方要给他封口费,找不到联系方式,直接私信他……

  所以啊,每天定时查看后台,清理消息也是必要的一个流程。

  今天的后台私信足有几百条,柯小兰一边一键三连,一边骂骂咧咧,有好有坏,坏处是丫的工作量增加了。

  好处是,帖子的影响力很大,看到的人多了,疯狗自然就多了。

  突然,在诸多问候语中,出现了一条让他朝思暮想的信息。

  “我是XX公司的人,有事找你私聊,方便吗?我的电话是XXXXXXXXXXX。”

  柯小兰连续看了两遍私信留言,心中狂喜,没错,这个XX公司就是吴千所在的经纪公司,鱼儿上钩了。

  他强迫自己的心情变得镇定下来。

  想着一会如何和对方沟通。

  吴千经纪公司的人找他,那自然是商量删帖的事,如果钱给的到位,那么再多写一篇道歉声明也不是不可以。

  关键是,前半天义愤填膺,挥斥方遒,键盘论道,指东打西。

  这些都是在网上,都是隔着电脑。

  尴尬是不存在的。

  现在突然要和对方正主电话交流了,面对的还是未来的潜在金主,这个心态必须转变过来,语气一定要把握好,不能太卑微,也不能太强硬。

  前一刻他是演员,他是乐评人,他是键盘侠。

  这一刻他要恢复成一名40来岁为了恰饭而奔波的普通中年男人。

  不能入戏太深。

  “咳咳。”

  再次点燃一根利群后,柯小兰调整好心态,拨响对方电话。

  “喂,我是柯小兰,请问你是?”

  挂断电话后,柯小兰脸上一脸难以置信。

  对方确实是自称XX公司的人,确实是为了这篇帖子而来,不过,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这篇帖子的事。

  而且对方在电话中承诺了,删除帖子,并保证今后不再黑吴千,直接给他3万封口费。

  除此之外,还有后续合作要谈。

  至于是什么合作,双方约好了在前海市面谈,对方现在还在杭市,一会亲自坐高铁赶过来。

  高铁也就个把小时,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3小时。

  至于地点,柯小兰放在了距离自己家不远,且对周边地形十分熟悉的一家人流量很大的万达商场西餐厅内。

  都要现实见面谈了,那想必这个合作的事可能性很大。

  3万元的封口费基本上十拿九稳,否则对方也不会特意从另一座城市赶过来。

  为了展示一下诚意,柯小兰直接登上微博,趁着写吴千的这个帖子未上热搜,直接在后台选择了删除。

  完事后还在QQ群里吆喝了一嗓子。

  “兄弟们,上午写的关于吴千的那个顶流帖子我删除了,对方的人联系我了,再次多谢各位哈,给我点面子,近段时间就不要写黑吴千的文章了,要写过段时间再写。”

  Biubiubiu,他很上道的在群里发了200元的红包。

  一时间,激起一群潜水党。

  群里也迅速热闹起来。

  “小兰,啥情况?是不是拿到删帖钱了?对方给了你多少公关费?”

  “他们公司公关部的人我认识,是不是姓X?”

  “到底多少啊,说出来让我们有个念想。”

  柯小兰扫了一眼屏幕,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迅速打了一句话,“各位,不好意思我要出门了,回来后再聊。”

  约定多少删帖钱的事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