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面板:从弓术开始猎日巡天 第279章

作者:常鸽儿

  车帘轻掀,玉真公主步摇轻颤,宛如仙子从马车上走下,步履轻盈地直奔养灵殿而去。

  踏入养灵殿中,只见姬紫空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打坐静修。

  在他旁边则另起一台桌,掌印太监何勇正埋头处理政事。

  “皇兄安好,玉真特来请安。”玉真公主的声音温婉如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重之意,让姬紫空紧绷的面容都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姬紫空看着玉真公主,微笑着问道:“说起来玉真你还真有一段时间没有过来了。今天突然过来拜访,是有事要求朕吗?”

  玉真公主的大眼弯成了月牙状,她掩嘴笑道:“臣妹就知道什么时候瞒不过皇兄,玉真今日前来,除了请安,还真有一事相求。”

  姬紫空微微挑眉,似乎对玉真公主的所求颇感兴趣:“哦?何事能让朕的皇妹如此郑重其事?”

  玉真公主笑道:“是关于沈青与皇甫柔二人的婚事。前些日子沈青被皇兄封侯,一时风光无二,而皇甫柔与臣妹相熟。臣妹知晓两人心思,特地斗胆想请皇兄为他们赐婚,让他们结为连理。”

  姬紫空闻言,眉头微蹙,显然是在认真考量。

  皇甫柔出身皇甫家,如今皇甫家已经在他的打压下基本上说是苟延残喘也不为过,眼下也不过是顺手用下而已。

  至于沈青,在他眼里更是专门用来削弱武师等群体的鹰犬、利刃。

  两人相互结合倒也十分般配。

  现在沈青功成名就,明眼都看出来他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唯独家世背景薄弱了些。

  倘若他不加以限制的话,其他世家门有意拉拢,与之联姻,对他而言都是麻烦的。

  现在乱像将至,他可不想把太多精力花在朝堂之上。

  玉真公主所提议的,对他而言正合了他的心意。

  片刻之后,姬紫空缓缓开口道:“婚姻大事,不可草率。不过,既然皇妹提了要求,想必也已经沟通妥当了,那朕便允了,到时候让皇后操劳此事。”

  玉真公主闻言,连忙行礼谢恩:“多谢皇兄成全!臣妹先替他们两人谢隆恩了。”

  “皇妹还有其他事么?”

  “没了,陛下万福,臣妹告退。”

  沈青安排的宴席结束后,宾客们带着各自的心思陆续离去。

  关于玉真公主为沈青做媒的流言,却如同春风一般,悄然在各大世家之间传开。

  李家书房内。

  李逸身着锦袍,面容俊朗,站在书桌前,向李震天详细叙述了今日的所见所闻。

  李震天坐在书桌后的太师椅上,手抚长髯,目光深邃。

  他听了李逸的叙述后,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才说道:“小九,现在看来你这垫脚石越垫越高了,你想要追上他怕是有点难了啊。还好之前你主动做小,冰释前嫌,否则的话真是为我们李家白白树了一个强敌。”

  李逸张口想要为自己辩解,但事实摆在了面前,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他低头由衷地说道:“都是父亲英明。”

  李震天看了眼李逸,严肃地问道:“还记得我跟你说的八个字吗?”

  李逸肃然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对了,仅此一事,你应该把这八个字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以后万万不可猖狂。”

  “孩儿受教了。”李逸表情认真。

  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能突破到元神境,他扪心自问根本做不到。

  此刻李逸心中彻底放下了对沈青的成见,坦然接受了现状。

  李震天不断琢磨着,自言自语道:“沈青此人,年轻有为,但家世比较弱。若我们能与他搭上一些关系,无论是对他还是对我们李家都大有裨益。只是……”

  李震天说到这里,语音一顿了,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李逸见状,心中不禁一动,他知道父亲这是听到了玉真公主的做法,打算牺牲家中同辈姐妹拉拢沈青了。

  “我问你,你可知道沈侯爷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李逸仔细回忆,依稀发现沈青在见到玉真公主和皇甫柔的时候,眼神偶尔会落在她们的胸臀之上。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胸大、腚大,好生养,漂亮的女子。”

  李震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吩咐道:“你去找个血缘关系近的,且与沈青年龄相仿的宗族女子,就按照这个标准去选,让她心甘情愿地嫁给沈青为妾。”

  “孩儿这就去办。”

  数日之后,一道从后宫传出的旨意落入武安侯府当中。

  正如玉真公主所言,皇后正式赐婚,将皇甫柔许配给他。

  与此同时,李家的一个偏远分支中,一位名叫李玉瑶的宗族女子也被选中。

  她生得如花似玉,性格温婉,且自幼便饱读诗书,才情出众。

  在一番精心装扮了之后,被一支精干的队伍护送到了武安侯府当中。

  夜幕低垂,月光如练。

  武安侯府的后门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静。

  李玉瑶身着锦绣华服,头戴珠翠,坐在一架马车中,被一群身着黑衣、面容冷峻的护卫簇拥着。

  她的眼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

  沈青却站在门口,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意外和不解。

  他未曾料到,李逸这个与他素有间隙的世家子,竟会在这半夜时分的,以如此阵仗将他族姐送到自己府上。

  “沈侯爷,别来无恙。”李逸骑着一匹雄壮的战马靠近着说道:“今夜在下冒昧来访,实则是有一事相求。”

  沈青对这个少年印象一般,他语气平淡地说道:“李公子有何事不能白日明说,非要深夜造访,还如此兴师动众?”

  李逸轻笑一声,目光在沈青与李玉瑶之间流转道:“沈侯爷,之前我年少不更事,冲撞了侯爷,还望侯爷勿怪。”

  “我这族妹年芳二九,与你年龄相仿,生得闭月羞花貌,仰慕沈侯爷已久。家父听说沈大人身边缺个枕边人,得知族妹的心思,特地命我送族妹前来,以成双人之好,给你做个妾室。”

  沈青闻言,有些意外。

  世家之女在大周很是抢手,许多人都以娶了世家女为荣。

  很难想象,他们竟然愿意将族中女子送给他为妾。

  最近一系列的变化,着实让他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一旦发达了之后,以前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此时都变得唾手可得。

  但是沈青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被彻底冲昏了头脑。

  对于李家的行为,沈青心中报以警惕,没有立刻答应,在不断揣摩他们的用意。

  还没有等他开口,李逸却已先行一步道:“既然人已送到,我就不再打扰侯爷了,告辞,驾!”

  话一说完,李逸就带着族中侍卫相继离去,只剩下两辆马车和站在马车旁边的小丫鬟。

  场面变得寂静无声。

  坐在马车中的李玉瑶紧张无比,她的手抓紧了袖子,脸色苍白。

  “小姐,你快下来,侯爷要回府把我们丢下了。”

  “啊!”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玉瑶惊叫了一声,当即打开门帘,从马车慌慌张张的跳了下来。

  她见沈青果然看都不看她一眼,心头一沉,急忙一个箭步冲了过去,跪在了沈青的面前。

  李玉瑶抬头,泪光闪烁,望向沈青的神色中充满了无助与乞求:“沈侯爷,求您不要让瑶儿离开。瑶儿自知此行突兀,也是家中安排,瑶儿也别无选择。”

  “你若是把我退了回去,我爹娘他们必死无疑,还望沈侯爷大人有大德,就收了瑶儿吧。瑶儿一定做牛做马伺候你。”

  “对对对,我爹娘他们还送了一车嫁妆,还望侯爷收下。”

  沈青朝着马车后看了眼,果然装着一车的大小箱子。

  上面的财物足够一个中人之家生活一辈子。

  不过对于如今的沈青而言确实有些不够看了。

  见沈青一直没有回应,李玉瑶越发的忐忑。

  她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向沈青,沈青也正好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她的心不由的悬了起来。

  此时的她,一双大眼通红,圆圆的泪珠就在里面打滚,扑簌簌地滚了下来,不敢发出一言。

  沈青问道:“你说你爹娘必死无疑怎么回事?”

  “这一次我来服侍侯爷是族中安排,我父母并不同意,因此触怒了族里,我这次过来才保住了他们。”李玉瑶泣道:“若大人将我退了回去,他们肯定会将我父母打杀了。还望侯爷行行好,收了我,哪怕让我做个丫鬟也好。”

  一旁的随身丫鬟再也控制不住,哭得梨花带雨:“大小姐……”

  沈青眉头一皱,他老早之前就听闻大家族中规矩甚严,没想到背后竟然动辄到了打杀的地步。

  “起来吧!”沈青平静道:“我不喜欢人跪着。”

  李玉瑶诧异,连忙起身,只见胸口的衣服抖得厉害,像是有两只小白兔在里面蹦蹦跳跳似的,很是热闹。

  沈青上下打量了一下此女,长得白白净净,很是标致。

  身上的身段婀娜多姿,无论是长相还是身材都符合他的审美。

  他问道:“你会什么?”

  “回禀侯爷,我会些琴棋书画。”

  “除此之外呢,练过武吗?”

  李玉瑶没有底气的说道:“练过……一些。”

  “什么修为。”

  “只到了拉筋练骨的层次就没再练了。”

  沈青说道:“好,在我这儿,琴棋书画这些都派不上多大用场,你若想在这儿呆着,就想办法练武,我身边不养于我无恩的废物。”

  “你们几个找田总管,收拾一个房间给他们。”沈青随口吩咐了一句道。

  李玉瑶微微一怔,随后反应过来沈青是要收留她,当即感恩戴德道:“谢谢侯爷。”

  沈青没有再多言语,转身回屋。

  时间转眼便过去了一月,已至岁末,寒风渐起。

  京都一处名为“醉仙居”的酒楼中,一桌热气腾腾的菜肴气与醇香的酒水香气混在了一起,令人沉醉。

  几个行商打扮的外地男子围坐在靠窗的角落,他们的眼神并未停留在眼前桌上的美食,而是不时地扫向窗外,紧盯着大街上巡防的兵马司差役,以及坐落在远处、巍峨庄严的皇宫。

  “这京城的守卫,看似严密,实则漏洞百出。”其中一名男子低声说道:“我们圣教若是强攻的话,必然能够攻杀进去。”

  “哦?张兄何出此言?”另一名男子眉头微挑。

  张姓男子轻轻抿了一口酒,锐利的点评道:“你们看这兵马司的巡防路线,虽然看似毫无规律,但实则每晚都会重复一次,只要我们摸清规律,便可轻易避开。”

  “那皇宫呢?”另一名中年男子发问,他显然对皇宫更感兴趣,“那里可是天子脚下,守卫森严。”

  李姓男子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皇宫虽难攻,但与我们又有何关系?这次是让渠帅和道主他们去攻杀皇宫,我们掺和不了那种级别的争斗。”

  “眼下,我等只要把这里的情报整理好,确保万无一失,剩下就交给他们便可。”

第395章 一枝梨花压海棠,蓝公良之死

  冬去春来。

  三月的时间,眨眼即过。

  武安侯府中,张灯结彩。

  在皇宫赐婚后,皇甫柔与沈青两人顺理成章的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经过几轮商榷,沈青将他与皇甫柔的婚期钉在了正月三十。

  眼下正是他们大喜的日子。

  沈青心性淡泊,加上他在京城中根基尚浅,不愿过于铺张,更不愿借着大婚的名义牵扯太多复杂的关系,只宴请了部份亲朋好友。

  因此如世人所料那般锣鼓喧天的场景并没有出现,但该有的礼仪都尽数给到,比任何奢华排场都要来得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