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我卖假药,我不卖了你哭什么 第133章

作者:不空军

  好像还真是这样.

  “罗珊娜!”

  “在。”

  “让龙国分公司那边,务必要获得银海制药这两款新药的实验数据!”

  “好吧。”

  药园这边。

  程明处理完内奸的事之后,又一头扎进了药园之中。

  上次他只是翻看了十亩的首乌,还有一半多的药田没有看,说不定这里面还有金首乌。

  

  程明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把所有的首乌田都看了一遍。

  让他惊喜的是,这十多亩的首乌,竟然又找到了两株金首乌!

  二十多亩,竟然出现了三株金首乌!

  血赚!

  程明正想把这两株金首乌,制成中药饮品,留下次制药使用。

  但他忽然一阵头脑风暴。

  金首乌能不能留种?

  直接以这两株金首乌,培育出来的首乌,出现金首乌的概率是不是更大?

  程明越想越觉得可能。

  植物的进化,本就是通过不断选育,优化、进化。

  比如稻谷在上万年前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小草,这种小草的谷粒并不大,但经过一代一代的选育,稻谷的谷粒越来越大,最终变成现代的稻谷。

  金首乌说不定也可以?

  想干就干!

  程明马上把老张找来。

  “老张,你跟大伙一起把首乌全都收了。”程明道。

  老张吃了一惊。

  “老板,首乌还没到收获的时节,这些首乌的个头和重量还能再长长,现在收损失有点大啊。”

  程明一脸无所谓。

  他缺这点钱吗?

  缺的是特殊药材。

  这一批的金首乌已经收了,留着这些普通首乌意义也不大,还不如把它们都收了,再种一批,说不定下一批之中,又会收获几株金首乌。

  “没关系,直接收。”

  “好吧。”

  随后,老张去安排工人们干活了。

  首乌这种药材,可以插枝,也可以播种,几种种植方式都可以。

  性价比最高的当然还是插枝。

  原来的原来的三株金首乌的藤蔓,可以剪成将近一百段。

  程明亲自操作,将这一百多枝金首乌种在一小块特别隔开的试验田中。

  花费半天时间做完这一切。

  程明站在田边,看着面前这一小块被寄与厚望的田地,很是期待。

  他把正在忙碌的老张叫过来。

  “老张,这块田地给我围起来,防鼠防虫的设备给我安排上,务必不能让它有一点意外!”程明吩咐。

  看老板严萧的表情,老张知道这一小块田对于老板很重要。

  “放心,老板,保证不让一只虫子飞进来!”

  做完这一切,程明这才放心。

  他转身拿起地上的那两株金首乌的根茎,离开了药园。

155.第155章 这女孩到底什么来头

  某小区花园中。

  几个相熟的中年妇女坐在石凳上聊天,石桌上放着一碟点心,是其中之一钟姐拿来的。

  因为她儿子今年刚上高三,正在为以后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而发愁,想听听邻居们的意见。

  “学编程吧?现在是网络时代,听说程序员的工资都很高!”

  “就是听说电脑辐射多,可能会掉头发.”

  “新能源也不错啊,现在咱龙国不是大力发展这个么?”

  “还是读师范吧,当老师稳定!”

  “要说稳定肯定要考公务员啊,公务员才是最稳定的!”

  “不管学什么,千万别学土木,现在房子都不好卖!建房子的肯定不行。”

  几个大妈都在用自己极其有限的见识给钟姐建议。

  老远的。

  一个身穿墨绿色旗袍的大妈远远地看到了她们,老远就跟他们打招呼:“咦!你们怎么都在这!哟,还吃上点心了啊。”

  几个妇女朝来人的方向看了一眼,顿时个个面露嫌弃的神色。

  来人姓张,小区人叫张大妈。

  这人在小区出名有两个原因:第一,爱占便宜,第二,爱炫耀。

  爱占便宜就不用说了,字面意思。

  爱炫耀说的是她儿子最近刚刚进入了银海制药工作,她逢人便说这件事,十分引以为豪。

  看着张大妈笑嘻嘻地朝石桌这边走过来。

  有一妇女低声说道:“看吧,这张大妈待会一分钟至少要提她儿子三次!”

  几个妇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你们在聊什么?”

  张大妈终于来到石桌帝,她一眼就瞟到了石桌上的点心,一边问一边伸手拿点心往嘴里塞。

  坐在中间的钟姐道:“张姐,我儿子这不高三了嘛,就想跟大伙聊聊,以后大学选什么专业好。”

  张大妈闻言,笑道:“选医学或者药学啊,你看我儿子,刚进了银海医药,前途光明!”

  几个妇女相互对视了一眼。

  还真提到了。

  一次。

  钟姐有点犹豫。

  “银海当然好,但是学医学药的人那么多,能进入银海的有几个?如果进不了银海,普通的药学毕业生工资很低的吧。”

  几个妇女点点头,都是同意这个说法。

  张大妈却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你那儿子平时看起来确实木讷了点,不是每个人都像我儿子那么优秀,听说他考进银海的时候可是有八百多人竞争同一个岗位,结果就他一个人选上了!”

  说话间,张大妈脸上的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且又拿了两块点心。

  第二次了。

  “要不还是选程序员吧?”有一妇女提议,“程序员的工资真的高啊,我一亲戚家的儿子就是程序员,现在两三万块钱一个月呢,而且那孩子也是不爱说话的性格,平时玩的电脑多,你儿子不也这种性格吗?”

  钟姐点点头。

  这位妇女说的对,也许程序员真的适合他的儿子。

  可是张大妈不屑道:“程序员虽然也不错,但工资也没我儿子高!我儿子是银海的研究员,可不是普通员工,一个月工资有五万!而且还有年终奖!前段时间中秋节水果都发了好几箱!”

  第三次!

  在场几个妇女都不说话了。

  之前那个妇女预料的真没错,她真的一分钟提了不止三次她儿子的工作!

  而且还顺便把桌上的点心吃完了!

  有一大姐想吃,伸手出去,却发现点心被吃完了,搞得钟姐很尴尬。

  张大妈吃完点心,用手抹了抹嘴,咕哝道:“这糕点不太好吃啊,有点甜过头了”

  “小钟,我先回去煲汤了哈,他在实验室工作那么累,得补补身子。”

  说完,她就走了。

  第四次。

  众人看她走了好远,都没说话,直到她从几人的视野消失,话题才恢复。

  不过话题已经从讨论选专业的事变成了吐槽这位张大妈。

  “真是小人得志啊,一天不得提她儿子几百次?”

  “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不就是运气好进了银海吗?我有个堂妹也在银海工作啊,我哪次拿出来说了?”

  “又小气又爱占便宜,一盘糕点都让她给吃光了还说不好吃,什么人呐这是。”

  “这张大妈是真小气,上次有事去她家,她还把桌上的葡萄收起来,好像生怕我吃光她的葡萄似的!”

  “听说她以前手脚还不干净!在别的小区住时,就是偷了别人的东西被人发现,结果待不下去了,才搬到咱们小区来。”

  

  “啊?真的吗?”

  “我听过好几个人都这样说了。”

  “真没想到.”

  几个妇女正在吐槽张大妈。

  她们不知道的是,旁边不远处,她们的谈话全被一个年轻的女孩听了去.

  张大妈回到家。

  正要忽然听到门外有平平砰砰的动静,似乎是对门那边传来的声音。

  她记得对门是没人住才对,怎么会突然有动静。

  她打开大门,结果看到对面的门真的开着。

  两个搬家工人正往里面搬家具,一个年轻女孩正指挥着工人们。

  这女孩看起来挺漂亮的,皮肤白晳,气质优雅,而且身上的百褶裙看起来也很高档。

  张大妈上前问:“姑娘,你是刚搬进来的?”

  “是啊,阿姨你好。”女孩笑着跟张大妈打招呼。

  “我是住对面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就跟我说。”张大妈道。

  女孩想了一下,道:“还真有,阿姨,我刚租下这套房子,不过我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家具,这里原来有一些家具,不知道您用得上不?用得上您帮我搬走行吗?”

  张大妈闻言眼睛一亮。

  “行啊,那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