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面板:从弓术开始猎日巡天 第270章

作者:常鸽儿

  噗。

  沈青神识中隐约听到了一丝沉默的声响,百宝囊中存在的禁制被他轻而易举的抹除。

  在这道禁制彻底失去效用的瞬间,百宝囊中轻轻颤抖了一下,释放出一股淡淡的灵光,与外界的天地元气产生了微妙的共鸣,门洞大开。

  沈青眼前一亮,确定没有其他危险之后,立刻催动元神,驾御百宝囊。

  在他的驱使下,百宝囊的袋口逐渐张开,一抹璀璨的光芒从中溢出,将整个房间都映照得熠熠生辉。

  若不是他提前布置下阵法,这其中异象根本遮掩不住。

  这里面怕是有不少好东西。

  沈青以神识探视而去,只见百宝囊中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宝物。

  有散发着温润光泽的丹药,每一颗都蕴含着惊人的药力,药香扑鼻;也有各类闪烁着宝光的铠甲,上流转着淡淡的血光气,隐隐透露出凌厉的煞气;还有各色妖丹,闪烁着奇异光芒的妖魔身躯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用来犒赏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愿力珠等常见之物,让沈青很是惊叹。

  不愧是大周的世家。

  仅仅薛昭身上携带的这些,就完全可以当成一个高门大姓的底蕴,重新造出一个家族来。

  一个世家尚且如此,那作为横绝了近九百年的姬家又得到什么程度?

  沈青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不敢有丝毫的自满和傲慢。

  他收起心思,不断在这堆宝物之中搜搜捡捡。

  “咦?”

  突然,沈青在这堆宝物之中看到了一本朴实无华的书册。

  他元神一动,将其取出,放在手心。

  封面之上用古老的篆文镌刻着四个大字——穹裂虚绝斩。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多余的信息。

  沈青翻开了这本书册,只是目光触及,里面的字迹便让沈青感到一股强烈的震撼,仿佛有无数刀光剑影在脑海中交织、碰撞。

  他沉下心来,认真的查阅,才逐渐清楚,这本书中记载的是一门威力惊人的刀法。

  修炼起来,可一刀断山截江,撕裂苍穹。

  看到这里,沈青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薛昭那一刀断山的场景。

  ‘原来他用出的那一刀是叫这个名字,修炼的就是此法。’

  沈青仔细打量,发现这本书册很破旧了,像是被翻阅了很多遍,里面留有很多的感悟心得,可见薛昭对这门武学很是看重。

  他仔细回忆,发现这门武学在皇家武库中他从未见到过,也不知道薛昭从哪里得来的这门武学。

  沈青再看下其中记载的文字风格与标注感悟的字迹都是同出一人之手,显然这门书册也是一同誊抄而来的了,并非原本。

  他从头到尾好好看了一遍,意识到这门功法有其独到之处。

  加上薛昭的亲自展示,那可怕的威势让他有些意动,比他现在的弓术还要强上一些。

  正好他此时也缺了一门短兵之法。

  若是掌握的话,这门“穹裂虚绝斩”以后说不定能有大用。

  反正技多不压身,多掌握一门武学也不是坏处。

  有面板相助,学再多的武学于他而言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

  没有太多的迟疑,沈青便决定修炼这门武学。

  他将全部心神沉浸在书册之中,仔细感受到这门刀法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神韵。

  ‘治学问道’技能发动,让他体悟功法的效率大大加快。

  只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沈青就已经将这门武学感悟的差不多了。

  沈青放下书册,从百宝囊中取出一份灵蕴加上愿力珠,拔出雷渊宝刀一遍遍揣摩真意,练习招数、心法。

  时间一点点过去。

  这门武学品阶不低,由浅入深,加上了许多注解,让他很容易就入了门。

  沈青意识一动,水墨面板顿时在他视线中浮现。

  【技艺:穹裂虚绝斩(入门)】

  【进度:874/100点】

  【状态:可提升】

  【备注: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你修炼了一门改良后的上古时期的法门,已经凝聚元神境的你修炼起来如鱼得水,一日千里,修为进度极快,可持续突破。】

  “上古时期的武学?”

  沈青诧异,他没想到薛昭学的竟然是上古时期遗留。

  到目前为止,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皇家武库中的仙武功法基本上都与上古牵扯上关系。

  上古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后世变成了这般模样?

  他心中越发不解。

第385章 心怀鬼胎,第五层

  “突破!”

  熟悉的感觉如约而至。

  沈青没有任何的意外,保持全神关注。

  视线中水墨面板的上的信息快速跳动、刷新。

  【技艺:穹裂虚绝斩(小成)】

  【进度:274/1000点】

  【状态:不可提升】

  片刻之后,陌生的记忆突兀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好在已经突破元神境的他,早已经今非昔比,这点记忆量未曾影响到他分毫。

  沈青细细体悟,将这股陌生的记忆尽数消化。

  此时他再握雷渊宝刀,只觉的已经摸了千万遍,强烈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他挽了一个刀花,顿时雷鸣电闪,虚空之中出现了道道雷光组成的刀身触及阵法。

  凌冽的刀光一瞬间便将这隔绝阵法绞得支离破碎。

  沈青发现只不过这点时间他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武学的精髓,脸上漏出了几分满意之色。

  他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当即收刀入鞘,轻合上书册,将其与薛昭的百宝囊一同仔细藏好。

  见距离天亮尚且还有一段时间,沈青默默调息,一泓清泉般的灵力在他经脉中流淌开来,进入奇经八脉,滋养他熬炼了一宿的筋骨。

  他的呼吸变得悠长而深邃,吐纳间不断炼化天地灵气,补充己身。

  早晨的时候霞光微露,是一天灵气最为强盛的时候。

  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沈青体内有股勃勃生机,在不断地凝聚、升华。

  在他的心念之下,周身穴位浮现星光,化作旋涡,周遭的灵气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纷纷向他汇聚而来,化作丝丝缕缕的暖流,渗透进他的肌肤,融入他的血脉。

  最终汇聚于气海之中,化作一股浑厚而纯净的灵力。

  这灵力在他体内流转不息,如同江河奔腾,滋养着他的每一寸筋骨,每一片肌肉,使他的修为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攀升。

  时间在沈青沉浸于修炼的状态中悄然流逝。

  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修炼室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时,沈青方才停止。

  他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没有丝毫的疲倦,反而精神奕奕,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沈青吃完早膳之后,按照姬紫空的旨意赶往了皇家武库。

  当他走到皇家武库时,姬伯出已经早早候在了门口,令他意外。

  “沈大人。”姬伯出言色间透露出对沈青的重视与期待,双手抱拳道:“我已为你安排好了,你直接去第五层只负责接待第五层的武师即可。”

  众所周知,想要进入皇家武库,就是皇家子弟也得有其独到之处才会被允许进入,若无非凡之才,亦难以窥其门径。

  更别说那些非姬姓的武师了,难上加难。

  因此第五层显得尤为空旷,武师寥寥无几。

  身在其中就等于无事可做。

  沈青有些不解,但他很识趣的没有多问,只是微微点头说道:“多谢姬大人,此事没少麻烦姬大人,以后若有空可到我府上小酌几杯。”

  “沈大人客气啦,请!”

  姬伯出主动让开一个身位。

  沈青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连连推辞了几番才踏进皇家武库。

  在姬伯出的引领下,沈青一路走到了第五层。

  这里除了偶尔传来的练功声,几乎感受不到其他人的存在,极为安静。

  姬伯出交待道:“沈大人,你以后就在此处守着,有人来你便安排下,若无人过来,你就安心自己修炼也无碍。”

  姬伯出像是想到了一点,意有所指地说道:“放心,此事我已经打好招呼。这里有灵眼相助,是修炼绝好的地方,过去有许多人在此修炼仙武功法都有所成就,你说不定也会在此修为大进。”

  “这……大人之恩,沈某没齿难忘。”沈青“激动的发抖”,说话都有点不利索。

  姬伯出对此好像很是受用,拍了拍沈青的肩膀,放心离去。

  见姬伯出离开之后,沈青脸上的“谄媚”表情逐渐褪去,转身环视四周。

  当他看向其他人的时候,第五层的武师都急忙收回目光。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监视他一般。

  沈青眉头一皱,他的视线落在屏风上,走了过去,视线落在了圣体大成法之上,若有所思。

  他伸手将其拿起,放在了身前盯了一会儿,心道:“这门功法整体上看很是不俗,前期很容易修炼入门,并且以其后续的修炼路数也直指长生大道。从种种迹象来看,那姬伯出怕是要让我修炼这仙武功法的。”

  可是沈青不敢以身犯险冒然修炼,害怕引来不祥。

  皇家武库的地面。

  姬伯出走出对左右的管事交代道:“陛下有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武库第五层暂不开放,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再进去。”

  “是,大人。”

  姬伯出交代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步返回了皇家武库。

  坐在屏风后的沈青,联想到接下来京都可能存在的变故,被黄天教所攻打,风雨欲来,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对于姬伯出他们到底要做什么事,他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索性走一步看一步。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埋头苦修,不断提升修为好了,这总是没错的。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沈青偶尔会碰到空无一人的情况。

  他大胆取出了在上古遗迹中夺取的灵蕴,并不断消耗愿力珠,彼此叠加,加快修炼速度。

  在持续不断的修炼中,沈青滴水穿石,修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最近一段时间,姬伯出时常问他修炼大成法的进度。

  好在他修炼了六道轮回功,凝聚了一丝圣血,与这圣体大成法中的一些描述相像,加上他的“治学问道”技能,因此每次姬伯出询问的时候都还能应付。

  久而久之,见到沈青这样的表现,姬伯出尤为满意渐渐也就放下心来,来的也就没有那么频繁。

  又一日,沈青盘坐在蒲团上,吐出一口浊气,结束苦修。

  他睁开眼松动筋骨,觉得很是舒坦,元神也变得更加凝实。

  沈青想到叔婶如今在京城之中,他已经一连多日已经没有回家,是该回去看望,当即选择回去。

  沈府中灯火阑珊,仆从穿梭其间,各司其职,一片井然有序。

  眼下家中经过他的安排,此时已经逐渐进入正规,有了一些大家气派。

  身旁的田啸虎等一直跟随他的老人,一个个也都鸡犬升天。